一种自动报警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4033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报警防盗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有传感装置并利用电话线自动报警的防盗门。
目前,人们采用的防盗门,无论怎样改进,无非是在坚固和锁紧方式上下功夫。其意图是使门越来越结实、牢固,以致难于撬压。这种防盗门虽然比普通门可靠性大大提高,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它还是一种被动式的防盗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报警的防盗门。这种防盗门不仅象通常的防盗门一样结实、牢固,而且具有主动、迅速报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即在包括门框、带有暗锁、上下门锁、门灯的门扇及自动拨号器的防盗门外侧暗锁与上下门锁连线的两端,分别设置红外线发射管与红外线接收管;在该防盗门中,设置与自动拨号器连接并接通报警喇叭、门灯、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的红外线延时控制电路;在防盗门门扇外侧暗锁与上下门锁连线上,设置与红外线延时控制电路及自动拨号器串联的电子锁。为了达到门误开后能迅速报警,在门扇内侧亦可设置与自动拨号器并联的手动开关;为了使门由于其它方式被打开之后,亦能迅速报警,在门扇与门框之间亦可设置与自动拨号器并联的行程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电话线实现了自动、迅速报警。一旦不速之客撬门压锁,或者破门而入,门上的自动报警系统就会马上自动工作,即使家中无人,报警系统也会通过电话线,自动拨通预留的BP机号码,告诉主人家中被盗,以便迅速采取紧急措施。为防止误报警,红外线延时控制电路可以根据情况调整。比如,红外线传感装置接收到信号后一分钟内门灯亮;过一分钟后,报警喇叭鸣响,进入待命状态,开始延时;延时一分钟后,才接通自动拨号器通过BP机传呼主人。这种延迟一定时间的报警,排除了非撬门压锁的误报。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电子锁,是为切断红外线延时控制电路与自动拨号器而专为主人设计的,也是为了防止误报警。这样,本实用新型不仅和一般的防盗门一样,多点锁紧、坚固牢靠,又由于变被动防盗为主动报警,无疑使用户更加感觉满意、放心。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切实可行,多套防盗措施可靠、安全。在电话、传呼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无疑具有广阔的市场。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M--M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框图。
在附图中,1为门框、2为行程开关、3为红外线发射管、4为暗锁、5为常闭的电子锁、6为上下门锁、7为红外线接收管、8为折页、9为门扇内侧的手动开关、10为门扇、11为门灯、12为报警喇叭、13为门镜、14为门铃、15为红外延时控制电路、16为自动拨号器、当然,考虑导线的走向,红外线发射管3及红外线接收管7亦可以设置在门框上,但总的原则是距离不宜过远,要保证传感效果。另外,与自动拨号器并联的行程开关及手动开关,一定要接在电子锁接线的两侧,且不能接反,否则将达不到应有的功能或产生误报。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报警的防盗门,包括门框、带有暗锁、上下门锁、门灯的门扇及自动拨号器,其特征在于a、分别设置在防盗门外侧暗锁及上下门锁连线两端的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b、设置在防盗门中接通报警喇叭、门灯、红外线发射管、红外线接收管并与自动拨号器连接的红外线延时控制电路;c、设置在门扇外侧暗锁与上下门锁连线上并与红外线延时控制电路及自动拨号器串联的电子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报警防盗门,其特征是设置在门扇内侧与自动拨号器并联的手动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报警防盗门,其特征是设置在门扇边与门框之间并与自动拨号器并联的行程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装有传感装置并利用电话线自动报警的防盗门。特点是在门外侧暗锁与上下门锁连线上设置电子锁;连线两端设置红外线传感装置;在门中设置接通报警喇叭、门灯、红外传感装置并与自动报警器连接的延时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切实可行,多套防盗措施可靠安全。不仅象一般防盗门一样坚固,而且能主动、迅速地向主人报警。
文档编号E06B5/11GK2242324SQ9523269
公开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3日
发明者黄乐兵 申请人:黄乐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