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书写字两用书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967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书写字两用书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日常生活用家具。
现代家具正朝着多功能,充分利用空间的方向发展,现有的书橱出现了带写字台等多种功能的组合型式。常见的放书写字两用书橱有两种,一种是书橱上具有一个活动的写字台板和支腿,使用时活动台板的一端与书橱连接,另一端放在支腿上。这种型式的缺点是所占空间大、组合较麻烦;另一种是将活动台板作为书橱的门,由金属铰链连接和支撑,这种型式的写字台面较小。《家具与生活》杂志1984年第4期提供了上述实例,在这些实例中,活动台板与书橱的连接常采用金属连接件,其稳定性和美观性都较差,活动台板和书橱之间往往还会出现相互干涉的现象,如书橱的部分位置必须展开活动台板才能使用,这就限制了书橱的使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动台板与书橱之间不用任何连接另件,结构简单紧凑,写字台面大,节省空间,使用方便可靠的放书写字两用书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书橱,下部是书柜,上部是书架、中部是抽屉,抽屉上面有一个固定台板和一个活动台板。固定台板较窄,可作查阅资料和少量书写之用,展开活动台板即可得到一个较大的写字台面。
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台板两端各有一凸块,它们分别插在固定台板两侧衬板的凹槽中,活动台板呈使用状态时,可将其翻转,使其与固定台板在同一平面上,由拉出来的抽屉支撑。
活动台板为一矩形平板,其两端的凸块处于同一轴线上。
固定台板两侧衬板上的凹槽可由纵向槽和横向槽组成,活动台板上的凸块既可在其中转动又可在其中移动,凹槽与凸块相配合,对活动台板起支撑,导向和定位的作用,将凹槽置于固定台板上方的适当位置,活动台板既可绕抽屉门面和固定台板两平面的交线翻转,又可在固定台板上翻转和平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因此活动台板与书橱之间不用任何连接另件和专用的支撑物,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可靠。无论活动台板是否展开,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部位如书柜、抽屉、固定台板和书架的各部分都可单独使用,不会相互干涉。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为传统分离式家具配套使用,又可作为现代组合式家具的组成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所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台板展开时的斜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台板展开时的侧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台板未展开时的侧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台板的斜视图;图5为衬板的凹槽示意图;图6为活动台板运动位置示意图。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放书写字两用书橱由书柜(1),抽屉(2),固定台板(4),活动台板(5)和书架(9)组成。
如图4所示,活动台板(5)为一矩形平板,其两端各有一凸块(10),它们处于同一轴线上。
固定台板(4)的两侧各有一衬板(7),其上有凹槽。图5描述了该凹槽由纵向槽(6)和横向槽(8)组成,它们与凸块(10)相配合,对活动台板(5)起支撑,定位和导向的作用,凸块(10)可在其中转动,亦可在其中移动。
图6表示了活动台板(5)的各运动位置,当衬板(7)上的凹槽置于固定台板(4)上方适当位置时,活动台板(5)既可绕抽屉门面(3)和固定台板(4)两平面的交线翻转,亦可在固定台板(4)上翻转或平行移动。当活动台板未展开时,它通过其两端的凸块(10)悬挂在纵向凹槽(6)上,铅垂地与抽屉门面(3)贴放在一起,或平放在固定台板(4)上。此时,固定台板(4)或平放在其上的活动台板(5)上,可作查阅资料和少量书写之用。
活动台板(5)展开呈使用状态时与固定台板(4)在同一平面上,由拉出来的抽屉(2)支撑。因此,固定台板(4)和活动台板(5)就可构成一个较大的写字平面,其使用效果与普通写字台一样。
权利要求
1.一种可供放书和写字的两用书橱,由书柜,抽屉,固定台板,活动台板和书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活动台板(5)的两端各有一凸块(10),它们分别插在固定台板(4)两侧衬板(7)的凹槽中,活动台板(5)呈使用状态时由拉出来的抽屉(2)支撑。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书橱,其特征在于活动台板(5)为一矩形平板,其两端的凸块(10)处于同一轴线上。
3.如权利要求
1,2所述的书橱,其特征在于衬板(7)的凹槽由纵向槽(6)和横向槽(8)组成,它们与凸块(10)相配合,对活动台板起支撑,导向和定位的作用,活动台板(5)既可绕抽屉门面(3)和固定台板(4)两平面的交线翻转,又可在固定台板(4)上翻转和平行移动。
专利摘要
一种可放书和写字的日常生活用家具,由书柜,抽屉,活动台板,固定台板和书架组成。活动台板既可绕固定台板和抽屉门面两平面的交线翻转,亦可在固定台板上翻转和平行移动。活动台板与书橱之间不用任何连接零件,其展开呈使用状态时,由拉出来的抽屉支撑。本实用新型除了存放书籍外,固定台板上还可作查阅资料和少量书写之用。展开活动台板,即可作写字台使用。本实用新型既可作传统分离式家具配套使用,又可作现代组合家具的组成部分。
文档编号A47B63/00GK86208034SQ86208034
公开日1987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30日
发明者关昌祥 申请人:关昌祥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