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开闭用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752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开闭用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各种用铰链或滑动铰链把门在用壳体等构成的门安装体的适当部位进行枢接的门、即可把打开后的门容置于门安装体顶板上的悬挂式门、下开式门、上开盖式门、上开式门、横开式门及后述的上开推入容置式门的、只需安装在门安装体侧板内壁、顶板内壁、及底板内壁等与门之间即可使用的、且可使门的开闭动作能够容易、轻缓地进行的门开闭用减震器。
有一种传统的门开闭装置如

图18所示,门a藏于门安装体b的内部、其顶板c的下方内侧(日本实用新型公告1985-18528号)。
然而,在上述传统示例中,要在门a及门安装体b上枢接通过上下方向转动而将门a开闭的用的支撑杆d和短杆e,要架设弹簧f,还要内设由滑轨g和门滑轮h构成的滑动机构,使门a的安装及门安装后门a的位置调节作业十分困难,而且因门a藏于门安装体b的内部,使门安装体b内部的容纳空间变得狭窄。
而且在门a的打开状态下,支撑杆d及弹簧f外露,故外观不佳,而且在进行开闭操作时,存在着手指等意外夹入弹簧f及该弹簧f与支撑杆d之间的危险性。
鉴于上述传统技术的问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中,在通过把门的下部向上方转动而打开的悬挂式门上,在要把门容置于门安装体的顶板上时,把安装壳体固定于门安装体的侧板内壁,由此,把在臂轴处转动自如地伸出的转动臂前端与安装在门上的垫片枢接,通过这种简单的作业即可构成该悬挂式门,这是本方案的第1目的。
进而,通过连枢轴销,把与在上述安装壳体内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的下端部与因臂轴而可转动的转动臂的转动基部进行枢接,从而可对转动臂施加适时、适当的转动力,使在关门时可保持该关闭状态,而在进行开门操作时,通过适时利用前述压缩弹簧的弹力而进行开门操作,且用较小的力即可容易地把门容置于顶板上,同时不会发生因压缩弹簧等外露而影响美观、或是在进行门的开闭操作时手指等夹入的情况,这是本方案的第2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是在方案1的构造中,附加在转动臂转动之际施加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由此,在进行门的关闭动作时不需借助人力即可轻缓地完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是在方案1的构造中,不仅可以利用压缩弹簧的弹力轻松地将门打开,而且在要把门容置于门安装体的顶板上时,是将压缩弹簧的弹力形成的开门作用停止,而只用手动操作把门轻轻地载放于顶板上,而在关门时,用较小的力即可把门从顶板上拉下,从而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悬挂式门,这是本方案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是在上述方案3的构造中,与前述的同样,附加减震器机构,在关门时,无需借助人力即可使门轻缓动作,在关门完毕时,不会发生门与门安装体剧烈碰撞的现象,这是本方案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是在通过把门的上部向下方转动而打开的下开式门上,把安装壳体固定于门安装体的侧板内壁,把连枢臂以转动弯折自如的状态与在臂轴处转动自如地伸出的转动臂的前端进行枢接,进而把该连枢臂的最前端部与门的垫片枢接,通过这种简单的作业来构成该下开式门,这是本方案的第1目的。
进而再在上述安装壳体上,通过连枢轴销,把与在上述壳体内被压缩弹簧向上方加力的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的上端部与因臂轴而可转动的转动臂的转动基部进行枢接,从而可对转动臂施加适当适时的转动力,使在关门时可通过前述连枢臂而保持该关闭状态,而在进行开门操作时,通过利用前述压缩弹簧的制动力使开门动作得以轻缓进行,而且不会发生因压缩弹簧等外露而影响美观、或是在进行门的开闭作业时手指等夹入的情况,这是本方案的第2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是在方案5的构造中,附加在可转动臂转动之际施加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由此,特别是在进行门的打开动作时,可更加轻缓平稳地完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是在通过把处于横向闭盖状态的门的自由端一侧向上方转动而开门的上开盖式门上,把安装壳体固定于门安装体的侧板内壁,把连枢臂以转动弯折自如的状态与在臂轴处转动自如地伸出的转动臂的前端枢接,进而与前述方案5同样,把该连枢臂的最前端部与门的垫片枢接,通过这种简单的作业来构成该上开盖式门,这是本方案的第1目的。
进而在上述安装壳体上,通过连枢轴销,把与在上述壳体内被压缩弹簧向横向加力的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的横向端部与因臂轴而可转动的转动臂的转动基部进行枢接,从而可对转动臂施加适时、适当的转动力,使在关门时可通过前述连枢臂而保持该关闭状态,而在进行开门操作时,通过利用前述压缩弹簧的弹力,用较小的力即可完成开门动作,不言而喻,与方案5相同,其外表美观,不会发生手指夹入的危险,这是本方案的第2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8是方案5中如前述那样附加减震器机构,在要把打开状态的门关闭时,仅通过压缩弹簧的压缩,就可使关门动作轻缓进行,不仅如此,还可使减震器机构的制动力也发挥作用,故与方案7相比,可使关门动作更加平稳、轻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是在通过把处于下垂状态的门的下部、即自由端一侧向上方转动而开门的上开式门上,把安装壳体固定于门安装体的侧板内壁,把连枢臂以转动弯折自如的状态与在臂轴处转动自如地伸出的转动臂枢接,并把该连枢臂与门的垫片枢接,通过这种简单的作业来构成该上开式门,这是本方案的第1目的。
进而,方案9在安装壳体上,通过连枢轴销,把与在上述壳体内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的下端部与因臂轴而可转动的转动臂的转动基部进行枢接,从而可对转动臂施加适时、适当的转动力,使在关门时可通过前述连枢臂而保持该关闭状态,而在进行开门操作时,在使门打开一定程度后,通过利用前述压缩弹簧的弹力,用较小的力即可完成开门动作。直到转动臂与连枢臂保持直线状态,在完全打开后,通过压缩弹簧可将该开门状态予以保持,不言而喻,本方案与前述的一样,外表美观,没有操作上的危险性,这是本方案的第2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0与在方案1中附加减震器机构一样,是在方案9中附加减震器机构,能更可靠地保证关门时的关闭动作轻缓完成。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是在横开式门上通过上述简单作业而能够使用,在这种场合,通过适当构成压缩弹簧、弹簧支承移动体、连接臂、臂轴、转动臂、轴销、连枢轴销等,使开门时能够保持该开门状态,进而利用压缩弹簧的弹力,可用较小的力开门,并可保持完全打开状态,从而可提供外观美丽、无危险性的横开式门,这是本方案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2是在方案11中附加前述的减震器机构,从而能更可靠地保证方案11的各项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3具有与前述方案9的上开式门相通的内容,但其不仅是通过把处于下垂状态的门的下部、即自由端一侧向上方转动而开门,而且可以通过该开门动作把打开成水平状态的门向门安装体的深处推入,使位于顶板下方,即涉及一种用于上开推入容置式门的门开闭用减震器。
而且在这种场合不是把安装壳体直接安装于侧板内壁,而是通过设于该侧板内壁的滑轨而安装横移自如的托架,在该托架上固定上述安装壳体,同时在该托架和门之间,不是用单纯的铰链,而是用滑动铰链进行连枢,并且与前述的一样,把连枢臂转动自如地与在臂轴处转动自如地伸出的转动臂进行枢接,并把该连枢臂与门的垫片连枢,通过这种简单作业来构成上述上开推入容置式门,这是本方案的第1目的。
进而,与方案9一样,可对转动臂施加适时、适当的转动力,使在关门时可通过连枢臂而保持该关闭状态,而在进行开门操作时,在门略微打开后,利用前述压缩弹簧,用较小的力即可完成开门动作。进而,在完全打开后,通过压缩弹簧,用较小的力即可完成开门动作。而且通过压缩弹簧和滑动铰链可将达到水平状态的开门状态予以保持,然后通过托架在滑轨上的移动可以更平稳地完成前述的将门向门安装体内推入的动作,这是本方案的第2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4与在方案9的构造中附加减震器的方案10相同,能更可靠地保证关门时门轻缓关闭的动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是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悬挂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上端部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与安装于悬挂式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悬挂式门的关闭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垂直线更靠门一侧,在开门初期途中,转移到上述轴心垂直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门转动载置于门安装体的顶板上为止,转移到轴心垂直线的与门相反的一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是在上述技术方案1的构造中,将臂轴设于安装壳体上,并与对门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用粘性流体形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的旋转轴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是在技术方案1的构造中,当该弹簧支承移动体在安装壳体中下降时,通过对该下降程度进行限制,使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悬挂式门的关门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垂直线更靠近门一侧,而在开门初期中途转移到上述轴心垂直线上,从后续的开门到后续开门后期状态为止,转移到轴心垂直线的与门相反的一侧,从上述后续开门后期状态到门转动载置于门安装体的顶板上为止,前述压缩弹簧被安装壳体限着下降程度,在前述弹簧支承移动体上穿设有通过手动开门使前述轴销从在此之前的上位枢接位置下降规定长度的竖长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如同方案1与方案2的关系,是在方案3的构造中,将臂轴设于安装壳体上,并与对门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用粘性流体形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的旋转轴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是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下开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上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下端部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上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上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与安装在下开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的下开式门的关门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纵向线更靠门一侧,当用铰链枢接于门安装体底板开口边缘的门在臂部与连枢臂保持直线的状态下而与该底板成直线状态的开门状态时,通过前述弹簧支承移动体的下降,而将所述压缩弹簧压缩,前述枢接点位置大致转移到前述轴心纵向线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是在方案5的构造中,将臂轴设于安装壳体上,并与对门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用粘性流体形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的旋转轴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7是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上开盖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横向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一侧板方向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靠近相对的另一侧板的部分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靠近一侧板部分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靠一侧板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枢接于上述臂部的前端、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上开盖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上开盖式门的关闭状态下,较之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横向线,在轴销与臂轴之间稍偏向与门相反的一侧,当用铰链枢接于前述另一侧板的向上开口边缘的门在臂部与连枢臂保持直线状态而形成立起状态的开门状态时,通过前述弹簧支承移动体向一侧板横向移动,使前述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在臂轴的靠一侧板处转移到比前述轴心横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
技术方案8如同方案5和方案6的关系,是在方案7的构造中附加减震器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9是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上开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上端部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上开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上开式门的关门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纵向线更靠门一侧,在用铰链枢接于顶板的开口边缘的门处于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下,转移到上述轴心纵向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臂部和连枢臂保持直线状态、形成开门完毕状态为止,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比前述轴心纵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
技术方案10如同方案5和方案6、方案7和方案8的关系,是在方案9的构造中附加减震器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1是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横开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顶板、底板一方或双方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横向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一侧板方向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靠近相对的另一侧板的部分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进行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靠一侧板部分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靠一侧板部分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横开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的横开式门的关闭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横向线更靠门一侧,在用铰链枢接于前述另一侧板的向前开口边缘的门处于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下,前述压缩弹簧被压缩,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上述轴心横向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臂部和连枢臂部保持直线状态、形成开门完毕状态为止,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比前述轴心横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
技术方案12如同方案5和方案6、方案7和方案8、方案9和方案10的关系,是在方案11的构造中附加减震器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3是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用滑动铰链把竖装于门安装体开口部内侧的门的上端部内面与通过设于侧板内壁的滑轨而横向移动自如的托架枢接、且可把打开并呈水平状态的门向门安装体深处推入并容置自如的上开推入容置式门上,设有固定于上述托架的安装壳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上端部与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上开推入容置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时,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纵向线更靠门一侧,在经过滑动铰链而与托架枢接的门处于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下,转移到上述轴心纵向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臂部和连枢臂部保持直线状态、形成开门完毕状态为止,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比前述轴心纵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
本发是的技术方案14是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用滑动铰链把竖装于门安装体开口部内侧的门的上端部内面与通过设于侧板内壁的滑轨而横向移动自如的托架枢接、且可把打开并呈水平状态的门向门安装体深处推入并容置自如的上开推入容置式门上,设有固定于上述托架的安装壳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上端部与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上开推入容置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时,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纵向线更靠门一侧,在经过滑动铰链而与托架枢接的门处于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下,转移到上述轴心纵向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臂部和连枢臂部保持直线状态、形成开门完毕状态为止,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比前述轴心纵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且前述臂轴设于安装壳体上,并与对门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用粘性流体形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的旋转轴连接。
以下是对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悬挂式门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的使用状态中关门时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2是表示上述悬挂式门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的使用状态中后续开门初期状态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3是表示上述悬挂式门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的使用状态中后续开门后期状态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4是表示上述悬挂式门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的使用状态中把门容置于顶板状态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上述门开闭用减震器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说明图。
图6表示把本发明技术方案5和方案6涉及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用于下开式门,(A)是关门时、(B)是开门时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技术方案5以下的门开闭用减震器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8表示把本发明技术方案7和方案8涉及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用于上开盖式门,(A)是关门时、(B)是开门时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9表示把本发明技术方案9和方案10涉及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用于上开式门,是关门时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10表示把图9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用于上开式门时在开门初期状态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11表示把图9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用于上开式门时在开门完毕状态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12表示把本发明技术方案11和方案12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用于横开式门时的关闭状态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13表示把图12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用于横开式门时在开门途中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14表示把图12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用于横开式门时在开门完毕状态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15表示把本发明技术方案13和方案14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用于上开推入容置式门时的关闭状态局部切除主视概略16表示把图15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用于上开推入容置式门时在开门完毕状态的局部切除主视概略图。
图17是图16的概略左视图。
图18是表示传统悬挂式门一例的纵剖视图。
以下结合图1到图5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1和方案2构造如下。即,在作为门的悬挂式门D上,在门安装体1a的顶板1b的前缘1c,安装着铰链1d的一端部,其另一端部固设于埋入门1e背面的滑轨1f的内部轨道1g上。从而,通过把门1e的下端部朝前向上提,而可使门1e以铰链1d的枢支销1h为中心作打开转动,在作上述打开转动后,把该门1e推入,使外部轨道1i相对内部轨道1g而滑动,从而可使门1e容置于顶板1b上。
本发明涉及在上述的悬挂式门D上,使门1e的上述打开动作和关闭动作得以平稳进行的门开闭用减震器,如图1和图5所示,在上述门安装体1a上,在其侧板内壁1j的开口部1k的上部一侧设有用螺钉2等固定着的安装壳体3,及在该安装壳体3内升降自如、且以被所需数量的压缩弹簧4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5。
作为上述安装壳体3的示例,如图5所示,由安装于前述侧板内壁的1j的增强盖板3a和内嵌于其中的安装壳体本体3b构成,在图5中,3c为供图1所示的螺钉2所用的、穿设于增强盖板3a上的安装孔,3d则是穿设于增强盖板3a顶板部3e的通孔,3f是穿设于安装壳体本体3b的顶板端部3g的安装螺孔,在把安装壳体本体3b内嵌于增强盖板3a的状态下,从通孔3d把未图示的螺钉与安装螺孔3f进行螺纹结合,从而一体地构成安装壳体3。
在图5中,3h表示从增强盖板3a的上述顶板部3e的两侧端起沿安装壳体背面板3i竖立的侧板部,3j表示从安装壳体本体3b的上述顶板端部3g的两侧端起沿壳体前面板3k竖立的内侧板部,这样就在安装壳体本体3b上形成可供前述弹簧支承体5升降自如的内嵌容纳空间3m。
又,将一根弹簧止动杆3q贯通固定在设于上述侧板部3h的一对贯通孔3n和穿设于内侧板3j的内侧贯通孔3p内,使后述的压缩弹簧4的上端与之压抵。
以下就前述的弹簧支承移动体5进行说明,在图5的实施例中,由前面壁5a、背面壁5b及左右的侧面壁5c形成上端开口的箱形,并通过一对侧面壁5c和与其平行的分隔壁5d形成3个供弹簧穿置的空间5e,其中容纳的3根压缩弹簧4如前所述,其上部与弹簧止动杆3q抵接,其下部推压横向固设在弹簧支承移动体5的侧面壁5c上的受压杆5f。
从而,该弹簧支承移动体5在容纳空间3m内,通过其侧面壁5c在安装壳体3的内侧板部3j的内壁面上滑动,向上方(压缩弹簧4受压缩)和下方(该压缩弹簧4伸长)升降自如。
图5的实施例涉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和方案4,在上述内侧板部3j的内壁面纵向设置升降引导槽3r,使弹簧支承移动体5的侧面壁5c与之配合而作升降移动,从而,当弹簧支承移动体5下降时,会与形成于上述升降引导槽3r下端的挡块部3s抵接,以此来限制该弹簧支承移动体5的下降程度。即,在这一状态下,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已经不能传递后述的给下一级构件。
本发明在上述弹簧支承移动体5上还通过轴销6a以转动自如的状态枢接着连接臂6的上端部,而且在安装壳体3的下部通过臂轴7a而转动自如,且在该臂轴7a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6b把上述连接臂6的下端部与转动臂7的转动基部7b枢接。从该转动基部7b伸出的转动臂7的臂部7c的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7d而与安装于门1e上的垫片8枢接。
这里,因通过轴销6a把上述连接臂6与弹簧支承移动体5枢接,故在图5的实施例中,在该弹簧支承移动体5的下端中央部,不是单纯地穿设通孔,而是在前面壁5a与后面壁5b上以下端开口的状态穿设技术方案3和4涉及的纵长槽5g,轴销6a以升降自如的状态与该纵长槽5g嵌合。
转动臂7在厚度方向形成间隙7e,连接臂6的下端部插入其中,并通过连枢轴销6b而与转动基部7b枢接,至于臂部7c、垫片8及门开闭用销7d间的相对关系则与上述的相同。
另外,关于前述的转动臂7与臂轴7a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为了使转动臂7的转动传递给臂轴7a,臂轴7a上形成的止动凸部7f与穿设于转动基部7b的轴孔7g的止动凹部7h配合,在技术方案2与方案4的结构中,上述臂轴7a与设于安装壳体3的下部的减震器机构9的转动轴9a同轴连接,从而,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后所述,由于转动臂7转动,由减震器机构9内未图示的粘性流体造成的制动力可针对门1e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发挥缓冲作用。
图5所示的减震器机构9自身与传统装置相同,图中9b是设于安装壳体本体3b下部的减震器轴承部,9c是与转动轴9a嵌合并转动自如的可动盘,9d是与可动盘相邻并阻止转动的固定盘,9e和9f是O形环,9g是减震器机构9的盖体,用未图示的止动螺钉,并经过增强盖板3a的止动孔3t而加以固定。
在上述的构造中,重要的是在把连接臂6的下端部通过连枢轴销6b而枢接于转动臂7的转动基部7b时,要选定该枢接点P的位置。为此,首先在图1所示的关闭状态时,使上述枢接点P相对连接前述轴销6a与臂轴7a的轴心垂直线L而位于靠门1e的一侧。
结果,如图1所示,技术方案1的悬挂式门的门开闭用减震器的压缩弹簧4呈压缩状态,并由于其复原力,对连接臂6产生向下的力。从而,经过枢接点P,在转动臂7的转动基部7b产生向箭头R1方向的转动力,其结果,臂部7c向箭头R2方向转动,因此门1e保持该关闭状态,不会发生意外开门。
接着,一旦在图1的关闭状态下把门1的下部向前方向上提起而作开门动作,如图2所示,枢接点P向左转动,终于到达上述轴心垂直线L上,该开门初期途中的枢接点P的位置成为一关键的点。然后继续开门,如图3所示,形成后续开门状态,这时枢接点P相对前述轴心垂直线L而转动转移到与门1e相反的一侧,故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使转动基部7b向与前述箭头R1相反的箭头R3方向转动,转动臂7如箭头R4所示,对开门方向的转动给予助力。利用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用较小的力即可进行开门操作,且可把门1e转动容置于顶板1b上。
当要把容置于顶板1b上的门1e关闭时,可以把该门1e向前方拉下,然后即使放手,门1e也会因其重力而作关闭动作,这时,由于是逐渐将压缩弹簧4从其伸长状态进行压缩,故关门动作因压缩弹簧4的弹力所造成的缓冲作用而轻缓进行,并复原到图1的关闭状态,且该状态因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而得以保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是在上述方案1的构造中,附加了前述的减震器机构9,这时,如果利用未图示的单向超越离合器等,只在关门动作时发挥减震器机构9的制动力,则通过在关闭状态作用的该制动力,可以比采用技术方案1的场合更加轻缓平稳地关闭。不言而喻,也可在开门时和关门时都发挥减震器机构9的制动力,在这种场合,在开门时,助其一臂之力的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因上述制动力而受到抑制,但可预先从整体上将开门的助力调大,当然,在这种场合,不需设置前述的单向超越离合器。
以下说明技术方案3,与方案1相同,从图1的关闭状态越过图2的关键点后形成后续开门初期状态,到图3所示的后续开门后期状态为止,枢接点P向轴心垂直线L的与门相反的一侧转移,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对开门操作给予助力。然而,在方案3中,一旦到达前述的后续开门后期状态,被压缩弹簧4下压的弹簧支承移动体5即如前所述,与升降引导槽3r的挡块部3s抵接,因此,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已不对转动臂7发挥作用。
其结果是,门1e成为完全自由状态,故可以从图3的状态把门1e向顶板1b一侧推入,这时方案3如前所述,由于在弹簧支承移动体5上穿设纵长槽5g,故在图3的状态下,虽轴销6a仍位于纵长槽5g的上端缘,但通过后面的手动开门操作,该轴销6a逐渐在纵长槽5g内下降,故如图4所示,可把门1e一直推入并容置于顶板1b上。当然,这时是因外部轨道1i在内部轨道1g上滑动而使推入成为可能。
技术方案4是在上述方案3的构造中附加了减震器机构9,故与在方案1的构造中附加减震器机构的方案2一样发挥附加作用。
关于技术方案5的用于下开式门的门开闭用减震器,以下通过图6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在下开式门D1上,门1e经过铰链1d与门安装体1a的底板1m的开口部1k一侧的底板开口边缘1n螺纹结合,从而该门1e可以在从图6(A)所示的直立状态的关闭位置起,到图6(B)所示的门1e与底板1m大致成直线状态的横向躺倒的开门位置之间开闭自如。
方案5的发明是在上述的下开式门D1上,设有可使门1e的开闭动作平稳进行的具有支承功能的减震器,如图6和图7所示,且如前所述,在上述门安装体1a上,在其侧面板内壁1j的开口部1k的下部一侧,设有用螺钉2等固定的安装壳体3,以及在该安装壳体3内升降自如且以被所需根数的压缩弹簧4向上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5。
作为上述的安装壳体3的示例,如图7所示,具有与图5相同的构造,凡相同构件均标以相同符号,不同的是,图7中没有与图5安装壳体3中的升降引导槽3r及挡块部3s对应的部位,并且具有以下附加的构造。
即,与图5一样,在图7中,连接臂6的上端部与转动臂7的转动基部7b连枢,不仅如此,从该转动基部7b伸出的转动臂7的臂部7c的前端部还通过枢支销7i而与连枢臂10的基端部10a枢接。
为了使上述连枢臂10与转动臂7的臂部7c保持直线状态,把连枢臂10的基端部10a插入臂部7c上形成的间隙7e,且连枢臂10与臂部7c的折叠边缘部7j顶住,故可保持上述直线状态,并阻止进一步的转动,而通过向相反方向、即图7中箭头R方向的转动,可以将连枢臂10向间隙7e中折叠。而且,该连枢臂10的前端部10b通过门开闭用销10c而与用螺钉等安装在图6的下开式门D1的门1e背面的垫片8枢接。
以下用图6对上述构造作更详细的说明,在图6(A)所示的关闭状态,使通过连枢轴销6b而形成的连接臂6与转动臂7的转动基部7b之间的枢接点P的位置,在臂部7c与连枢臂10为弯折状态、且压缩弹簧4为伸长状态的前提下,比连接轴销6a与臂轴7a的轴心纵向线L1更靠门一侧。
即,压缩弹簧4在安装壳体3内把弹簧支承移动体5向上推,使连枢臂10以枢支销7i为中心向臂部7c的靠门1e的一侧转动弯折,且连枢轴销6b这时位于轴心经线L1的靠门一侧,故通过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对转动基部7b传递向箭头R1方向的转动力,结果是经过连枢臂10把门1e向开口部1k一侧拉,从而确保关闭状态。
然后,如果把关闭状态的门1e的上部向前方向下拉,使以铰链1d为转动中心进行开门动作,则经过垫片8而牵引连枢臂10,使在臂部7c与连枢臂10之间形成的弯折角θ1逐渐增大,连接臂6使弹簧支承移动体5向下移动,从而压缩弹簧4被压缩,故随着门1e的打开动作,压缩弹簧的复原力增大,使门1e边受到制动力边向图6(B)的开门完毕状态作转动下降动作。
在成为开门完毕状态时,前述的弯折角θ1成为180°,此时连枢臂10与臂部7c的折叠边缘部7j抵接,由此而使臂部7c与连枢臂10保持直线状态,直至门安装体1a的底板1m与门1e成直线状态。这时,在本发明中,是使前述枢接点P转动下降,使其位置大致转移到前述轴心纵向线L1上。从而,在该开门完毕状态下,压缩弹簧4被充分压缩,而且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产生的转动力并未经过连枢轴销6b而向转动基部7b传递,故门1e不会受到过度的力,可以保持大致水平的开门状态。
以下就技术方案6涉及的用于下开式门的减震器进行说明,该方案6是在上述方案5的构造中,如图5那样在安装壳体3上设置臂轴7a,并把对门1f的打开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粘性流体造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9的旋转轴9a与上述臂轴7a连接。
这时,如前所述,如果通过未图示的单向超越离合器而只在开门动作时使机构9发挥制动力,则通过在开门状态下作用的该制动力可比方案5的场合更加轻缓且平稳地进行开门动作。
以下就技术方案7涉及的上开盖式门用的减震器详细说明,上开盖式门D2如图8所示,门安装体1a的开口部1k向上开口,由一侧板1p和相对的另一侧板1q及另一对侧板构成门安装体1a,用铰链1d把门1e开闭自如地与另一侧板1q的向上开口边缘1r螺纹结合。
基本构造与前述方案5大致相同的门开闭用减震器与图6的场合不同,是在前述一对侧板的侧板内壁1j上,在由其开口部1k与另一侧板1q构成的拐角部附近,把安装壳体3横置,并用螺钉2等进行安装,用门开闭用销10c把连枢臂10的最前端部10b与安装于门1e下面的垫片8枢接使用。
从而,弹簧支承移动体5以被压缩弹簧4向一侧板1p方向加力的状态横向移动自如,轴销6a在靠另一侧板1q一侧把连接臂6与弹簧支承移动体5枢接。而在转动臂7的转动基部7b枢接连接臂6的连枢轴销6b和转动臂7的臂轴7a则位于靠一侧板1p一侧。
另外,在技术方案7的场合,与前述方案5不同的是,连接臂6与转动臂7的转动基部7b间的枢接点P的位置,首先如图8(A)所示,在臂部7c与连枢臂10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4处于被压缩状态的上开盖式门D2的关闭状态,使该枢接点P的位置处于轴销6a与臂轴7a之间,且比连接前述轴销6a和臂轴7a的轴心横向线L2略微偏向与门1e相反的一侧。
从而,在上述的关闭状态,由于被压缩的压缩弹簧4有很强的复原力,连接臂6被向一侧板1p方向推动,使对转动基部7b施加箭头R2方向的较小转动力,从而避免门1e的全部负载全部施加于开口部1k,以减去了前述较小转动力的较轻负载施加于开口部1k的状态保持关闭状态。
接着,如果为了对上述门1e作开门动作而把门1e的右端部向上转动,则臂部7c与连枢臂8之间的弯折角θ2逐渐增大,连接臂6将弹簧支承移动体5向一侧板1p方向拉动,经弹簧4渐渐成为伸长状态,利用该复原力,用较小的力即可将门1e打开。而且,在变成图8(B)所示的开门完毕状态时,在前述弯折角θ2成为180°时,如前所述,臂部7c与连枢臂10保持直线状态,从而确保规定的直立状态。
这时,本发明的前述弹簧支承移动体5向一侧板1p横向移动,在压缩弹簧4如上述那样伸长,前述枢接点P的位置位于臂轴7a的靠一侧板1p一侧,且转移到比前述轴心横向线L2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以此而设定连枢轴销6b与转动基部7b的相对位置。从而,压缩弹簧4对转动臂7的复原力在这时也对箭头R2方向作用,其结果,能可靠地保持该开门状态。
进而,如果解除臂部7c与连枢臂10间的直线状态,将它们弯折,使门1e作关门动作,则门1e的负载随着关门动作而增大,由于该负载的作用,转动臂7向与前述箭头R2相反的方向转动,这时压缩弹簧4因弹簧支承移动体5向另一侧板1q方向的横向移动而受到压缩,门1e因压缩弹簧4的制动力而缓缓转动下降,直至成为前述的关门完毕状态。
以下说明技术方案8涉及的上开盖式门用的减震器,在这种场合,与技术方案6与方案5的相互关系同样,是在技术方案7的构造中附加前述的减震器机构9。故与就方案6所述的同样,利用未图示的单向超越离合器,只在关门动作时加上减震器机构9的制动力,故可比方案7更为轻缓平稳地完成关门动作。当然,也可使减震器机构9的制动力在开门时和关门时都发挥作用,这样,在开门时,对其给予助力的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虽受到上述制动力的抑制,但可预先从整体上将开门的助力调大。
以下说明技术方案9涉及的上开式门用的门开闭用减震器,在图9到图11所示的已知上开式门D3上,用螺钉1d把门1e固定在门安装体1a的顶板1b的开口边缘1c处,使其在上下方向开闭自如。
其基本构造与上述门开闭用减震器大致相同,但与图6所示的方案5相比,其安装壳体3呈倒置状态,固定于侧板内壁1j的靠开口部1k一侧的上部,从而,弹簧支承移动体5受压缩弹簧4的加力而升降自如,连接臂6的上端部通过轴销6a而与弹簧支承移动体5枢接,连接臂6的下端部通过连枢轴销6b而与因臂轴7a而转动自如的转动臂7的转动基部7b枢接。
另外,在转动臂7的臂部7c,通过枢支销7i而枢接着连枢臂10,其前端部10b用门开闭用销10c而与设于门1e上的垫片8枢接,这些构造与前述的完全相同。因此,在该方案9的场合,在图9的关闭状态下,臂部7c与连枢臂10为弯折状态,且压缩弹簧4成为压缩状态,连枢轴销6b与转动臂7的转动基部7b之间的枢接点P的位置与前述的相同,比轴心纵向线L1更靠门一侧。
从而,在上述关闭状态下,由于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转动基部7b通过连接臂6而受到箭头R3方向的转动力,这样,臂部7c即受到向箭头R4方向的转动力,故可确保该门1e的关闭状态。
这里,如果把上述门1e的下部向上提以使其打开,则如图10所示,在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下,上述枢接点P转移到轴心纵向线L1上。从而,此处成为关键点,在门1e上,关门开门、任何转动力均不起作用,接着从过了该关键点的后续状态开门状态开始,如图11所示,压缩弹簧4伸长,直到臂部7c与连枢臂10如前述一样保持直线状态,并成为开门完毕状态,前述枢接点P的位置向比前述轴心纵向线L1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转移,故对转动臂7传递向开门方向的转动力,使该开门完毕状态得以保持。
当要从上述的开门完毕状态关门时,只需解除臂部7c与连枢臂10之间的直线保持状态即可,由此而使门1e利用其自重而作关门动作,这时,转动臂7的倒转动通过连接臂6而使弹簧支承移动体5向上移动,使压缩弹簧4受到压缩,其结果,门1e缓缓关闭,如前所述,该关闭状态得以保持。
在技方案10的场合,如前所述,是在方案9的构造中附加减震器机构9,其构造与前述的方案6和方案8相同,故省略对其说明。
以下详细说明技术方案11涉及的横开式门用的减震器,横开式门D4如图12到图14的横剖俯视图所示,由门安装体1a上呈立装状态的一侧板1p和另一侧板1q及未图示的顶板和底板1m形成开口部1k,在上述另一侧板1q的前向开口边缘1s处用螺钉1d固定着门1e,且使其可向左右方向开闭自如。
其基本构造也与上述门开闭用减震器大致相同,且与前述的图9相近,如图12所示,安装壳体13固定于顶板、底板1m一方或双方的内壁,受压缩弹簧4推压的弹簧支承移动体5向一侧板1p方向加力,当然,连枢臂10与门1e的垫片8枢接。在图12所示的关闭状态时,臂部7c与连枢臂10为弯折状态,而压缩弹簧4为伸长状态,弹簧支承移动体5向一侧板1p一侧移动,这时,由连枢轴销6b形成的连接臂6与转动臂7的转动基部7b间的枢接点P的位置比前述的轴心横向线L2更靠门一侧。
从而,在上述的关闭状态下,由于压缩弹簧4的较小的复原力,转动基部7b通过连接臂6而受到箭头5方向的转动力,使臂部7c受到向箭头R6方向的转动力,使该门1e保持关闭状态。
这里,如通过把上述门1e的一侧拉动而将其打开,则在图13所示的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时,上述枢接点P转移到轴心横向线L2上。故此处成为关键点,如果开门到越过该点为止,则如图14所示,从后续开门状态起,压缩弹簧4逐渐伸长,直至臂部7c与连枢臂10成为前述的直线状态而成为开门完毕状态,枢接点P的位置转移到比前述轴心横向线L2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结果,向开门方向的转动力传递到转动臂7上,使开门状态得以保持,在这种场合,作为横开式门,可以如图14那样,将门1e从关门状态打开到90°以上的大角度。
当要从上述的开门状态关门时,与前述方案9一样,只要把臂部7c与枢接臂10之间的直线状态解除,对门1e作关闭动作,使从图14的状态变为图13的状态,然后由于压缩弹簧4的而作用关闭力,可自动地将门关闭,且该关闭状态如前述一样得以保持。
技术方案12是在上述方案11的构造中附加减震器机构,其内容与方案6、方案8、方案10相同,其作用效果更佳。
以下说明技术方案13涉及的上开推入容置式门用的门开闭用减震器,在图15到图17所示的已知上开推入容置式门D5上,具有与图9到图11所示的上开式门D3相通的功能,在门安装体1a的侧板内壁1j,在其顶板1b附近的上部,从开口部1k一侧到门安装体1a的深度方向横设有滑轨11。
在图示的中例子中,上述滑轨11的外部轨道11a固设于侧板内壁1j,其内部轨道11b在开口部1k一侧用螺钉12a等固定着托架12。
上述托架12如图17所示,通过顶板部12b和直立部12c构成倒L字形,在该顶板部12b的下面,安装着滑动铰链13的安装构件13a,同时前述的内部轨道11b固设于托架12的直立板部12c的外侧面。
把经过第1、第2连杆13b、13c而与滑动铰链13的上述安装构件13a枢接且转动自如的安装罩13d嵌入门1e的内面一侧上部,由此而把门1e和托架12经滑动铰链13而螺纹结合。图中13e、13f、13g、13h表示第1、第2连杆13b、13c的枢接销。
在上述托架12的直立板部12c,如图15所示,在下端一侧左右两边通过纵轴销12d’、12e’分别以旋转自如的状态安装着转动体12d、12e,如图17所示,该转动体12d、12e转动自如地与侧板内壁1j抵接支承。
图中14表示通过侧板内壁1j(两侧)立设的横轴销14a而安装、转动自如的门支承滚子,如后所述,门1e可以载放于该门支承滚子14上的横向状态向门安装体1a的深度方向推入。
技术方案13涉及的门开闭用减震器不是把其安装壳体3直接安装在侧板内壁1j上,而通过螺钉2等固定于上述托架12的直立板部12c的内面一侧,与图4所示用于上开式门的场合相同,且与图6所示的呈倒置状态,且连枢臂10的前端部10b通过门开闭用销10c而枢接于门1e的垫片8上。
因此,在该方案13的场合,在图15的关闭状态下,臂部7c与连枢臂10间呈弯折状态,且压缩弹簧4呈压缩状态,而且,连枢轴销6b和转动臂7的转动基部7b间的枢接点位置P比轴心纵向线L1更靠门一侧。
从而,在该关闭状态时,由于压缩弹簧4的复原力,转动基部7b通过连接臂6而受到向箭头R7方向的转动力,故可确保门1e的关闭状态。
这里,通过将上述门1e的下部向上提而使其转动,如图10所示,在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时,前述枢接点位置P转移到轴心纵向线L1上,从过了该关键点的后续开门状态开始,如图16所示,臂部7c与连枢臂10保持前述的直线状态,门1e成为水平状态。
而由于前述滑动铰链13的第1连杆13b、第2连杆13c及安装罩13d的转动,使该门1e的打开得到允许,压缩弹簧4不断伸长,直至形成水平的开门完毕状态,前述枢接点P的位置转移到比轴心纵向线L1更靠与门相反一侧,故对转动臂7传递开门方向的转动力,故在滑动铰链13的停止转动位置上,以水平状态保持该开门完毕状态。
接着,如果把上述门1e从图16的状态向箭头R8方向推动,则如图16和图17所示,该横向移动力经过滑动铰链13和转动臂7以及安装壳体3而传递给托架12,其结果,该托架12通过图中滑轨11的可沿外部轨道11a行走自如的内部轨道11b的移动、以及设在托架12上的前述转动体12d、12e在侧板内壁1j上的转动而向门安装体1a的深度方向移动,故水平状态的门1e沿图16的箭头R8方向进入,这时该门1e的下面载放在前述的门支承滚子14上,并通过该门支承滚子14的转动而平稳地推入,完成推入操作。
当要从上述推入操作完成的状态进行关门操作时,只要把容置在内的门1e从门安装体1a拉出,并解除臂部7c与连枢臂10间的直线状态即可,这样门1e即因其自重而进行关闭动作,这时通过转动臂7的反向转动,经过连接杆6而使弹簧支承移动体5向上移动,压缩弹簧4受到压缩,因此门1e缓缓关闭,该关闭状态如前述的一样得以保持。
技术方案14是在方案13的构造中附加前述的减震器机构9,其内容与前述方案6、方案8、方案10相同,效果更佳。
本发明采用上述构造,方案1只是把安装壳体安装于门安装体的侧板内壁,且把转动臂与门枢支,就可使悬挂式门平稳动作,从而使安装作业简便易行,且压缩弹簧等不外露,故外表美观,且使用中不存在手指被夹入的危险。
而且因本发明把压缩弹簧的弹力作为经过连接机构而对转动臂施加的转动力而适当利用,故既可使关闭状态得以保持,又可对开门操作给予助力,还可在关闭动作时施加制动,使关闭动作轻缓地进行。
技术方案2是在方案1的构造中适当附加减震器机构,故特别是关门动作时的制动力可与压缩弹簧的压缩力相加,可保证完成平稳轻缓的关门动作。
技术方案3是在从门的后续开门后期状态到向顶板上的容置状态期间,将门从压缩弹簧的弹力影响下完全解放出来,故可调整门的推入程度而将其容置于顶板上,而且用较小的力即可将顶板上的门拉出。方案4是在方案3的构造中附加前述减震器机构,故可与方案2一样发挥附加的效果。
方案5是将其用于下开式门上,只要通过把安装壳体安装于侧板内壁、并把连枢臂与安装于门上的垫片枢接这样简便易行的作业即可使用,且压缩弹簧等不会外露,不存在手指夹入的危险,且通过利用适当的制动力可方便、平稳地开闭这种门。
方案6是在方案5中适当装入减震器机构,可以更加平稳地进行门的开闭动作。
方案7与方案5相比,是使压缩弹簧在关门状态时压缩,而在开门状态时伸长,且使连枢轴销的枢接点位置与轴心横向线之间的关系在关门时和开门时适当转移,故在上开盖式门上可与方案5一样实现关门保持功能和开门保持功能,且可完成缓慢的关门动作。
方案8是在方案7的构造中适当装入减震器机构,可更佳地发挥方案7的效果。
方案9也是使连枢轴销的枢接点与轴心纵向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关门时和开门时适当转移,且在开门时和关门时分别使压缩弹簧形成伸长、压缩状态,故通过在上开式门上使用时,可实现关门保持功能、可设定开门初期状态的关键点、可在后续开门状态到开门完毕状态为止用压缩弹簧进行自动开门,且可保持该开门状态,而且进行关门动作时可使其缓慢地转动降下。
方案10是在方案9的构造中适当装入减震器机构,故可更佳地发挥方案7的效果。
方案11与上述方案9的场合相反,其压缩弹簧在关门时伸长,而随着开门动作而压缩,且把安装壳体固设于门安装体的顶板或底板上,并且适当选定枢接点与轴心横向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故把其用于横开式门上时,可发挥与方案5相同的效果。
方案12是在方案11的构造中适当装入减震器机构,故可更佳地发挥方案11的效果。
方案13是在上开推入容置式门上,把门安装体固设于滑轨上所设的托架上,且用滑动铰链把该托架与门连枢,并把连枢臂与门的垫片枢接,通过这样的作业即可较简易迅速地安装,与前述方案9大致相同,具有关门保持功能,以及从后续开门状态到开门完毕的水平状态为止的压缩弹簧自动开门功能,且可保持该水平状态,而且可方便地将门推入门安装体内,关门时可使其缓慢地转动降下。
方案14是在方案13的构造中适当装入减震器机构,故可更佳地发挥方案13的各种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悬挂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上端部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于悬挂式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悬挂式门的关闭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垂直线更靠门一侧,在开门初期途中,转移到上述轴心垂直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门转动载置于门安装体的顶板上为止,转移到轴心垂直线的与门相反的一侧。
2.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悬挂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上端部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于悬挂式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悬挂式门的关闭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垂直线更靠门一侧,在开门初期途中,转移到上述轴心垂直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门转动载置于门安装体的顶板上为止,转移到轴心垂直线的与门相反的一侧;且所述臂轴设于安装壳体上,并与对门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用粘性流体形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的旋转轴连接。
3.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悬挂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被限制下降程度、升降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上端部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于悬挂式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悬挂式门的关闭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垂直线更靠门一侧,在开门初期途中,转移到上述轴心垂直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后续开门后期状态为止,转移到轴心垂直线的与门相反的一侧,在从上述后续开门后期状态到门转动载置于门安装体的顶板上为止,前述压缩弹簧被安装壳体限制下降程度,在前述弹簧支承移动体上穿设有在手动开门时使前述轴销从之前的上位枢接位置起下降一定长度的竖长槽。
4.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悬挂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被限制下降程度、升降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上端部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于悬挂式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悬挂式门的关闭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垂直线更靠门一侧,在开门初期途中,转移到上述轴心垂直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后续开门后期状态为止,转移到轴心垂直线的与门相反的一侧,在从上述后续开门后期状态到门转动载置于门安装体的顶板上为止,前述压缩弹簧被安装壳体限制下降程度,在前述弹簧支承移动体上穿设有在手动开门时使前述轴销从之前的上位枢接位置起下降一定长度的竖长槽,且将臂轴设于安装壳体上,并与对门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用粘性流体形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的旋转轴连接。
5.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下开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上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下端部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上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上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下开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的下开式门的关门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纵向线更靠门一侧,当用铰链枢接于门安装体底板开口边缘的门在臂部与连枢臂保持直线的状态下而与该底板成直线状态的开门状态时,通过前述弹簧支承移动体的下降,而将所述压缩弹簧压缩,前述枢接点位置大致转移到前述轴心纵向线上。
6.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下开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上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下端部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上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上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下开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的下开式门的关门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纵向线更靠门一侧,当用铰链枢接于门安装体底板开口边缘的门在臂部与连枢臂保持直线的状态下而与该底板成直线状态的开门状态时,通过前述弹簧支承移动体的下降,而将所述压缩弹簧压缩,前述枢接点位置大致转移到前述轴心纵向线上,且将所述臂轴设于安装壳体上,并与对门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用粘性流体形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的旋转轴连接。
7.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上开盖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横向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一侧板方向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靠近相对的另一侧板的部分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靠近一侧板部分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靠一侧板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枢接于上述臂部的前端、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上开盖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上开盖式门的关闭状态下,较之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横向线,在轴销与臂轴之间稍偏向与门相反的一侧,当用铰链枢接于前述另一侧板的向上开口边缘的门在臂部与连枢臂保持直线状态而形成立起状态的开门状态时,通过前述弹簧支承移动体向一侧板横向移动,使前述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在臂轴的靠一侧板处转移到比前述轴心横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
8.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上开盖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横向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一侧板方向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靠近相对的另一侧板的部分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靠近一侧板部分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靠一侧板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枢接于上述臂部的前端、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上开盖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上开盖式门的关闭状态下,较之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横向线,在轴销与臂轴之间稍偏向与门相反的一侧,当用铰链枢接于前述另一侧板的向上开口边缘的门在臂部与连枢臂保持直线状态而形成立起状态的开门状态时,通过前述弹簧支承移动体向一侧板横向移动,使前述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在臂轴的靠一侧板处转移到比前述轴心横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且将所述臂轴设于安装壳体上,并与对门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用粘性流体形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的旋转轴连接。
9.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上开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上端部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上开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上开式门的关门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纵向线更靠门一侧,在用铰链枢接于顶板的开口边缘的门处于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下,转移到上述轴心纵向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臂部和连枢臂保持直线状态、形成开门完毕状态为止,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比前述轴心纵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
10.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上开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侧板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上端部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上开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的上开式门的关门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纵向线更靠门一侧,在用铰链枢接于顶板的开口边缘的门处于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下,转移到上述轴心纵向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臂部和连枢臂保持直线状态、形成开门完毕状态为止,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比前述轴心纵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且将所述臂轴设于安装壳体上,并与对门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用粘性流体形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的旋转轴连接。
11.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横开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顶板、底板一方或双方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横向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一侧板方向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靠近相对的另一侧板的部分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进行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靠一侧板部分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靠一侧板部分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横开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的横开式门的关闭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横向线更靠门一侧,在用铰链枢接于前述另一侧板的向前开口边缘的门处于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下,前述压缩弹簧被压缩,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上述轴心横向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臂部和连枢臂部保持直线状态、形成开门完毕状态为止,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比前述轴心横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
12.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横开式门的门安装体上,设有固定于其顶板、底板一方或双方内壁的安装壳体;在该安装壳体中横向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一侧板方向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靠近相对的另一侧板的部分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进行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靠一侧板部分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靠一侧板部分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横开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且前述压缩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的横开式门的关闭状态下,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横向线更靠门一侧,在用铰链枢接于前述另一侧板的向前开口边缘的门处于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下,前述压缩弹簧被压缩,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上述轴心横向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臂部和连枢臂部保持直线状态、形成开门完毕状态为止,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比前述轴心横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且将所述臂轴设于安装壳体上,并与对门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用粘性流体形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的旋转轴连接。
13.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用滑动铰链把竖装于门安装体开口部内侧的门的上端部内面与通过设于侧板内壁的滑轨而横向移动自如地安装的托架枢接、且可把打开并呈水平状态的门向门安装体深处推入并容置自如的上开推入容置式门上,设有固定于上述托架的安装壳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上端部与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上开推入容置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时,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纵向线更靠门一侧,在经过滑动铰链而与托架枢接的门处于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下,转移到上述轴心纵向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臂部和连枢臂部保持直线状态、形成开门完毕状态为止,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比前述轴心纵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
14.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用滑动铰链把竖装于门安装体开口部内侧的门的上端部内面与通过设于侧板内壁的滑轨而横向移动自如地安装的托架枢接、且可把打开并呈水平状态的门向门安装体深处推入并容置自如的上开推入容置式门上,设有固定于上述托架的安装壳体;通过轴销而以转动自如的状态将上端部与在该安装壳体中升降移动自如且以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状态容纳于其中的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前述安装壳体的下部通过臂轴而转动自如,且由在该臂轴的周围通过连枢轴销而将上述连接臂的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通过枢支销而与上述臂部的前端枢接、与臂部自如地保持直线状态、同时向门安装体的开口部一侧转动弯折自如、且前端部通过门开闭用销而与安装在上开推入容置式门的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连枢臂;用上述连枢轴销形成的连接臂与转动臂的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臂部和连枢臂间为弯折状态时,比连接前述轴销与臂轴的轴心纵向线更靠门一侧,在经过滑动铰链而与托架枢接的门处于作为开门初期状态的开门状态下,转移到上述轴心纵向线上,在从后续开门状态到臂部和连枢臂部保持直线状态、形成开门完毕状态为止,压缩弹簧伸长,前述枢接点位置转移到比前述轴心纵向线更靠与门相反的一侧,且前述臂轴设于安装壳体上,并与对门的关闭方向或打开、关闭各个方向具有用粘性流体形成的制动力的减震器机构的旋转轴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门开闭用减震器,在门安装体上设有安装壳体,在安装壳体中升降自如且被压缩弹簧向下方加力的弹簧支承移动体,上端部与该弹簧支承移动体枢接的连接臂,在安装壳体下部转动自如、由在臂轴的周围将连接臂下端部枢接的转动基部、以及从该转动基部伸出、前端部与门上的垫片枢接的臂部构成的转动臂,连接臂与转动基部间的枢接点位置在门的打开或关闭时适当变化移动。本发明安装容易,具有关门保持、开门保持及关门制动功能,且具有安全性。
文档编号E05D15/58GK1166564SQ9711314
公开日1997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14日
发明者早川达也 申请人:斯加茨奈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