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定风量换气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268942阅读:来源:国知局
直方向延伸,而该上部与下部间的中间部则如上所述相对于铅垂线而言从建筑物内9侧向建筑物外8侧朝下方倾斜延伸。
[0065]当叶片5位于图1、图3及图5所示的开口封闭位置时,如图14所示,轴体71位于槽74的上部与下部间的中间部位置,而当叶片5位于图7所示的开口开放位置时,则如图15所示,位于槽74的下部位置。
[0066]支承机构11包括:轴体81,该轴体81由安装于被支承部10的滚动辊子等构成;以及支承部件82,该支承部件82上形成有为对被支承部10在X方向上从建筑物内9侧向建筑物外8侧进行导向及支承而从建筑物内9侧向建筑物外8侧朝下方倾斜着沿X方向延伸的导向支承面87。安装于被支承部10上的轴体81装配成当叶片5处于开口封闭位置时位于该叶片5的重心G的上方且位于建筑物外8侧位置。
[0067]一对轴体81装配成在Y方向上彼此相对,通过托架83而分别固定于叶片5。
[0068]支承部件82包括:一对板状的支承部85,该对板状的支承部85以其一端固定于板状主体31的面38上,并从该面38向建筑物外8侧突出,而且,沿着使一对轴体81各自在X方向上移动的方向延伸并形成有供该对轴体81分别装配于其上的长孔或槽,在本例中为槽84 ;以及板状的桥接部86,该板状的桥接部86将一对支承部85的各自的另一端桥接并沿Y方向延伸。
[0069]槽84相对于水平线而言,从建筑物内9侧向建筑物外8侧朝下方倾斜着沿X方向延伸,由划分出槽84的面所构成的导向支承面87为对被支承部10在X方向上从建筑物内9侧向建筑物外8侧进行导向及支承,也同样地相对于水平线从建筑物内9侧向建筑物外8侧朝下方倾斜着沿X方向延伸。槽84当叶片5处于开口开放移动及开口封闭移动时在Z方向上对轴体81进行导向及支承。
[0070]在本例中,槽84及导向支承面87的各自的建筑物内9侧的端部沿垂直方向延伸,各自的建筑物外8侧的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而上述两端部间的中间部则如上所述相对于水平线而言从建筑物内9侧向建筑物外8侧朝下方倾斜着沿X方向延伸。此外,导向支承面87的倾斜角可以设置成例如从建筑物外8侧向建筑物内9侧逐渐增大,在该情形下,导向支承面87由弯曲面构成。
[0071]当叶片5位于图1、图3及图5所示的开口封闭位置时,如图14所示,轴体81位于槽84中的建筑物内9侧位置,而当叶片5位于图7所示的开口开放位置时,则如图15所示,位于槽84中的建筑物外8侧位置。
[0072]在本例中,被支承部10装配成当叶片5位于开口开放位置时与叶片5的重心G位于同一垂线铅上。
[0073]由于叶片5位于开口开放位置时叶片5的重心G与被支承部10分别位于沿Z方向延伸的同一铅垂线上,因此,叶片5凭借其自重能够保持平衡而静止。该静止状态下的叶片5处于能够因气流作用产生的微小的力而进行开口封闭移动的状态。此时,当叶片5因气流作用从开口开放位置发生开口封闭移动时,被支承部10相对于重心G在X方向上发生移动而位于建筑物外8侧,由此,叶片5受到与开口封闭移动力相抗衡的作为抗移动力的开口开放移动力的作用,除此之外,如上所述,利用倾斜的导向支承面87也产生作为所述抗移动力的开口开放移动力。当开口封闭移动力超出作为抗移动力的开口开放移动力时,叶片5发生开口封闭移动,而当开口封闭移动力小于作为抗移动力的开口开放移动力时,叶片5发生开口开放移动而向开口开放位置回归。因而,立式定风量换气装置I以此方式通过叶片5开闭开口 4而进行建筑物外8与建筑物内9间的定风量换气。
[0074]当叶片5位于开口封闭位置时,连接被支承部10与重心G的想象中的线(未图示)相对于铅垂线而言从建筑物外8侧向建筑物内9侧朝下方倾斜,该倾斜角随叶片5在开口开放移动中接近开口开放位置而逐渐减小,并当叶片5位于开口开放位置时成为O度。当连接被支承部10与重心G的想象中的线相对于铅垂线而言从建筑物外8侧向建筑物内9侧朝下方倾斜时,叶片5受到因其自重产生的开口开放移动力,而当连接被支承部10与重心G的想象中的线相对于铅垂线的倾斜角成为O度时,不产生起因于被支承部10的位置与重心G的位置关系的开口开放移动力。
[0075]牵引机构15包括:自由摆动部件91,该自由摆动部件91装配成能够相对于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在Z方向上自由地进行相对摆动;连杆部件92,该连杆部件92以允许自由摆动部件91与叶片5相互接近的方式连接自由摆动部件91与叶片5 ;以及作为弹性伸缩部件的螺旋弹簧95,该螺旋弹簧95的一端93与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连接,另一端94与自由摆动部件91连接,并且当自由摆动部件91相对于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在Z方向上相对摆动时在Z方向上产生弹性伸缩。
[0076]俯视呈L形的板状的自由摆动部件91具有沿Z方向延伸的长孔96,长孔96中装配有设于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的两个滑销97,将使开口 4自由开启时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发生的规定量的、Z方向上的向下方的移动通过滑销97传递至长孔96的一端98,并由此使叶片5产生能够自由进行开口开放移动的上下移动。
[0077]自由摆动部件91按以下方式装配于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S卩,当封闭开口4时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发生规定量的、Z方向上的向上方的移动时,为通过连杆部件92将叶片5牵引至开口封闭位置而在Z方向上发生向上方的移动,而当封闭开口 4时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发生规定量以上的、Z方向上的向上方的移动时,相对于该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在Z方向上向下方发生相对摆动从而允许该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进行规定量以上的向上方的移动。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在Z方向上的向上方的移动通过螺旋弹簧95传递至自由摆动部件91。
[0078]连杆部件92包括:连杆臂101 ;连接部102,该连接部102设于连杆臂101的一端,并且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连接自由摆动部件91 ;以及连接部103,该连接部103设于连杆臂101的另一端,并通过被卡定部件16而以能够自由旋转的方式连接叶片5。为了能够允许自由摆动部件91与叶片5相互接近,在连接部102及103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长孔105,该长孔105沿连杆臂101的长边方向沿伸,并且供自由摆动部件91及叶片5中的至少一方、本例中为自由摆动部件91所设的滑销104以能够在所述长边方向上自由移动的方式装配于其中。
[0079]由于连杆部件92能够例如图6及图8所示允许滑销104在长孔105中进行滑动,因此,如图5及图7所示,叶片5能够因自重而发生开口开放移动并因气流作用而发生开口封闭移动。
[0080]当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发生的规定量的、在Z方向上的向上方的移动传递至自由摆动部件91而使之在Z方向上向上方移动时,滑销104在长孔96中滑动而远离连接部103,而当抵接长孔96的端部106时,其远离连接部103的一定量以上的远离被禁止,由此,连杆部件92在发生旋转的同时将自由摆动部件91向上方的移动作为开口封闭移动力传递至叶片5。
[0081]螺旋弹簧95以下述方式配置,即、当封闭开口 4时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发生的规定量以上的、在Z方向上向上方的移动引起自由摆动部件91相对于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在Z方向上向下摆动时,螺旋弹簧95被拉伸,藉此,能够产生欲使自由摆动部件91与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接近的方向上的弹性收缩力并使其增大。当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发生规定量的上下移动时,螺旋弹簧95能够利用其弹性的初期收缩力而将自由摆动部件91与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在Z方向上的相对位置保持一定。
[0082]禁止机构18包括多个被卡定部件16,并且包括多个与该多个被卡定部件16对应的卡定部件17。
[0083]多个被卡定部件16以在Z方向上相互间相距等间隔的方式设置于叶片主体55上,多个卡定部件17以在Z方向上相互间相距等间隔的方式设置于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
[0084]被卡定部件16具有安装于叶片5的钩部112,该钩部112具有被卡定凹部111。卡定部件17包括:固定部113,该固定部113固定于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 ;抵接部114,该抵接部114与固定部113相连,并且当封闭开口 4时在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发生规定量以上的上下移动的作用下使之配置至钩部112的被卡定凹部111并与该钩部112抵接;以及导向部116,该导向部116与抵接部114相连,并且设有导向辊115,该导向辊115以在Z方向上受到条槽34导向的方式与之嵌合,通过抵接部114对钩部112发生所述抵接而将被卡定部件16卡定。
[0085]在与被卡定凹部111相连的钩部112的前端缘121上形成有从建筑物内9侧向建筑物外8侧朝上方倾斜延伸的倾斜缘122。
[0086]固定部113、抵接部114及导向部116都呈板状,抵接部114从固定部113及导向部116向叶片5侧弯折以使之相对于该固定部113及导向部116而言朝叶片5侧突出,并且,具有将插入被卡定凹部111的端部折返而成的折返部123。
[0087]上下自由移动部件13包括:主体125,该主体125沿Z方向延伸,俯视呈L形;导向块126,该导向块126在Z方向上以一定间隔排列并安装于主体125上,并且,嵌合于框体3的条槽33中而在Z方向上受其导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