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450513阅读:来源:国知局
14为拉毛布层,所述第一公贴条40为第一尼龙粘扣,所述第二公贴条50为第二尼龙粘扣。采用这种结构,第一公贴条40和第二公贴条50可以随意反贴在拉毛布层上,从而实现第一软枕芯20的固定。
[0046]参照图6,其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在该实施方式中直接将软体垫10对折,内层14抵靠在一起并使第一公贴条40和第二公贴条50对应粘贴到母贴面上。采用这种方式,无需使用枕芯,使用者直接枕靠在软体垫10上。
[0047]参照图7,使用时,将第一软枕芯20放置在第一公贴条40与第二公贴条50之间,之后将软体垫10对折并盖住第一软枕芯20,将第一公贴条40和第二公贴条50对应粘贴到内层14的母贴面上,这样枕头设置第一软枕芯20的部位凸起,在颈椎枕靠时头部向后仰,对于长时间坐立的工作者,使用这种形状的枕头可以对颈椎起到拉伸保健效果,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0048]参照图8,使用时,改变第二公贴条50的贴设位置,使容置第一软枕芯20的空间增大,第一软枕芯30较松弛,在第一公贴条40贴设在母贴面上时,可以改变第一公贴条40的弯曲程度,通过挤压第一软枕芯20并使第一公贴条40的中部向第一软枕芯20凹陷,形成承托脖子及肩周的弧形,使枕头更好地贴合人体的肩周,起到较好的保健效果。
[0049]参照图2、图9以及图10,作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包括第二软枕芯30,第二软枕芯30与软体垫10分别单独设置,将所述软体垫1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公贴条40设置在第一端,所述第二公贴条50设置在所述第一公贴条40与第二端之间。当需要使用第二软枕芯30时,将第二软枕芯30放置在所述第二公贴条50与第二端之间。
[0050]参照图9,使用时,将第一软枕芯20放置在第一公贴条40与第二公贴条50之间,将第二软枕芯30放置在第二公贴条50旁边,第二枕芯30位于第二公贴条50与第二端之间,之后将软体垫10对折并盖住第一软枕芯20和第二软枕芯30,将第一公贴条40和第二公贴条50对应粘贴到内层14的母贴面上,这样可以在第一软枕芯20与第二软枕芯30之间形成凹陷部,将枕头变换层凹陷枕头,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0051]参照图10,使用时,将第一软枕芯20放置在第一公贴条40与第二公贴条50之间,将第二软枕芯20放置在第二公贴条50旁边,之后软体垫10对折并盖住第一软枕芯20和第二软枕芯30,在对折时挤压第二软枕芯30使得第二软枕芯30被压缩而变硬,将第二公贴条50粘贴到内层14的母贴面上使第二软枕芯30固定住,之后将第一公贴条40对应粘贴到内层14的母贴面上,将第一软枕芯20固定住。此时,整个枕头位于第二软枕芯30的部位较硬,对于习惯将颈椎部枕靠在较硬的地方的使用者,本发明可以满足使用者的特殊需求。
[0052]参照图11,枕头还可以变换成其他方式进行使用,例如在冬季时,把面层11向内对折使拉毛面布层(即内层14)露在外面,再将第一尼龙粘扣40翻折粘扣至拉毛布层上,此时由于第一尼龙粘扣的翻折而带动软体垫10的相应部位翻折而围成第一收纳空间70,在对折的面层11之间形成第二收纳空间80,形成的第一收纳空间70和第二收纳空间80分别用以放置第一软枕芯20及第二软枕芯30,这样拉毛布层就朝向使用者,将第二尼龙粘扣朝下放置,第一尼龙粘扣和第二尼龙粘扣位于整个枕头的底部而不会被看到或者接触到的,使用者可以直接枕靠在拉毛布层上达到更加暖和目的。有些人习惯在仰面睡时将双手放在头部处或者趴着睡时双手放在头部处,这时候,可取出第二软枕芯30,双手插入该第一收纳空间70以达到保暖的效果且方便使用者轻松入眠。
[0053]参照图12,其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枕头在未包折状态下的面层结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在枕头的面层11上设置木珠枕垫60,木珠枕垫60沿所述软体垫10的宽度方向缝制在面层11上。木珠枕垫10例如可以采用授权公告号CN 204232745 U,名称为“一种珠粒保健垫以及采用该珠粒保健垫制作的枕头”中的珠粒保健垫。在使用时将软体垫10对折使得内层14抵靠在一起,使用者枕靠在木珠枕垫60上,木珠枕垫60具有透气性能佳、触感舒适的效果,如此,本发明的枕头可方便在夏季进行使用,配合其它变换形式,本发明的枕头可以适用于春夏秋冬四季,达到一枕多用的效果,而且木珠枕垫60对使用者的颈椎能够起到按摩保健作用,再者木丝具有除湿保健作用,将木珠枕垫60与木丝芯层12结合在一起,整个枕头的透气干爽和按摩保健的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对治疗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效果。
[0054]参照图13,作为本发明的第五种实施方式,本发明还可以在面层11上设置第一拉毛条91和第二拉毛条92,第一拉毛条91和第二拉毛条92分设在所述软体垫10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且第一拉毛条91与第二拉毛条92沿所述软体垫1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实施例中第一拉毛条91和第二拉毛条92均从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
[0055]本发明通过在面层11上设置第一拉毛条91和第二拉毛条92,第一拉毛条91和第二拉毛条92上均具有拉毛面,如此,在枕头进行变形时,第一尼龙粘扣和第二尼龙粘扣可以反扣至第一拉毛条91和第二拉毛条92上,从而增加枕头的变换形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多种需求。
[0056]以上方案只作简单阐述,由于将第一公贴条40及将第二公贴条50粘贴位置改变,就可以产生枕芯松弛或者较硬及枕头结构形状的变化,使用者可根据个人习惯随意对枕头进行变形。
[0057]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主权项】
1.一种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软体垫和与软体垫配合的第一软枕芯,软体垫包括面层、内层以及形成在面层与内层之间的弹性材料层,所述内层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公贴条,第一公贴条沿软体垫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公贴条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公贴面,所述内层的内表面为与第一公贴面配合的母贴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层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公贴条,第二公贴条沿所述软体垫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公贴条和第二公贴条间隔平行设置,在第二公贴条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母贴面配合的第二公贴面,所述第一软枕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公贴条与第二公贴条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软体垫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公贴条设置在第一端,所述第二公贴条设置在所述第一公贴条与第二端之间,还包括第二软枕芯,第二软枕芯设置在所述第二公贴条与第二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贴条与所述第二公贴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公贴条与所述第一公贴条之间的距离为所述软体垫长度的四分之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为拉毛布层,所述第一公贴条为第一尼龙粘扣,所述第二公贴条为第二尼龙粘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层为丝绵层,在所述弹性材料层与所述面层之间还设有木丝芯层。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所述木丝芯层、所述弹性材料层以及所述内层通过缝制方式复合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枕芯与所述第二软枕芯均与所述软体垫分离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层上的木珠枕垫,木珠枕垫沿所述软体垫的宽度方向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面层的外表面上的第一拉毛条和第二拉毛条,第一拉毛条和第二拉毛条分设在所述软体垫沿宽度方向的两端,且第一拉毛条与第二拉毛条沿所述软体垫的长度方向延伸。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随意变形多用枕头,包括软体垫和与软体垫配合的第一软枕芯,软体垫包括面层、内层以及形成在面层与内层之间的弹性材料层,所述内层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公贴条,第一公贴条沿软体垫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公贴条的内表面设有第一公贴面,所述内层的内表面为与第一公贴面配合的母贴面。本发明结构简易、成本低廉,通过变换枕头的形状和高度,实现多种用途,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IPC分类】A47G9-10
【公开号】CN104771033
【申请号】CN201510180632
【发明人】林伟林
【申请人】林伟林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4月1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