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58405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三合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枕头,特别涉及一种能实现枕头规格化、个性化,保持用枕人在睡眠时颈椎生理形态平衡的保健枕。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人在睡眠时,如果不用枕头,不论是仰卧或侧卧,人的头颈部与躯体的关系就像悬臂梁,这个悬臂就是颈部,它处于头与躯体之间,受力最大,很容易变形,要想保持颈部的生理平衡形态,就必须使用枕头,把头颈面部都承托起来。因此,仰睡和侧睡的睡姿决定了枕头需要有仰枕区和左、右侧枕区;而头颈部的生理结构又决定了仰枕区还应分头枕区和颈枕区;因为大多数人需要的枕头左、右侧枕区的高度是相等的,所以,实际上枕头应有四个枕区三个高度,即头枕区、颈枕区及左、右侧枕区和头枕区高度、颈枕区高度及侧枕区高度,这应是枕头的必要的基本结构(注:本文所述枕头高度均指人生理需要的实际高度,不是枕头的自然高度)。
[0003]专利号为ZL201120062680.1的“组合式个性化保健枕”就是这样的枕头,它有仰枕及左、右侧枕组成,其中仰枕又有(加长)头枕和置于其上面的前、后颈枕组成,根据排列组合的原理可有很多规格,它能满足我国一般成年人对侧枕区高度8-12cm、头枕区高度2-4cm、颈枕区高度5-9cm,还有颈枕区宽度10_18cm的要求,基本实现了枕头的规格化、个性化,是一种结构科学的枕头。(注:所谓枕头的高度规格就是把仰枕的高度、侧枕区高度的厘米数按顺序组成一组数字,并在前面加上一个“枕字”。这样不单方便企业对高度个性化枕头的制造管理;而且,还方便用枕人对高度个性化枕头的选择。)
[0004]但,实践证明,“组合式个性化保健枕”仍有不足之处,这就是它的仰枕中的前、后颈枕位置是固定的,不能随时按用枕人颈部的前后变动而移动。而用枕人在睡眠状态是会变动睡姿的,特别是老年人睡姿变动更多,每次睡姿的改变都可能造成用枕人颈部相对仰枕前、后位置的变动,所以,这种位置固定的颈枕结构是很难完全保证用枕人的颈部与其相吻合,于是颈部很难得到准确的支撑,因此,也就很难完全保证用枕人颈部生理平衡状态。而现有的ZL201320273934.2 “个性化组合枕””、ZL201220094226.9 “高精度个性化保健枕”的仰枕都采用了可充放气的仰气枕,很好的解决了“组合式个性化保健枕”的不足;但,仰气枕却又带来了需要充气的麻烦,所以,它们都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05]为了克服现有“组合式个性化保健枕”仰枕中的前、后颈枕位置不能随时按用枕人颈部前后变动而移动的结构缺点,我们发明了“三合保健枕”,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但实现了枕头的规格化、个性化;而且使仰睡更舒适,使仰枕的结构更简单。
[0006]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0007]1.包括头枕、颈枕和侧枕,其特征是:有仰枕和左、右侧枕及连接件组成;整个枕体和仰枕及左、右侧枕均为扁长方体形状;仰枕位于整个枕体的中间,左、右侧枕分别位于仰枕的左、右两边;仰枕和左、右侧枕有连接件固定在一起。
[0008]本发明和“组合式个性化保健枕”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仰枕只是一个扁长方体形状的大软度的加长头枕(注:所谓枕头软度,就是枕体被头部重力或颈部重力的压缩高度和自然高度的比值;所谓枕头大软度,就是大于7/11的软度。所谓加长头枕就是和仰枕长度相等的头枕),没有颈枕,其颈枕区高度靠仰枕的大软度来实现;而后者仰枕有头枕和前、后颈枕共同组成。另外还有区别:就是前者仰枕和左、右侧枕的连接可以是枕套、粘锁、拉链、线绳、薄带甚至粘结剂多种连接件;而后者仰枕和左、右侧枕的连接只是用枕套。
[0009]为什么采用了大软度的仰枕就能克服“组合式个性化保健枕”的缺点呢?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大约98/100的)的人头枕与颈枕的高度差在2.5-4cm之间,差别仅为1.5cm,最大高度差为4cm ;并且,参照“虎克定律”大软度的仰枕上表面在高于头枕4cm时能给用枕人不同的颈部高度提供有力的支撑。再者,由于大软度的仰枕为扁长方体形状,上表面为平面,所以,仰枕上表面相同高度的位置的支撑压强相同,因此,不论用枕人颈部前、后位置怎样变化,适合用枕人颈部高度的仰枕上表面的高度没变,所以,支撑压强也没变。
[0010]以下作简要说明:
[0011]据我们的了解人的头颈部对仰枕上表面的压力平均值大约是4kg,颈部压力大约是头部的1/3,因此,头部对仰枕上表面的压力平均值大约是3kg重,颈部对仰枕上表面的压力平均值大约是Ikg重;而人的头部和仰枕上表面接触面的投影面积平均值大约为150cm2,人的颈部和仰枕上表面接触面的投影面积平均值大约为126cm2,因此,仰枕上表面对头部的支撑压强平均值应是3kg/150cm2 = 20g/cm2 ;仰枕上表面对颈部的支撑压强平均值应是 lkg/126cm2 = 8g/cm2。
[0012]而一般成年人的头枕高度为2_4cm,颈枕高度为5_9cm,按排列组合的原理,人的颈枕与头枕的最大高度差应是9cm-2cm = 7cm ;但一般人需要的头枕越高颈枕也越高,头枕越低颈枕也越低,极少有头枕很低颈枕反而很高的;所以,一般人头枕与颈枕的最大高度差应是最闻颈枕闻度9cm减去最闻头枕闻度4cm,即最大闻度差为5cm ;而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头枕与颈枕的高度差在2.5-4cm之间,所以,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头枕与颈枕的最大高度差为4cm,而,绝大多数人需要的仰枕颈枕区的最大高度=头枕高度+4cm,因此,头枕高度若按2cm、3cm、4cm设计,则可从此公式算出颈枕区最大高度分别是6cm、7cm、8cm,并从上述可知,颈部需要的支撑压强平均值应是8g/cm2 ;那么,怎样才能使颈枕区高度分别是6cm、7cm、8cm时仰枕上表面的支撑压强平均值达到8g/cm2明|5?
[0013]方法是对头枕高度为2Cm、3Cm、4Cm的仰枕分别采取7/9、7/10、7/11的大软度的材料。所谓头枕高度为2cm,软度为7/9的仰枕,就是在头部3kg重力作用下自然高度为9cm的仰枕上表面被压低了 7cm时正好是头枕高度2cm。所谓头枕高度为3cm,软度为7/10的仰枕,就是在头部3kg重力作用下自然高度为1cm的仰枕上表面被压低了 7cm时正好是头枕高度3cm。所谓头枕高度为4cm,软度为7/11的仰枕,就是在头部3kg重力作用下自然高度为Ilcm的仰枕上表面被压低了 7cm时正好是头枕高度4cm。因为大软度的仰枕是一个弹性体,特别是枕芯采用超软度海绵时,弹性体的力学性质更突出,所以,可参照虎克定律,算出仰枕上表面高度为7cm时其支撑压强平均值约为9g/cm2,超过了人们需要的仰枕上表面对颈部的支撑压强平均值8g/cm2的要求。
[0014]再者,由于人的头部和肩部都为曲面,所以,头部和肩部对枕芯物质的挤压力方向是多方位的(当然主要是向下),因此,枕芯物质会向压力小的位置移动,虽然不会像气枕里的空气一样流动,但也一定会因枕芯弹性物质的移动而增加仰枕上表面对颈部的支撑力。
[0015]综合上述两点,大软度的仰枕上表面对用枕人的颈部有足够的支撑压强;并且,这个支撑压强永远不大于仰枕上表面对用枕人头部的支撑压强,所以,这个支撑压强也不会对用枕人的颈部产生过度的支撑,因为仰气枕的实践显示,颈部的耐受压强可以与头部的耐受压强相同。
[0016]另外,仰枕还可采取组合式枕芯,即上部为软度是7/9的软层,下部为lcm、2cm高的仰枕垫。这样,就可组成头枕高度分别为2cm、3cm、4cm但软度都是7/9的仰枕。
[0017]当然,还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其它不同的仰枕软度。
[0018]2.在自然状态下仰枕的上表面与左、右侧枕的上表面同高。进一步,为了保持“三合保健枕”上表面在自然状态下的平整性(注:枕头四个枕区若用同一种材料,其上表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的回字形,不会平整),即在自然状态下仰枕的上表面与左、右侧枕的上表面同高,必须对不同高度的仰枕使用软度不同的材料,比如,以超软海绵为例,当高度为3cm的仰枕(注:仰枕的高度规格用头枕高度表示)与自然高度为15cm的侧枕组合时,则仰枕自然高度也为15cm,因此,仰枕的软度为(15Cm-3Cm)/15Cm= 12/15。以此类推,当高度为2cm的仰枕与自然高度为15cm的侧枕组合时,其软度为13/15 ;当高度为4cm的仰枕与自然高度为15cm的侧枕组合时,其软度为11/15。同法可算出不同高度的仰枕与不同自然高度的侧枕配合时需要的仰枕的软度。
[0019]3.“三合保健枕”有加宽的仰枕和左、右补侧枕组成。进一步,为了增加“三合保健枕”的整体性,把不同高度的仰枕宽度增宽,使其等于仰枕的宽度再加上左、右侧枕的宽度之和,再做些不同高度的补侧枕,根据不同规格的要求置于加宽的仰枕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左、右两边。比如,制造出高度为2、3、4cm的三种加宽的仰枕,再制造出高度为2、3、4、5、6、7、8cm七种补侧枕与其配合,就可组成15种高度规格的“三合保健枕”,这15种高度规格的“三合保健枕”就能满足一般成年人的需要(注:由于仰枕和头部、侧枕与头面部的接触面积不同,头部对仰枕的压力与头颈面部对侧枕的压力也不同,所以,仰枕与侧枕高度的测量方法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高度数字相同的仰枕与侧枕的实际高度是不一样的,一般仰枕作侧枕用时,其高度按增加2cm计算,于是原本高度为2、3、4cm的三种加宽的仰枕,在侧枕区的部份高度就分别成了 4Cm、5Cm、6Cm,因此,需要与高度为2、3、4、5、6、7、8cm的七种补侧枕组合才能形成相当于高度为2、3、4cm的三种仰枕和高度为8、9、10、ll、12cm五种侧枕组成的15个高度规格的“三合保健枕”)。并且,由于仰枕软度较大,所以,补侧枕可用软度较小的形材,比如,硬海绵,这样,不但制做方便,而且,枕形不显太高。
[0020]4.左、右补侧枕采用自吸气囊。
[0021]为了减少补侧枕的高度制造规格,将左、右补侧枕采用自吸气囊。所谓自吸气囊就是气囊内置有柔软弹性物的气囊,这种气囊,只要打开气嘴气囊靠柔软弹性物的澎涨而自动吸气,升高气囊高度,靠外力挤压降低气囊高度,待高度合适时关闭气嘴,减少了人工充气的麻烦,比空心气枕使用更方便。这样仅用一种高度为10cm,软度为6/10的自吸气囊作补侧枕和高度为2、3、4cm的三种加宽的仰枕组成的“三合保健枕”,就可满足一般成年人的需要(注:由于仰枕和头部、侧枕与头面部的接触面积不同,头部对仰枕的压力与头颈面部对侧枕的压力也不同,所以,仰枕与侧枕高度的测量方法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软度数字相同的自吸气囊和仰枕,它们的实际软度是不一样一的)。
[0022]5.仰枕采用上部为柔软层,下部为自吸气囊的组合式枕芯。进一步,为了减少仰枕制做的数量和充气的麻烦及克服纤维、海绵枕芯高度容易降低的缺点,仰枕采用上部为柔软层,下部为自吸气囊的组合式仰枕芯。如柔软层高度采取1cm,则自吸气囊的高度按8cm设计,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