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能颈椎养护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1779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能颈椎养护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保健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能颈椎养护枕。
【背景技术】
[0002]人们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选择一个适合个人生活习惯同时又具有保健功能的睡眠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
[0003]在现有的保健枕头产品中,已经开始将现代材料科学、人体工程学、中医理论、生物磁学、临床医学、纺织工程学学科的知识引入到保健枕头产品之中,但是多数这类保健枕头只能利用其中的一两门学科的知识,并不能将多门学科综合在一起,开发出一款多功能保健枕头。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兼备防螨技术、贬石疗法、生物磁能、远红外保健、负离子保健、生态拟真热能等保健功能的聚能量健康枕。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能颈椎养护枕,包括枕套和枕头,所述枕套由上下各一块防螨卫生整理高支全棉面料及中间的一块依沃珑防螨面料边缘缝合而成;所述枕头包括罩体和内芯,所述罩体包括网纹布层、贬石、全棉衬布层、磁石、咖啡炭无纺布层、苦荞壳及负离子远红外烧结颗粒内芯层、纯涤衬布层、第一全棉面料层、碳纤维发热层、芯体衬布层、针织芯体衬布层、第二全棉面料层,所述网纹布层为最上层,所述网纹布层、全棉衬布层、咖啡炭无纺布层、纯涤衬布层、第一全棉面料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形成罩体的上层,连接方式为边缘缝合且中间设有若干横向的“凹”型缝合线,所述网纹布层与全棉衬布层之间由若干横向的“凹”型缝合线形成的空层之间设有若干贬石大小的缝合线,缝合线内设有贬石,所述全棉衬布层的下面设有若干磁石,任意所述磁石与任意所述贬石间隔设置,所述磁石与全棉衬布层的连接方式为粘合,所述咖啡炭无纺布层与纯涤纟仑衬布层之间由若干横向的“凹”型缝合线形成的空层之间设有苦荞壳及负离子远红外烧结颗粒内芯层,所述第一全棉面料层下面设有芯体衬布层,连接方式为两侧边缘缝合前后缝合线为“凹”字型,凹处的缝合线形成两个口袋,任意所述口袋内可盛放碳纤维发热层,所述碳纤维发热层为一侧连有适配器的碳纤维发热面料,所述适配器连有外接电线,所述外接电线连接电源,所述针织芯体衬布层、第二全棉面料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形成罩体的下层,连接方式为边缘缝合,所述罩体的上层与罩体的下层上下设置,所述罩体上层的俯视形态结构为“凸”字型,所述罩体的上层与罩体的下层之间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块与内芯侧截面形态相同的全棉面料,所述罩体的上层、罩体的下层及两侧的与内芯侧截面形态相同的全棉面料的连接方式为边缘缝合形成罩体,所述罩体的上层与罩体的下层一侧的连接处还设有拉链,所述罩体的上层与罩体的下层之间设有内芯,所述内芯设有高端和低端,所述内芯的高端的断面为倾斜面,所述高端前设有支撑颈椎的蝶尾结构,所述内芯中间部位横向设有沉坑,形成中间低两端高的结构,所述沉坑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坡道,所述内芯中间部位纵向设有凹陷,形成中间低两端高的结构,所述凹陷的断面为曲线形,对应人体头部及颈部的流线型曲线,所述罩体与内芯紧密贴合;
[0006]所述内芯的高端与低端的高度差为2?5cm ;
[0007]所述贬石的直径为2?4.5cm,厚度为0.5?1.5mm,所述磁石直径为1.5?2.5cm,厚度为I?2.5mm ;
[0008]所述磁石为永久性单面双极磁石;
[0009]所述拉链为双头拉链,所述外接电线从双头拉链之间的空隙穿出并延伸至电源;
[0010]所述内芯为零压力慢回弹芯体或记忆棉芯体或乳胶芯体。
[0011]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汇集了现代材料科学、人体工程学、中医理论、生物磁学、临床医学、纺织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并以此作为依据研制而成的。其独特的结构与防螨技术、贬石疗法、生物磁能、远红外保健、负离子保健、生态拟真热能等保健功能的设置,充分实现对人体头脑的保健功能,同时能对人体的颈椎生理曲线给与一定的保护和调整;可满足不同人群对睡枕高度的选择,以矫正不良的睡姿,提升睡眠质量为目的,最终实现对人体头部、颈椎和肩部的保健作用,从而达到改善睡眠质量、提升身体健康水平的功效。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枕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发明的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发明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发明内芯的侧视图;
[0016]图5是本发明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发明的咖啡炭无纺布层与纯涤纶衬布层的缝合线及碳纤维发热层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枕套;2、枕头;3、防螨卫生整理高支全棉面料;4、依沃珑防螨面料;5、罩体;6、内芯;7、网纹布层;8、贬石;9、全棉衬布层;10、磁石;11、咖啡炭无纺布层;12、苦荞壳及负离子远红外烧结颗粒内芯层;13、纯涤衬布层;14、第一全棉面料层;15、碳纤维发热层;16、芯体衬布层;17、针织芯体衬布层;18、第二全棉面料层;19、罩体的上层;20、“凹”型缝合线;21、口袋;22、适配器;23、外接电线;24、罩体的下层;25、与内芯侧截面形态相同的全棉面料;26、高端;27、低端;28、支撑颈椎的蝶尾结构;29、沉坑;30、坡道;31、凹陷。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0021]如图1、2、3、4、5、6所不,本发明一种多能颈椎养护枕,包括枕套I和枕头2,所述枕套由上下各一块防螨卫生整理高支全棉面料3及中间的一块依沃珑防螨面料4边缘缝合而成;所述枕头2包括罩体5和内芯6,所述罩体5包括网纹布层7、贬石8、全棉衬布层9、磁石10、咖啡炭无纺布层11、苦荞壳及负离子远红外烧结颗粒内芯层12、纯涤衬布层13、第一全棉面料层14、碳纤维发热层15、芯体衬布层16、针织芯体衬布层17、第二全棉面料层18,所述网纹布层7为最上层,所述网纹布层7、全棉衬布层9、咖啡炭无纺布层11、纯涤衬布层13、第一全棉面料层1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形成罩体的上层19,连接方式为边缘缝合且中间设有若干横向的“凹”型缝合线20,所述网纹布层7与全棉衬布层9之间由若干横向的“凹”型缝合线20形成的空层之间设有若干贬石8大小的缝合线,缝合线内设有贬石8,所述全棉衬布层9的下面设有若干磁石10,任意所述磁石10与任意所述贬石8间隔设置,所述磁石10与全棉衬布层9的连接方式为粘合,所述咖啡炭无纺布层11与纯涤纟仑衬布层13之间由若干横向的“凹”型缝合线20形成的空层之间设有苦荞壳及负离子远红外烧结颗粒内芯层12,设置方法为填充苦荞壳和负离子远红外球,所述第一全棉面料层14下面设有芯体衬布层16,连接方式为两侧边缘缝合前后缝合线为“凹”字型,凹处的缝合线形成两个口袋21,任意所述口袋21内可盛放碳纤维发热层15,所述碳纤维发热层15为一侧连有适配器22的碳纤维发热面料,所述适配器22连有外接电线23,所述外接电线23连接电源,所述针织芯体衬布层17、第二全棉面料层18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形成罩体的下层24,24连接方式为边缘缝合,所述罩体的上层19与罩体的下层24上下设置,所述罩体上层19的俯视形态结构为“凸”字型,所述罩体的上层19与罩体的下层24之间的左右两端各设有一块与内芯侧截面形态相同的全棉面料25(图中未标出),所述罩体的上层19、罩体的下层24及两侧的与内芯侧截面形态相同的全棉面料25的连接方式为边缘缝合形成罩体5,所述罩体的上层19与罩体的下层24 —侧的连接处还设有拉链(未画出),所述罩体的上层19与罩体的下层24之间设有内芯6,所述内芯6设有高端26和低端27,所述内芯6的高端26的断面为倾斜面,所述高端26前设有支撑颈椎的蝶尾结构28,所述内芯6中间部位横向设有沉坑29,形成中间低两端高的结构,所述沉坑29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坡道30,所述内芯6中间部位纵向设有凹陷31,形成中间低两端高的结构,所述凹陷31的断面为曲线形,对应人体头部及颈部的流线型曲线,所述罩体5与内芯6紧密贴合;
[0022]所述内芯6的高端26与低端27的高度差为2?5cm ;
[0023]所述贬石8的直径为2?4.5cm,厚度为0.5?1.5mm,所述磁石10直径为1.5?2.5cm,厚度为 I ?2.5mm ;
[0024]所述磁石10为永久性单面双极磁石;
[0025]所述拉链为双头拉链,所述外接电线23从双头拉链之间的空隙穿出并延伸至电源;
[0026]所述内芯6为零压力慢回弹芯体或记忆棉芯体或乳胶芯体。
[0027]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0028]1.枕套1:平时不枕睡的时候,依沃珑防螨面料3在上面,起到防螨功能,枕睡时,高支全棉面料4在上,起到枕睡亲肤舒适的作用。
[0029]2.枕头2:不同的人对枕头的高度要求不同,因此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8月27日 23:19
    规格是多少最好呢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