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烫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36739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烫水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具有防烫结构的水杯的改进。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为防止人们被杯中的热饮烫伤,通常会在杯身上附加若干隔热层。具有代表性的如国家局于2011年12月28日公布的一份名为“一种防烫饮料杯”、申请号为“201110275560.4”的文献。然而,人们在实际使用时发现,此类附加在杯身上的隔热层,虽可有效避免人手被烫伤,却也使得人们无法有效感知杯中饮品的温度,进而在饮品温度过高时误喝下饮品,带来口腔内的烫伤。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使用时可使人们对杯中水的温度区间有一直观的判断的防烫水杯。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包括螺纹连接的杯身、杯盖和吸管,所述杯盖中部开设有方孔,且方孔的一侧开设有过流孔,所述方孔靠近所述过流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一贯穿所述过流孔的滑槽;
所述杯盖内还设有水平设置的膨胀片,所述膨胀片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方孔远离所述过流孔的一侧内壁上、且膨胀片的另一侧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膨胀片上开设有一与所述过流孔对应且大小相等的通孔;
所述吸管包括上部管和下部管,所述上部管的底口与所述过流孔的顶口固定连接,且下部管的顶口与过流孔的底口固定连接。
[0005]所述杯身上还设有若干膨胀环。
[0006]所述杯盖上还设有过气孔。
[0007]本发明在正常使用时,可通过吸管吸取杯中的饮品,吸取时,饮品将依次经下部管、过流孔、通孔、过流孔和上部管而流出杯外。而当杯中饮品过热时,将使得膨胀片向上拱起变形,从而起有效的警示作用。与此同时,膨胀片上的通孔也将随膨胀片一同位移,进而与过流孔错开,亦有效使得人们在误饮用时,无法吸出饮品,对烫伤起有效的预防、避免作用。本发明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杯盖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是杯身,10是膨胀环,2是杯盖,21是过流孔,22是方孔,220是滑槽,23是过气孔,24是膨胀片,240是通孔,3是吸管,31是上部管,32是下部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发明如图1-3所示,包括螺纹连接的杯身1、杯盖2和吸管3,所述杯盖2中部开设有方孔22,且方孔22的一侧开设有过流孔21,所述方孔22靠近所述过流孔2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一贯穿所述过流孔21的滑槽220 ;
所述杯盖2内还设有水平设置的膨胀片24,所述膨胀片24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方孔22远离所述过流孔21的一侧内壁上、且膨胀片24的另一侧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220内,所述膨胀片24上开设有一与所述过流孔21对应且大小相等的通孔240 ;
所述吸管3包括上部管31和下部管32,所述上部管31的底口与所述过流孔21的顶口固定连接,且下部管32的顶口与过流孔21的底口固定连接。
[0010]所述杯身1上还设有若干膨胀环10。当杯中饮品过热时,杯身上的膨胀环将向外膨胀变形,从而对人们起警示作用,以避免人手烫伤。
[0011]所述杯盖2上还设有过气孔23。可有效避免因杯中水汽压力过大而造成的膨胀片误膨胀的现象,即有效确保了膨胀片的膨胀均因热胀冷缩引起。
【主权项】
1.一种防烫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螺纹连接的杯身、杯盖和吸管,所述杯盖中部开设有方孔,且方孔的一侧开设有过流孔,所述方孔靠近所述过流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一贯穿所述过流孔的滑槽; 所述杯盖内还设有水平设置的膨胀片,所述膨胀片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方孔远离所述过流孔的一侧内壁上、且膨胀片的另一侧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膨胀片上开设有一与所述过流孔对应且大小相等的通孔; 所述吸管包括上部管和下部管,所述上部管的底口与所述过流孔的顶口固定连接,且下部管的顶口与过流孔的底口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上还设有若干膨胀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烫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上还设有过气孔。
【专利摘要】一种防烫水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使用时可使人们对杯中水的温度区间有一直观的判断的防烫水杯。包括螺纹连接的杯身、杯盖和吸管,所述杯盖中部开设有方孔,且方孔的一侧开设有过流孔,所述方孔靠近所述过流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一贯穿所述过流孔的滑槽;所述杯盖内还设有水平设置的膨胀片,所述膨胀片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方孔远离所述过流孔的一侧内壁上、且膨胀片的另一侧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膨胀片上开设有一与所述过流孔对应且大小相等的通孔;所述吸管包括上部管和下部管。本发明具有结构精巧、使用方便且稳定性好的特点。
【IPC分类】A47G19/22
【公开号】CN105394997
【申请号】CN201410417645
【发明人】杨哲
【申请人】杨哲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