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杯及吸尘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15777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尘杯及吸尘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尘杯及具有该尘杯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相关技术中的尘杯结构,如图1所示,尘杯底盖20’通过转轴22’固定在尘杯的轴孔14’上;如图2所示,尘杯底盖20’在开启锁扣按钮释放后,底盖20’打开到位后,底盖20 ’会以转轴22 ’为中心来回摆动,会产生扬尘现象污染空气。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避免杯盖扬尘现象的尘杯。
[0004]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尘杯的吸尘器。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尘杯,用于吸尘器,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具有用于容纳灰尘的一端开口的容纳腔,所述杯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和杯盖,所述杯盖具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杯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杯盖打开所述容纳腔时,所述连接臂卡入所述卡槽内。
[0006]本发明提供的尘杯,杯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杯盖具有连接臂,打开尘杯时,杯盖上的连接臂就会卡入杯体上的卡槽中,从而使杯盖在打开一定角度时定位,避免了杯盖来回摆动产生扬尘污染空气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舒适度。
[0007]具体而言,相关技术中的吸尘器尘杯,尘杯底盖在开启锁扣按钮释放后,底盖会以转轴为中心产生来回摆动,产生扬尘污染空气;而本发明提供的尘杯,杯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杯盖具有连接臂,打开尘杯时,杯盖上的连接臂就会卡入杯体上的卡槽中,从而使杯盖在打开一定角度时定位,即杯盖既不能向后翻转也不能向前翻转,避免了杯盖来回摆动产生扬尘污染空气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了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舒适度。
[0008]另外,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尘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杯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臂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杯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杯盖上的连接臂与第一连接部可转动连接,保证了杯盖能够顺利地打开,从而便于用户对尘杯内的灰尘进行清理,且卡槽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杯盖上的连接臂卡入卡槽中,对杯盖进行定位,进一步地防止杯盖来回摆动产生扬尘的现象,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避免了空气的污染,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11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槽内设置有限位板和两个限位凸起,且两个所述限位凸起分别设在所述卡槽相对的两个槽壁上,所述限位板与两个所述限位凸起构成所述卡槽。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连接部上卡槽内设置有限位凸起和限位板,且两个限位凸起设置在卡槽的槽壁上,当杯盖上的连接臂卡入卡槽中时,限位板和限位凸起对其进行限位,防止杯盖向后或者向前翻转,避免了扬尘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了灰尘污染空气,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产品的舒适度。
[00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凸起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臂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斜面。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凸起上设置有与连接臂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斜面,当连接臂由转轴带动而转动时,限位凸起上的第一导向斜面在连接臂卡入卡槽的过程起到了导向作用,使连接臂更顺利地卡入卡槽中,以使限位凸起对其进行限位,避免了连接臂在卡槽内继续转动,导致杯盖扬灰的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产品使用时的可靠性。
[00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臂上设置有与第一导向斜面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一方面,可以使连接臂通过限位凸起进入卡槽的过程更加顺利,提高了用户打开杯盖时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两导向斜面相互配合,对连接臂的转动起导向作用,避免了其在连接槽内转动方向偏移的情况发生,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凸起、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凸起、限位板与第一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保证了三者的连接强度,大大降低了限位凸起和限位板从第一连接部上掉落的概率,提高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一体式结构,便于加工制造,大大简化了杯体的生产制造步骤,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上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相对两个槽壁上设置有轴孔,所述连接臂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轴孔内。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臂上转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槽内的两个轴孔内,一方面,保证了连接臂与杯体的连接,当打开杯盖时,不至于使得杯盖从杯体上掉落,从而保证了产品使用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转轴与轴孔相配合,便于连接臂在连接槽内的转动,使连接臂能够卡入卡槽内,从而将杯盖定位在一定角度,避免了扬尘的现象发生,提高了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舒适度,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21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转轴与所述连接臂为一体式结构。
[0022]在该技术方案中,转轴与连接臂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保证了两者的连接强度,避免了连接臂在转动过程中与转轴发生相对运动,从而影响杯盖使用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连接臂与转轴可一体制成,简化了杯盖的生产过程,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002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臂包括: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转轴连接,并能够卡入所述卡槽内;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杯盖的盖体连接。
[0024]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臂通过卡接部与转轴连接,以便于通过转轴的运动带动连接臂运动,使连接臂能够卡入卡槽内,从而使杯盖能够定位在一定角度,防止发生扬尘的现象;而第二连接部则相当于过渡部位将连接臂的卡接部与杯盖连接起来,即使得连接臂的运动带动杯盖运动,从而进行杯盖打开和闭合的操作,同时还保证了卡接部在杯盖上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可靠度。
[0025]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尘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尘杯。
[0026]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通过设置有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尘杯,具有上述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7]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8]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9]图1是相关技术中所述尘杯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相关技术中所述尘杯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1 ]图3是本发明所述尘杯的第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本发明所述尘杯的第二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图4中所示杯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图5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5]图7是图4中所示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6]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7]14’轴孔,20’底盖,22’转轴;
[0038]图3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9]10杯体,11容纳腔,12卡槽,121限位凸起,122第一导向斜面,123限位板,13第一连接部,14连接槽,141轴孔,20杯盖,21连接臂,211第二导向斜面,212卡接部,213第二连接部,2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2]下面参照图3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的尘杯。
[0043]如图3至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尘杯,用于吸尘器,包括:杯体10和杯盖20。
[0044]具体地,杯体10具有用于容纳灰尘的一端开口的容纳腔11,杯体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12;杯盖20具有连接臂21,连接臂21与杯体10可转动连接,杯盖20打开容纳腔11时,连接臂21能够卡入卡槽12内。
[0045]本发明提供的尘杯,如图3所示,杯体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12,杯盖20具有连接臂21,打开尘杯时,杯盖20上的连接臂21就会卡入杯体10上的卡槽12中,从而使杯盖20在打开一定角度时定位,如图4所示,即杯盖20既不能向后翻转也不能向前翻转,避免了杯盖20来回摆动产生扬尘的现象,从而造成污染空气的情况发生,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4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杯体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连接臂21与第一连接部13可转动连接,卡槽1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3上。
[0047]在该实施例中,杯体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3,杯盖20上的连接臂21与第一连接部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