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517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脱底的暖水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暖壶的水壶壳以及底座多是有塑料材料制作而成且与壶胆并不直接接触,壶胆由底座支撑,底座与水壶壳以螺纹连接,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塑料发生变形,再加上塑料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倘若暖壶的底座损坏,壶胆会立即脱落,造成烫伤事故。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04196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防脱底暖壶,由暖壶皮、底座和卡扣组成,暖壶皮与暖壶的底座螺纹连接,在暖壶的底座上设有卡扣,在暖壶皮上设有与卡扣相对应的扣眼,这样即使因热胀冷缩而使暖壶皮与暖壶的底座发生变形损坏,暖壶的壶底在卡扣的作用下也不会立即脱落,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卡扣与壶体是同一种塑料材料,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塑料卡扣牢固性会逐渐变弱,再加上塑料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卡扣易断裂,更易造成壶底的脱落。
[0004]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73978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新型暖壶皮,其由上下两部分组成,新型暖壶皮的上下两部分由由螺纹连接。暖壶皮下部由壶皮、底座和把手组成,底座和壶皮是一体的,不是由螺纹连接。新型暖壶皮的螺纹连接处在把手的上部,使螺纹连接处不受力,这样很好地解决了螺纹松动问题,提高了暖壶的安全性。该实用新型中的底座与壶皮为一体,而且暖壶皮上部和暖壶皮下部由螺纹连接在一起,由此可见整个壶皮与底座处以封闭的,当壶胆中水过满时,壶胆中的水就会通过壶口进入到壶皮内,时间久了会对壶胆的保温性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底的暖水壶,增加了机械自动螺钉固定的方式,在保证底座和水壶壳螺纹连接的前提下,又增加了自攻螺钉的连接,将水壶壳和底座更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有效地防止了壶胆从水壶壳内脱落的危险。
[0006]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脱底的暖水壶,包括水壶壳1、把手2、壶塞3、底座4和壶胆5,所述把手2通过转轴与水壶壳I连接,所述底座4与水壶壳I通过螺钉42连接,从而将水壶壳I和底座4更加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有效地防止了壶胆5从水壶壳I内脱落的危险。
[0007]优选的是,所述壶胆5的颈部和下部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圈51和第二固定圈6。
[000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固定圈51和第二固定圈6均选用软橡胶材料,从而避免了壶胆5与水壶壳I硬性接触损伤壶胆5。
[000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固定圈6与壶胆5之间进行过盈配合,从而避免了壶胆5在水壶壳I内上下活动。
[00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固定圈6的下部抵靠在底座4的上端口。
[00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第二固定圈6的外壁与水壶壳I的内壁紧密贴合,进一步增加了壶胆5置入水壶壳I内后的稳定性,避免了壶胆5在水壶壳I内上下活动。
[00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壶胆5的底部带有弧度。
[00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4的底部设有沥水结构43。当壶胆5内水过满时或不小心溢出时,溢出的水会通过沥水结构43排出,避免遗留在托盘内损坏壶胆5。
[00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4内设有托盘7。
[00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4的外壁上开有一组方孔41。在底座4上设置方孔41,用于埋设螺钉42,避免螺钉42裸露在外发生意外。
[001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托盘7的上部带有弧度,与壶胆I底部的弧度相同。将托盘7的上部设计与壶胆I底部相同的弧度目的是在壶胆I的底部抵靠在托盘7内更加稳固。
[001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托盘7的底部设有沥水结构43。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拆除水壶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中图2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水壶壳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托盘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图7的主视图。
[0026]附图中标号:
[0027]水壶壳1,把手2,壶塞3,底座4,方孔41,螺钉42,沥水结构43,壶胆5,第一固定圈51,第二固定圈6,托盘7。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如图1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底的暖水壶,防脱底的暖水壶,包括水壶壳1、把手2、壶塞3、底座4和壶胆5,所述把手2通过转轴与水壶壳I连接,所述底座4与水壶壳I通过螺钉42连接(如图5所示),从而将水壶壳I和底座4更加牢固的连接在一起,有效地防止了壶胆5从水壶壳I内脱落的危险。
[0030]如图2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拆除水壶壳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壶胆5的颈部和下部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圈51和第二固定圈6,使得壶胆5装设在水壶壳I内更加牢固,不会出现上下活动的现象。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圈51和第二固定圈6均选用软橡胶材料,从而避免了壶胆5与水壶壳I硬性接触损伤壶胆5。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圈6与壶胆5之间进行过盈配合,从而避免了壶胆5在水壶壳I内上下活动。
[0033]如图3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中图2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圈6的下部抵靠在底座4的上端口。
[003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圈6的外壁与水壶壳I的内壁紧密贴合,进一步增加了壶胆5置入水壶壳I内后的稳定性,避免了壶胆5在水壶壳I内上下活动。
[00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壶胆5的底部带有弧度。
[00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4的底部设有沥水结构43。当壶胆5内水过满时或不小心溢出时,溢出的水会通过沥水结构43排出,避免遗留在托盘内损坏壶胆5。
[0037]如图6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底座的上部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4内设有托盘7。该托盘7用于支撑壶胆5,避免壶胆5与底座4直接接触。
[0038]如图4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水壶壳的局部放大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4的外壁上开有一组方孔41。在底座4上设置方孔41,用于埋设螺钉42,避免螺钉42裸露在外发生意外。
[00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7的上部带有弧度,与壶胆I底部的弧度相同。将托盘7的上部设计与壶胆I底部相同的弧度目的是在壶胆I的底部抵靠在托盘7内更加稳固。
[0040]最后参阅图7-图8所示,按照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的图1所示优选实施例中托盘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托盘7的底部设有沥水结构43。当壶胆5内水过满时或不小心溢出时,溢出的水会通过沥水结构43排出,避免遗留在托盘内损坏壶胆5。
[0041]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实用新型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主权项】
1.一种防脱底的暖水壶,包括水壶壳(I)、把手(2)、壶塞(3)、底座(4)和壶胆(5),把手(2)通过转轴与水壶壳(I)连接,其特征在于:底座(4)与水壶壳(I)通过螺钉(4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其特征在于:壶胆(5)的颈部和下部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圈(51)和第二固定圈(6)。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圈(51)和第二固定圈(6)均选用软橡胶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圈(6)与壶胆(5)之间进行过盈配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圈(6)的下部抵靠在底座(4)的上端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圈(6)的外壁与水壶壳(O的内壁紧密贴合。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其特征在于:壶胆(5)的底部带有弧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其特征在于:底座(4)的底部设有沥水结构(43)。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其特征在于:底座(4)内设有托盘(7)。
10.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其特征在于:底座(4)的外壁上开有一组方孔(41)。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其特征在于:托盘(7)的上部带有弧度,与壶胆(I)底部的弧度相同。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脱底的暖水壶,其特征在于:托盘(7)的底部设有沥水结构(4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脱底的暖水壶,包括水壶壳(1)、把手(2)、壶塞(3)、底座(4)和壶胆(5),所述底座(4)与水壶壳(1)通过螺钉(42)连接,保证两者连接更加牢固,有效地防止壶胆(5)从水壶壳(1)内脱落;所述壶胆(5)的颈部和下部外壁上分别增设第一固定圈(51)和第二固定圈(6),第一固定圈(51)和第二固定圈(6)选用软橡胶材料加工,从而避免了壶胆(5)与水壶壳(1)硬性接触损伤壶胆(5)。
【IPC分类】A47J41-00
【公开号】CN204292966
【申请号】CN201420630499
【发明人】白云飞, 王国勤
【申请人】北京兴科迪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