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85273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马达罩12的下部,即突起26的后方,最下方的螺钉孔部20被设置为向下突出。
[0049]另外,使突起26和最下方的螺钉孔部20突出到与电池安装部5上安装的电池6的下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程度(多个突起26和最下方的螺钉孔部20向靠近下方的位置突出的程度),使电池6朝下(使手柄朝上),将清洁器I放置在水平面时,在突起26、最下方的螺钉孔部20和电池6的下部与水平面接触的状态下,能够稳定地放置清洁器I。
[0050]另外,在马达罩12的前部,通过风扇罩27马达固定部件28被固定,马达固定部件28上安装有马达29,且马达29的转动轴30上安装有风扇34。即,通过马达固定部件28,风扇罩27被安装在带有风扇34的马达29上。
[0051]通过将风扇34安装在马达29上,风扇34能够被马达29驱动进行转动,由此构成电动的送风机。电池6和马达29被电连接在一起。另外,电池6还与灯收装部24内配置的灯、开关22和转接基板25互相电连接。
[0052]风扇罩27是开口部朝后的碗状部件,并且在其前侧中间还设置有通过连接多个小孔而形成的内部吸气口 35。内部吸气口 35的周围部分与吸气过滤器的后缘相邻接。
[0053]在风扇罩27的外周设置有弹性体材料(橡胶材质)的支承部件36。特别是如图7所示,支承部件36具有与风扇罩27对应的台阶部,该台阶部由多个第I卡止部36a,36a..构成,以及在风扇罩27的邻接部位上沿放射方向凹陷形成的凹部,该凹部由多个第I卡止部36b,36b..构成。另外,在风扇罩27上,与第I卡止部36a,36b..的各个卡止部对应的第2卡止部27a,27b..形成在与之对应的位置上。即,与作为台阶部的各第I卡止部36a对应,形成有作为台阶部的第2卡止部27a,与作为凹部的各第I卡止部36b对应,形成有作为凸部的第2卡止部27b。
[0054]马达固定部件28的圆筒状的马达收装肋28b形成为由沿着垂直面延伸的圆盘状的底座部28a的后表面朝后方突出的形状,通过将底座部28a安装在风扇罩27的开口部内侧上,从而固定底座部28a。并且在马达固定部件28的底座部28a上开有内部排气口 37。
[0055]风扇34为具有多个叶片38,38..,并且向所有方向吹风的离心风扇。各叶片38以从前方观察到的由放射方向朝逐渐远离右方的螺旋线的形状设置在风扇的前方。
[0056]风扇34位于风扇罩37的内侧,并且配置在内部吸气口 35的后侧。
[0057]在马达29后部的外侧配置有喇叭状的马达壳39。马达壳39具有:马达壳后部39a,其呈圆筒状;马达壳开口部39b,其在马达壳后部39a的前侧朝放射方向延伸;折流板40,其配置在马达壳后部39a的后开口部中。
[0058]马达壳开口部39b的前端通过支承部件36的后部与马达固定部件28的底座部28a的后表面的周部相接触,且马达壳39被固定在马达罩12上。在马达壳39内部流通风扇34所排出的空气,且将排气引导至后方。
[0059]在马达壳后部39a的后开口部内嵌入有用于调整风扇34所排出的空气的方向(朝向后方)的折流板40。该折流板40是分别使短六角柱状的多个孔40a,40a..在平面上互相邻接且并列设置而形成的蜂窝状圆盘。各孔40a为具有沿垂直面延伸的六角形的形状且前后方向的长度较短的孔。这种蜂窝结构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各孔40a的开口面积,也能够提高折流板40的强度。通过使排气经过折流板40上的各孔40a,从而能够使排气的方向朝向前后方向。
[0060]在马达壳后部39a的下半部的放射方向外侧配置有高效过滤器42。
[0061]高效过滤器42包括:左高效过滤器42a,其在朝上下左右方向扩展的平面中,剖面(在图5中)呈字母J形;右高效过滤器42b,其剖面呈反写的字母J形,左高效过滤器42a和右高效过滤器42a左右并列,形成围绕马达29后部的下部和马达壳后部39b的下部的剖面呈字母U形的形状的高效过滤器42。由于高效过滤器42位于马达29后部(的一部分)和马达壳后部39b (的一部分)的放射方向的外侧,因此高效过滤器42与马达29和马达壳39在放射方向上互相重叠,与三者互不重叠且高效过滤器42位于马达29等的后方的情况相比,马达29等或高效过滤器42在前后方向上的设置部分变短。
[0062]左高效过滤器42a是将片材在沿前后方向的折线处多次缓缓弯折成波浪状而形成的,片材在弯折后的整体形状呈J形,由于整个弯折成波浪状的片材不具有尖锐的角部,而是具有缓缓过渡的弯曲部,因此可以缩小弯折成波浪状片材的各波纹之间的间隙的偏差(防止容易出现在角部的波纹与波纹之间有较大间隙)。右高效过滤器42b也是同样结构。
[0063]高效过滤器42沿着由马达罩12的下部朝两侧部延伸的部分的内表面延伸。高效过滤器42沿着清洁器I的中间部(机身部)的半周延伸。高效过滤器42配置在与马达罩12的上部相连接的手柄(手柄罩3)相向的位置上。
[0064]在由马达罩12的下部朝两侧部延伸的部分,即配置高效过滤器42的部分形成有排气口部50。
[0065]排气口部50呈与高效过滤器42相对应的形状,在马达罩12的前侧的下表面和两侧面,以围住放射方向的外侧部的形状朝外侧突出。即,排气口部50形成为由马达罩12的下部向两侧延展的剖面呈字母U形的形状,该排气口部50配置在与手柄相向的位置上,并且沿着清洁器I机身周围的半周延伸。由于配置有高效过滤器42的排气口部50设置在马达罩12上,因此可以利用原来的壁部,从而不用过分地扩大壁部的大小,也能够确保排气口部50的宽度。
[0066]与折流板40相同,排气口部50也是具有多个短六角柱状孔的排气口 52的蜂窝状结构。各排气口 52朝向放射方向。即,配置在侧部的排气口 52,52..朝向左右方向,下部的排气口 52,53..朝向上下方向。通过使排气通过排气口部50中的各排气口 52,能够使排气方向朝向放射方向。
[0067][第I实施方式的作用例等]
[0068]操作者握持手柄罩3,启动按键22 (按下打开按键22a)时,灯被打开,使电池6的电流流通到灯上,并且使电流流通到电机29上。通过给灯24通电,灯24被点亮。另外,通过给马达29通电,马达29通过转动轴30使风扇34转动。风扇34转动时,空气通过各叶片38被排放到放射方向的外侧。因而,通过持续这种状态,从而产生了如下所述的空气的气流(风)。
[0069]g卩,由吸气口 13吸引空气,然后空气被吸入到集尘杯10内。吸入到集尘杯10的空气通过吸气过滤器15。在通过吸气过滤器15时,空气内的灰尘被过滤器16和前过滤器19捕集。
[0070]如果吸气过滤器15 (过滤器16和前过滤器19)为高效过滤器的话,则吸入能力也会相应地比较低下。即,高效过滤器在提高对颗粒灰尘的捕集率的同时,通气量也会相应地减少,例如在HEPA过滤器(捕集99.95%以上的直径0.3 ym的灰尘的捕集过滤器)中,压力损失为通常的过滤器的大约2?10倍。将这种高效过滤器应用于位于风扇34的上游侧(吸气侧)的吸气过滤器15时,由于通气量减少,所吸入的空气量减少,因而清洁器I的吸入能力降低。
[0071]但是,由于吸气过滤器15不是高效过滤器,因此即使吸气过滤器15配置在上游侦牝通气量(吸入量)也并未减少,吸入能力也并未降低。
[0072]另外,如果吸气过滤器15为高效过滤器的话,则由于高效过滤器直接接触由吸气口 13吸入的空气,因此高效过滤器也接触到颗粒较大的灰尘,从而高效过滤器的过滤网眼容易被堵住,用于高效地捕集高效过滤器中的颗粒灰尘的结构容易受到损坏,因此高捕过滤器的寿命会变短。
[0073]但是,由于吸气过滤器15不是高效过滤器,因此即使吸气过滤器15设置在上游侦牝也无需过分介意(用于捕集颗粒较大的灰尘的结构所导致)损伤程度和寿命的减少。
[0074]除去灰尘的空气通过内部吸气口 35进入风扇罩27,通过风扇34排放到风扇罩27的外部。
[0075]吸引到风扇34的空气接触到风扇罩27的内壁后被反射到后方,然后被引导至马达固定部件28的内部排气口 37。
[0076]到达内部排气口 37的空气进入到后方,通过马达壳39的内部(马达28的外表面和马达壳39的内表面之间),从折流板40引导至马达罩12的内部。
[0077]由于空气不是直接吹到马达罩12,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风量的不均匀所导致的马达罩12的振动。另外,由于空气流通的方向被折流板40引导为朝向后方,因此空气能够顺利地流通,也能够抑制噪音的的产生。
[0078]进入马达罩12内部的空气经由高效过滤器42,能够从排气口部50的排气口 52,52..排出。
[0079]高效过滤器42能够高效地捕集排气中的极其微小的灰尘。另外,由于空气的方向被排气口部50调整为朝向外侧,因此空气能够顺利地流动,也能够抑制噪音的产生。
[0080]由于高效过滤器42位于风扇34的下游侧(排气侧),因此不会直接妨碍风扇34的吸入空气的功能。另外,为了使配置在靠近上游侧的吸气过滤器15能够捕集颗粒较大的灰尘,可以仅以颗粒比较小的灰尘作为捕集对象,这样,高效过滤器42的过滤网眼不容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