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9028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椅由于采用直的支撑杆,因此在折叠椅受力后,由于支撑杆受到一个向外张开的力,因此很容易发生塑形变形,导致折叠椅无法继续使用,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折叠椅的椅面与支撑杆之间是采用固定连接的,因此清洗椅面时难免会弄湿支撑杆,容易导致支撑杆生锈,降低结构强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椅,该装置采用一个向内的折角α,可以较好的避免本装置受力后所发生的变形,增加承重能力,同时本装置中的软性椅面拆洗十分方便,避免打湿折叠构件,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折叠椅,包括底部支撑用的折叠构件,及设置在所述折叠构件上方位置处的软性椅面,所述折叠构件包括第一三角构件和第二三角构件,所述第一三角构件包括第一背部支撑杆、第二背部支撑杆、第三前部支撑杆和第四前部支撑杆,所述第一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背部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转位件,所述第一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三转位件,所述第三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五转位件,所述第三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背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七转位件,所述第二三角构件包括第三背部支撑杆、第四背部支撑杆、第一前部支撑杆和第二前部支撑杆,所述第三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背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二转位件,所述第四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八转位件,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六转位件,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三背部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四转位件,所述第一背部支撑杆和第三背部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三前部支撑杆之间、所述第四前部支撑杆和所述第四背部支撑杆之间均配合有销钉,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第二前部支撑杆、第三前部支撑杆和第四前部支撑杆均具有一个向内弯折的折角α,135° < α <180°,所述软性椅面的后部具有两个配合所述第一转位件和第二转位件的套部,所述软性椅面的底部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五转位件和第六转位件的第一套部。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位件、第二转位件、第三转位件、第四转位件、第五转位件、第六转位件、第七转位件和第八转位件均包括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均为L形,所述第一活动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套孔,所述第二活动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套孔,所述第一活动部远离所述第一套孔的那一端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二活动部远离所述第二套孔的那一端设置有配合在所述通槽内的卡块,所述通槽与所述卡块之间配合有第一销轴。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采用一个向内的折角α,可以较好的避免本装置受力后所发生的变形,增加承重能力,同时本装置中的软性椅面拆洗十分方便,避免打湿折叠构件,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本装置的结构简单,折叠过后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同时本装置的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折叠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第一转位件的俯视图;
[0012]图4为第一转位件的主视图;
[0013]图5为套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第一套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附图标记:
[0016]1、折叠构件;2、软性椅面;3、第一三角构件;4、第二三角构件;5、第一背部支撑杆;6、第二背部支撑杆;7、第三前部支撑杆;8、第四前部支撑杆;9、第一转位件;10、第三转位件;11、第五转位件;12、第七转位件;13、第三背部支撑杆;14、第四背部支撑杆;15、第一前部支撑杆;16、第二前部支撑杆;17、第二转位件;18、第八转位件;19、第六转位件;20、销钉;21、折角α ;22、套部;23、第一套部;24、第一活动部;25、第二活动部;26、第一套孔;27、第二套孔;28、通槽;29、卡块;30、第一销轴;31、四转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8]参阅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折叠椅,包括底部支撑用的折叠构件,及设置在所述折叠构件上方位置处的软性椅面,所述折叠构件包括第一三角构件和第二三角构件,所述第一三角构件包括第一背部支撑杆、第二背部支撑杆、第三前部支撑杆和第四前部支撑杆,所述第一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背部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转位件,所述第一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三转位件,所述第三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五转位件,所述第三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背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七转位件,所述第二三角构件包括第三背部支撑杆、第四背部支撑杆、第一前部支撑杆和第二前部支撑杆,所述第三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背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二转位件,所述第四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八转位件,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六转位件,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三背部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四转位件,所述第一背部支撑杆和第三背部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三前部支撑杆之间、所述第四前部支撑杆和所述第四背部支撑杆之间均配合有销钉,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第二前部支撑杆、第三前部支撑杆和第四前部支撑杆均具有一个向内弯折的折角α,135° < α <180°,所述软性椅面的后部具有两个配合所述第一转位件和第二转位件的套部,所述软性椅面的底部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五转位件和第六转位件的第一套部。
[0019]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转位件、第二转位件、第三转位件、第四转位件、第五转位件、第六转位件、第七转位件和第八转位件均包括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均为L形,所述第一活动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套孔,所述第二活动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套孔,所述第一活动部远离所述第一套孔的那一端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二活动部远离所述第二套孔的那一端设置有配合在所述通槽内的卡块,所述通槽与所述卡块之间配合有第一销轴。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采用一个向内的折角α,可以较好的避免本装置受力后所发生的变形,增加承重能力,同时本装置中的软性椅面拆洗十分方便,避免打湿折叠构件,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本装置的结构简单,折叠过后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同时本装置的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002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折叠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撑用的折叠构件,及设置在所述折叠构件上方位置处的软性椅面,所述折叠构件包括第一三角构件和第二三角构件,所述第一三角构件包括第一背部支撑杆、第二背部支撑杆、第三前部支撑杆和第四前部支撑杆,所述第一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背部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一转位件,所述第一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三转位件,所述第三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五转位件,所述第三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背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七转位件,所述第二三角构件包括第三背部支撑杆、第四背部支撑杆、第一前部支撑杆和第二前部支撑杆,所述第三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四背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二转位件,所述第四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八转位件,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二前部支撑杆之间配合有第六转位件,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三背部支撑杆之间连接有第四转位件,所述第一背部支撑杆和第三背部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背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前部支撑杆与所述第三前部支撑杆之间、所述第四前部支撑杆和所述第四背部支撑杆之间均配合有销钉,所述第一前部支撑杆、第二前部支撑杆、第三前部支撑杆和第四前部支撑杆均具有一个向内弯折的折角α,135° < α <180°,所述软性椅面的后部具有两个配合所述第一转位件和第二转位件的套部,所述软性椅面的底部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五转位件和第六转位件的第一套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位件、第二转位件、第三转位件、第四转位件、第五转位件、第六转位件、第七转位件和第八转位件均包括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所述第一活动部和第二活动部均为L形,所述第一活动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套孔,所述第二活动部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套孔,所述第一活动部远离所述第一套孔的那一端设置有通槽,所述第二活动部远离所述第二套孔的那一端设置有配合在所述通槽内的卡块,所述通槽与所述卡块之间配合有第一销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椅,包括底部支撑用的折叠构件,及设置在所述折叠构件上方位置处的软性椅面,所述折叠构件包括第一三角构件和第二三角构件;该装置采用一个向内的折角α,可以较好的避免本装置受力后所发生的变形,增加承重能力,同时本装置中的软性椅面拆洗十分方便,避免打湿折叠构件,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本装置的结构简单,折叠过后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同时本装置的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
【IPC分类】A47C5-10
【公开号】CN204500026
【申请号】CN201520178349
【发明人】杨勇志
【申请人】杨勇志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