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裁剪的窗帘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32418阅读:来源:国知局
27]实施例1:如图1、2、3、6所示,一种可裁剪的窗帘,包括上横梁1、下横梁2、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帘布3,帘布为蜂巢帘。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贯穿有一组导向组,导向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绳8,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均设置有用于走线的横向走线槽4,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均设置有用于供导向绳穿过的穿线孔,穿线孔5与上横梁端部或下横梁的端部之间的部分为裁剪段10,上横梁和下横梁的端部均卡合连接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备用走线孔91。如图5所示,备用走线孔与端盖边缘之间通过开口槽92连通,开口槽的槽壁包括直面921和圆弧面922,两个槽壁之间具有过线间隙并呈中心对称。如图4所示,端盖靠近上横梁或下横梁的一端设置有与上横梁或下横梁相配合的卡脚94,卡脚与上横梁或者下横梁紧配合。端盖远离上横梁或下横梁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与备用走线孔相连通的导向绳定位槽93,上横梁和下横梁靠近穿线孔处设置有过线槽,穿线孔通过过线槽与走线槽相连通。如图7所示,导向绳垂直上横梁和下横梁贯穿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
[0028]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贯穿有至少一组导向组,导向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绳,导向绳沿着下横梁上的穿线孔贯穿下横梁,再贯穿帘布,然后沿着上横梁上的穿线孔贯穿上横梁。导向绳的上端和下端通过卡扣6固定在窗户的上下窗框处。穿线孔与上横梁或者下横梁的端部之间具有一段距离,穿线孔与上横梁端部或下横梁的端部之间的部分为裁剪段,使用者能够根据实际窗户的宽度对裁剪段进行裁剪,窗帘无需重新订做,减小使用成本。当使用者需要将导向绳的上下两端移动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时,如图8所示,能够将导向绳从穿线孔内拉出来,沿着走线槽移动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端部,走线槽能够对导向绳限位,而且弯折后的导向绳受到走线槽的摩擦力,能够实现上横梁和下横梁移动后的自动定位。导向绳由端盖上的备用走线孔穿出,导向绳上端沿着上横梁端盖向上拉伸固定在窗框上边缘上,导向绳下端沿着下横梁端盖向下拉伸固定在窗框下边缘上。导向绳上下两端的伸出部位移动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时,能够避免导向绳突兀的拉伸在窗户上,使窗帘和窗户相协调,提高窗帘整体的一致性。端盖与上横梁和下横梁卡合连接,需要对上横梁和下横梁裁剪时,能够将端盖拆卸下来,裁剪完成后,再将端盖卡合在裁剪完成的上横梁或下横梁的端部。备用走线孔与端盖边缘之间通过开口槽连通,导向绳沿着走线槽移动到端盖处时,能够通过开口槽进入备用走线孔内,便于导向绳移动拉伸位置。开口槽的槽壁包括直面和圆弧面,两个槽壁之间具有过线间隙并呈中心对称,两个槽壁之间构成曲面的槽形,直面和圆弧面不仅能够增大导向绳的摩擦力,而且能够对导向绳限位,避免导向绳沿着开口槽从备用走线孔内脱离。端盖靠近上横梁或下横梁的一端设置有与上横梁或下横梁相配合的卡脚,卡脚与上横梁或者下横梁紧配合,实现端盖的固定,用力拉动端盖,能够便于端盖的拆卸。端盖远离上横梁或下横梁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与备用走线孔相连通的导向绳定位槽,当导向绳沿着上横梁的端盖向上拉伸时,导向绳定位槽能够对导向绳限位,使导向绳始终向上。同理,当导向绳沿着下横梁的端盖向下拉伸时,导向绳定位槽能够对导向绳限位,使导向绳始终向下。上横梁和下横梁靠近穿线孔处设置有过线槽,穿线孔通过过线槽与走线槽相连通,当需要改变导向绳拉伸位置时,能够将导向绳沿着过线槽从穿线孔内移动出来,再沿着走线槽向端盖方向移动,走线槽能够便于导向绳改变拉伸位置。导向绳垂直上横梁和下横梁贯穿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即两个导向绳平行设置。
[0029]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10所示,导向绳包括位于上梁上端的第一固定段81、与第一固定段相连且位于上梁穿线槽内的第一折弯段82、与第一折弯段相连且穿设在帘布内的连接段83、与连接段相连且位于下梁穿线槽内的第二折弯段84、与第二折弯段相连且位于下梁下端的第二固定段85,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两条柔性线以帘布的纵向中线为对称轴7构成轴对称结构。
[0030]导向绳的下端先穿入上横梁的走线槽内,经过上横梁的走线槽折弯后穿出上横梁并贯穿帘布,再穿入下横梁的走线槽内,经过下横梁的走线槽的折弯后穿出下横梁,此时,导向绳位于上横梁上端的部分构成第一固定段、位于上横梁的走线槽内的部分构成第一折弯段、贯穿帘布内的部分构成连接段、位于下横梁的走线槽内的部分构成第二折弯段、伸出到下横梁下端的部分构成第二固定段。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的自由端处固定在窗框的上下两端,上横梁和下横梁位于两个导向绳之间,由于两条导向绳采用对称的穿线方式以帘布的纵向中线为对称轴构成对称结构,而且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位于同一条竖直的直线上,因此,当移动上横梁或者移动下横梁时,两端受力均匀,保证上横梁或者下横梁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并纵向移动。向下移动上横梁时,上横梁朝向下横梁的方向移动,第一固定段的长度增长,连接段的长度减小,进而使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距离减小,实现窗帘的打开,上横梁移动过程中两端受力均匀,移动平稳、不会出现倾斜之后的卡死现象。同理,能够实现上横梁的上下移动和下横梁的上下移动。第一固定段和第一折弯段之间的夹角处、第一折弯段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处均能够通过与走线槽的摩擦力对上横梁进行支撑,第二固定段和第二折弯段之间的夹角处、第二折弯段和连接段之间的夹角处能够通过与走线槽的摩擦力对下横梁进行支撑,在上横梁或者下横梁移动之后,通过摩擦力能够自动定位。
[0031]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备用走线孔91为为腰圆形,卡脚94的两端为直面。
[0032]应理解,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可裁剪的窗帘,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帘布,其特征在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贯穿有至少一组导向组,导向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绳,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均设置有用于走线的横向走线槽,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均设置有用于供导向绳穿过的穿线孔,穿线孔与上横梁端部或下横梁的端部之间的部分为裁剪段,上横梁和下横梁的端部均卡合连接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备用走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裁剪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备用走线孔与端盖边缘之间通过开口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裁剪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槽的槽壁包括直面和圆弧面,两个槽壁之间具有过线间隙并呈中心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裁剪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靠近上横梁或下横梁的一端设置有与上横梁或下横梁相配合的卡脚,卡脚与上横梁或者下横梁紧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裁剪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远离上横梁或下横梁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与备用走线孔相连通的导向绳定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裁剪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横梁和下横梁靠近穿线孔处设置有过线槽,穿线孔通过过线槽与走线槽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可裁剪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绳垂直上横梁和下横梁贯穿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可裁剪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绳包括位于上梁上端的第一固定段、与第一固定段相连且位于上梁穿线槽内的第一折弯段、与第一折弯段相连且穿设在帘布内的连接段、与连接段相连且位于下梁穿线槽内的第二折弯段、与第二折弯段相连且位于下梁下端的第二固定段,第一固定段和第二固定段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两条柔性线以帘布的纵向中线为对称轴构成轴对称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可裁剪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帘布为蜂巢帘或百折帘或罗马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裁剪的窗帘。该可裁剪的窗帘,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帘布,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贯穿有至少一组导向组,导向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绳,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均设置有用于走线的横向走线槽,上横梁和下横梁上均设置有用于供导向绳穿过的穿线孔,穿线孔与上横梁端部或下横梁的端部之间的部分为裁剪段,上横梁和下横梁的端部均卡合连接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备用走线孔。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窗帘宽度进行裁剪、根据需要改变导向绳的伸出位置、有效地提高窗帘的适用性和可调性等有益效果,主要应用于蜂巢帘、百折帘、罗马帘等窗帘上。
【IPC分类】A47H3-02, A47H23-04
【公开号】CN204541687
【申请号】CN201520164526
【发明人】斯特凡·谢林
【申请人】杭州万事达装饰用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