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6609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止儿童走失的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商场、游乐场这样的人流集中的地方,往往是成年人带着儿童也常常出入的区域,由于成年人和儿童身高的差距,加上儿童往往身高不够,一旦被遮挡或者在人流的挤压下就会出现走失而不被成年人所察觉的情况,由此很容易造成儿童丢失的情况,现在还没有一种简单方便的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环套和第二环套,所述的第一环套为环形带体结构,所述的第二环套也为环形带体结构,所述的第一环套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布料带,所述的第一布料带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所述的第二环套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布料带,所述的第二布料带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所述的第一环套同第一转杆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转杆的另一端同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的一头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环套同第二转杆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转杆的另一端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的另一头相连接。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容易造成儿童丢失的情况、现在还没有一种简单方便的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的缺陷。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环套I和第二环套2,所述的第一环套I为环形带体结构,所述的第二环套2也为环形带体结构,所述的第一环套I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布料带3,所述的第一布料带3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所述的第二环套2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布料带4,所述的第二布料带4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所述的第一环套I同第一转杆5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转杆5的另一端同第一连接杆6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6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7的一头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环套2同第二转杆8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转杆8的另一端同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9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7的另一头相连接。
[0006]所述的第一环套I和第二环套2均各自包括如下部件:
[0007]包括一端同连接环的一头固定套接的一个粘扣带,在该粘扣带的一面的中间部分为带绒毛状织物,在该面的带绒毛状织物的中间部分到该粘扣带的另一端之间的部分为带勾状织物,而所述的该粘扣带的另一端的另一面为带绒毛状织物,而该粘扣带的中间还连接有一面带有带勾状织物的另一个粘扣带,这样该粘扣带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环的另一头后反转过来使得带绒毛状织物的中间部分同该面的带绒毛状织物的中间部分到该粘扣带的另一端之间的部分的带勾状织物相粘结,而另一个粘扣带的带勾状织物同所述的该粘扣带的另一端的另一面为带绒毛状织物相连接,由此就构成了环套结构。
[0008]所述的第一转杆5和第二连接杆9均为不锈钢材料。
[0009]所述的螺旋弹簧7的材料为弹性塑料材料。
[0010]所述的第一布料带3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一环套I的宽度。
[0011]所述的第二布料带4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二环套2的宽度。
[001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环套I为环形带体结构,所述的第二环套2也为环形带体结构,所述的第一环套I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布料带3,所述的第一布料带3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所述的第二环套2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布料带4,所述的第二布料带4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所述的第一环套I同第一转杆5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转杆5的另一端同第一连接杆6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6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7的一头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环套2同第二转杆8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转杆8的另一端同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9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7的另一头相连接。这样在使用中只需要把第一环套和第二环套分别套接在成年人和儿童的手腕上,这样依靠第一环套和第二环套之间同螺旋弹簧7的弹性连接就能够实现相互拉扯并且无阻碍的移动,还能够使得成年人和儿童连接在一起不会出现儿童走失的情况,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0015]参照图1所示,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环套I和第二环套2,所述的第一环套I为环形带体结构,所述的第二环套2也为环形带体结构,所述的第一环套I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布料带3,所述的第一布料带3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所述的第二环套2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布料带4,所述的第二布料带4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所述的第一环套I同第一转杆5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转杆5的另一端同第一连接杆6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6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7的一头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环套2同第二转杆8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转杆8的另一端同第二连接杆9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9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7的另一头相连接,通过转动件来连接可以在成年人和儿童相互不保持直线运动并且发生相对拐弯动作的时候能够灵活的转动来使得成年人和儿童的行动不会受到影响而自如运动,所述的第二布料带和第一布料带各自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能够使得解开第二环套和第一环套的时候能够分开到足够的幅度来套接手腕,比封闭的端部更方便套接。所述的第一环套I和第二环套2均各自包括如下部件:
[0016]包括一端同连接环的一头固定套接的一个粘扣带,在该粘扣带的一面的中间部分为带绒毛状织物,在该面的带绒毛状织物的中间部分到该粘扣带的另一端之间的部分为带勾状织物,而所述的该粘扣带的另一端的另一面为带绒毛状织物,而该粘扣带的中间还连接有一面带有带勾状织物的另一个粘扣带,这样该粘扣带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环的另一头后反转过来使得带绒毛状织物的中间部分同该面的带绒毛状织物的中间部分到该粘扣带的另一端之间的部分的带勾状织物相粘结,而另一个粘扣带的带勾状织物同所述的该粘扣带的另一端的另一面为带绒毛状织物相连接,由此就构成了环套结构,这样的环套结构非常利于解开和粘结,结构简单且维护和使用都方便。所述的第一转杆5和第二连接杆9均为不锈钢材料,抗腐蚀好。所述的螺旋弹簧7的材料为弹性塑料材料,这样的弹性材料不容易伤害儿童的手腕。所述的第一布料带3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一环套I的宽度。所述的第二布料带4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二环套2的宽度,这样的布料带就能延展出来保护手腕不会受到环套边缘的刮伤。
[0017]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只需要把第一环套和第二环套分别套接在成年人和儿童的手腕上,这样依靠第一环套和第二环套之间同螺旋弹簧7的弹性连接就能够实现相互拉扯并且无阻碍的移动。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环套和第二环套,所述的第一环套为环形带体结构,所述的第二环套也为环形带体结构,所述的第一环套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布料带,所述的第一布料带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所述的第二环套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布料带,所述的第二布料带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所述的第一环套同第一转杆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转杆的另一端同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的一头相连接,所述的第二环套同第二转杆的一端相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转杆的另一端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件相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的另一头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环套和第二环套均各自包括如下部件: 包括一端同连接环的一头固定套接的一个粘扣带,在该粘扣带的一面的中间部分为带绒毛状织物,在该面的带绒毛状织物的中间部分到该粘扣带的另一端之间的部分为带勾状织物,而所述的该粘扣带的另一端的另一面为带绒毛状织物,而该粘扣带的中间还连接有一面带有带勾状织物的另一个粘扣带,这样该粘扣带的另一端穿过连接环的另一头后反转过来使得带绒毛状织物的中间部分同该面的带绒毛状织物的中间部分到该粘扣带的另一端之间的部分的带勾状织物相粘结,而另一个粘扣带的带勾状织物同所述的该粘扣带的另一端的另一面为带绒毛状织物相连接,由此就构成了环套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转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不锈钢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弹簧的材料为弹性塑料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布料带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一环套的宽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布料带的宽度大于所述的第二环套的宽度。
【专利摘要】一种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第一环套为环形带体结构,所述的第二环套也为环形带体结构,第一环套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布料带,第一布料带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第二环套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二布料带,第二布料带的两端保持分离状态,第一环套同第一转杆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一转杆的另一端同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相连接,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的一头相连接,第二环套同第二转杆的一端相固定连接,第二转杆的另一端同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件相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同螺旋弹簧的另一头相连接。这样的结构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容易造成儿童丢失的情况、现在还没有一种简单方便的防止儿童走失的连接装置的缺陷。
【IPC分类】A47D13/00
【公开号】CN204617684
【申请号】CN201520322333
【发明人】约翰盖瑞
【申请人】约翰盖瑞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