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头置物架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93350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示,床头置物架还包括:弹簧挂钩107,挂架106上还设置有弹簧挂钩107,弹簧挂钩107用于将挂架夹紧在床头上。弹簧挂钩107的两个钩头可以挂在挂架106的前后两边上,对挂架106起到拉紧作用,使挂架夹紧在床头上。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前筐板101和/或后筐板103的顶端还设置有悬挂环108。若需要将床头置物架固定使用时,可以通过悬挂环108固定起来,例如将悬挂环108挂在墙上的钉子上,床头置物架也可以使用。
[004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床头置物架中,前筐板、底筐板、后筐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中部分构件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从而实现部分部件的可转动连接,对于拆卸开的部分构件可以通过紧扣件连接起来,使床头置物架固定成型,可以用于盛放物品。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拆开折叠的床头置物架中,还可以包括如下实现方式,接下来进行举例说明。
[0047]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底筐板分别和前筐板、后筐板铰接,为了便于对床头置物架的拆卸折叠,底筐板、前筐板、后筐板之间满足铰接关系,前筐板和后筐板均可以围绕底筐板的支撑杆转动,在安装床头置物架时,将前筐板转动为与底筐板垂直的角度,在拆卸床头置物架时,将前筐板转动为与底筐板平行或者大致在同一平面的角度,同样的,在安装床头置物架时,将后筐板转动为与底筐板垂直的角度,在拆卸床头置物架时,将后筐板转动为与底筐板平行或者大致在同一平面的角度,所以在安装床头置物架后,前筐板、后筐板之间均与底筐板垂直,前筐板和后筐板相互平行。具体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如图2所示,底筐板分别和前筐板、后筐板铰接,包括:
[0048]底筐板102的前支撑杆1021和前筐板101的支撑杆1011分别连接合页109的两个叶片1091 ;
[0049]底筐板102的后支撑杆1022和后筐板103的支撑杆1031分别连接合页109的两个叶片1091。
[005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筐板分别和前筐板、后筐板铰接的一种实现方式示意图,底筐板102上下部分边缘分别为前支撑杆1021和后支撑杆1022,底筐板102中和前筐板101相对的支撑杆为前支撑杆1021,底筐板102中和后筐板101相对的支撑杆为后支撑杆1022,底筐板102和前筐板101通过合页109实现铰接,则合页的两个叶片分别连接底筐板102的前支撑杆1021和前筐板101的支撑杆1011,底筐板102和后筐板103通过合页109实现铰接,则合页的两个叶片分别连接底筐板102的后支撑杆1022和后筐板103的支撑杆1031,图2中以底筐板102和前筐板101通过一个合页109实现铰接为例,底筐板102和后筐板103也通过两个合页109实现铰接为例,不限定的是,底筐板102和前筐板101也可以只通过三个合页实现铰接,也可以通过更多的合页实现铰接,合页的个数和安装合页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此处不做限定。
[00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筐板分别和前筐板、后筐板铰接,如图3所示,包括:
[0052]底筐板102的前支撑杆1021上设置的末端头10211插入前筐板101的支撑杆1011上设置的末端孔10111 ;
[0053]底筐板102的后支撑杆1022上设置的末端头10221插入后筐板103的支撑杆1031上设置的末端孔10311。
[005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筐板分别和前筐板、后筐板铰接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示意图,底筐板102上下部分边缘分别为前支撑杆1021和后支撑杆1022,底筐板102中和前筐板101相对的支撑杆为前支撑杆1021,底筐板102中和后筐板101相对的支撑杆为后支撑杆1022,底筐板102分别和前筐板101、后筐板103铰接具体指的是:底筐板102可以与前筐板101枢接,底筐板102可以与后筐板103枢接,即前筐板101可以绕底筐板102转动,后筐板103可以绕底筐板102转动。底筐板102的前支撑杆1021上设置有末端头10211,前筐板101的支撑杆1011上设置有末端孔10111,末端头10211可以插入末端孔10111中,末端孔10111中插入末端头10211之后还有空隙,末端头10211可以带动底筐板102绕前筐板101转动。底筐板102与后筐板103的枢接也可以与前述实现方式类似。
[0055]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实施例中,通过底筐板102设置有末端头10211、前筐板101设置有末端孔10111实现枢接,但是也可以在底筐板和前筐板中采用相反设置末端头和末端孔的方式枢接,例如底筐板上设置末端孔,前筐板上设置末端头,从而实现前筐板绕底筐板的转动。
[005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左侧板、右侧板分别和前筐板、后筐板、底筐板中的任一个筐板铰接,可包括:
[0057]左侧板、右侧板分别和底筐板铰接;
[0058]在这种实现方式下,左侧板、右侧板分别和非铰接的至少一个筐板通过紧扣件连接,可包括:
[0059]左侧板分别和前筐板、后筐板通过紧扣件连接;
[0060]右侧板分别和前筐板、后筐板通过紧扣件连接。
[0061]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左侧板、右侧板分别和底筐板铰接的一种实现方式示意图,底筐板102和左侧板104、右侧板105铰接,图4中以通过合页实现铰接为例,则左侧板104、右侧板105可以绕底筐板102转动,在组装床头置物架时将左侧板104、右侧板105竖起,保持与底筐板102垂直,则底筐板102和左侧板104、右侧板105形成左右下三面包围的空间,再加上前筐板、后筐板均之间与底筐板垂直形成的前后空间,可以形成筐体,用于盛放物品。
[0062]为了保持筐体的形状固定,左侧板104和底筐板102铰接后,左侧板104保持与底筐板102垂直,还需要使用紧扣件连接左侧板104和前筐板101、后筐板103,这样左侧板104和前筐板101、后筐板103才能固定在一起,右侧板105和底筐板102铰接后,右侧板105保持与底筐板102垂直,还需要使用紧扣件连接右侧板105和前筐板101、后筐板103,这样右侧板105和前筐板101、后筐板103才能固定在一起。
[006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紧扣件用于将侧板和筐板固定起来,例如左侧板和前筐板的固定,或者右侧板和后筐板的固定,紧扣件可以是除了侧板和筐板以外的单独部件,也可以是在侧板和筐板的自身结构上设置的紧密连接装置,接下来进行分别如果说明。
[006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中所示,左侧板、右侧板分别和非铰接的至少一个筐板通过紧扣件连接,包括:
[0065]左侧板的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圆孔,非铰接的至少一个筐板上设置有第二圆孔,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由可插拔的卡扣固定后构成紧扣件。
[0066]其中,紧扣件可以为可插拔的卡扣110,该卡扣为独立于左侧板、前筐板、后筐板的独立部件,图5中非铰接的至少一个筐板指的是前筐板101,接下来以前筐板101为例详细说明,左侧板104的支撑杆1041上设置有第一圆孔10411,前筐板101上设置有第二圆孔1012,卡扣110可以插入第一圆孔10411和第二圆孔1012,从而将左侧板和前筐板101固定起来,右侧板和前筐板、左侧板和后筐板、右侧板和后筐板通过卡扣固定的方式相类似,不再逐一举例。
[0067]进一步的,请参阅如图6所示,左侧板、右侧板分别和非铰接的至少一个筐板通过紧扣件连接,包括:
[0068]左侧板的支撑杆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圆孔,非铰接的至少一个筐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圆孔,紧扣件具体为可插拔的卡扣,所述卡扣包括上钩部和下钩部,所述上钩部插入由一个第一圆孔和一个第二圆孔组成的第一对孔内,所述下钩部插入由另一个第一圆孔和另一个第二圆孔组成的第二对孔内。紧扣件可以为可插拔的卡扣110,该卡扣为独立于左侧板、前筐板、后筐板的独立部件,图6中非铰接的至少一个筐板指的是前筐板101,接下来以前筐板101为例详细说明,左侧板104的支撑杆104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圆孔10411,前筐板101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圆孔1012,一个第一圆孔和一个第二圆孔组成的第一对孔,另一个第一圆孔和另一个第二圆孔组成的第二对孔,两个对孔的固定可以通过一个卡扣完成,该卡扣I1包括上钩部1101和下钩部1102,上钩部1101插入由一个第一圆孔和一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