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93469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涉及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
【背景技术】
[0002]利用水蒸汽对食材进行烹饪是一种传统的烹饪方式,具体是指在器皿中放入适量的水,把经过调味后的食品原料放在器皿中,再置入蒸笼利用蒸汽使其成熟的过程。根据食品原料的不同,可分为猛火蒸,中火蒸和慢火蒸三种,例如“蒸鲜鱼”、“蒸水蛋”、“蒸包子”等。这种传统的蒸制方式所存在的缺点在于,蒸汽温度较低,因此所需要的蒸煮时间较长,蒸制过程中蒸汽缭绕,无法实现边煮边吃的构想,且由于蒸汽中水份含量较高,对于食材的口感存在较大的影响,无法保留生鲜食材的原生态风味。
[0003]有鉴于此,一种利用蒸汽进行烹饪的蒸锅开始被逐渐推广应用,该蒸锅由蒸具、罩体以及依次连接的蒸汽喷嘴、蒸汽管道、外部蒸汽源所构成,通过利用蒸汽喷嘴中喷射出的高温蒸汽可对食材进行瞬间加热,锁住营养的同时,可以实现边蒸边吃的就餐模式。在就餐的过程中,为了对食材进行保温以保持口感,通常利用蒸汽喷嘴输出小流量蒸汽,但由于没有罩体的封闭,由蒸汽喷嘴所输出的保温蒸汽将会造成蒸锅附近烟雾缭绕,影响就餐环境。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该蒸锅通过在其内的食材盛放台上铺设鹅卵石层,以使鹅卵石层在蒸汽烹饪过程中吸热储能,提升食材口感并对食材进行保温。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0006]—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包括锅体、位于所述锅体顶部的罩体、位于所述锅体中的食材盛放台以及位于所述锅体中的蒸汽输出装置,所述食材盛放台上铺设有鹅卵石层,所述蒸汽输出装置经蒸汽管道与所述锅体外的蒸汽发生装置相连通。
[0007]所述蒸汽输出装置由蒸汽喷管以及位于所述蒸汽喷管顶部的蒸汽喷嘴所组成,所述蒸汽喷嘴与所述鹅卵石层相齐平。
[0008]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为一蒸汽锅炉。
[0009]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由电磁炉和蒸汽水锅构成,所述蒸汽水锅出口同所述蒸汽管道相连通。
[0010]所述蒸汽管道内设置有蒸汽二次加热装置,以对途经蒸汽进行加热和干燥。
[0011 ] 所述锅体外接有排气管道。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蒸锅结构简单,利用高温蒸汽对食材进行瞬间加热,可锁住食材本身营养,还原食材最原生态的本真味道;同时在烹饪过程中利用鹅卵石层进行吸热储能,以在停止加热后可对其上的食材进行保温。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0015]如图1,图中标记1-13分别为:餐台1、蒸锅2、蒸汽喷嘴3、透明罩体4、鹅卵石层
5、盛放台6、蒸汽喷管7、锅体8、排气管道9、蒸汽管道10、蒸汽二次加热装置11、蒸汽水锅
12、电磁炉13。
[0016]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该蒸锅设置于餐台I上,主要包括锅体8、合于锅体8顶端的透明罩体4、位于锅体8中的盛放台6、盛放台6上的鹅卵石层5以及蒸汽系统,蒸锅的具体结构如下:
[0017]如图1所示,餐台I的形状不限,可以是矩形、圆形或其它,在餐台I的中部位置具有一内凹腔体用于容置蒸锅2的锅体部分;当然,根据餐台I的实际大小,也可以均匀间隔设置多个内凹腔体以供放置蒸锅2 ;
[0018]如图1所示,蒸锅2的锅体8内嵌固定于餐台I的内凹腔体之中,锅体8为一敞开式筒形腔体,其顶部设置有一可盖合的透明罩体4,透明罩体4由玻璃材质构成,以便于展示食材由生变熟的全部过程,增强食客的感官体验;在锅体8中还设置有用于放置食材的盛放台6,盛放台6与锅体8缘部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以便于在烹饪结束后可将盛放台6取出清洗;在盛放台6上还铺设有鹅卵石层5,鹅卵石层5由大小均匀的若干鹅卵石所组成,鹅卵石层5具有吸热储能的特点;
[0019]如图1所示,蒸锅2的锅体8中还设置有蒸汽系统,即蒸汽引入系统和蒸汽排出系统;
[0020]蒸汽引入系统由位于锅体8中的蒸汽喷管7和位于锅体8之外的蒸汽发生装置所构成,其中,蒸汽发生装置由电磁炉13以及设置于电磁炉13上方的蒸汽水锅12构成,蒸汽水锅12的蒸汽输出口连接有蒸汽管道10,蒸汽管道10的输出端同蒸汽喷管7相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蒸汽产生装置的形式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蒸汽锅炉进行供应蒸汽;蒸汽喷管7的顶部为一球形蒸汽喷嘴3,可向外呈360°环形喷射蒸汽,蒸汽喷嘴3的设置高度应同鹅卵石层5相齐平,以使高温蒸汽透过鹅卵石对其上的食材进行加热烹饪,与此同时也可对鹅卵石进行热量传导;为了确保向各锅体8内所输送的蒸汽具有足够的温度和干燥度,在蒸汽管道10内还设置有蒸汽二次加热装置11以对途经的蒸汽进行二次加热和干燥,该蒸汽二次加热装置11在蒸汽加热时可减少蒸汽内含水量并对蒸汽进行升温,突出特点是只要蒸汽在该装置内流动,瞬间就可以升温,它克服了用安装有电热管的储汽包对蒸汽时行加热时加热慢和产生冷凝水的弊端;
[0021]蒸汽排出系统由排气管9构成,排气管9与锅体8底部所开设的孔洞相连接,用于将过量蒸汽向外排出;
[002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0023](I)将大小均匀且洁净的鹅卵石铺设于盛放台6上以构成鹅卵石层5 ;
[0024](2)将食材洗净初加工后,均匀摊开放置于鹅卵石层5之上,并将透明罩体4合于锅体8的上部;
[0025](3)开启电磁炉13对蒸汽水锅12进行加热以产生大量蒸汽,开启蒸汽管道10中的电磁阀,将蒸汽水锅12中产生的蒸汽引入蒸汽管道10中,当蒸汽在蒸汽管道10中途经蒸汽二次加热装置11时,在电加热管的作用下使蒸汽中的含水量减少并且把通过该装置内的蒸汽出口温度提高;
[0026](4)蒸汽管道10将高温蒸汽输送入蒸汽喷管7内,蒸汽喷管7经球形蒸汽喷嘴3以环向喷射的形式将蒸汽送入锅体8中,由于蒸汽喷嘴3是与鹅卵石层5相齐平的,因此高温蒸汽透过鹅卵石之间的缝隙对其上的食材进行瞬间加热,与此同时,鹅卵石层5将从途经高温蒸汽中所吸收到的热量传递给其上的食材,可进一步提升食材的清香口感;锅体8中的过量蒸汽将由排气管9收集并向外排出,以保持锅体8中的压力平衡;
[0027](5)待达到设定烹制时间后,食材由生变熟,此时关闭蒸汽管道10上的电磁阀,蒸汽喷管7上的球形蒸汽喷嘴3停止输出蒸汽,打开透明罩体4,食客开始食用放置于盛放台6上烹制完成的食材;而在食用的过程中,鹅卵石层5中储蓄有大量热量,可将这些热量传递给位于对其上的食材以进行保温,确保食材的最佳口感;
[0028](6)重复上述步骤(I)?(5),依次烹制并食用各道食材,实现在餐桌上即蒸即食的新型就餐模式。
[0029]本实施例通过利用鹅卵石具有传递热量以及高效吸热储能的特性,可有效提升设置于其上的食材烹饪口感,并对位于其上的食材进行热量传递以确保最佳口感风味。
【主权项】
1.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包括锅体、位于所述锅体顶部的罩体、位于所述锅体中的食材盛放台以及位于所述锅体中的蒸汽输出装置,所述食材盛放台上铺设有鹅卵石层,所述蒸汽输出装置经蒸汽管道与所述锅体外的蒸汽发生装置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出装置由蒸汽喷管以及位于所述蒸汽喷管顶部的蒸汽喷嘴所组成,所述蒸汽喷嘴与所述鹅卵石层相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为一蒸汽锅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装置由电磁炉和蒸汽水锅构成,所述蒸汽水锅出口同所述蒸汽管道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道内设置有蒸汽二次加热装置,以对途经蒸汽进行加热和干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外接有排气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设有鹅卵石的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锅包括锅体、位于所述锅体顶部的罩体、位于所述锅体中的食材盛放台以及位于所述锅体中的蒸汽输出装置,所述食材盛放台上铺设有鹅卵石层,所述蒸汽输出装置经蒸汽管道与所述锅体外的蒸汽发生装置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蒸锅结构简单,利用高温蒸汽对食材进行瞬间加热,可锁住食材本身营养,还原食材最原生态的本真味道;同时在烹饪过程中利用鹅卵石层进行吸热储能,以在停止加热后可对其上的食材进行保温。
【IPC分类】A47J36/00, A47J27/04
【公开号】CN204862619
【申请号】CN201520466662
【发明人】吴佳斌
【申请人】上海术道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