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形的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79886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可变形的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屉盒,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形的置物架。
【背景技术】
[0002]置物架是一种采用支柱和承载平台组合而成用于放置物品的架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品的种类越来越多,而人们的生活空间有限,置物架能够归类整理大部分的生活用品,提高生活空间的利用率。
[0003]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置物架也在演变。通过变形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置物架,成为厂家们研发设计的主要方向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提供一种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可变形的置物架。
[0005]—种可变形的置物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转动连接。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第四支柱、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承载板和第二承载板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之间。第二架体,包括:第五支柱、第六支柱、第七支柱、第八支柱、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第五支柱、第六支柱、第七支柱和第八支柱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第五支柱、第六支柱、第七支柱和第八支柱之间。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实现转动连接,第二支柱的一端和第六支柱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件连接,第三支柱和第七支柱通过第二转动件连接,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的结构相同。
[0006]上述可变形的置物架,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通过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实现转动连接。当第二支柱沿着第一转动件翻转到与第六支柱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在垂直于第一承载板的方向上形成多层相互平行的纵向的收容空间。当第二支柱沿着第一转动件翻转到与第六支柱位于相互平行状态时,第一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处于同一平面,而第二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处于同一平面,在于第一承载板的延伸面上形成横向的收容空间。通过上述设计,置物架可以根据摆放的空间进行姿态调整,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转动件包括主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主体分别两端设有用于收容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的端部的容槽,第一转轴固定在主体的一端且贯穿第二支柱,第二转轴固定在主体的另一端且贯穿第六支柱。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之间、第一支柱和第四支柱之间、第六支柱和第七支柱之间、第五和第八支柱之间分别连接有X形的加强筋。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第三承载板和第四承载板的结构相同,第一承载板为方形框架结构且边沿设置有多个第三转轴,第一承载板通过第三转轴分别与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支柱与第四支柱,第七支柱和第八支柱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两端分别连接第七支柱与第八支柱。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杆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支杆的一端连接在第三支柱的一端,另一端与第二支杆可拆连接,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第四支柱连接,第一支杆上设有L形的限位片,限位片设有收容第二支杆的端部的限位槽。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通过螺丝和螺帽实现可拆连接,螺丝依次穿过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后与螺帽旋合。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第四支柱、第五支柱、第六支柱、第七支柱和第八支柱均为中空的方管。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柱与第五支柱抵接的一端、第四支柱与第八支柱抵接的一端分别设有接插件,插接件插设于第一支柱的端部和第五支柱的端部之间以及所述第四支柱的端部和所述第八支柱的端部之间。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接插件包括滑动件和固定件,滑动件与固定件为可拆连接。滑动件包括滑动部和接插部。滑动部上连接有凸块。接插部的一端与滑动部连接,另一端延伸向固定件。固定件上设有用于与接插部连接的开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第一支柱、第四支柱和加强筋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第一转接件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接插件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1所示第一连接杆的第一支杆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1所示第一连接杆的第二支杆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形态一;
[0023]图8为图7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形态二 ;
[0024]图9为图7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形态三;
[00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图10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12为图1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接插件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例的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为图13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接插件的分解示意图;
[0030]图15为图13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16为图15所示B处的局部放大图的变形状态示意图;
[003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3]10-可变形的置物架;
[0034]111-第一支柱,112-第二支柱,113-第三支柱,114-第四支柱,115-第五支柱,116-第六支柱,117-第七支柱,118-第八支柱,119-滑槽;
[0035]121-第一承载板,122-第二承载板,123-第三承载板,124-第四承载板;
[0036]131-第一转接件,132-第二转接件;
[0037]140-加强筋;
[0038]150-第三转轴;
[0039]160-第一连杆,161-第一支杆,162-第二支杆,163-限位片;
[0040]170-第二连杆;
[0041]180-接插件,181-滑±夬,182-滑动件,183-滑动部,184-凸±夬,185-接插部,186-固定件,187-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0043]实施例1
[0044]请参见附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可变形的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
[0045]—种可变形的置物架10,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转动连接。
[0046]请结合附图2和4,图2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第一支柱111、第四支柱114和加强筋140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接插件180的示意图。
[0047]第一架体,包括: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第四支柱114、第一承载板121和第二承载板122。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和第四支柱114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承载板121和第二承载板122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和第四支柱114之间。第二支柱112和第三支柱113之间、第一支柱111和第四支柱114之间分别连接有X形的加强筋140。
[0048]第二架体,包括:第五支柱115、第六支柱116、第七支柱117、第八支柱118、第三承载板123和第四承载板124,第五支柱115、第六支柱116、第七支柱117和第八支柱118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三承载板123和第四承载板124相互平行,且分别连接在第五支柱115、第六支柱116、第七支柱117和第八支柱118之间。
[0049]此外,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第一转接件131和第二转接件132实现转动连接,第二支柱112的一端和第六支柱116的一端通过第一转接件131连接,第三支柱113和第七支柱117通过第二转接件132连接,第一转接件131和第二转接件132的结构相同。第六支柱116和第七支柱117之间、第五支柱115和第八支柱118之间分别连接有X形的加强筋140。
[0050]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第四支柱114、第五支柱115、第六支柱116、第七支柱117和第八支柱118均为中空的方管。第一支柱111与第五支柱115抵接的一端、第四支柱114与第八支柱118抵接的一端分别设有接插件180。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各个支柱都是中空的方管,所以,可以通过将接插件180的两端分别插入到两根相对的支柱之间,用于加强支柱间的连接稳固性。在置物架变形时,将接插件180取出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接插件180的为长方体构造,且中间部分周缘设有凸起。例如,当第一支柱111的端部和第五支柱115端部相互抵接时,将接插件180的一端沿着第一支柱111的端部插入到第一支柱111中,而接插件180的另一端沿着第五支柱115的端部插入到第五115中,凸起用于定位接插件180的位置,避免接插件180掉入到第一支柱111之中。
[0051]第一承载板121、第二承载板122、第三承载板123和第四承载板124的结构相同,第一承载板121为方形框架结构且边沿设置有多个第三转轴150,第一承载板121通过第三转轴150分别与第一支柱111、第二支柱112、第三支柱113和第四支柱114连接。
[0052]请结合附图3,其为图1所示可变形的置物架10的第一转接件131的示意图。
[0053]第一转接件131包括主体、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主体分别两端设有用于收容第二支柱112和第三支柱113的端部的容槽,第一转轴固定在主体的一端且贯穿第二支柱112,第二转轴固定在主体的另一端且贯穿第六支柱116。
[0054]请同时参阅附图1、5和6,图5为图1所示第一连接杆160的第一支杆161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第一连接杆160的第二支杆162的示意图。
[0055]在本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