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手工破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21206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手工破蛋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蛋器,尤其涉及一种能在碗或小盆中打破鸡蛋而又不使蛋液溅到外边的破蛋器。
【背景技术】
[0002]鸡蛋是人们家庭做菜最常用的食材,做菜前把鸡蛋打破倒入碗或小盆中是必须的第一个做菜程序,先把鸡蛋在碗或盆边或一个有硬边角的地方磕开一道缝,然后双手把缝扩大使蛋液倒入碗或小盆中,这些对熟练的人来说不算难,尽管有的时候因磕的缝过大造成蛋液流到碗外边,但对于不经常做饭的尤其对年轻人来说磕鸡蛋一般比较怵头,蛋液经常流到碗外边也使得做鸡蛋菜变成了不太愉快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见图1、图2、图3、图4和图5),提供了一种家用手工破蛋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用不锈钢丝做成一个勺状左部分(2)和一个勺状右部分(1 ),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通过芯轴(3 )连接,勺状左部分(2 )和勺状右部分(1)绕芯轴(3 )做相对的开合转动,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的勺子状为用不锈钢丝制成的立方体框架,其底部远离芯轴(3)的半边和四周的下边制成格子。
[0004]使用时,把本实用新型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相对成一条直线架空在碗或小盆的边缘上,使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的上端口两边相接触,把鸡蛋长度方向的中部对准磕向本实用新型相接触的上端口两边,使鸡蛋被磕出一条缝,左右手分别握住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的勺把处向外拉,相接触的上端口两边和下边格子因受外力被拉开从而扩大鸡蛋上的缝隙直至开裂,蛋液因自身重力落入碗或小盆中,蛋壳留在勺状格子上。
[0005]与纯手工破蛋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轻松,不需要经验。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0008]图3是图1中的B向视图
[0009]图4是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
[0010]图5是本实用新型被拉开90度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1]标注说明:(1)勺状右部分(2)勺状左部分(3)芯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般鸡蛋的长度为60毫米宽度为50毫米,采用直径2.5毫米的不锈钢丝做材质,勺状左部分2的勺状立方体框架长50毫米宽50毫米高30毫米,按图1、图2和图3焊接网格,把不锈钢丝弯成长50毫米宽50毫米的U型做为勺状左部分2的勺把与勺状立方体框架的上边焊接,再在勺状立方体框架的两个下部外角处分别焊接带有直径为2.5毫米圆孔的圆环用来穿入芯轴3,勺状右部分1的制作与勺状左部分2相同。
[0013]用一个直径2.5毫米长度60毫米的不锈钢丝作为芯轴3,先把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相对,用手钳调整使两者上的圆环的圆心在同一线上,把芯轴3穿入圆环,点焊芯轴3的两端,使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不会窜出而只能在芯轴3上转动。
【主权项】
1.一种家用手工破蛋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用不锈钢丝做成一个勺状左部分(2)和一个勺状右部分(1 ),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通过芯轴(3)连接,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绕芯轴(3)做相对的开合转动,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的勺子状为用不锈钢丝制成的立方体框架,其底部远离芯轴(3)的半边和四周的下边制成格子。
【专利摘要】一种家用手工破蛋器,它的主要特征是用不锈钢丝做成一个勺状左部分(2)和一个勺状右部分(1),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通过芯轴(3)连接,使用时,把本实用新型架空在碗或小盆的边缘上,把鸡蛋长度方向的中部对准磕向本实用新型相接触的上端口两边,使鸡蛋被磕出一条缝,左右手分别握住勺状左部分(2)和勺状右部分(1)的勺把处向外拉,相接触的上端口两边和下边格子因受外力被拉开从而扩大鸡蛋上的缝隙直至开裂,蛋液因自身重力落入碗或小盆中,蛋壳留在勺状格子上,与纯手工破蛋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轻松,不需要经验。
【IPC分类】A47J43/14
【公开号】CN205031112
【申请号】CN201520792718
【发明人】石雪松
【申请人】石雪松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