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瓶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75783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料瓶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日常领域,提供一种饮料瓶夹,包括悬挂部、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悬挂部和固定部位于同一方向且均垂直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有第一槽口,所述悬挂部上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宽度大于第二槽口宽度,其第一槽口圆滑过渡至第二槽口。本实用新型中,饮料瓶瓶盖下方的卡环直径位于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宽度之间,使用时,将饮料瓶的顶部卡环穿过所述第一槽口,然后顺势滑至第二槽口内,这样由于第二槽口的宽度小于卡环直径,将固定部挂在桌边后,可以方便地挂住饮料瓶。
【专利说明】
一种饮料瓶夹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料瓶夹。
【背景技术】
[0002]人们会经常饮用类似于可乐、橙汁等饮料,一般饮料瓶都是放置在桌上,不仅会占用桌面空间,而且还会使得桌面杂乱无章。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饮料瓶夹,该饮料瓶夹可以将饮料瓶的瓶盖部分夹住,挂在桌边,解决了饮料瓶无法悬挂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所述饮料瓶夹包括悬挂部、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悬挂部和固定部位于同一方向且均垂直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有第一槽口,所述悬挂部上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宽度大于第二槽口宽度,其第一槽口圆滑过渡至第二槽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上还套有扁形橡胶套。
[0007]进一步的,所述悬挂部、连接部和固定部由一块钢板弯制而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槽口与悬挂部的两个侧边之间均安装有滑块。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饮料瓶的瓶盖下方位置都有一圈卡环,本实用新型中,卡环直径位于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宽度之间,使用时,将饮料瓶的顶部卡环穿过所述第一槽口,然后顺势滑至第二槽口内,这样由于第二槽口的宽度小于卡环直径,将固定部挂在桌边后,可以方便地挂住饮料瓶。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饮料瓶夹的结构图;
[0011 ]图2是挂上饮料瓶的饮料瓶夹的示意图;
[0012]图3是饮料瓶夹展开后的一种结构图;
[0013]图4是饮料瓶夹展开后的另一种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5]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0016]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饮料瓶夹悬挂部1、连接部2和固定部3,所述悬挂部I和固定部3位于同一方向且均垂直于所述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上有第一槽口 21,所述悬挂部I上有第二槽口 11,所述第一槽口 21宽度大于第二槽口 11宽度,其第一槽口 21圆滑过渡至第二槽口 11。
[0017]本结构中,卡环直径小于第一槽口宽度,大于第二槽口宽度。使用时,将饮料瓶瓶盖穿过所述第一槽口,使得卡环穿过第一槽口,然后顺势滑至第二槽口内,这样由于第二槽口的宽度小于卡环直径,将固定部挂在桌边后,可以方便地挂住饮料瓶。另外,为了防止所述固定部在桌面上打滑,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上还套有扁形橡胶套4。
[0018]在具体制作时,所述悬挂部1、连接部2和固定部3可由一块钢板弯制而成。首先,选材一块长条形钢板,然后在钢板内车出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最后按照设置的长度弯制即可。
[0019]若有的饮料瓶瓶盖下方的卡环直径较小,小于第二槽口的宽度,为了使得本产品能够挂住所述饮料瓶,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槽口 11与悬挂部的两个侧边之间均安装有滑块5。两个滑块均可推向第二槽口中间,也可以向外推动。当饮料瓶卡环直径较小时,可以将两个滑块向中间推动,使得两个滑块的最小间距小于饮料瓶卡环直径即可,两个滑块即可将饮料瓶挂住。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饮料瓶夹,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挂部、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悬挂部和固定部位于同一方向且均垂直于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有第一槽口,所述悬挂部上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一槽口宽度大于第二槽口宽度,其第一槽口圆滑过渡至第二槽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瓶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上还套有扁形橡胶套。3.如权利要求2所述饮料瓶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连接部和固定部由一块钢板弯制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饮料瓶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口与悬挂部的两个侧边之间均安装有滑块。
【文档编号】A47G23/00GK205457861SQ201620104578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日
【发明人】刘振伟, 王珊, 吴淳, 祁杨令娴
【申请人】刘振伟, 王珊, 吴淳, 祁杨令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