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压式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0137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按压式水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压式水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式水杯,包括杯盖及杯身;所述杯盖包括上挡板、出水口挡块、杯盖内壳、杯盖外壳及按钮;所述上挡板上开设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挡块与所述杯盖内壳通过轴连接;所述出水口挡块以所述轴为界分为加重端及挡块端;所述挡块端的大小与所述出水口的大小对应;所述挡块端端口设置凹槽;所述杯盖内壳的下端开设通孔,用于使杯内水流向出水口;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安装按钮的环口,所述按钮上设置与凹槽卡合的凸起。上述实施例的按压式水杯能够快速打开杯盖。
【专利说明】
按压式水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压式水杯。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杯子多是盖子与杯身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盖子与杯身通过卡扣扣合,需要喝水是通过旋转或者向上掰开盖子,都需要用户一只手扶着杯身,另一只手打开杯盖结合起来工作,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在用户还在忙其他事想喝水就不方便操作,因此杯子还可以进一步地改进以方便打开实现喝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涉及按压式水杯,能够快速打开杯盖。
[000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按压式水杯,包括杯盖及杯身;所述杯盖包括上挡板、出水口挡块、杯盖内壳、杯盖外壳及按钮;所述上挡板上开设出水口;所述出水口挡块与所述杯盖内壳通过轴连接;所述出水口挡块以所述轴为界分为加重端及挡块端;所述挡块端的大小与所述出水口的大小对应;所述挡块端端口设置凹槽;所述杯盖内壳的下端开设通孔,用于使杯内水流向出水口 ;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安装按钮的环口,所述按钮上设置与凹槽卡合的凸起。
[0005]所述按钮通过杠杆原理,按下一端,另一端自然翘起,实现接触按钮与出水口挡块的卡合,实现方便打开出水口。而且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安装在所述杯盖外壳与杯盖内壳之间。可以进一步地防止水从杯盖内壳与杯盖外壳之间流出。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口挡块的加重端包括重力块。可以使出水口挡块在失去按钮的卡力时能够实现有效快速转动。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盖外壳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固定在所述杯盖外壳的内壁。防止杯内的水从为按钮设置的环口流出。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水口挡块的加重端与挡块端之间还包括曲面挡板,所述出水口挡块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曲面挡板与出水口的边缘贴合。可以使出水口挡块为打开状态时,出水口挡块与出水口的内边缘贴合,防止用户在喝水时,从出水口挡块与出水口内侧夹成的缝隙中流出。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安装在出水口对应一侧,所述挡水板设置在出水口内侧边缘,所述杯盖内壳的下端的通孔开设在出水口对应一侧。可以防止水流入内壳中出水口挡块加重端对应的内侧使水与出水口挡块接触,可以保持水口挡块加重端长期保持干燥,使其使用寿命更长。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挡板上设置卡位槽,所述卡位槽用于与出水口挡块为打开状态时与挡块端的尖角卡合。可以使出水口挡块在打开状态时,能够保持位置,使用户喝起来更加方便。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由多个直径小于0.5cm的孔组成。如果泡茶时,也可以有效过滤茶叶。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杯身上设置隔热层。
[0014]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按压式水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按压式水杯的杯盖的爆炸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按压式水杯的杯盖的竖直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按压式水杯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扣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按压式水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压式水杯,包括杯盖I及杯身2;杯盖I包括上挡板11、出水口挡块12、杯盖内壳13、杯盖外壳14及按钮15 ;上挡板11上开设出水口 111;出水口挡块12与杯盖内壳13通过轴131连接;出水口挡块12以轴131为界分为加重端及挡块端121;挡块端121的大小与出水口111的大小对应;挡块端121端口设置凹槽1211;杯盖内壳13的下端开设通孔133,用于使杯内水流向出水口 111;外壳14的侧面设置安装按钮15的环口 141,按钮15上设置与凹槽1211卡合的凸起151。
[0021]详细地,在出水口挡块12上设置用于套设轴131的通孔124。轴131套设在通孔124中实现出水口挡块12与杯盖内壳13通过轴131连接
[0022]详细地,按钮15包括卡位端及按压端152,所述卡位端设置凸起151,凸起151与挡块端121上的凹槽1211卡合。在一个实例中,用户需要喝水时,按压按压端152,导致按钮15的一端被按下,另一端则会按照反方向翘起,则可使凸起151脱离凹槽1211。由于出水口挡块12为不规则形状,则在不受其它外力的作用下,相对较重的一端,加重端向下运动,导致出水口 111被打开。
[0023]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圈16,所述防水圈16安装在所述杯盖外壳14与杯盖内壳13之间。
[0024]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挡块12的加重端包括重力块122。
[0025]进一步地,所述杯盖外壳14还包括防水层142,所述防水层142固定在所述杯盖外壳14的内壁。
[0026]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挡块12的加重端与挡块端121之间还包括曲面挡板123,所述出水口挡块12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曲面挡板123与出水口 111的边缘贴合。
[0027]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水板132,所述挡水板132安装在出水口111对应一侧,所述挡水板132设置在出水口 111内侧边缘。详细地,挡水板132将杯盖内壳13分为两个区域,杯盖内壳13的下端的通孔13 3设置在出水口 111对应的一侧。
[0028]进一步地,所述上挡板11上设置卡位槽112,所述卡位槽112用于与出水口挡块12为打开状态时与挡块端121的尖角125卡合。
[0029]进一步地,杯盖内壳13的下端的通孔133由多个直径小于0.5cm的孔组成。
[0030]进一步地,所述杯身2上设置隔热层21。详细地,所述隔热层21可以是是橡胶材质的。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按压式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I )及杯身(2);所述杯盖(I)包括上挡板(11)、出水口挡块(12)、杯盖内壳(13)、杯盖外壳(14)及按钮(15);所述上挡板(11)上开设出水口(111);所述出水口挡块(12)与所述杯盖内壳(13)通过轴(131)连接;所述出水口挡块(12)以所述轴(131)为界分为加重端及挡块端(121);所述挡块端(121)的大小与所述出水口(111)的大小对应;所述挡块端(121)端口设置凹槽(1211);所述杯盖内壳(13)的下端开设通孔(133),用于使杯内水流向出水口(111);所述外壳(14)的侧面设置安装按钮(15)的环口(141),所述按钮(15)上设置与凹槽(1211)卡合的凸起(1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圈(16),所述防水圈(16)安装在所述杯盖外壳(14)与杯盖内壳(13)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挡块(12)的加重端包括重力块(12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外壳(14)还包括防水层(142),所述防水层(142)固定在所述杯盖外壳(14)的内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挡块(12)的加重端与挡块端(121)之间还包括曲面挡板(123),所述出水口挡块(12)为打开状态时所述曲面挡板(123)与出水口(111)的边缘贴合。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板(132),所述挡水板(132)安装在出水口(111)对应一侧,所述挡水板(132)设置在出水口( 111)内侧边缘,所述杯盖内壳(13)的下端的通孔(133)开设在出水口(111)对应一侧。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压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11)上设置卡位槽(112),所述卡位槽(112)用于与出水口挡块(12)为打开状态时与挡块端(121)的尖角(125)卡合。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内壳(13)的通孔(133)由多个直径小于0.5cm的孔组成。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按压式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身(2)上设置隔热层(21)。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5513846SQ201620084103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8日
【发明人】张宇, 戴民峰, 胡莹
【申请人】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