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式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32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蹲式马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蹲式马桶,特别涉及一种可迅速和有效消除臭味、且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的蹲式马桶。
背景技术
一般蹲式马桶主要是应用在公共场合的浴厕内,如公共厕所、百货公司等公共场所的浴厕,为求其隐密性,所以大多的浴厕皆采用密闭式空间,并在此密闭空间中装设有排风机,排风机的安装基于气体上升原理(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大多安装于天花板上,如此当如厕时,由于体内所排出的废弃物,会因体内所汇集的食物与肠胃中的分泌物产生化学作用,因而造成秽气的产生,而夹带于废弃物中,如此不但使整体密闭空间中产生臭味,并会藉由排风机将臭气传递至空调中,因而造成整个场合产生令人作噁的气味。
马桶的主要作用是将体内所排出的废弃物冲刷至蓄粪池中,而早在1976年美国亚历桑那大学的环境微生物专家查尔斯格巴(CharlesGerba)实验马桶冲水后气雾状况及细菌病毒的关系,描述将纱布放置于有马桶的浴室内不同地点上,将马桶冲水,再测量纱布上附着的病毒或细菌的数量,证实马桶冲水有气雾效果的存在,虽然肉眼看不见,也可由实验证实即将白纸平放于马桶上,冲水后白纸会往上动一下及会有水滴附着于白纸面,尤其台湾地区所使用的蹲式马桶更为明显,因此世卫组织教人在马桶冲水时,要将马桶盖放下,以阻止水滴气雾往上扩散将这些气雾吸入到肺部里,很容易感染病毒。
现今的马桶中,已有坐式马桶采用排气装置,如本发明人于一九九一年五月二十四日在台湾所提出的“马桶抽气装置”专利申请案,申请案号为80214613号专利案,本案业已取得专利,公告编号为205832号,该马桶抽气装置,如图1所示,是应用于坐式马桶50,主要是在坐式马桶50的冲水道30上设置抽气道20,抽气道20另与一抽气口嵌接藉以连接排气管与排气机,且抽气道20的截面积大于冲水道30的截面积,且在抽气道20及冲水道30底缘分别设置有抽气孔21及冲水孔31,抽气孔21是设置在冲水孔31及内壁缘51之间,并且冲水孔31略低于抽气孔21,如此可藉由抽气孔21将坐式马桶50内的臭气排出,并可避免冲水孔31排出的水被吸入抽气道21中,藉此提供一种具有消除臭气的坐式马桶50。
但此一坐式马桶50,在本发明人的使用实验下,并非可完全且迅速达到排除臭气效果的目的,主要在于该抽气孔21是设置在冲水孔31与内壁缘51之间,且该抽气孔21略高于冲水孔31,如此当抽气孔21藉由抽气道20进行抽气时,由于该抽气孔21下方的空间过小,如此使抽气速度大为降低,而当坐式马桶50进行冲水作业时,冲水孔31所排出的水量会影响抽气孔21的抽气作业,使气体无法顺利从抽气孔21排出,且容易造成水的溅洒,进而造成坐式马桶50的脏乱。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迅速和有效排除臭气、并且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的蹲式马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蹲式马桶,包括马桶本体和马桶本体上端一体形成的上端周缘部,在该马桶上端周缘部的内部设置有抽气道及冲水道,抽气道设置于冲水道上端,抽气道另与一抽气口嵌接,其特征在于抽气道的截面积是冲水道的截面积的1.2倍以上,抽气量等于冲水量的1.2倍以上,使蹲式马桶本体内形成负压的状态,沿抽气道底缘设有多个抽气孔,沿冲水道的侧面内壁缘面上设置有多个冲水孔,而抽气孔的位置是设置在冲水孔的靠近马桶本体中央部位的外侧,以防止污水吸入抽气孔,并可充分将臭气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藉由抽气孔设置于冲水孔外侧,可以使臭气得以有效的藉由抽气孔排出,并可防止水被抽至抽气道内,并且该抽气孔在未冲水时,同时可进行抽气作业,藉此可保持密闭空间内气体的流通,避免臭气在密闭空间产生对流。


图1是一公知坐式马桶的抽气装置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蹲式马桶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蹲式马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马桶接设管路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抽气作业时的剖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冲水及抽气作业时的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立式小便斗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立式小便斗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兹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蹲式马桶的改进结构,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蹲式马桶1具有马桶本体10和在马桶本体10的上端一体形成的马桶上端周缘部11,该上端周缘部11具有外壁12、底缘13和与底缘相连的垂直的内壁14。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蹲式马桶1的上端周缘部11的内部设置有环绕马桶体10的抽气道20及冲水道30,抽气道20是设置于冲水道30上部,且该抽气道20的截面积是冲水道30的截面积的1.2倍以上,使其抽气量大约是冲水量的1.2倍以上。沿抽气道20的底部设有多个穿过马桶上端周缘部11的底缘13的抽气孔21,沿冲水道30的侧面设有多个穿过马桶上端周缘部11的内壁14的冲水孔31,因此抽气孔21的位置是设置在冲水孔31的靠近马桶本体10中央部位的外侧。
请同时配合图4所示,该抽气道20与冲水道30向蹲式马桶本体10的后部延伸,在后部的外壁12分别形成有排气口22及进水口32,排气口22位置较进水口32位置略高,且该排气口22向外接设有排气管路23及排风机24,该排风机24是设置于浴厕的外部,进水口32则接设有进水管路33。
请同时参阅图5及图6所示,当马桶未进行冲水作业时,此时该抽气道20藉由排风机24(请同时参阅图4所示)的排风作业,使抽气道20产生抽气的效果,如此使蹲式马桶本体10内部的气体通过抽气孔21向抽气道20流动,进而保持蹲式马桶本体10内的干燥,且该抽气孔21在进行抽气作业时,同时可将浴厕内或密闭空间内的气体藉由抽气孔21排出,以保持浴厕或密闭空间内的空气流通,如此不但可避免蹲式马桶1中的臭气由蹲式马桶1上扩散至外部,并可有效消除浴厕或密闭空间的臭气。
此外,当人在如厕且在未冲水的状态下,由于体内所排出的废弃物,会产生秽气,而向上扩散,使如厕者本身吸入这些秽气,如此可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抽气作业将如厕时所产生的秽气在未扩散至空气中时,即被抽气孔21的抽气效果排出,令如厕者不会吸入这些秽气,并可保持浴厕内空气的清新。
当如厕者在如厕后而进行冲水作业时,除了可将废气物顺利冲刷干净外,由于该抽气孔21是设置在冲水孔31的外侧,且该抽气孔21位置较冲水孔31位置略高,如此不但可将冲水作业时所产生的气雾及人体内排出废弃物所产生的秽气完全排出,以保持浴厕或密闭空间内空气的清新与流通,同时不会将污水吸入排气道21内,以避免因冲水时水受抽气作业的影响而溅散到蹲式马桶10内壁四周,进而造成蹲式马桶10的脏乱。
另外,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同时可应用于立式小便斗2上,主要是在立式小便斗2的小便斗本体40的外缘周围壁41内环绕设有抽气道20,而抽气道20向立式小便斗40内侧壁面42穿设有多个抽气孔21,并且抽气道20延伸至小便斗本体40的后部,在后部的外壁43上设有抽气口22,以衔接排气管路及排风机,藉以利用排风机的作用,使人体内排出废弃物所夹带的秽气,得以排出立式小便斗2外,以便有效达到除臭及保持室内空气流动的功效。
上面已经结合蹲式马桶和小便斗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受其局限,还可以应用至其它方面,例如也可应用在坐式马桶上,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蹲式马桶,包括马桶本体和马桶本体上端一体形成的上端周缘部,在该马桶上端周缘部的内部设置有抽气道及冲水道,抽气道设置于冲水道上端,抽气道另与一抽气口嵌接,其特征在于抽气道的截面积是冲水道的截面积的1.2倍以上,抽气量等于冲水的1.2倍以上,使蹲式马桶本体内形成负压的状态,沿抽气道底缘设有多个抽气孔,沿冲水道的侧面内壁缘面上设置有多个冲水孔,而抽气孔的位置是设置在冲水孔的靠近马桶本体中央部位的外侧,以防止污水吸入抽气孔,并可充分将臭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蹲式马桶,其特征在于,抽气道与冲水道向蹲式本体后部延伸,在后部外壁分别形成有排气口和进水口,排气口位置较进水口位置略高,且该排气口向外接设有排气管及排风机,该排风机是设置于浴厕的外部,该进水口则接设有进水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蹲式马桶,其特征在于,该排风机在马桶未冲水的状态下持续动作,使浴厕内或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得以保持流通。
专利摘要一种可迅速消除臭气,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的蹲式马桶。在蹲式马桶本体的上端周缘部内部形成有排气道及冲水道,该排气道的截面积为冲水道截面积的1.2倍以上。并且该排气道后端接设有排气管路及排风机,藉此排风机的排风效果使蹲式马桶内及室内的气流不断循环流动,并且排风量是相当于冲水量的1.2倍以上。如此不但使蹲式马桶在不使用状态下得以达到室内空气的流通,并且在使用时也可有效消除秽气。
文档编号E03D9/04GK2642867SQ0327271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24日
发明者柯两宜 申请人:柯两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