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反溢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7677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反溢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卫生间使用的地漏。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各种房屋建筑的卫生间中均有地漏。通过地漏使地面的污水流入下水道中。为了避免下水道中的污水反溢或者臭气溢出,传统的方式是在地漏与下水道之间串接一个U形的存水弯。但这种方式需要占用卫生间下一层的空间,影响其吊顶的高度和美观。同时,它不能有效防止污水反溢出来。
因此,许多人设计出很多有关防反溢地漏的技术方案,有的形成产品出现于市场上,有的还申请了专利。如中国专利962301825提供的“一种防反溢回水地漏”,它是在导管的上端具有外翻边,反水腔的上口亦具有外翻边,导管的上端与反水腔的上口间有一垫片,在反水腔的上部具有出水孔,反水腔内有倒置状物体。利用倒置状物体的浮力,使它在反水腔中浮起,堵住反水腔的下口,使地漏达到防反溢的目的。此地漏可以封住下水道内的污水反溢,但由于倒置状物体与反水腔之间的密封性不够好,故无法防止下水道内的臭气逸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人曾提出了一种“新颖防返溢地漏”的技术解决方案,并申请了专利(申请号为992584000)。它包括外壳、面板和漏筒,外壳与漏筒之间形成一个环形存水腔,面板内侧固连着内套,内套呈杯状,反扣在外壳与漏筒之间,漏筒的底端设有挡板,挡板与漏筒铰接。该技术方案通过存水腔中水封和漏筒底端的挡板的双重密封,既能防止下水道内的污水反溢,又可以避免下水道内的臭气向外逸出。
但是,在实施该方案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产品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地漏通水的截面积较小,造成漏水速度慢,容易被杂物堵塞等。这给该产品的推广使用带来很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防反溢地漏,使它具有通水量大、漏水速度快、能同时防止污水反溢和臭气溢出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防反溢地漏包括壳体、面板和漏筒,面板固连于壳体的上部,壳体的下部为出水口,漏筒呈圆筒形,设于壳体内,且与出水口相通,壳体与漏筒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存水腔,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与漏筒之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活动的内套,内套呈杯形,反扣于漏筒上,内套具有大于其自重的排水量,在壳体内固连着一块呈环形的挡板,挡板与内套接触时其接触面成密封面。
本防反溢地漏中,由于有内套反扣于漏筒上,通过地漏的污水首先由面板处进入,经存水腔,最后由漏筒中流入下水道。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内套具有大于其自重的排水量,利用存水腔内水的浮力,使内套上浮且与挡板接触,其接触面为密封面,形成机械密封。同时,内套与存水腔中的水形成水封,使得下水道内的水或臭气均无法反向通过本地漏向外溢出。而且,下水道内的水或臭气的压力越高,内套与挡板之间的密封反而越严密。
当地面上的污水由面板进入时,利用污水自身的重量,污水压迫内套使它下降。这样,内套与挡板之间就出现空隙,污水可由这一空隙经漏筒后流入下水道中。
为了使处于存水腔中的内套能上浮,在上述的防反溢地漏中,内套可以采用空心的结构,以加大其浮力。另外,内套也可以采用比重小于水的塑料作为材料制成。
另一种方法是在内套的内侧固连着浮子,同样是可行的。
在上述的防反溢地漏中,所述的挡板直接固连于壳体的内侧部。显然,在此情况下,挡板与内套的外侧面接触而使地漏处于密封状态。
另一种方案是所述的挡板固连于漏筒的外侧面,同时内套的内侧面设置翻沿。此时,挡板与内套内侧面的翻沿相接触而密封。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防反溢地漏由于内套是可以上下活动的,在污水通过地漏时使内套处于下降的位置。这样,扩大了地漏通水的截面积,提高了地漏的漏水速度。同时,在防反溢方面,除了在存水腔内形成水封,还利用挡板与内套之间的接触,使本地漏具有双重密封,提高了地漏的密封性能。特别是,下水道内的水或气的压力越高,挡板与内套之间的密封性反而越好,可有效防止气水反溢。


图1是本防反溢地漏的半剖视图。
图2是本防反溢地漏中另一种内套的剖视图。
图3是本防反溢地漏中又一种内套的剖视图。
图4是本防反溢地漏另一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图5是本防反溢地漏中漏筒的外形示意图。
图6是本防反溢地漏中内套与挡板之间一种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11、出水口;12、存水腔;2、内套;21、翻沿;3、漏筒;31、支撑条;4、面板;41、进水孔;5、挡板;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防反溢地漏包括壳体1、面板4、漏筒3、内套2和挡板5等零件。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套2、漏筒3和挡板5均采用塑料为材料制成的。面板4的中部采用不锈钢为材料,其周边也是采用塑料制成。壳体1与漏筒3连成一体,一次性成形。
壳体1与漏筒3之间也可分开制造,然后通过螺纹或者胶水粘结的方式联接在一起。
壳体1和漏筒3均呈筒形的形状。在壳体1与漏筒3之间形成可以存放水的环形存水腔12。
面板4与壳体1的上部相联接。在面板4上有很多进水孔41。卫生间地面的污水是通过面板4上各个进水孔41进入壳体1内的。
壳体1的下部为出水口11,使用时与下水道相联接。漏筒3与出水口11是相通的。
呈杯形的内套2是反扣于漏筒3上的。如图1和图5所示,在漏筒3的上部有若干条支撑条31。在内套2反扣于漏筒3时,内套2的内侧面与支撑条31接触。由于有支撑条31,使内套2不会于漏筒3的上部处将水路封住。
在本地漏中,当存水腔12内有水时,内套2在未受外力作用情况下应处于上浮状态。
在内套2上浮时,由于内套2与挡板5之间的密封接触,还可使存水腔12内的水难以向外蒸发,以保持水封的可靠性。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内套2是采用比重小于水的塑料制成的,因此内套2能够浮起。
如图2所示,内套2的下部沿口为空心,用以增大内套2的排水量。此时内套2的材料比重可略大于水的比重。
如图3所示,在内套2的上部采用空心结构,或者增设一个浮子,也是可行的。
如图1所示,挡板5呈环形,固连于壳体1的内侧面。本实施例中,挡板5是采用有弹性的塑料为材料制成的。挡板5与壳体1之间可以通过螺纹相联接,也可采用胶水粘结的方式或者其它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内套2的上部与挡板5接触处的表面为球面,挡板5上与内套2的接触面为与此相配合的形状。这样,当内套2上浮时,挡板5与内套2之间可以有良好的密封性。
如图6所示,还可以在挡板5上与内套2的接触面处设置一个密封圈6,密封圈6嵌于挡板5上。通过密封圈6,进一步提高了挡板5与内套2之间的密封性能。
如图4所示,挡板5通过螺纹或者胶水粘结的方式固连于漏筒3的外侧面。挡板5与内套2内侧面的翻沿21相接触而密封。相比较而言,这种方式有助于内套2在上下活动过程中位置不会出现偏移。
权利要求1.一种防反溢地漏,包括壳体(1)、面板(4)和漏筒(3),面板(4)固连于壳体(1)的上部,壳体(1)的下部为出水口(11),漏筒(3)呈圆筒形,设于壳体(1)内,且与出水口(11)相通,壳体(1)与漏筒(3)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存水腔(12),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与漏筒(3)之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活动的内套(2),内套(2)呈杯形,反扣于漏筒(3)上,内套(2)具有大于其自重的排水量,在壳体(1)内固连着一块呈环形的挡板(5),挡板(5)与内套(2)接触时其接触面成密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2)采用空心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2)采用比重小于水的塑料作为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在内套(2)的内侧固连着浮子。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5)固连于壳体(1)的内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5)固连于漏筒(3)的外侧面,内套(2)的内侧面设置翻沿(21)。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在漏筒(3)的上部有若干条支撑条(3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2)的上部与挡板(5)接触处的表面为球面,挡板(5)上与内套(2)的接触面为与此相配合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反溢地漏,其特征在于,在挡板(5)上与内套(2)的接触面处设置一个密封圈(6),密封圈(6)嵌于挡板(5)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反溢地漏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卫生间使用的地漏。它解决了现有的地漏通水的截面积较小、造成漏水速度慢等问题。本防反溢地漏包括壳体、面板和漏筒,面板固连于壳体的上部,壳体的下部为出水口,漏筒呈圆筒形,设于壳体内,且与出水口相通,壳体与漏筒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存水腔,在壳体与漏筒之间设有一个可上下活动的内套,内套呈杯形,反扣于漏筒上,内套具有大于其自重的排水量,在壳体内固连着一块呈环形的挡板,挡板与内套接触时其接触面成密封面。本防反溢地漏扩大了地漏通水的截面积,提高了地漏的漏水速度,而且可有效防止气水反溢。
文档编号E03C1/28GK2670456SQ20032010814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15日
发明者王瑞春 申请人:王瑞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