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水道防臭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435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下水道防臭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室内下水道的返味装置,属于室内给排水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铸铁防臭碗形成的水封来防止室内下水道向上返味,但防臭效果较差,因为这种防臭方法完全依赖于水封,一但水被蒸发,其防臭效果也随之而失去;目前也有采用不锈钢地漏来防臭的,但大多数不锈钢地漏只有地漏作用,而无防臭功能。例如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一种不锈钢地漏,其防臭原理是在其下出口处设计了一个逆止阀,当有水时靠水的重力将阀打开使水流入下水道;当水流结束时靠弹力将逆止阀关闭而防臭。这种不锈钢地漏不仅造价高,而且,使用起来也非常容易出故障,当逆止阀弹力过大时,靠水的重力阀打不开,会造成溢水现象;当逆止阀弹力过小时,由于阀关闭不严,使其防臭功能变差。由于下水道中其环境温度、湿度以及水质的变化均很大,极易引起逆止阀弹力的改变,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申请号为92204107.5的实用新型专利,就是利用上述原理来防臭的。另外,还有的防臭塞阻力大,造成下水管流水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安装方便,防臭效果好的下水道防臭塞。
一种下水道防臭塞,其特征在于该防臭塞是由一个与下水管相配合的T型环支架、一个两端开口的密封袋和密封条组成;所述的密封袋的一端与T型环支架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密封条缠绕在T型环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不仅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防臭效果好,而且由于其流通面积与下水管基本相同,因此流水通畅,几乎没有阻力。


图1a、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T型环支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T型环支架1、密封袋2和密封条3所构成。组装时,先将密封袋2的一端套在T型环支架1上用胶加以固定,再将密封条3缠绕在T型环支架1上。T型环支架1可采用塑料或不锈钢材料制作,亦可采用其它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密封袋2可由塑料薄膜或其它材料的薄膜制成。T型环支架应根据室内下水管的管口尺寸制造成不同的规格,使其下部的外径尺寸与下水管管口内径相一致。
使用时,把已成为一体的下水道防臭塞插进下水道管口内(或地漏入口内),通过调整密封条3使两者紧密配合。用过的水从上面流下来,进入T型环支架1的入口,经密封袋2流入下水道,如图1-a所示。当水流结束时,密封袋2在流体微负压的作用下会自动地贴在一起,残留的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会使这种紧贴更严密,如图1-b所示,从而达到防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推广应用,有益于改善室内环境卫生。
权利要求1.一种下水道防臭塞,其特征在于该防臭塞是由一个与下水管相配合的T型环支架(1)、一个两端开口的密封袋(2)和密封条(3)组成;所述的密封袋的一端与T型环支架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密封条缠绕在T型环支架上。
专利摘要一种下水道防臭塞,涉及一种室内下水道返味密封装置。该防臭塞是由一个与下水管相配合的T型环支架、一个两端开口的密封袋和密封条组成;所述的密封袋的一端与T型环支架固定在一起,所述的密封条缠绕在T型环支架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以及流水通畅等优点,可有效防止室内下水道返味。
文档编号E03C1/28GK2746011SQ20042000984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日
发明者张有贵 申请人:清华紫光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