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微精密电磁阀控制阀门b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85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微精密电磁阀控制阀门b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控制阀门,具体涉及双微精密电磁阀控制阀门。
背景技术
卫生间使用的便器冲水装置向使用方便及节水方向发展,如缓闭冲水阀及脚踏式冲水阀等类型的冲水器在节水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它们还需人去操作。对在公共场所的冲水装置,这不仅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而且有时有人忘了冲水,极易造成公共卫生环境的恶化。目前市场上的感应冲水装置一般为电源供电式,进水量无法调节,无金属外壳保护,既使使用的是电池,供电时间也不长,且进水口无过滤网,易造成阀体堵塞,清洗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人走自动冲水,避免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和忘记冲水,并有较强节水效果的双微精密电磁阀控制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微精密电磁阀控制阀门B,它设有A、B、C三个腔并包括进水按管、蝶片密封环、蝶片、开关轴、限位座、限位柱、限位柱复位弹簧,滤网、导水座、上盖、控制弹簧、骨架、开关密封垫、阀体、微型电磁阀、调节圆螺母,缓冲栅格、出水按管,其特征在于A腔由进水接管、蝶片密封环、蝶片、开关轴、限位座、限位柱及限位柱复位弹簧组成,蝶片的位置可通过旋转限位柱而使其垂直位置360°转动;限位柱复位弹簧装配于限位座与限位柱连接的下端。
其开关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限位柱与蝶片。
所述A腔的上端壁设有一带滤网竖直向上的导水座,滤网位于导水座的下端接口处。
带有滤网竖直向上的导水座的上端接口连入所述B腔的左端,与B腔左端接通,另一竖直向上的导水座在B腔的右端接出。
所述的B腔由上盖、控制弹簧、骨架与开关密封垫构成;控制弹簧位于上盖与骨架之间,开关密封垫与骨架嵌接,并将B腔左右两端的导水座套住。
B腔下端的骨架与开关密封垫的垂直方向上设有一C腔。
B腔下端的骨架与开关密封垫可移动至C腔内。
由B腔右端接出一竖直向上的导水座,导水座口的水平位置与一导水管密封连接,导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微型电磁阀的阀座进水口。
微型电磁阀位于所述B腔负压框的右方并固定于阀体上,其导磁铁芯密封连接套有永磁环的不导磁阀通。
微型电磁阀的出水孔与进水接管垂直连接,进水接管与出水接管密封连接,进出水接管之间设有一缓冲栅格装于管内。
微型电磁阀阀芯总成体积小、重量轻,导磁铁芯密封连接着套有永磁环的不导磁阀通,其底端面与导磁阀芯总成顶端面之间的距离较小,且距离及位置总可经导磁铁芯螺纹调节到最佳状态,总使电磁线圈工作时的磁场两极汇集在导磁铁芯底面与导磁阀芯顶端面之间,形成较高的作用力,产生最大的磁效应。只要电磁线圈在极短的脉冲瞬间通过极小的电流就可打开最大水压的阀门,并保持阀门常开常闭双稳定状态。微型电磁阀功能垫圈的负压框中心导水管口呈球状,使导磁阀芯总成的封水胶粒与负压框中心导水管口实现线接触,实现最小负压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双微精密电磁阀控制阀门,以电池供电,使用的微型电磁阀阀体体积小,阀心启动磁场微小,因而功耗小,电池的使用周期更加长久。阀体外部有旋入式金属外壳保护,进水经过滤并能实现调节进水量,灵敏度高,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安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有以下具体特点1、用微型电磁阀,普通碱性电池供电,耗电小,安装方便,使用安全。
2、微型电磁阀安装在封闭严密的金属罩中,不受水气影响,灵敏度高,节省电能。
3、在进水口设置有蝶阀,可以调节进水量及关阀。
4、导水座上的小孔前设置有滤网,从而实现针对水道杂物而言的免维护。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視示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I、图II和图III分别是图1和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进水接管,2-蝶片密封环,3-蝶片,4-开关轴,5-限位座,6-限位柱,7-限位柱复位弹簧,8-滤网,9-导水座,10-上盖,11-控制弹簧,12-骨架,13-开关密封垫,14-阀体,15-微型电磁阀,16-调节圆螺母,17-缓冲栅格,18-出水接管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图所示当一定压力的水从进水接管1输入,进入蝶阀部位,该蝶阀主要由蝶片密封环2、蝶片3、开关轴4、限位座5、限位柱6及限位柱复位弹簧7组成,图示为蝶阀关闭状态(限位柱6上的黑色箭头指向限位座5的a处)。当需要打开蝶阀时,首先用一字螺丝刀对准限位柱6上的一字槽,然后用力往里压至无法压入时逆时针旋转限位柱6,限位柱6与开关轴4为花键连接,在一定范围内可作相对轴向运动,开关轴4与蝶片3为键槽连接,当转动限位柱6时,开关轴4与蝶片3也作同步转动,此时蝶片3与蝶片密封环2由相互配合的密封状态渐变为敞开状态,当限位柱6旋转至90°时(即限位柱6上的黑色箭头指向限位座5的b处)松开一字螺丝刀,限位柱6在限位柱复位弹簧7的作用下回弹,与限位座5配合形成径向限位(无法转动),此时蝶阀为最大开启状态。反之亦然,限位柱6回转90°时蝶阀为关闭状态。
当水流经蝶阀后进入“A腔”,“A腔”通过导水座9上的小孔c与“B腔”相连,小孔c前设置有滤网8,滤网8为环形的大面积设计,主要用于控制部分的水源过滤,而阀体内整个大通径水道无滤网,因而在产品正常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水道杂物而造成堵塞现象,从而实现针对水道杂物而言的免维护。“B腔”主要由上盖10、控制弹簧11、骨架12及开关密封垫13组成,为一独立部件,与阀体分离不散架,两者装配为螺纹旋压方式。导水座9作为中间配合件,导通“A腔”与微型电磁阀15进水部位之间的水源,导水座9上设内外两环形槽,内环形槽经小孔c与“A腔”相通,外环形槽经小孔d与微型电磁阀进水部位相连,与之配合的开关密封垫13及上盖10据水路要求在相应的圆周上设有数孔与之对应,形成一个畅通的而有相对独立的水路体系。当微型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时,“A腔”的压强PA与“B腔”的压强PB相等,而连接出水端的“C腔”压强PC则为零,据帕斯卡定律P=F/A,由比较所受压力的面积A可知,“B腔”压力FB大于“A腔”的压力FA与“C腔”的压力FC(FC=0)的总和,开关密封垫13在骨架12及控制弹簧11的推动下向下运动,与阀体14的出水口边沿形成密封状态,此时电磁阀控制阀门处于关水状态。当微型电磁阀工作开启时,“B腔”中的压力水将经过小孔d从e处泄出,在瞬间状态下,FB趋近于零,而FA+FC(FC=0)>FB,开关密封垫13在骨架的拉动下克服控制弹簧11的弹力向上运动,阀门开启,电磁阀控制阀门处于开水状态,反之又回到前述的关水状态。在阀上装有微型电磁阀,其导磁阀芯总成的体积较小,重量小,导磁阀芯总成下端有密封胶粒,导磁铁芯密封连接着不导磁的阀通,其底端面与导磁阀芯总成顶端面之间的距离很小且距离及位置总可调节到最佳状态,总使电磁线圈工作时的磁场两极汇集在导磁铁芯底面与导磁阀芯顶端面之间,形成较高的作用力,产生最大的磁效应。实现小的电磁阀控制大通道的电磁阀。
出水接管18内置缓冲栅格17,外与调节圆螺母16为螺纹配合,调节圆螺母16主要在装配作调整适配用,而缓冲栅格17一方面保证冲厕时水量大而柔和,避免冲厕时厕内污物溅出污染环境,另一方面使出水口处通径突变的水流变得平和,有利于延长开关密封垫13的使用寿命及其开关的准确性。
权利要求1.一种双微精密电磁阀控制阀门B,它设有A、B、C三个腔并包括进水按管、蝶片密封环、蝶片、开关轴、限位座、限位柱、限位柱复位弹簧,滤网、导水座、上盖、控制弹簧、骨架、开关密封垫、阀体、微型电磁阀、调节圆螺母,缓冲栅格、出水按管,其特征在于A腔由进水接管、蝶片密封环、蝶片、开关轴、限位座、限位柱及限位柱复位弹簧组成,蝶片的位置可通过旋转限位柱而使其垂直位置360°转动;限位柱复位弹簧装配于限位座与限位柱连接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阀门B,其特征在于其开关轴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限位柱与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阀门B,其特征在于所述A腔的上端壁设有一带滤网竖直向上的导水座,滤网位于导水座的下端接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阀门B,其特征在于带有滤网竖直向上的导水座的上端接口连入所述B腔的左端,与B腔左端接通,另一竖直向上的导水座在B腔的右端接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阀门B,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腔由上盖、控制弹簧、骨架与开关密封垫构成;控制弹簧位于上盖与骨架之间,开关密封垫与骨架嵌接,并将B腔左右两端的导水座套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阀门B,其特征在于B腔下端的骨架与开关密封垫的垂直方向上设有一C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阀门B,其特征在于B腔下端的骨架与开关密封垫可移动至C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阀门B,其特征在于由B腔右端接出一竖直向上的导水座,导水座口的水平位置与一导水管密封连接,导水管的另一端连接微型电磁阀的阀座进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阀门B,其特征在于微型电磁阀位于所述B腔负压框的右方并固定于阀体上,其导磁铁芯密封连接套有永磁环的不导磁阀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控制阀门B,其特征在于微型电磁阀的出水孔与进水接管垂直连接,进水接管与出水接管密封连接,进出水接管之间设有一缓冲栅格装于管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微精密电磁阀控制阀门,包括进水按管、蝶片密封环、蝶片开关轴、限位座、限位柱、限位柱复位弹簧,滤网、导水座、上盖、控制弹簧、骨架、开关密封垫、阀体、微型电磁阀、调节圆螺母,缓冲栅格、出水按管。其特征是B腔的负压框利用腔中的水压力的增加与减少,实现自动控制水的流通。利用电磁阀中永磁环产生极化磁通,实现不用长时间供电而实现微型电磁阀阀门的长时间开启,实现水的全程流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微型、微功耗、节省电能等特点。
文档编号E03D3/02GK2695502SQ200420048410
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2日
发明者黄明 申请人:黄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