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蹲两用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718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蹲两用马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日用卫生洁具,尤其涉及一种坐蹲两用马桶。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的洗手间一般只单一设置坐式或蹲式马桶,由于用厕者年龄不同、身体状态不同、生活爱好和卫生习惯不同,用厕时对马桶种类的需示也就不尽相同。年龄较大、身体状态较差者用厕时需要用坐式马桶,身体健康讲究卫生者用厕时爱好用蹲式马桶,因为马桶配置单一,不能满足用厕者的需求,从而造成用厕者想坐不能坐、想蹲不能蹲的困惑,给用厕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供用厕者任意选择的坐蹲两用马桶,可解决用厕者想坐就坐、想蹲就蹲的需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坐蹲两用马桶的蹲式马桶上活动地设置有坐便器。
以上所述的坐便器后端可设置有螺栓和缓降式铰链或非缓降式铰链。
以上所述的铰链和与铰链铰接的可设置有外盖和坐圈,所述坐圈其下端面可设置有橡胶或塑料垫片。
以上所述的坐便器内腔可设置有冲水孔,与冲水孔连接的有冲水管道及软管。
以上所述的坐便器内腔可设置有导便壁和导便孔。
以上所述的坐便器左右两侧可设置有提手槽或提手环。
以上所述的坐便器下端可设置有环形凹槽和环形橡胶圈。
以上所述的蹲便器上端面可设置有环形凹槽,或粗糙式、纹路式蹲厕面。
本发明的使用工作原理是为用厕者特别是年龄小或年龄大、体质差或身体状态不好者在用厕时可坐在配置有蹲便器上的坐便器上用厕,身体较好、讲究卫生的用厕者用厕时,可将坐便器从蹲便器上移开,即可在蹲便器上用厕,用厕后将坐便器放回蹲便器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态、不同生活习惯用厕者的需求,用厕者可任意选择坐厕或蹲厕,从而解决了现有洗手间仅有坐式马桶或蹲式马桶的单一配置,用厕者想坐不能坐、想蹲不能蹲的缺点。同时可防止上下楼层用厕时从蹲式马桶内散发的秽气。使洗手间整体感觉整洁、雅观,并使洗手间更人性化并更具品位。


图1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2为本发明坐便器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根据图1、图2所示,本发明由坐便器1和蹲便器2组成,蹲便器2安装在洗手间地板内,蹲便器2上端面与地面齐平。蹲便器2上端面加工有环形凹槽5,或防止坐便器滑动的粗糙式或纹路式蹲厕面,坐便器1下端面加工有安装橡胶圈4的凹槽3,将安装有橡胶圈4的坐便器1下端面放置在蹲便器2上端面的凹槽内。蹲便器2上的冲水装置和排污通道与普通蹲式马桶相同。坐便器1内腔加工有导便壁6和导便孔7。内腔上端制作有冲水孔8,内腔后端制作有冲水管道9,冲水管道9通向冲水孔8,与冲水管道连接的制作有橡胶、金属或塑料制作的冲水软管10,冲水开关11相接自来水管与冲水软管连接。坐便器1框体上端安装有坐圈12、外盖15,坐便器1后端安装有缓降式铰链14或非缓降式铰链,螺栓13通过螺栓孔将铰链14拴紧。与铰链14铰接的有外盖15、坐圈12,坐便器1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加工有隐形提手槽16或提手环,移动时更方便。坐便器1为椭圆形细腰花瓶状,精致美观。其下端周围尺寸比蹲便器2坑口稍大,蹲便器2除可用陶瓷制作外,蹲便器2也可和坐便器1及各零部件一样,均可用工程塑料或不锈钢制作而成。
权利要求
1.坐蹲两用马桶包括蹲便器,具体特征是在蹲便器上端面活动地设置有坐便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蹲两用马桶,其特征是坐便器后端设置有螺栓和缓降式铰链或非缓降式铰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蹲两用马桶,其特征是与所述铰链铰接的设置有外盖和坐圈,所述坐圈其下端面设置有橡胶或塑料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蹲两用马桶,其特征是坐便器内腔设置有冲水孔和与其连接的冲水管道及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蹲两用马桶,其特征是坐便器内腔设置有导便壁和导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蹲两用马桶,其特征是坐便器左右两侧或可设有提手槽或提手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蹲两用马桶,其特征是坐便器下端设置有环形凹槽和环形橡胶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蹲两用马桶,其特征是在蹲便器上端面设置有环形凹槽或粗糙式、纹路式蹲厕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日用卫生洁具,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坐蹲两用马桶。它公开了坐蹲两用马桶的蹲便器上活动地设置有坐便器,本发明可满足不同年龄和不同身体状态的用厕者的选择需求,解决了现有的洗手间由于仅有坐式马桶或蹲式马桶的单一配置,用厕者想坐不能坐,想蹲不能蹲的缺点,同时可防止上下楼层用厕时从蹲式马桶内散发的秽气,并使洗手间整体感觉整洁、雅观。
文档编号E03D11/00GK101092828SQ200710029229
公开日2007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6日
发明者陈安华 申请人:陈安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