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连接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07512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连接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本电气元件的连接座,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端子切开成上、下形状,经长短折曲,使其形成两边接触,同时两边接触点呈现大约相同的高度位置,并可用以从侧面推入或从下面垂直插入接触,其中,该连接端子同时具有单边接触所需材料面积与间距,可达到双边接触结构的两用连接座。
目前的电子组件和连接器的连接方式有直插入式和侧推入式二种,其视电子组件的接脚形状及脚数而定,若接触数较多,且接脚形状为圆柱状则采用侧推入式,若接脚形状为片状且脚数较少则采用直插入式;又,习用的连接座和电子组件的连接端子其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两边接触,另一种是单边接触,其中两边接触是先发展出来的技术,接触能力的可靠性较佳,而后为了要降低成本而发展出单边接触,该单边接触可节省端子材料成本及减少组装端子的工时,但是单边接触的可靠性远低于两边接触的可靠性,且单边接触的连接座零件要有很高的精密度配合,还未能达到两边接触能力的可靠性。请参阅

图1及图2所示,美国专利号4498725的连接端子是设计为两边接触式,其虽可达到两边接触但所需的端子材料面积与间距比单边接触所需的材料约多出一倍。又因料带连结于端子脚的方向,故无法将成排端子一次装入主体内,以致于组装端子时非常费时,此为其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缺点,产业界便因应而产生出数种连接座,其连接端子为了要达到两边接触,又可以成排端子组装,每一端子的间距均采用连接座间距的加倍距离,其为5.08毫米(0.2英寸)才能达到两边接触的端子材料所必须的面积及间距宽度,也才能采用成排组装,但因为连接座的间距为2.54毫米(0.1英寸),连接端子间距为5.08毫米(0.2英寸),要分为两次才能装足连接座所必须的间距2.54毫米(0.1英寸)的每一排容纳孔,且其主体与推动板组装及拆解均很复杂、费时又费力。
美国专利号4988310的连接端子设计为单边接触,请参阅图3所示,该单边接触端子材料已经比两边接触节省约一倍,但是单边接触仅靠一边接触导电,比两边接触的导电保障性低一倍,实为一大缺点;单边接触仅靠一边接触,连接座配合的相关零件都要有很高的精密度,制造成本自然也随着增加,单边接触端子仅靠单一边的弹性活动,该弹性容易疲乏,而且在未装入电子组件脚柱推动板操作定位于连接状态位置时,连接端子的接触已超过插入的中心处,形成无法采用垂直插入接触使用,如果推动板操作在连接位置,此时将电子组件脚柱插入,会造成连接端子下沉变形严重损坏的双重缺点,且只能单向使用连接座,实有不足之处。
一般习用连接座主体与推动板卡扣构造均无法简易快速将主体与推动板拆解分离,连接座焊接于电路板上后更难拆解分离,如果没有拆解工具供拆解,即使利用其它方式也必须花费很多时间将推动板拆解开,该推动板经外力拆开后,推动板的卡扣处均已损坏,甚至刮伤连接座主体,如欲再组装回去根本无法再使用。当今电子组件产品日新月异,脚柱已达数百支之多,因而连接座也同样必须要有数百支的连接端子,难免会有1至2支的连接端子必须要更换、维修或清除杂物灰尘等。连接座在制造完成后必须要做百分之百的接触导电检测,必须转动操作杆,操作到连接位置,检测完成后再操作到分离位置,检测一个连接座需要一个循环动作,会造成检测速度很慢、费时又费力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两用连接座,使其中的连接端子只需用单边接触端子的材料面积而可达到两边接触的连接端子,节省端子材料,且可一次同时装足连接座的每一排容纳孔所需的连接端子,并可采用侧面推入式及从上面垂直插入式,而达到两种功用。由于电子组件接脚有两种形状,一种为圆柱状脚数较多;另一种为片状脚数较少,圆柱状脚数较多式适合采用侧面推入式,片状脚数较少式则可以采用垂直插入式,因片状脚为长方形有四个角,如采用侧面推入式会割损推动板接脚导孔,且垂直插入式在连接座组装完成时定位于连接位置不需转动,因此,使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杆可在制程中做垂直插入、拔出的导电检测,使复数支连接端子可达到简易又快速的制程检测,又能确保连接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连接座,使其中的移动板背面后方处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一半圆形槽孔,在槽孔中央处设有一垫片固定座,其可嵌入一金属垫片,并可使操作杆的偏心突块套入于金属垫片内,而可防止移动板受力处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连接座,使其中所设的专用拆离工具可轻易快速的将移动板从连接座主体上拆解下来,而具有快速拆解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两用连接座,包括连接座主体和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连接座主体,其上设有数个容纳孔,该容纳孔内的一侧面上设有三个阶部,在另一侧边上设有二个阶部,且在主体两侧边各设有二个卡销,在卡销的中间处开设有一开槽;一可置入于上述容纳孔内的成排连接端子,其由料带及连接端子一体成型,在第一接触臂接触处与第二接触臂接触处采用切开成为上、下形状,第一接触臂与第二接臂的向下延伸部采用折曲结构,将第一接触臂折曲较长,第二接触臂折曲较短,长短折曲部将切开成为上、下形状的接触处由于折曲较长部所需的长度较长、折曲较短部所需的长度较短,因该长短的缩减,而使两边接触部呈现大约相同的高度位置,并达到两边接触,且该第一接触臂与第二接触臂的侧边及上端面折成便于供电子组件脚柱从侧面推入或垂直插入两种功用的斜弧形状。
一金属垫片,其断面呈倒U形状,其在两侧边设有卡合尖部;一置于上述连接座主体上的移动板,该移动板在两侧边各设有两个长方形的开口,并在一端背面的中央处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一半圆形槽孔,在槽孔的中央处设有一垫片固定座,其内嵌入一金属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由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两用连接座,其中所述的金属垫片,其两侧设有使其可被牢牢固定于移动板的垫片固定座内的卡合尖部。
前述的两用连接座,其中所述的连接座主体,其在所设的卡销中间处设的有一开槽,该开槽与移动板长方形开口部设有可插入其内的一拆解工具,该拆解工具的断面为一冂字形,其在两侧板的下方各延伸设有一裙部,该裙部上设有一斜形突块。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用以一次装入且具有双边接触的两用连接座,其结构是由连接座主体、一成排连接端子、一操作杆、一嵌入式金属垫片及一移动板所构成,其中,该成排连接端子为料带与连接端子成型为一体,该连接端子接触处采用切开成为上、下形状,再有用折曲长短,使其成为两边接触部,同时达到上形状折曲较长缩短较多,下形状折曲较短缩短较少,使两边接触点呈现大约相同的高度位置,连接端子的侧边及上端面设有导入斜弧形状,使连接座可采用侧向推入或垂直插入两种功用,移动板的背面中央处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一半圆形槽孔,在槽孔的中央处设有一垫片固定座,其可嵌入一金属垫片,并可将操作杆的偏心突块套入于金属垫片内,其可防止移动板受力处的磨损,该移动板的两侧边各设有两个长方形的开口,其可与连接主体的卡销扣合,并可利用一拆离工具的裙部插入主体的开槽移动板长方形的开口处,使拆离工具有可轻易快速的将移动板从连接座主体上拆解起来,其具有一快速拆解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端子只需用单边接触端子的材料面积即可达到两边接触的连接端子,节省端子材料,且可一次同时装足连接座的每一排容纳孔所需的连接端子,并可采用侧面推入式及从上面垂直插入式,而可达到两种功用。其操作杆可在制程中做垂直插入、拔出的导电检测,使复数支连接端子可达到简易又快速的制程检测,又能确保连接的质量。又本实用新型所设的专用拆离工具可轻易快速的将移动板从连接座主体上拆解下来,而具有快速拆解的良好效果。本实用新型确可达到预期的目的及功效,而具有实质上的实用性,又本实用新型为同类产品所未曾出现过而确属首创,实为一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习知两边接触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2为图1连接端子的平面展开面积图;图3为另一习知单边接触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两用连接座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成排导电片平面展开面积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成排导电片经折曲后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主体与连接端子的组合图;图9为图8中沿C-C线的剖视图,虚线表示与移动板及电子组件组合后的状态图;图10为电子组件的片状接脚预备插入于连接端子的俯视图;图11为电子组件的圆形接脚预备推入连接端子的俯视图,虚线表示推入时的状态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的后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板的剖视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专用拆解工具的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两用连接座的具体技术内容、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两用连接器10,主要包括有一连接座主体12、成排连接端子14、一操作杆16、一嵌入式金属垫片18及一移动板20所构成;其中,该连接座主体12上设有复数个容纳孔22,其可供成排连接端子14插入,该容纳孔22内的一侧面上设有三个阶部24、24′、24″,在另一侧边上设有二个阶部26、26′,(如图9所示);该连接座主体12的两侧边各设有二个卡销28,在卡销28的中间处开设有一个开槽30;连接座主体12的上端两侧部各延伸有一固定座32,该固定座32上设有一半圆形的沟槽34,在一沟槽34内设有一限制槽39,请同时参阅图9所示,该连接座主体12的背面且在两容纳孔22之间设有复数个省料孔68,连接座主体12在注射成型时,可减少缩水现象,而防止外观凹凸不平及产生尺寸的差异。
该成排连接端子14是由料带36及连接端子38一体成型,请参阅图5所示,为成排连接端子14经冲压切断成型展开的平面形状;请参阅图6所示,该料带36与连接端子38之间设有一折断线56,以便使两者分离,请同时参阅图7所示,该连接端子38成相对交替的排列的方式可节省料带36的损耗,第一接触臂40与第二接触臂42之间设有一切开处44,且在第一接触臂40与第二接触臂42的一侧边46、48及上端面50、52折成斜弧形状,以便供电子组件圆形脚柱74(如图8、图10、图11所示)从侧面推入(如箭头A处所示)或将片状接脚72从上端垂直插入(如箭头B处所示)然后在第一接触臂40与第二接触臂42的向下延伸处设有一折曲部58、60,该折曲部58较长,折曲部60较短,使第一接触臂40与第二接触臂42分开成两边,且经折曲后该折曲部58较长,折曲部60较短,因第一接触臂40的折曲部较长,使第一接触臂40往下缩短较多,而第二接触臂往下缩短较少,则使第一接触臂40与第二接触臂42的两边接触位置大约呈为同一高度;在第一接触部40与第二接触部42的底部间设有一弹性卡紧部62,使连接端子38装入容纳孔22后能卡紧于连接座主体12内,在第一接触臂40与第二接触臂42相接且向下位置处延伸设有一脚柱54,该脚柱54上设有一凸点64,以便使该凸点64靠在容纳孔22的内壁面上,具有垂直定位连接端子的功能,凸点64向下处冲压成凸条66的形状,以便达到加强端子脚的功能。
请同时参阅图4、图8及图9所示,将成排导电片即将成排连接端子14同时一次装足连接座主体12的每一排容纳孔22内,再将料带36与连接端子38分离开,使容纳孔22内装入所需的连接端子38;该连接端子38可适用两种形状的电子组件接脚,可采用侧推入式或垂直插入式两种功用;请参阅图10所示,为电子组件为片状接脚72,采用垂直插入式接触,为向下方向直接插入,其可与连接端子38接触,而形成通路;请参阅图11所示,为电子组件为圆形接脚74,采用侧推入式接触,为朝箭头A方向推入,其可与连接端子38接触,而形成通路。
一操作杆16可置入于固定座32半圆形的沟槽34内,其为由一转轴76及一握把78所构成,且其为一体成型,该转轴76的中央适当处设有一偏心突块80,且在靠近握把78处设有一定位柱82,该定位柱82可置入于限制槽39内,其可防止操作杆16在连接座主体12内发生轴向移动。
一嵌入式金属垫片18,其断面呈倒U形状,其在两侧边设有卡合尖部84。
一移动板20上设有复数个导位孔86,可供电子组件接脚110导位推入或插入,其在两侧边各设有两个长方形的开口88,其可与连接座主体12的卡销28相扣合,使其固定在连接座主体12上,两长方形开口88之间处设有一上、下卡止部90、92,并在一端背面的中央处设有一固定座94,请同时参阅图12所示,为移动板20的后视图,该固定座94上设有一半圆形的槽孔96,在槽孔96的中央处设有一垫片固定座98,其可嵌入一金属垫片18,请同时参阅图13所示,可使操作杆16的偏心突块80套入于金属垫片18内,以防止移动板20受力处槽孔96的过度磨损;当握把78被往上带动或往下带动时,使移动板20作平行方向的前后移动,当移动板20操作固定在接触位置,可使握把78扣合在上、下卡止部90、92之间,其可供电子组件接脚插入使用或在制程中作百分之百的检测,不需转动操作杆做每检测一个转动一次操作杆的一循环动作,如此就可直接采用垂直插入方式使其检测电子组件接脚和连接座连接端子的接触形成通路状态。
在连接座主体12的卡销28中间处设有一个开槽30,该开槽30另设有一专用的拆解工具100而可供其插入,请参阅图14所示,与本实用新型同时使用且为专用的该拆解工具100的断面为一冂字形,其在两侧板下方各延伸设有一裙部106,该裙部106上设有一斜形突块104,该斜形突块104恰可插入于移动板20的长方形开口88与连接座主体12的开槽30内,藉拆解工具100往下施力,该斜形突块104将迫使移动板20的内壁面向外顶开,如此,移动板20的长方形开口88便和卡销28呈现相分离而不卡扣的状态,此时就可轻易的将移动板20从连接座主体12内取出;拆解工具100的面板108上设有一加强板102,其可防止面板108因受力而弯曲变形。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确实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与功效,但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针对一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而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凡依据其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及等同变更,均仍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连接座,包括连接座主体和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连接座主体,其上设有数个容纳孔,该容纳孔内的一侧面上设有三个阶部,在另一侧边上设有二个阶部,且在主体两侧边各设有二个卡销,在卡销的中间处开设有一开槽;一可置入于上述容纳孔内的成排连接端子,其由料带及连接端子一体成型,在第一接触臂接触处与第二接触臂接触处采用切开成为上、下形状,第一接触臂与第二接臂的向下延伸部采用折曲结构,将第一接触臂折曲较长,第二接触臂折曲较短,长短折曲部将切开成为上、下形状的接触处由于折曲较长部所需的长度较长、折曲较短部所需的长度较短,因该长短的缩减,而使两边接触部呈现大约相同的高度位置,并达到两边接触,且该第一接触臂与第二接触臂的侧边及上端面折成便于供电子组件脚柱从侧面推入或垂直插入两种功用的斜弧形状。一金属垫片,其断面呈倒U形状,其在两侧边设有卡合尖部;一置于上述连接座主体上的移动板,该移动板在两侧边各设有两个长方形的开口,并在一端背面的中央处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上设有一半圆形槽孔,在槽孔的中央处设有一垫片固定座,其内嵌入一金属垫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垫片,其两侧设有使其可被牢牢固定于移动板的垫片固定座内的卡合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连接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座主体,其在所设的卡销中间处设的有一开槽, 该开槽与移动板长方形开口部设有可插入其内的一拆解工具, 该拆解工具的断面为一冂字形,其在两侧板的下方各延伸设有一裙部,该裙部上设有一斜形突块。
专利摘要一种两用连接座,其由连接座主体、成排连接端子、操作杆、嵌入式金属垫片及移动板构成。成排连接端子接触处切开为上、下形状,折曲为两边接触部,侧边及上端面设有导入斜弧,使连接座可采用侧向推入或垂直插入两种功用,移动板背面设有固定座,其上设有半圆形槽孔,槽孔设有垫片固定座,可嵌入金属垫片,将操作杆偏心突块套入金属垫片,移动板两侧设有长方形开口与主体卡销扣合,利用拆离工具裙部插入开口处,可轻易快速将移动板从连接座主体上拆解,具有快速拆解效果。
文档编号H01R43/20GK2195804SQ9421121
公开日1995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1994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1994年5月18日
发明者蔡添庆 申请人:蔡添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