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水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12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节水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座便器排污管上的阻气节水装置,该装置不仅 能替代阻力较大的返水弯和用水量较大的存水弯,尤其是能阻止下水道的 气体通过排污管返回。
背景技术
目前,座便器为防止下水道的气体通过排污管返回,在排污管上设有返水弯 和存水弯,这是一种即简单又有效的方法。但是对水的排放造成较大的阻 力,便池里的水必须具有较大的流速和较高的水位,才能完成清洗和排放, 这给进一步节约用水带来较大的困难,为了取消和替代阻力较大的返水弯 和用水量较大的存水弯,许多有关专利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
cn20081000192. 4, cn20071000465. 2, cn200620023348.3,
cn20052004208. 0,都采用惯量较大的机械或人为控制的方法,人为控制不 准确,老人动作缓慢,尤其是污水排放时产生的较大动能与机械惯量叠加, 致使机械装置不能迅速回位,给下水道的气体返回留下了时 间,cn20081000192. 4, cn200620023348. 3的便池底部留有较大的空间,里 面充满下水道的气体,便池污水排放不能将这些气体排挤到下水道里,也不 能用新鲜气体去充满该空间,给下水道的气体返回留下储备,2004年香港 非典爆发,病毒就是从下水道泛出成灾的。
现有的座便器长时间不用,存水弯里的水会慢慢减少,露出空隙,下 水道的气体就会返回室内,天下大雨地势低洼,积水倒灌,下水道污水会 通过排污管返回室内。
针对现有的座便器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在座便器排污 管上的二态阻气开关和三态阻气开关,该装置不仅能替代水阻力较大的返 水弯和用水量较大的存水弯,尤其是能阻止下水道的气体通过排污管返回, 并获得好的节水效果。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座便器由水箱、
便池、排污管组成,排污管从便池出口横向伸出,呈现平直或略微向下倾
斜的状态,再弯曲向下,组成污水前排放的座便器或污水后排放的座便器, 在靠近便池出口的排污管上开设一段缺口 , 二态阻气开关或三态阻气开关
的前端和后端接口,与缺口的两端顺序对接,组成一根完整的排污管;三 态阻气开关的壳体内设置积水槽和一块开关板,开关板的上端与壳体绞链, 下段的一部分伸在积水槽里,将积水槽里的水,分隔成底部连通的左右两 部分,形成U型水通道,开关板朝向便池的一面与阻气开关的壳体之间形 成缝隙状态,该缝隙为小便尿液提供专用通道,开关板朝向便池摆动到与 阻气开关的壳体靠紧时,开关板处于关闭状态,便池具有了蓄水功能;开 关板在便池水压的作用下,背向便池摆动到终点位置时,开关板处于开启 状态,瞬时开关板在自重力的作用下又返回到缝隙状态,即U型水通道状 态。
二态阻气开关的开关板不设置关闭状态,只设置缝隙状态和瞬时开启 状态。
在开关板或阻气开关的壳体上镶嵌橡塑软体物,使开关板在缝隙状态、 关闭状态及其过渡过程中,以及长时间不使用,能封闭从下水道通过排污 管返回的气体。
积水槽里斜放置一块与壳体绞链的填平板,板的一段在水中, 一端露 出水面,便池的污水冲出来,压倒露出水面的一段,水中的一段同时升起, 填平积水槽的口处,为污物通过铺平道路。
在积水槽的左侧、前端接口的下面设置磁铁滑动槽,里面安放永久磁 铁,磁铁滑动到开关板的吸力位置点时,开关板处于关闭状态,离开吸力 位置点时,开关板处于瞬时开启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三态阻气开关被关闭后,便池具有了蓄水功能, 排泄物全部落入水中,消除异味,排泄物受到水阻力和浮力的作用,弱化 了与便池瓷面的黏连,防止座便器干臭,防止无水倒灌,节约用水量可达 70%以上,便池无积水,消除了男士小便产生的水打水及虹吸现象结束时发 出的噪音。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三态阻气开关纵剖图。
图2是二态阻气开关纵剖图。
图3是二态阻气开关和三态阻气开关与便池、排污管的连接图。
在图1、 2、 3中,二态阻气开关和三态阻气开关的壳体(1)、前端接口 (2)后端接口 (3)、积水槽(4)、填平板(5)、开关板(6)、磁铁滑槽(7)、
磁铁(8)、橡塑软体物(9)、三态阻气开关缝隙(10)、 二态阻气开关缝隙 (100)、便池(11 )、阻气开关(12)、排污管上段(13)、排污管弯曲段(14)、
排污管下段(15)、排污口 (16)、水箱(17)。
在图l的实施例中,三态阻气开关的壳体(1)内设置积水槽(4),壳 体(1)的左侧是前端接口 (2),右侧是后端接口 (3),开关板(6)的上 端与壳体(1)绞链,下段的一部分伸在积水槽(4)里,将积水槽(4)里 的水,分隔成底部连通的左右两部分,形成U形水通道,开关板(6)朝 向便池的一面与阻气开关的壳体(1)之间形成缝隙(10)状态,该缝隙(10) 为小便尿液提供专用通道,开关板(6)朝向便池摆动到与阻气开关的壳体
(1)靠紧时,开关板(6)处于关闭状态,便池(11)具有了蓄水功能; 开关板(6)在便池(11)水压的作用下,背向便池(11)摆动到终点位置 时,开关板(6)处于开启状态,瞬时开关板(6)在自重力的作用下又返 回到缝隙(10)状态,即U型水通道状态。在开关板(6)或阻气开关的 壳体(1)上镶嵌橡塑软体物(9),使开关板在缝隙(10)状态、关闭状态 及其过渡过程中,以及长时间不使用,能封堵从下水道通过排污管返回的 气体。积水槽(4)里斜放置一块与壳体(l)绞链的填平板(5),填平板(5) 的一段在水中, 一端露出水面,便池的污水冲出来,压倒露出水面的一段, 水中的一段同时升起,填平积水槽(4)的口处为污物通过铺平道路。在积 水槽(4)的左侧、前端接口 (2)的下面设置磁铁滑动槽(7),里面安放 永久磁铁(8),磁铁滑动到开关板(6)的吸力点位置时,开关板(6)与 壳体(l)紧处于关闭状态,离开吸力位置点时,开关板(6)在水流的作用 下处于瞬时开启状态。
在图2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二态阻气开关的壳体(l)内设置积水槽
(4),积水槽(4)里斜放一块与壳体(l)绞链的填平板(5),填平板(5)
的一段在水中,另一端露出水面,壳体(1)的左侧是前端接口 (2),右侧 是后端接口 (3),开关板(6)的上端与壳体(1)绞链,下段的一部分伸 在积水槽(4)里,将积水槽(4)里的水,分隔成底部连通的左右两部分, 形成U型水通道,开关板(6)朝向便池的一面与阻气开关的壳体(1)靠 紧形成缝隙(100)状态,该缝隙(100)为小便尿液提供专用通道,二态 阻气开关不设关闭状态,只有缝隙(100)和开启状态,在积水槽(4)的 左侧、前端接口 (2)的下面设置磁铁滑动槽(7),里面安放永久磁铁(8), 永久磁铁(8 )在磁铁槽内固定不动,当便池内的水压大于磁铁对开关板(6) 的吸力时,开关板(6)自动开启;在开关板(6)或阻气开关的壳体(1) 上镶嵌橡塑软体物(9),使开关板在缝隙(100)状态、能封堵从下水道通 过排污管返回的气体,缝隙(100)是在壳体(1)或开关板(6)上设置凹 槽构成。
在图3中,座便器由水箱、便池、排污管组成,排污管上段(13)与 便池出口方向一直,呈现平直或略微向下倾斜的状态,与弯曲管段(14)、 排污管下段(15)组成污水前排放的座便器,在靠近便池出口的排污管上开 设一段缺口 , 二态阻气开关或三态阻气开关的前端接口 ( 2 )和后端接口 ( 3 ), 与缺口的两端顺序对接,构成串联,组成一根完整的排污管,排污管上段 (13)的横截面积大于排污口 (16)的横机面积,但又小于弯曲管段(14) 及排污管下段(15)的横截面积。
权利要求
1. 一种由水箱、便池、排污管组成的座便器,其特正是在靠近便池出口的排污管段上设置一段缺口,二态阻气开关或三态阻气开关的前端接口、后端接口分别与排污管缺口的两端顺序对接,构成串联;阻气开关的壳体内设有积水槽和斜放置的开关板,开关板上端与壳体绞链,下段的一部分伸在积水槽里,将槽里的水分隔成底部连通的两部分,构成U形水通道,开关板朝向便池的一面与壳体之间构成缝隙,该缝隙为小便尿液提供专用通道;三态阻气开关的开关板朝向便池摆动与壳体靠紧,呈显关闭状态;二态阻气开关的开关板朝向便池摆动与壳体靠紧,呈显缝隙状态。
2. 根据权利1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是在开关板或壳体上镶嵌橡塑软体 物,封堵气体通路。
3. 根据权利1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是在积水槽中斜放置一块与壳体绞 链的填平板, 一段在水中, 一段露出水面。
4. 根据权利l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是在积水槽的左侧,前端接口的下 面,设置磁铁滑动槽,三态阻气开关的磁铁滑动,二态阻气开关的磁铁在槽内固定不动o
5. 根据权利1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是在二态阻气开关的开关板或壳体 上设置凹槽,构成二态阻气开关的缝隙。
6. 根据权利l所述的座便器,其特征是从便池出口伸出的排污管上段, 呈现平直或略微向下倾斜状态,排污管上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排污口的横 截面积但又小于排污管弯曲段及排污管下段的横截面积。
全文摘要
一种安装在座便器排污管上的二态及三态阻气开关装置,该阻气装置与平直或略微向下倾斜的排污管组成串联,阻气装置的壳体内设计有开关板,积水槽,在积水槽里有填平板,开关板的上端与壳体绞链,下段在积水槽里,朝向便池方向的一面与壳体之间构成缝隙,该缝隙为小便尿液提供专用通道,结构简单;该阻气装置不仅能替代水阻力较大的返水弯和用水量较大的存水弯,尤其能阻止下水道的气体通过排污管返回,防止污水倒灌,消除了男士小便产生的水打水和虹吸现象结束前发出的噪音,并获得显著的节水效果。
文档编号E03D1/26GK101387124SQ20081022829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7日
发明者梁殿卿 申请人:梁殿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