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289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漏,由碗和盖构成,盖扣在碗上,碗由本体和下水管组成,下水 管穿过本体底,盖由盖板和筒体组成,盖板上大于筒体的部分有漏水孔,筒体
下部有通水孔,盖的通水孔上沿到碗的下水管上端的距离仅为5 15mm。由于我 国北方天气干燥,水分蒸发很快,这部分水蒸发完后就失去了水封作用,下水 管里的臭气就返到室内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大起水封作用的储水量的地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漏,由碗1和盖2构成,盖2扣在碗1上,碗l由 本体11和下水管12组成,下水管12穿过本体11的底,下水管12的管径与室 内下水管相配合,盖2由盖板22和筒体21组成,盖板22在筒体21的上底上, 盖板22上大于筒体21的部分有漏水孔,筒体21下部有通水孔或豁孔,其特征 在于筒体21的通水孔或豁孔的上沿到碗1的下水管12上端的距离为 20 5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漏,其碗1的本体11下面有粗管13,其管径与室内下 水管相配合,而下水管12的管径小于室内下水管的内径,以增大起水封作用的 储水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漏,其盖2上有漏水孔的部分低于筒体21的上底,筒 体21的盖板22与碗1的上沿齐平或略低于碗1的上沿,以保持地面上无突出 物和便于地面水的聚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漏,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起水封作用的储水量大, 便于地面水的聚集。

图l为地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地漏,由碗1和盖2构成,盖2扣在碗1上,碗1由本体11、下水管12和 粗管13三部分组成,粗管13在本体11下面,其管径与室内下水管12相配合, 下水管12穿过本体11的底,下水管12的管径小于室内下水管12的内径,盖2 由盖板22和筒体21组成,盖板22上大于筒体21的部分有漏水孔,有漏水孔 的部分低于筒体21的上底,筒体21的盖板22略低于碗1的上沿,筒体21下 部有通水豁孔,筒体21的通水豁孔的上沿到碗1的下水管12上端的距离为 40~45mm。
权利要求1、一种地漏,由碗(1)和盖(2)构成,盖(2)扣在碗(1)上,碗(1)由本体(11)和下水管(12)组成,下水管(12)穿过本体(11)的底,盖(2)由盖板(22)和筒体(21)组成,盖板(22)在筒体(21)的上底上,大于筒体(21)的部分有漏水孔,筒体(21)下部有通水孔或豁孔,其特征在于筒体(21)的通水孔或豁孔的上沿到碗(1)的下水管(12)上端的距离为20~50mm。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碗(1)的本体(11) 下面有粗管(13)。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2)上有 漏水孔的部分低于筒体(21)的上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漏,由碗1和盖2构成,盖2扣在碗1上,碗1由本体11和下水管12组成,下水管12穿过本体11的底,下水管12的管径与室内下水管相配合,盖2由盖板22和筒体21组成,盖板22在筒体21的上底上,盖板22上大于筒体21的部分有漏水孔,筒体21下部有通水孔或豁孔,其特征在于盖2的通水孔或豁孔的上沿到碗1的下水管12上端的距离为20~50mm。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漏,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起水封作用的储水量大,便于地面水的聚集。
文档编号E03C1/28GK201187076SQ200820011298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5日
发明者张宝剑 申请人:张宝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