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箱双档排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39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箱双档排水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箱双档排水陶,特别适用于入墙式水箱。
技术背景入墙式水箱排水阀因受到水箱厚度的制约,因此如何使排水阀体积小,特 别是直径较小, 一直是困扰厂家的问题。而且,因入墙式水箱排水阀维修及拆 装麻烦,因此对排水阀的稳定性要求日益增高。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直径较小,工作稳定的水箱双档排水 阀,特别适用于入墙式水箱。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双档排水阀,含本体、全排和半排拉杆、导管和设于导 管下的止水组、全排浮桶和半排浮桶,其特征是全排浮桶设于一调节杆上, 调节杆与设于底板的挂架连接,挂架套设于导管上,全排拉杆通过一全排提杆 套设于导管上端;半排浮桶套设于导管上,半排拉杆直接套设于导管上端;在 本体顶部设有转盖,转盖内设有与全排拉杆联动的滑杆和摆杆,摆杆可卡位于 调节杆上。为满足不同水位需要,所述的调节杆上设有调节齿,导管上设有半排浮桶 调节齿。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直径较小,半排时摆杆对调节杆的卡位稳定,直至 半排完成浮桶下落,摆杆才脱离调节杆复位,工作十分稳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部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全排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排状态剖视图。其中1.全排拉杆,2.全排提杆,3.半排拉杆,4.溢水管,5.本体,6. 滑杆,7.摆杆,8.调节杆,9.全排浮桶,IO.止水组,ll.排水底座, 12.底板,13.挂架,14.半排浮桶,15.导管,16.转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全排拉杆1与全 排提杆2连接,全排提杆2套接于导管15上部,全排浮桶9套合于调节杆8上 的齿条;调节杆8与设于底板12上的挂架13连接,挂架13套设于导管15下 部;半排拉杆3直接套设于导管15上部,溢水管4与导管15顶部连接,半排 浮桶14套合于导管15上部齿条上;本体5顶部设有转盖16,转盖16内侧设有 滑杆6和摆杆7,滑杆6与全排拉杆1接触连接,并与全排拉杆l联动;摆杆7 与转盖16通过一轴孔配合,摆杆7可转动并卡位于调节杆8上部。上述各部件 连接安装于本体内,再整体套合于排水底座11上(如图2)。止水状态时,全排提杆2限制摆杆7的摆动,使摆杆7的底端压合于调节杆8上部。半排时,半排拉杆3直接将导管15及浮桶提升,由于摆杆7的底端压合于 调节杆8上部,限制全排浮桶上升,此时全排浮桶不起作用,当浮桶浮力不足 时,导管15及浮桶下落,从而完成半排。全排时,全排拉杆1带动全排提杆2和滑杆6,导管15提升;滑杆6上滑 并使摆杆7转动,摆杆7的底端移出调节杆8上部,并使调节杆8及全排浮桶9 提升,挂架13与导管15结合,使导管15不下落;全排浮桶9下落后,带动挂 架13下摆,挂架13与导管15,导管15下落从而完成全排。本实用新型在常态下摆杆7的底端压合于调节杆8上部,其摆动由全排拉 杆1控制;同样原理,反之,摆杆7的底端常态下亦可与调节杆8上部脱开, 由半排拉杆3控制其摆动并压合于调节杆8上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直径较小,半排时摆杆对调节杆的卡位稳定,直至 半排完成浮桶下落,摆杆才脱离调节杆复位,工作十分稳定。
权利要求1.水箱双档排水阀,含本体、全排和半排拉杆、导管和设于导管下的止水组、全排浮桶和半排浮桶,其特征是全排浮桶设于一调节杆上,调节杆与设于底板的挂架连接,挂架套设于导管上,全排拉杆通过一全排提杆套设于导管上端;半排浮桶套设于导管上,半排拉杆直接套设于导管上端;在本体顶部设有转盖,转盖内设有与半排拉杆联动的滑杆和摆杆,摆杆可卡位于调节杆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双档排水阀,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杆上设有调节 齿,导管上设有半排浮桶调节齿。
专利摘要水箱双档排水阀,含本体、全排和半排拉杆、导管和设于导管下的止水组、全排浮桶和半排浮桶,其特征是全排浮桶设于一调节杆上,调节杆与设于底板的挂架连接,挂架套设于导管上,全排拉杆通过一全排提杆套设于导管上端;半排浮桶套设于导管上,半排拉杆直接套设于导管上端;在本体顶部设有转盖,转盖内设有与半排拉杆联动的滑杆和摆杆,摆杆可卡位于调节杆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直径较小,半排时摆杆对调节杆的卡位稳定,直至半排完成浮桶下落,摆杆才脱离调节杆复位,工作十分稳定。
文档编号E03D1/35GK201165691SQ200820022089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4日
发明者于兴义, 东 彭 申请人:彭 东;于兴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