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道进口补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01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道进口补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道领域,尤其是一种鱼道进ロ补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意识到水力发电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鱼类种质交流通道形成了隔阻,造成了生境破碎化。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建设项目环境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通过修建鱼道为鱼类提供洄游通过水闸或坝的人工水槽备受关注。鱼道的设计,主要考虑鱼类的上溯习性,在闸坝的下游,鱼类依靠水流的吸引进入
鱼道,鱼类在鱼道中需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克服流速溯游至上游,下行鱼可通过鱼道顺流而下,为了吸引鱼类进入鱼道,通常在鱼道进ロ处设置有诱导设施,一般采用的诱导设施有拦鱼坝(堰)、拦网、电栅、水流诱导等,其中水流诱导是最为常用的ー种方式,所述水流诱导是指通过控制鱼道进ロ的水流流速,使其流速达到ー个合适的范围,从而吸引鱼类进入鱼道,但是由于发电机组工作时会使得鱼道进ロ处尾水渠水位的升高,同时工作的发电机组数量越多,尾水渠的水位升高的越多,尾水渠水位的升高会导致鱼道进ロ处的水流流速降低,不能很好的吸引鱼类进入鱼道,因此,为了提高诱鱼效果,通常需要在鱼道进ロ进行补水从而使鱼道进ロ处的水流流速达到规定的要求,目前,对于鱼道进ロ的补水方式通常采用集中补水的方式,虽然集中补水的方式能够调节鱼道进ロ的水流流速,但是,集中补水的方式在补水管的出水ロ处流速较大,其它位置流速较小,这样很容易造成鱼道进ロ处的水流流态紊乱,无法有效的吸引鱼类进入鱼道,鱼道进ロ的诱鱼效果较差,而且集中补水会使得鱼道的局部池室段流速过慢,影响鱼类的上溯,对鱼类上溯产生阻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诱鱼效果较好的鱼道进ロ补水系统。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池,补水池上连接有补水总管,所述补水总管上连接有至少ー个补水分管,所述补水分管上连接有多个补水支管。进ー步的是,所述补水支管的出水ロ处设置有格栅。进ー步的是,所述补水分管上连接有至少ー个引鱼射水管。进ー步的是,所述补水总管、补水支管、引鱼射水管上设置有截止阀。进ー步的是,所述补水支管、补水总管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进ー步的是,还包括抽水池,抽水池底部设置有尾水渠进水ロ,抽水池内设置有至少ー个长轴深井泵,所述长轴深井泵的出水ロ通过水管与补水池连通。进ー步的是,所述补水池、抽水池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上连接有液位信号器。进ー步的是,所述补水池、抽水池内设置有潜水排污泵,潜水排污泵上连接有排污管。进ー步的是,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止回阀。进ー步的是,所述补水池上端设置有溢流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鱼道进ロ补水系统采用分段补水的方式,可以对鱼道进ロ的多个位置同时进行补水,从而使整个鱼道进ロ的水流流速同时发生变化,不会出现局部范围内水流流速过快的现象,进而也不会破坏鱼道进ロ处的水流流态,能够保持鱼道进ロ处的水流流态稳定,从而有效的吸引鱼类进入鱼道,鱼道进ロ的诱鱼效果较好,而且采用多个补水支管补水,每个补水支管的出口处流速都不会太大,不会对鱼道的流速造成太大的影响,进而也不会影响鱼类的上溯,不会对鱼类上溯产生阻碍。



图I是本发明鱼道进ロ补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补水池I、补水总管2、补水分管3、补水支管4、格栅5、引鱼射水管
6、截止阀7、流量调节阀8、抽水池9、尾水渠进水口 10、长轴深井泵11、液位传感器12、液位信号器13、潜水排污泵14、排污管15、止回阀16、溢流管17、尾水渠18。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ー步说明。如图I所示,该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池1,补水池I上连接有补水总管2,所述补水总管2上连接有至少ー个补水分管3,所述补水分管3上连接有多个补水支管4。该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安装在鱼道进ロ处,其补水过程如下首先,将补水池I中的水引入补水总管2,然后补水总管2内的水再分别流入补水分管3内,接着再流入各个补水支管4内,最后从补水支管4的出水ロ处排出,起到补水的目的,上述鱼道进ロ补水系统采用分段补水的方式,可以对鱼道进ロ的多个位置同时进行补水,从而使整个鱼道进ロ的水流流速同时发生变化,不会出现局部范围内水流流速过快的现象,进而也不会破坏鱼道进ロ处的水流流态,能够保持鱼道进ロ处的水流流态稳定,从而有效的吸引鱼类进入鱼道,鱼道进ロ的诱鱼效果较好,而且采用多个补水支管4补水,每个补水支管4的出水ロ处流速都不会太大,不会对鱼道的流速造成大大的影响,进而也不会影响鱼类的上溯,不会对鱼类上溯产生阻碍。在上述实施过程中,为了进一歩的防止补水支管4出水ロ处的水流流速过大,在所述补水支管4的出水ロ处设置有格栅5,通过设置格栅5可以使补水支管4内的水通过格栅5溢流出去,能够有效避免补水支管4出ロ处的水流流速局部过大,能够进一歩的保持鱼道进ロ处的水流流态稳定,从而有效的吸引鱼类进入鱼道,同时也能够更进一歩的减小对鱼道的流速造成影响,不会对鱼类上溯产生阻碍。进ー步的是,为了提高鱼道进ロ的诱鱼效果,所述补水分管3上连接有至少ー个引鱼射水管6。鱼道进ロ补水系统通常是在发电机组工作时补水作业,其它时段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补水的,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水,为了便于实现在特定的时机补水,所述补水总管2、补水支管4、引鱼射水管6上设置有截止阀7。为了控制补水的水量,所述补水支管4、补水总管2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8,通过流量调节阀8可以自由的调整所需的补水量,从而精确控制鱼道进ロ的水流流速。补水池I中的水一般来自于下游的水库,但有时下游的水库水位较低,无法引流到补水池I中,因此,为了保证在任何时候补水池I中都有充足的水源,设置了抽水池9,抽水池9底部设置有尾水渠进水口 10,抽水池9内设置有至少ー个长轴深井泵11,所述长轴深井泵11的出水ロ通过水管与补水池I连通,尾水渠18中的水通过尾水渠进水口 10进入到抽水中,然后利用长轴深井泵11将抽水池9中的水再抽到补水池I中,由于尾水渠18在任何时候都会有水,因此,可以保证补水池I在任何时候都有充足的水源,从而保证补水作业的正常进行。为了及时准确的了解补水池I、抽水池9中的水位,所述补水池I、抽水池9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2,所述液位传感器12上连接有液位信号器13。补水池I、抽水池9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在补水池I、抽水池9池底沉积ー些污 泥,为了便于清理这些污泥,在补水池I、抽水池9内设置有潜水排污泵14,潜水排污泵14上连接有排污管15。为了防止被抽出去的污泥回流入补水池I、抽水池9中,在排污管15上设置有止回阀16,在排污管上还可设置截止阀方便操作。另外,为了防止补水池I内的水过多而溢流到四处,在补水池I上端设置有溢流管17,通过溢流管17将多余的水排放到指定的位置,避免水溢流到四处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权利要求
1.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补水池(1),补水池(I)上连接有补水总管(2),所述补水总管(2)上连接有至少ー个补水分管(3),所述补水分管(3)上连接有多个补水支管(4)。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支管(4)的出水ロ处设置有格栅(5)。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分管(3)上连接有至少ー个引鱼射水管(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总管(2)、补水支管(4)、引鱼射水管(6)上设置有截止阀(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支管(4)、补水总管(2)上设置有流量调节阀(8)。
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抽水池(9),抽水池(9)底部设置有尾水渠进水口(10),抽水池(9)内设置有至少ー个长轴深井泵(11),所述长轴深井泵(11)的出水ロ通过水管与补水池(I)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补水池(I)、抽水池(9)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2),所述液位传感器(12)上连接有液位信号器(1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干所述补水池(I)、抽水池(9)内设置有潜水排污泵(14),潜水排污泵(14)上连接有排污管(1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15)上设置有止回阀(16)。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鱼道进ロ补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池(I)上端设置有溢流管(17)。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鱼效果较好的鱼道进口补水系统。该补水系统,包括补水池,补水池上连接有补水总管,所述补水总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补水分管,所述补水分管上连接有多个补水支管。该补水系统采用分段补水的方式,可以对鱼道进口的多个位置同时进行补水,从而使整个鱼道进口的水流流速同时发生变化,不会破坏鱼道进口处的水流流态,能够保持鱼道进口处的水流流态稳定,从而有效的吸引鱼类进入鱼道,鱼道进口的诱鱼效果较好,而且采用多个补水支管补水,每个补水支管的出口处流速都不会太大,不会对鱼道的流速造成太大的影响,进而也不会影响鱼类的上溯,不会对鱼类上溯产生阻碍。适合在鱼道领域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E03B11/00GK102747714SQ20121025897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5日
发明者兰岗, 周小波, 张连明, 李亚农, 王泽溪, 职小前, 蒋红, 郎建, 陈静 申请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