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便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349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流便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高效传递洗刷水流速来进行污水置换,从而充分达到卫生、节水之目的的导流便盆。
背景技术
节水,近十多年来已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 高度重视。据统计,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约15亿人口缺乏洁净饮用水,其中29个国家的4. 5亿人口完全生活在缺水状态中。目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北京作为有1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人均水资源只有3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30分之一,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警戒线。在人们的日常用水中,便器冲洗耗水要占全部生活用水的27%之多,因此,研制节水便器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便器,常见的有坐便器和蹲便器两种。是500年前英国人的发明,在我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坐便器还是蹲便器,都必须要有一个便盆。便盆主要由面板、进水口、导水圈、布水眼(出水孔)、便盆底、排污口等构成。有史以来,便盆的盆腔都为喇叭口的类似圆、椭圆状结构与排污口结合。人们不知是图生产的方便还是受审美习惯的影响,总是把排污口设定在盆腔偏中的地方。虽然唐山惠达陶瓷厂生产有一款蹲便器的盆腔流畅面有一侧是接近垂直,但因为排污口上部开口较大,这条垂直线离排污口还有一点距离,还是不能与排污口管壁上的垂直延长线重合。我们知道,蹲便器均为一个很浅的长形椭圆盆腔,且前端有一个主冲洗口,水流的冲刷力方向基本上是水平方向;在座便器中,直冲式马桶的盆腔为锅底形,前端开有一个较大的主冲洗口,布水眼的方向是垂直向下,主水流的冲刷力方向是顺着锅底向后冲;虹吸式马桶的布水眼都倾斜一定角度旋转式洗刷,除了向下的自由落体力量外,大量的水流惯性力量都向四周分散。我们还知道,便盆要冲洗、置换干净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较高水压和较大水流。关于如何满足有较高水压的问题,我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导压便盆的设想,2009年5月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给我颁发了 200710143460. X的发明专利证书。这项发明对于减少导水圈对水压能量释放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中央电视十台《我爱发明》曾两次对这一发明进行了专题播放。但是,即使是有较大水流同时满足冲洗条件,置换效果也常常不好。特别是对于有主冲洗口的蹲便器和直冲式马桶来讲,主水流的惯性力总是向后冲的,导入下水管之前水流方向会发生急剧改变,大部分水流的惯性力丧失,水流就基本上只能靠自由落体的力量向外排。这样,导致几乎全世界的蹲便和直冲式马桶的置换指标都不能达标。便盆是洗干净了,但粪便冲不出排污口 ;对于没有主冲口的虹吸马桶来说,由于是旋转式冲洗,水流力量分散,所以需要很多水才能置换。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几年来想出了在盆底加喷射孔(又叫辅冲孔、助冲孔)的办法来解决置换问题。但由于喷射孔需要有较大水流才能帮助虹吸,又使70%的水没有经过洗刷便盆,造成了便盆洗刷不干净的问题,所以人们经常要用手刷便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高效传递洗刷水流速来进行污水置换,从而充分达到卫生、节水之目的的导流便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导流便盆而解决的,该导流便盆包括面板、排污口、上底、下底、主冲洗口、盆架、布水眼、导流板、进水口、排污口等,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排污口之上的迎水面一侧,且挡水部分的导流板与排污口的水平面夹角小于90度;所述导流板可以直接与面板相接,使便盆中没有上底;所述导流板可以设计成
平板、孤形板。本实用新型导流便盆与现有坐式、蹲式便器的便盆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在排污口之上的迎水面一侧设置有导流板,能使主要部分的水流惯性力很顺畅、很集中的引导到向排污口下方冲击的方向,达到强制置换的效果,从而很好地解决了现行蹲便器、直冲式马桶置换困难和虹吸式马桶的喷射孔要浪费70%水的问题。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图I是本实用新型导流便盆实施方式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便盆实施方式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流便盆实施方式结构截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流便盆实施方式结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I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导流便盆的具体实施方式
。大体构造和现行洁具的差不多,面板I位于托板6、上底3、下底9之上,在面板I之下,前端设置有主冲洗口 4,导水圈5的四周设有布水眼7。导流8设置在排污口 2之上的迎水面,并且其挡水部分与排污口2的水平面所构成的夹角a要小于90度。导水板8设置的位置根据排污口 2、下底9的高低和需要挡水的高度而定。若造型允许,可以不要上底3,将导流板8延伸至面板I。盆架6将导水板8与面板I固牢,进水口 10设定在便盆的最后端。当人们冲洗便盆时,从主冲洗口 4及布水眼7冲出的大部分水会顺着下底9直接冲至导流板8,由导流板8将水流的冲击力方向引导到直接冲击排污口 2,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洁具的置换能力。至于上底3的排水冲洗方向问题,由于面积小,流量少,我们可以尽可能从两侧分流,使其顺畅往一下流。毫无疑问,本实用新型导流便盆还可以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便盆的几何形状、布水眼的大小和方向、导流板板形的种种变幻等。总之,本实用新型导流便盆的保护范围还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交换、替代及改形。
权利要求1.一种导流便盆,它包括面板、排污口、上底、下底、主冲洗口、盆架、布水眼、导流板、进水口、排污口等,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排污口之上的迎水面一侧,其特征在于挡水部分的导流板(8)与排污口(2)的水平面夹角小于90度。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压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8)可以直接与面板(I)相接,使便盆中没有上底(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压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8)可以设计成平板、弧形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压便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8)可以适用于各款蹲便器、直冲式座便和虹吸式座便器的便盆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导流便盆,它包括面板、排污口、上底、下底、主冲洗口、盆架、布水眼、导流板、进水口、排污口等,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排污口之上的迎水面一侧,且挡水部分的导流板与排污口的水平面夹角小于90度,使主要部分的水流惯性力很顺畅、很集中的引导到向排污口下方冲击的方向,达到强制置换的效果,从而很好地解决了现行蹲便器、直冲式马桶置换困难和虹吸式马桶的喷射孔要浪费70%水的问题。
文档编号E03D11/13GK202577543SQ20122020190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8日
发明者谢伟藩, 段鳗珊 申请人:广东恒洁卫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