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系统及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64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气系统及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吸气系统及便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器,尤其涉及一种吸气系统及有上下存水弯的双水封便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普通便器水箱内的进水阀,都只有一个向水箱内进水的功能,现有的普通便器都只有一个存水弯一个水封,在排污管道的过球直径超过5cm的情况下,很难使便器在用水量为3升时仍能冲洗干净。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气系统及在排污管道的过球直径超过5cm的情况下仍能节水的便器。[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主体、吸气装置、导气管,所述进水主体上有下限位体、浮筒,所述吸气装置上有吸气罐及活塞体,所述吸气罐上有吸气孔、上限位凸沿,所述活塞体上有浮体部、盛水腔、下限位凸部;[0005]所述吸气罐安装在所述进水主体上,所述活塞体安装在所述吸气罐下方,所述吸气罐的下部在所述盛水腔中,所述盛水腔中有水,所述活塞体能在一定范围内沿着所述吸气罐上下活动;[0006]当所述活塞体下移至一定位置时,所述下限位凸部会被所述下限位体顶住,所述吸气罐的下部仍在所述盛水腔中,当所述活塞体上移至一定位置时,所述活塞体会被所述上限位凸沿挡住;[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进水主体上有加水孔,所述吸气罐上有加水腔,所述加水腔上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孔在所述加水腔上方,所述加水口在所述盛水腔上方,所述活塞体上移到最高位时所述盛水腔的上端高于所述浮筒上端;[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活塞体上移到最高位时所述盛水腔的上端不高于所述浮筒上端;[0009]一种便器,有水箱、便盆、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有上存水弯、下存水弯及在所述上存水弯与所述下存水弯之间的存气排污通道,水箱内装有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中有吸气系统,所述存气排污通道上有吸气口,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吸气孔与所述吸气口 ;[0010]当水箱进水时,所述浮体部使所述活塞体上移,所述吸气罐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导气管被推压向所述存气排污通道,当水箱排水时,所述活塞体下移,所述存气排污通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导气管被吸向所述吸气罐内;[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活塞体下移到最低位时所述吸气罐的容积与所述活塞体上移到最高位时所述吸气罐的容积之差不少于所述存气排污通道的容积与所述导气管的容积之和;[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改进,其进一步的特征是所述活塞体上移到最高位时所述吸气罐的容积不少于所述存气排污通道的容积与所述导气管的容积之和的30%。[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节水,在用水量为3升排污管道的过球直径超过5cm的情况下,仍能冲洗干净。


[0014]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吸气罐正面主视图。[0015]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吸气罐反面左视图。[0016]图1(c)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吸气罐反面右视图。[0017]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活塞体主视图。[0018]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活塞体侧视图。[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导气管示意图。[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水箱示意图。[0021]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进水主体示意图。[0022]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正面示意图。[0023]图5(c)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背面示意图。[0024]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在水箱有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状态的正面示意图。[0025]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在水箱有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状态的背面示意图。[0026]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在水箱排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状态的正面示意图。[0027]图7(b)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在水箱排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状态的背面示意图。[0028]图8(a)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在水箱有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在水箱中的相对位置示意图。[0029]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在水箱排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在水箱中的相对位置示意图。[0030]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俯视图。[0031]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在水箱进水时图9中的A—A 剖面示意图。[0032]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在水箱进水时图9中的B-B剖面示意图。[0033]图11(a)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在水箱进水结束时图9中的 A—A剂面不意图。[0034]图11 (b)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在水箱进水结束时图9中的B-B剖面示意图。[0035]图12(a)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在水箱排水时图9中的A—A 剖面示意图。[0036]图12(b)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在水箱排水时图9中的B-B剖面示意图。[0037]图13(a)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在水箱排水将结束时图9中的 A—A剂面不意图。[0038]图13(b)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在水箱排水将结束时图9中的B-B剖面示意图。[0039]图14(a)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活塞体主视图。[0040]图14(b)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活塞体侧视图。[0041]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导气管示意图。[0042]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水箱示意图。[0043]图17(a)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在水箱有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状态的正面示意图。[0044]图17(b)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在水箱有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状态的背面示意图。[0045]图18(a)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在水箱排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状态的正面示意图。[0046]图18(b)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在水箱排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状态的背面示意图。[0047]图19(a)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在水箱有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在水箱中的相对位置示意图。[0048]图19(b)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在水箱排水时的吸气系统与排水阀的在水箱中的相对位置示意图。[0049]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在水箱进水结束时图9中的A—A 剖面示意图。[0050]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便器的具体实施方式
二的在水箱排水将结束时图9中的 A—A剂面不意图。[0051]图22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
四的活塞体上移到最高位时盛水腔与浮筒的相对位置示意图。[0052]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的带有配重块的活塞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具体实施方式
一[0054]参阅图I (a)、图1(b)、图I (C),在吸气罐I上有吸气管2、上限位凸沿3、加水腔4、 上导向管5、定位孔6,在吸气管2上有吸气孔7,在加水腔4上有加水口 8 ;[0055]参阅图2 (a)、图2(b),在活塞体9上有浮体部10、盛水腔11、下限位凸部12、单向开口的下导向管13;[0056]其中,上导向管5能伸入下导向管13中,浮体部10在活塞体9内部;[0057]参阅图4,在水箱15上有导气管孔16、进水孔17、排水阀孔18 ;[0058]参阅图5(a),进水主体19上有加水孔20、下限位体21、浮筒22、补水孔23 ;[0059]其中,当进水主体19进水时,加水孔20中有水流出;[0060]参阅图10(b),在排污管道26上有上存水弯27、下存水弯28及在上存水弯27与下存水弯28之间的存气排污通道29,在存气排污通道29上有吸气口 30 ;[0061]其中,活塞体9下移到最低位时吸气罐I的容积与活塞体9上移到最高位时吸气罐I的容积之差不少于存气排污通道29的容积与导气管14的容积之和;[0062]其中,活塞体9上移到最高位时吸气罐I的容积不少于存气排污通道29的容积与导气管14的容积之和的30%。[0063]参阅上述各图及图5(b)、图5(c),把吸气罐I上的定位孔6套在进水主体19上, 活塞体9安装在吸气罐I的下方,使上导向管5伸入下导向管13中,吸气罐I的下部在盛水腔11中,下限位凸部12在下限位体21的上方,加水孔20在加水腔4上方,加水口 8在盛水腔11上方,且使活塞体9能在上限位凸沿3与下限位体21之间沿着吸气罐I上下活动,当活塞体9上移到最高位时盛水腔11的上端高于浮筒22的上端。[0064]参阅图3、图 4、图 5 (b)、图 5 (C)、图 6 (a)、图 6 (b)、图 7 (a)、图 7 (b)、图 8 (a)、图 8 (b)、图9、图10 (b),把吸气装置与进水主体19的组件C安装在水箱15中的进水孔17上, 把排水阀D安装在水箱15中的排水阀孔18上,把补水管24的一端连接补水孔23,另一端伸入排水阀D上的溢水管25中,把导气管14的一端套在吸气管2上,另一端紧紧穿过水箱 15上的导气管孔16后紧紧插入存气排污通道29上的吸气口 30中。[0065]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是在现有普通进水阀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吸气装置,所以现有普通进水阀的向水箱进水及自动关闭功能都还存在,这是现有公知技术,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赘叙,在本实用新型中进水主体19就具备现有普通进水阀的一切功能。[0066]下面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系统及便器的工作过程,最初在水箱与便器中都无水,即上存水弯27与下存水弯28都无水,当外接水源流向进水主体19时,水箱15内开始进水,水流从加水孔20流向加水腔4,再从加水口 8流向盛水腔11,过一段时间后,盛水腔11渐渐盛满了水,当水箱15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活塞体9由于浮体部10的作用而上浮,吸气罐I的容积被压缩变小,其内部的空气从吸气孔7通过导气管14流向存气排污通道29,当时由于上存水弯27与下存水弯28都无水,空气通过上存水弯27与下存水弯28流向排污管道26外界,当水箱15进水到一定时候,浮筒22上浮,进水主体19停止进水,启动排水阀D使水箱15排水,上存水弯27与下存水弯28都开始存水;[0067]参阅图10(a)、图10(b),水箱15内重新开始进水,过一段时间后活塞体9由于浮体部10的作用而再次上浮,吸气罐I的容积再次被压缩变小,其内部的空气再次从吸气孔 7通过导气管14流向存气排污通道29,此时由于上存水弯27与下存水弯28都存有水,空气被阻挡住在存气排污通道29内,随着水箱15内的水位渐渐上升,活塞体9也不断上升, 吸气罐I的容积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其内部越来越多的空气从吸气孔7通过导气管14被推压向存气排污通道29,存气排污通道29内的压强升高,从而使上存水弯27与下存水弯28 两端的水位高度发生差异,即上存水弯27上与存气排污通道29内部的空气相通的一端的水位比与外界大气相通的另一端的水位低,下存水弯28上与存气排污通道29内部的空气相通的一端的水位比与外界大气相通的另一端的水位低,同时,与吸气罐I内部的空气相通的盛水腔11部的水位也会比与外界大气相通的盛水腔11部的水位低,且此三者的水位差都一样,同为高度h ;[0068]由于当时存气排污通道29内也存有空气,所以会有多余空气从下存水弯28被挤压出存气排污通道29;[0069]参阅图11 (a)、图11(b),一定时间后,浮筒22上浮,进水主体19停止进水,水箱15进水结束,活塞体9被上限位凸沿3挡住而不能再上移,各处的压强达到平衡状态;[0070]参阅图7(b)、图12 (a)、图12 (b),当开启排水阀D时,水箱15内水位快速下降,作用在浮体部10上的浮力失去,由于活塞体9的自重及盛水腔11内水的重量,活塞体9随即下移,下移一段距离后,下限位凸部12被下限位体21顶住,从而活塞体9不能继续下移,使吸气罐I的下部仍在盛水腔11中,空气从存气排污通道29通过导气管14、吸气孔7被吸向吸气罐I内,同时上存水弯27及下存水弯28中水也被吸向存气排污通道29流动;[0071]参阅图13(a)、图13(b),在水箱排水将结束时,随着水箱15内的水流向便盆及上存水弯27,水流快速填充满上存水弯27、存气排污通道29、及下存水弯28,即快速填充满整条排污管道26,从而快速行成虹吸,把污物带出便盆及排污管道26,一次排污过程结束;[0072]重新参阅图10 (a)、图10(b),水箱15内再次重新开始进水,开始进入下一轮的循环。[0073]具体实施方式
二[0074]对比参阅图2(a)、图2(b)与图14 (a)、图14(b),图6 (a)、图6 (b)与图17 (a)、图 17(b),图 7(a)、图 7(b)与图 18 (a)、图 18 (b),图 8 (a)、图 8 (b)与图 19 (a)、图 19(b),及图 11(a)与图20,图13(a)与图21,本具体实施方式
二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在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浮体部10在活塞体9的内部,浮体部10的顶部与下限位凸部12相平, 而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二中,浮体部10在活塞体9的下部,也在下限位凸部12的下部;[0075]对比参阅图3与图15,本具体实施方式
二中的导气管14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导气管14只有形状的一点区别;[0076]对比参阅图4与图16,本具体实施方式
二中的水箱15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水箱 15只有导气管孔16在水箱15中的相对位置不同而已;[0077]除上述不影响实用新型实质的三点有微小差别之外,本具体实施方式
二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与过程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0078]具体实施方式
三[0079]参阅图22,活塞体9上移到最高位时盛水腔11的上端不高于浮筒22上端,也即活塞体9上移到最闻位时盛水腔11的上端不闻于水箱的最闻水位,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一与具体实施方式
二中,水流从加水孔20流向加水腔4,再从加水口 8流向盛水腔11,盛水腔 11中的水都由加水孔20提供,也即由进水主体19提供,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三中,由于活塞体9上移到最高位时盛水腔11的上端低于浮筒22上端,所以在水箱15进满水时水箱15 中的水会流入盛水腔11,从而可以不需要由进水主体19提供,在本具体实施方式
三中,在进水主体19上无加水孔20,本具体实施方式
三中的其余部件都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或具体实施方式
二中的一模一样,所以工作原理与过程也一模一样,在这里不再重复途述。[0080]在上述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中,活塞体9的下移都是依靠其自重及盛水腔11内水的重量,其实也可以在活塞体9上加配重块35,如图23所示,加配重块35如同增加活塞体9 的自重,这些改变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吸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主体、吸气装置、导气管,所述进水主体上有下限位体、浮筒,所述吸气装置上有吸气罐及活塞体,所述吸气罐上有吸气孔、上限位凸沿,所述活塞体上有浮体部、盛水腔、下限位凸部; 所述吸气罐安装在所述进水主体上,所述活塞体安装在所述吸气罐下方,所述吸气罐的下部在所述盛水腔中,所述盛水腔中有水,所述活塞体能在一定范围内沿着所述吸气罐上下活动; 当所述活塞体下移至一定位置时,所述下限位凸部会被所述下限位体顶住,所述吸气罐的下部仍在所述盛水腔中,当所述活塞体上移至一定位置时,所述活塞体会被所述上限位凸沿挡住。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主体上有加水孔,所述吸气罐上有加水腔,所述加水腔上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孔在所述加水腔上方,所述加水口在所述盛水腔上方,所述活塞体上移到最高位时所述盛水腔的上端高于所述浮筒上端。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吸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上移到最高位时所述盛水腔的上端不高于所述浮筒上端。
4.一种便器,有水箱、便盆、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有上存水弯、下存水弯及在所述上存水弯与所述下存水弯之间的存气排污通道,水箱内装有排水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水箱中有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气系统,所述存气排污通道上有吸气口,所述导气管连通所述吸气孔与所述吸气口; 当水箱进水时,所述浮体部使所述活塞体上移,所述吸气罐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导气管被推压向所述存气排污通道,当水箱排水时,所述活塞体下移,所述存气排污通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导气管被吸向所述吸气罐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下移到最低位时所述吸气罐的容积与所述活塞体上移到最高位时所述吸气罐的容积之差不少于所述存气排污通道的容积与所述导气管的容积之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体上移到最高位时所述吸气罐的容积不少于所述存气排污通道的容积与所述导气管的容积之和的30%。
专利摘要一种吸气系统,包括进水主体、吸气装置、导气管,所述进水主体上有下限位体、浮筒,所述吸气装置上有吸气罐及活塞体,所述吸气罐上有吸气孔、上限位凸沿,所述活塞体上有浮体部、盛水腔、下限位凸部;所述吸气罐安装在所述进水主体上,所述活塞体安装在所述吸气罐下方,所述吸气罐的下部在所述盛水腔中,所述盛水腔中有水,所述活塞体能在一定范围内沿着所述吸气罐上下活动。
文档编号E03D9/16GK202809799SQ201220378869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虞君道 申请人:虞君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