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埋缆振动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00970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埋缆振动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各种光缆、钢缆等缆线或柔性管线的地下铺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动埋缆振动犁。

背景技术:
自动埋缆振动犁用于各种光缆,钢缆等缆线或柔性管线地下铺埋,包括开沟、下线等工序,传统的振动犁存在以下缺点:1、传统的埋缆设备,一种机型只能埋一种线缆,例如只能埋光缆或缆线等,直径比较大的管路很难实现自动直埋。2、当进行埋缆施工时,由于埋缆设备在地下,转弯工作时不够灵活,影响埋缆的质量和效率。3、主刀片或犁体开沟时,阻力较大,施工效率低,设备耗能大。4、缺少携带多轴光缆的外挂装置,携带光缆轴的数量较少,放缆阻力、拉力过大。由此可见,传统的埋缆设备由于存在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存在工作受限制,不灵活,不方便,耗能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埋缆振动犁,用于解决传统的埋缆设备由于存在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工作受限制,不灵活,不方便,耗能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埋缆振动犁,包括:动力主机,动力主机包括:操作控制系统;动力装置,与操作控制系统连接;行走装置,设置在动力主机的下方,与操作控制系统和动力装置连接;第一悬挂装置,设置在动力主机的前端;第二悬挂装置,设置在动力主机的后端;缆线携带装置,用于携带缆线,与第一悬挂装置连接;缆线传动装置,用于将缆线携带装置携带的缆线向后传动;犁架,与第二悬挂装置连接;开沟犁,包括:开沟犁本体;切土犁刀,设置在开沟犁本体的下端;开沟犁本体与犁架连接;振动装置,用于根据操作控制系统的控制工作,使开沟犁水平前后切割往复运动进行开沟作业,设置在犁架的上方,与操作控制系统和开沟犁连接;缆线布设装置,用于将缆线传动装置传送来的缆线布置到开沟犁开的沟内,与犁架铰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耐磨套,与切土犁刀连接;耐磨套为宽度可调节的耐磨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器,与开沟犁本体的上端连接;振动器包括一用于产生振动的偏心装置;液压振动马达,与偏心装置驱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固定支架,用于将振动器与开沟犁本体固定在一起;缆线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槽,设置在动力主机的上方,与动力主机连接;第一传动管,用于将缆线携带装置携带的缆线向后传动,固定在第一固定槽内;第二固定槽,与固定支架连接;第二传动管,用于将穿过第一传动管传动来的缆线向后传动,固定在第二固定槽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缆线布设装置包括:连接柱,具有一方形通孔,与犁架连接;布缆架,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与布缆架连接;多孔立柱,依次穿过方形通孔、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将连接柱和布缆架铰接在一起;布缆管,用于将经过第二固定槽传送来的缆线向下布置到开沟犁开的沟内,设置在布缆架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多孔立柱的直径与方形通孔横截面的宽度相同;方形通孔的横截面的长度比多孔立柱的直径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行走装置具体为四个三角履带,与动力装置驱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动力主机还包括:机身前部总成和机身后部总成;折腰转向装置,设置在机身前部总成和机身后部总成之间,与机身前部总成和机身后部总成连接;四个三角履带中的两个前三角履带设置在机身前部总成的下方,与机身前部总成连接;四个三角履带中的两个后三角履带设置在机身后部总成的下方,与机身后部总成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折腰转向装置包括:第一铰接座,其一端与机身前部总成连接;第一铰接座包括第一孔,设置在第一铰接座的另一端;第二铰接座,其一端与机身后部总成连接;第二铰接座包括第二孔,设置在第二铰接座的另一端;第一销轴,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将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活动连接;转向油缸,其缸体端与机身前部总成连接;转向支座,其一端与机身后部总成连接,另一端通过一销轴与转向油缸的活塞杆铰接;第三铰接座,其一端与机身前部总成连接;第三铰接座包括第三孔,设置在第三铰接座的另一端;第四铰接座,其一端与机身后部总成连接;第四铰接座包括第四孔,设置在第四铰接座的另一端;第二销轴,穿过第三孔和第四孔将第三铰接座和第四铰接座活动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缆线携带装置具体为缆线轴,包括一轴和轴向设置在轴内的轴心通孔;缆线缠绕在轴的外表面;第一悬挂装置包括:第一悬挂支臂,其一端与动力主机的前端的一侧边连接;第二悬挂支臂,其一端与动力主机的前端的另一侧边连接;连接轴,将第一悬挂支臂的另一端和第二悬挂支臂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接轴穿过轴心通孔;第一升降油缸,其缸体端与动力主机的前端的一侧边连接,其活塞杆与连接轴的靠近第一悬挂支臂的一端连接;第二升降油缸,其缸体端与动力主机的前端的另一侧边连接,其活塞杆与连接轴的靠近第二悬挂支臂的一端连接;第二悬挂装置包括:第一悬挂吊臂和第二悬挂吊臂,分别设置在与动力主机的后端的两侧边;第三升降油缸,用于驱动第一悬挂吊臂的升降;第二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第一悬挂吊臂连接,缸体端与动力主机的后端连接;第四升降油缸,用于驱动第二悬挂吊臂的升降;第三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悬挂吊臂连接,缸体端与动力主机的后端连接;中心调整油缸,用于调节开沟犁的纵向角度,其缸体端与动力主机的后端连接,活塞杆端与犁架连接。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埋缆振动犁,工作时,动力主机的操作控制系统控制振动装置工作发生振动,振动装置的振动驱使开沟犁水平前后往复运动,切土犁刀往复切割土壤,同时,操作控制系统控制动力装置给行走装置提供动力,使得动力主机向前行走,使缆线携带装置开始放缆,缆线传动装置将缆线携带装置放的缆线传动到缆线布设装置,通过缆线布设装置将缆线布置到开沟犁开的沟内,完成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埋缆振动犁,利用振动装置驱使开沟犁水平前后往复运动,切土犁刀往复切割土壤,开沟连续性强,工作效率高,并且开沟犁的水平前后切割往复振动开沟,这样前前后后的振动开沟作业,能耗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埋缆振动犁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埋缆振动犁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提供的自动埋缆振动犁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埋缆振动犁一个实施例中俯视图中连接柱与多孔立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埋缆振动犁中折腰转向机构一个实施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埋缆振动犁中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主机与它连接的装置的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动力主机;101、行走装置;102、第一悬挂装置;103、第二悬挂装置;110、机身前部总成;111、机身后部总成;112、折腰转向装置;11、第一铰接座;12、第二铰接座;13、第一销轴;14、转向油缸;15、转向支座;16、第三铰接座;17、第四铰接座;18、第二销轴;19、活塞杆;120、第一悬挂支臂;121、第二悬挂支臂;122、连接轴;123、第一升降油缸;125、第一悬挂吊臂;126、第二悬挂吊臂;127、第三升降油缸;129、中心调整油缸;200、缆线携带装置;201、轴;300、缆线传动装置;301、第一固定槽;302、第一传动管;303、第二固定槽;304、第二传动管;400、犁架;401、犁体中心调整支座;402、第一悬挂吊臂支座;403、第二悬挂吊臂支座;404、第二缆线轴外挂托架;405、第三缆线轴外挂托架;500、开沟犁;501、开沟犁本体;502、切土犁刀;503、耐磨套;600、振动装置;601、振动器;602、液压振动马达;700、缆线布设装置;701、连接柱;702、方形通孔;703、布缆架;704、第一固定环;705、第二固定环;706、多孔立柱;707、布缆管;800、缆线;900、固定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埋缆振动犁,包括:动力主机100,动力主机100包括:操作控制系统;动力装置,与操作控制系统连接;行走装置101,设置在动力主机100的下方,与操作控制系统和动力装置连接;第一悬挂装置102,设置在动力主机100的前端;第二悬挂装置103,设置在动力主机100的后端;缆线携带装置200,用于携带缆线800,与第一悬挂装置102连接;缆线传动装置300,用于将缆线携带装置200携带的缆线800向后传动;犁架400,与第二悬挂装置103连接;开沟犁500,包括:开沟犁本体501;切土犁刀502,设置在开沟犁本体501的下端;开沟犁本体501与犁架400连接;振动装置600,用于根据操作控制系统的控制工作,使开沟犁500水平前后切割往复运动进行开沟作业,设置在犁架400的上方,与操作控制系统和开沟犁500连接;缆线布设装置700,用于将缆线传动装置300传送来的缆线800布置到开沟犁500开的沟内,与犁架400铰接。上述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埋缆振动犁,工作时,动力主机100的操作控制系统控制振动装置600工作发生振动,振动装置600的振动驱使开沟犁500水平前后往复运动,切土犁刀502往复切割土壤,同时,操作控制系统控制动力装置给行走装置101提供动力,使得动力主机100向前行走,使缆线携带装置200开始放缆,缆线传动装置300将缆线携带装置200放的缆线800传动到缆线布设装置700,通过缆线布设装置700将缆线800布置到开沟犁500开的沟内,完成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埋缆振动犁,利用振动装置600驱使开沟犁500水平前后往复运动,切土犁刀502往复切割土壤,开沟连续性强,开沟效率高,并且开沟犁500的水平前后切割往复振动开沟,这样前前后后的振动开沟作业,使得动力主机100的能耗小。由于振动装置600的振动驱使开沟犁500开沟,经过这样振动开沟的土壤经过振动处理,比较松散,相当于进行了松土处理,直接可以后续利用,省去了后续需要松土处理后才能利用土壤的工序。另外,本发明提供的振动犁不仅仅局限于埋电缆,也可以埋直径比较大的管路等等。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埋缆振动犁还包括:耐磨套503,与切土犁刀502连接;耐磨套503为宽度可调节的耐磨套。耐磨套503具体连接时,可以通过锁销固定在切土犁刀502上,耐磨套503可以为合金制耐磨套,可以定期地对耐磨套503进行更换,这样设计目的是为了保护切土犁刀502,延长了切土犁刀502的使用寿命。耐磨套503的宽度可以调节,目的是可以开出不同宽度的沟,这样就可以对粗细不同,规格、类型不同的缆线进行布线埋缆,方便、灵活。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振动装置包括:振动器601,与开沟犁本体501的上端连接;振动器601包括一用于产生振动的偏心装置;液压振动马达602,与偏心装置驱动连接。工作时,动力主机的操作控制系统控制给液压振动马达602输送液压油,液压振动马达602的工作,驱动振动器601的内部偏心装置转动产生高频振动,振动器601的振动带动开沟犁本体501纵向前后切割往复运动,切土犁刀502进行开沟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振动犁,利用振动器601驱使开沟犁本体501的摆动,切土犁刀502水平前后切割往复振动切割土壤,开沟连续性强,开沟效率高。另外,由于通过振动器401的振动驱动切土犁刀502开沟,这样前前后后的振动开沟作业,使得动力主机100的能耗小。同时,经过这样振动开沟开出的土壤经过振动处理,比较松散,相当于进行了松土处理,这样的土壤,直接可以后续利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埋缆振动犁,还包括:固定支架900,用于将振动器601与开沟犁本体501固定在一起;如图2和图3所示,缆线传动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槽301,设置在动力主机100的上方,与动力主机100连接;第一传动管302,用于将缆线携带装置200携带的缆线800向后传动,固定在第一固定槽301内;第二固定槽303,与固定支架900连接;第二传动管304,用于将穿过第一传动管302传动来的缆线800向后传动,固定在第二固定槽303内。工作时,动力主机100的向前行走,对缆线携带装置200携带的缆线800产生拉力,使缆线携带装置200放缆,缆线800通过第一传动管302、第二传动管304传动到与开沟犁500后方铰接的缆线布设装置700,将缆线800布置到开沟犁500开的沟内。与现有技术中利用一轮将缆线向后传动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埋缆振动犁中,用设置在动力主机100顶部的第一固定槽301固定的第一传动管302、第二固定槽303固定的第二传动管304向后传动,这样的传动方式对缆线800的拉力较小,保护了缆线800。实际设置时,第一固定槽301与第二固定槽303在同一水平线面上,另外,第二固定槽303的设计可以是弧形设计,这样的设计,均是为了对缆线800的拉力最小,保护缆线800的安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缆线布设装置包括:连接柱701,具有一方形通孔702,与犁架400连接;布缆架703,包括:第一固定环704和第二固定环705,与布缆架703连接;多孔立柱706,依次穿过方形通孔702、第一固定环704和第二固定环705将连接柱701和布缆架703铰接在一起;布缆管707,用于将经过第二固定槽303传送来的缆线800向下布置到开沟犁500开的沟内,设置在布缆架703内。工作时,动力主机100向前行走,带动开沟犁500向前行走,开沟犁500的向前行走,带动与犁架400铰接的布缆架703向前行走,将从第二固定槽303传过来的缆线800从布缆管707穿过,被铺设在开沟犁500开的沟内。当需要转弯时,连接柱701、第一固定环704和第二固定环705以多孔立柱706为中心扭动,从而实现非直线电缆铺设。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4所示,多孔立柱706的直径与方形通孔702横截面的宽度相同;方形通孔702的横截面的长度比多孔立柱706的直径长。当该振动犁在地形较复杂,例如是山坡作业时,转弯时会折损缆线800,本发明提供的振动犁,当转弯时,多孔立柱706可在方形通孔702内沿沟的宽度方向上任意滑动,这样就会避免缆线800产生由于转弯而产生的拉伤,保护了电缆800的安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行走装置具体为四个三角履带,与动力装置驱动连接。三角履带适合各种路面及复杂地质、地形的作业,通过能力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动力主机100还包括:机身前部总成110和机身后部总成111;折腰转向装置112,设置在机身前部总成110和机身后部总成111之间,与机身前部总成110和机身后部总成111连接;四个三角履带中的两个前三角履带设置在机身前部总成110的下方,与机身前部总成110连接;四个三角履带中的两个后三角履带设置在机身后部总成111的下方,与机身后部总成111连接。折腰转向装置112的设计,使得动力主机100工作转弯时,转弯灵活,转弯半径小,施工灵活。同时,适合复杂地质地形的使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5所示,折腰转向装置包括:第一铰接座11,其一端与机身前部总成110连接;第一铰接座11包括第一孔,设置在第一铰接座11的另一端;第二铰接座12,其一端与机身后部总成111连接;第二铰接座12包括第二孔,设置在第二铰接座12的另一端;第一销轴13,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将第一铰接座11和第二铰接座12活动连接;转向油缸14,其缸体端与机身前部总成110连接;转向支座15,其一端与机身后部总成111连接,另一端通过一销轴与转向油缸14的活塞杆19铰接;第三铰接座16,其一端与机身前部总成110连接;第三铰接座16包括第三孔,设置在第三铰接座16的另一端;第四铰接座17,其一端与机身后部总成111连接;第四铰接座17包括第四孔,设置在第四铰接座17的另一端;第二销轴18,穿过第三孔和第四孔将第三铰接座16和第四铰接座17活动连接。工作时,操作控制系统控制给转向油缸14输送液压油,转向油缸14的活塞杆19的伸缩,实现机身前部总成110和机身后部总成111以第一销轴13、第二销轴18为中心点即转向点转动,实现左右转弯。这样的设计转弯灵活、更加地牢固,使用寿命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缆线携带装置具体为缆线轴,包括一轴201和轴向设置在轴内的轴心通孔;缆线800缠绕在轴201的外表面;如图2、图3和图6所示,第一悬挂装置包括:第一悬挂支臂120,其一端与动力主机100的前端的一侧边连接;第二悬挂支臂121,其一端与动力主机100的前端的另一侧边连接;连接轴122,将第一悬挂支臂120的另一端和第二悬挂支臂121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连接轴122穿过轴心通孔;第一升降油缸123,其缸体端与动力主机100的前端的一侧边连接,其活塞杆与连接轴122的靠近第一悬挂支臂120的一端连接;第二升降油缸,其缸体端与动力主机100的前端的另一侧边连接,其活塞杆与连接轴122的靠近第二悬挂支臂121的一端连接;工作时,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给第一升降油缸123和第二升降油缸的给油量,来控制第一升降油缸123和第二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从而可以调整缆线轴的升降,这样可以在工作中,自由地控制缆线轴,使缆线轴转动正常,从而对缆线800的拉力小,放缆阻力小,保护缆线。第二悬挂装置包括:第一悬挂吊臂125和第二悬挂吊臂126,分别设置在与动力主机100的后端的两侧边;第三升降油缸127,用于驱动第一悬挂吊臂125的升降;第二升降油缸127的活塞杆第一悬挂吊臂125连接,缸体端与动力主机100的后端连接;第四升降油缸,用于驱动第二悬挂吊臂126的升降;第三升降油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悬挂吊臂126连接,缸体端与动力主机100的后端连接;中心调整油缸129,用于调节开沟犁500的纵向角度,其缸体端与动力主机100的后端连接,活塞杆与犁架400连接。具体第一悬挂吊臂125、第二悬挂吊臂126和中心调整油缸129与犁架400连接时,可以在犁架400的两侧边设置第一悬挂吊臂支座402和第二悬挂吊臂支座403,在中心处设置一中心调整支座401,这样将第一悬挂吊臂125与第一悬挂吊臂支座402连接,将第二悬挂吊臂126与第二悬挂吊臂支座403连接,将中心调整油缸129的活塞杆与中心调整支座401连接。工作时,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给第三升降油缸127和第四升降液压缸103的给油量,来控制第三升降油缸127和第四升降液压缸103的活塞杆的伸缩,从而可以调整切土犁刀502的角度,从而可以控制开出不同深度的沟。通过操作控制系统控制液压系统给中心调整油缸129的给油量即可控制整个第二悬挂装置所悬挂的开沟犁500等装置的角度处于中间位置角度。如图2和图3所示,犁架400的两侧还可以对称设置有第二缆线轴外挂托架404和第三缆线轴外挂托架405,这样就可以对多轴线缆进行悬挂和向后铺设。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