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坠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60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防坠井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坠井,其包括井体(1)、和井盖(2)和防坠入装置;防坠入装置(3)包括防坠网(41),所述的防坠网(41)通过两个以上的网钩(42)安装在井体(1)的内腔中;井盖(2)安装在井体(1)的上端口处并位于井体(1)的环形台阶(11)上;井体(1)的环形台阶(11)上设有防转动槽(111),井盖(2)上设有与有防转动槽(111)相配合的凸块(23);井体(1)与井盖(2)之间还设有锁紧机构。其可以防止井盖被移动或被盗,以防止坠井事件发生;在井盖被暴力等因为破裂后,人、动物或者其它东西掉入井中时,又不会坠入井底,对行人、动物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专利说明】防坠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下水道、上水道、城市电缆地下通道等管线通道向地面开有的检修、排污等功能的井,其特别是一种防坠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城市路面井(下水道、上水道、城市电缆地下通道等管线通道向地面开有的检修、排污等功能的井)的井盖与井体配合安装形成一个整体,井体通过井盖对井道孔进行保护。而当井盖承受强大外力(重载汽车或洪水)冲击时,极易将井盖碎裂、掀翻,使井口露天于外面,当这种状态出现而没被及时发现和修复时,将形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一方面井道口得不到保护,垃圾或其他物体落入井道口,堵住下水道,使污水得不到顺利排泄,另一方面行人或车辆经过有可能遭受坠入井内的危险,还可能造成井下通道中的设施破坏。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人们只能在井口或周围设置一些临时标志以提醒过往的行人、车辆驾驶员以防不测,也有在井口环内部打膨胀螺栓或打挂钩,再挂上防护网的,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坠入事故,然而,也有弊端,一是防护网在雨水冲涮下易从挂钩上脱落,二是井口的螺栓或挂钩暴露在外面影响井体的维修人员下井作业,给操作带来不便;需要大量的人力量与物力,往往是因为设有得到及时维护,而造成种种坠井事故。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坠井,其可以防止井盖被移动或被盗,也不至于让井盖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翻转,以防止坠井事件发生;在井盖被暴力等因为破裂后,人、动物或者其它东西掉入井中时,又不会坠入井底,对行人、动物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坠井,其包括井体、井盖和防坠入装置;井盖安装在井体的上端口处;防坠入装置包括防坠网,防坠网安装在井体上并位于井体的内腔中。
[0005]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防坠网通过两个以上的网钩安装在井体的内腔中;网钩的一端连接在井体的内壁上,其另一端设有钩形结构,网钩的钩形结构处还设有一可以封住钩形结构开口的扭簧。
[0006]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防坠网距离井体的上端口为三十至五十厘米。
[0007]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井体的内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井体内壁设有台阶面,其内腔下大上小。
[0008]本发明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井体内靠近井体的上端出口位置设有便于安装井盖的向中间延展的环形台阶;井盖安装在井体的上端口处并位于井体的环形台阶上。
[0009]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井体与井盖之间还设有防转动结构,即在井体的环形台阶上设有防转动槽,井盖上设有与有防转动槽相配合的凸块。[0010]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井体与井盖之间还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锁定拉杆和舌栓,锁定拉杆穿装在井盖上开有的拉杆孔中,舌栓的一端与锁定拉杆螺纹连接;井体的内壁与舌栓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锁定孔,舌栓的另一端可旋入锁定孔中。
[0011]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舌栓的另一端设有一楔形台阶面;井体上对应于锁定孔处沿舌栓旋进的位置与井体的内壁平滑过度,其后侧设有一挡肩。
[0012]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井盖为通过铸造而成的整体结构;或者是设有金属的边框和内筋,其内的填充部分为混凝土的结构;或者是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井盖上表面设有防滑格,井盖上还设有起吊孔。
[0013]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井体与井盖之间还设有防转动结构和锁紧机构相配合,可以防止井盖被移动或被盗,也不至于让井盖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翻转,以防止坠井事件发生;
2.在井盖被暴力等因为破裂后,人、动物或者其它东西掉入井中时,防坠网可以使得行人、动物等又不会坠入井底,对行人、动物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0014]3.防坠网通过带扭簧的网钩连接在井体上,可以拆卸,不影响下井人员作业。
[0015]4.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在不改变地面井体功能和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对现有井体结构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
[0016]5.由于井盖锁定拉杆沉头为通用内六角形,只需一般的通用工具即可拆卸(当然,也可将锁定拉杆设计成异形沉孔,使用专用工具拆卸)。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详细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示图;
图3为图1的B-B剖示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C-C剖示图;
图6为图5沿D线范围内的放大图;
图7为舌栓旋出锁定孔时锁定机构的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防坠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网钩的结构不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井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4为本发明的井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井盖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舌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右示图;
图18为本发明的舌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的锁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的在使用时有人落入井中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4所示,一种防坠井,其包括井体1、井盖2和防坠入装置;井体I的内腔为圆柱形,井体I内外均可以设有几个台阶面,使得其内腔下大上小,方便检修,井体I可以是铸造的独立部件,然后安放地上的井孔中,也可以是通过钢筋混凝土预制在地上的井孔中,井体I内靠近井体I的上端出口位置设有便于安装井盖2的向中间延展的环形台阶11。
[0020]井盖2整体呈圆饼状,其大小与井体I的上端口相适应(即与井体I的上端出口位置的环形台阶11外径相适应,环形台阶11用于托住井盖2),井盖2安装在井体I的上端口处并位于井体I的环形台阶11上;当然,井盖2与井体I的横截面还可以为椭圆形、多边形等其它形状,只要井盖2与井体I的横截面形状相适应就可以,不局限于附图所示的圆形;井盖2可以是通过铸造而成的整体结构,也可以是设有金属的边框和内筋,其内的填充部分为混凝土的结构,其还可以为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井盖2上表面设有防滑格21,井盖2上还设有起吊孔22,便于在检修时通过钩形件钩入起吊孔22中,将井盖2吊开。
[0021]井体I与井盖2之间还设有防转动结构(如图10-15所示),即在井体I的环形台阶11上设有防转动槽111,井盖2上设有与有防转动槽111相配合的凸块23,当井盖2安装在井体I上时,井盖2上的凸块23卡在井体I的环形台阶11上的防转动槽111中,这样可以防止井盖2发生转动。
[0022]井体I与井盖2之间还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锁定拉杆31和舌栓32,锁定拉杆31 —端为设有内六角孔的端头,其另一端设有外螺纹,锁定拉杆穿装在井盖2上开有的拉杆孔24中,为了方便与井体I的内壁形成锁定结构,拉杆孔24 —般设在靠近井盖2的边沿处;舌栓32整体近似长方体块状,其一端设有与锁定拉杆31上的螺纹相配合的螺纹孔321,舌栓32的另一端设有一楔形台阶面322,舌栓32通过其上的螺纹孔321与锁定拉杆31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井体I的内壁与舌栓3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锁定孔12,井体I上对应于锁定孔12处沿舌栓32旋进的位置与井体I的内壁平滑过度,其后侧设有一挡肩121,防止舌栓32旋转过头,当通过专用工具(六角扳手)从锁定拉杆31的端头上的内六角孔中旋转锁定拉杆31时,锁定拉杆31带动舌栓32旋转,使舌栓32的楔形台阶面322卡入井体I内壁上的锁定孔12中(如图5-6、16-19所示),这时舌栓32就钩住了井体1,继续旋紧锁定拉杆31,由于锁定拉杆31与舌栓32为螺纹连接关系,这样就可以在井盖2与井体I上的锁定孔内壁之间形成很强的拉力,即可以将井盖2紧紧地锁在井体I上,这样结合防转动结构,就可以使井盖既不能转动,也不能提起,对井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例如可以减少坠井等事故),同时还可以很好地保护井盖不丢失、被盗(特别对于金属井盖,传统技术中,井盖经常被一些拾垃圾的人或者其它小偷偷走,造成市政破坏,甚至造成一些严重的车辆、人员坠井事故);需要拆出井盖2时,只要反向旋转锁定拉杆31,使得舌栓32的楔形台阶面322从井体I内壁上的锁定孔12中退出(如图5_6所示),就可以吊提起井盖2。
[0023]为进一些解决坠井事故,其实用新型还设有一防坠入装置,防坠入装置3包括防坠网41,防坠网41为柔性保护网,其大小和形状与井体I内腔相适应;防坠网41通过两个以上的网钩42安装在井体I的内腔中(如图8-9所示),距离井体I的上端口在50厘米左右(30至60厘米);网钩42的一端连接在井体I的内壁上,如果井体I是混凝土结构,那么可以先将网钩42的一端预制在井体I的内壁中,其另一端设有钩形结构,网钩42的钩形结构处还设有一可以封住钩形结构开口的扭簧421,扭簧421可以在防坠网41挂入网钩42的钩形结构部位时,将防坠网41的挂接部分锁在网钩的钩形结构部位内,以防止防坠网41滑脱,拆卸防坠网41时,只要压下扭簧421,就可以将防坠网取出;如图20所示,防坠入装置可以用防止坠井事故,当井盖遭到破坏或者丢失时,人们不小以掉入井中时,防坠网41可以将人托住,防止附入井底而发生严重事故。
[0024]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结构,只要是具有与本发明基本相同或者等同的防转动结构、锁紧机构或防坠入装置的管线井(下水道、上水道、城市电缆地下通道等管线通道向地面开有的检修、排污等功能的井)就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坠井,其包括井体(I)和井盖(2);井盖(2)安装在井体(I)的上端口处;其特征是:其还包括防坠入装置,防坠入装置(3)包括防坠网(41),防坠网(41)安装在井体(I)上并位于井体(I)的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井,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坠网(41)通过两个以上的网钩(42)安装在井体(I)的内腔中;网钩(42)的一端连接在井体(I)的内壁上,其另一端设有钩形结构,网钩(42)的钩形结构处还设有一可以封住钩形结构开口的扭簧(4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坠井,其特征是:所述的防坠网(41)距离井体(I)的上端口为三十至五十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坠井,其特征是:所述的井体(I)的内腔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井体(I)内壁设有台阶面,其内腔下大上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坠井,其特征是:所述的井体(I)内靠近井体(I)的上端出口位置设有便于安装井盖(2)的向中间延展的环形台阶(11);井盖(2)安装在井体(I)的上端口处并位于井体(I)的环形台阶(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坠井,其特征是:所述的井体(I)与井盖(2)之间还设有防转动结构,即在井体(I)的环形台阶(11)上设有防转动槽(111),井盖(2)上设有与有防转动槽(111)相配合的凸块(2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坠井,其特征是:所述的井体(I)与井盖(2)之间还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锁定拉杆(31)和舌栓(32),锁定拉杆穿装在井盖(2)上开有的拉杆孔(24)中,舌栓(32)的一端与锁定拉杆(31)螺纹连接;井体(I)的内壁与舌栓(3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锁定孔(12),舌栓(32)的另一端可旋入锁定孔(12)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坠井,其特征是:所述的井体(I)与井盖(2)之间还设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锁定拉杆(31)和舌栓(32),锁定拉杆穿装在井盖(2)上开有的拉杆孔(24)中,舌栓(32)的一端与锁定拉杆(31)螺纹连接;井体(I)的内壁与舌栓(3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锁定孔(12),舌栓(32)的另一端可旋入锁定孔(12)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坠井,其特征是:所述的舌栓(32)的另一端设有一楔形台阶面(322);井体(I)上对应于锁定孔(12)处沿舌栓(32)旋进的位置与井体(I)的内壁平滑过度,其后侧设有一挡肩(1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坠井,其特征是:所述的井盖(2)为通过铸造而成的整体结构;或者是设有金属的边框和内筋,其内的填充部分为混凝土的结构;或者是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井盖(2)上表面设有防滑格(21),井盖(2)上还设有起吊孔(22)。
【文档编号】E03F5/04GK103696442SQ201310739161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发明者】刘韶辉 申请人:刘韶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