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耗电能的取水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959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非耗电能的取水设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非耗电能的取水设施,是在室外设储水池,储水池旁水井内设筒管,筒管高出地面,筒管内设取水装置,该装置与翘板头部连接,翘板中部与座架连接,翘板尾部设上、下层平台,下层平台后面及左侧设栏杆,前面及右侧设口子,下层平台前面口子上设踏板,踏板前面设高架平台,该平台与斜桥连接,斜桥前头设在地上。上层平台前面、左侧和右侧设栏杆,后面设出入口,该出入口后面设高架亭子,亭子后面及左侧设栏杆,前面及右侧设出入口,右侧出入口设梯子。座架右侧翘板下方地上设匝道口,匝道向右延伸一段距离后转弯向前延伸一段距离后再转弯向左延伸一段距离后与斜桥连接。匝道栏杆外地上设台阶,在翘板尾部触地时,台阶与上层平台出入口对应。
【专利说明】非耗电能的取水设施
[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实施,具体是涉及一种非耗电能的取水设施。
[0002]【背景技术】不少农村家庭设有水井,没有安装自来水的农村家庭会用井水,但已安装自来水的很多农村家庭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不用自来水而仍用井水。有些农村家庭在水井中会设置水泵,但不少家庭主妇或老人为了省电也常常不用水泵而用S水桶往井里打水,通常是在酉水桶上拴上绳子,通过双手收缩绳子将盛满水的S水桶从井里提拉上来,这种打水过程不轻松,尤其是对年纪大的人来说经常这样打水不但很累,而且比较危险,因为很多年纪大的人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这些年纪大的人常弯腰低头费劲地往井里打水容易产生血压不稳而导致脑溢血、心梗塞等的发生;而现在很多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家中只留中老年人生活劳动,这些中老年人因各种原因大都比较节约,所以用酉水桶往井里打水对他们而言很正常、很普遍,不过,这样做不但很累、很辛苦,而且伴有很大的导致脑溢血等危险性。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非耗电能的取水设施。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室外地面上设有储水池,该储水池高出地面160cm以上,该储水池通过支座与地面连接,该储水池底部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该储水池底部中心处设有竖向排污管,该排污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溢流管,该储水池顶部为密封状,该储水池顶部设有口子,该口子设有盖子;所述储水池设有扶梯,该扶梯上部与储水池顶部连接,该扶梯底部与地面连接;所述储水池下部池壁上设有出水总管,该出水总管与所述池壁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储水池下部池壁上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配有清洗水枪的软管连接;所述储水池旁边设有水井,该水井与储水池之间留有间距,该水井口部与地面齐平;其特征是:所述水井内设有筒管,该筒管下部设置在水井内,该筒管中部、上部高出地面,该筒管顶部设有水平状封板,该封板低于所述储水池顶部,该封板中心处设有圆孔;所述筒管与储水池之间设有加固装置,在筒管上部与储水池上部之间设有输水管;所述筒管内设有取水装置,该取水装置由垂头、吊杆、水平状隔板、竖管构成,所述水平状隔板四周与筒管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隔板上设有中心孔和通水孔,该隔板顶面中间处设有竖管,该竖管头部向上穿过筒管封板上的圆孔,该竖管顶部设有水平状封帽,该封帽大于筒管封板上的圆孔;所述隔板下方的筒管内设有垂头,该垂头围壁与筒管内壁之间的间距比隔板上的通水孔与筒管内壁之间的间距要小,该垂头顶部中心处设有竖向吊杆,该吊杆顶部向上穿过所述隔板中心孔及竖管内腔后与金属环连接,该金属环与滑轮连接,该滑轮与滑道连接,该滑道呈矮U字状,该滑道穿过所述金属环后与长条翘板头部底面连接,该滑道底部设有减震器,在所述翘板处于水平状态下,所述减震器与储水池顶部接触;所述滑轮与翘板头部底面活动接触;所述吊杆长于所述竖管;
所述长条翘板中间段部位底面设有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与翘板座架连接,该座架固定在地面中,该座架高度与所述储水池高度相对应;所述翘板顶面设有栏杆,处于翘板头部的栏杆与栏杆之间设有出入口,该出入口设有门,该出入口与设在储水池的所述扶梯上部出入口相对应;所述翘板头部顶面设有矮坐椅,该坐椅配有安全带;所述翘板尾部底面设有软垫,该翘板尾部底面设有第一个插扣,该第一个插扣向下穿过所述软垫;所述翘板尾部顶面设有平台,该平台分设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在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之间设有水平状分隔板,该分隔板既是下层平台的顶板又是上层平台的底板,该分隔板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该分隔板前后断面与长条翘板前后断面平行,该分隔板四角与四根竖杆的中间段部位连接,所述四根竖杆的顶部与上层平台栏杆扶手连接,所述四根竖杆中的前面两根竖杆底部与踏板连接,后面两根竖杆底部与下层平台底板连接;所述下层平台底板与翘板尾部相固定,该下层平台后面和左侧设有栏杆,该栏杆顶部和底部与所述分隔板和下层平台底板连接,其中左侧栏杆同时与翘板尾部上的栏杆连接;所述下层平台前面和右侧均设有口子;所述踏板设置在下层平台前面口子上,该踏板由平板和立板构成,所述平板和立板连接处呈弧形状,所述平板向后向下倾斜,该平板向前凸出所述前面口子80cm以上,该平板处于下层平台底板的上方,该平板呈半悬空状,该平板两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后部与所述前面两根竖杆连接;所述立板高度在25cm以上,该立板呈陡坡状,该立板与下层平台底板连接;所述四根竖杆的其中右侧的前后两根竖杆上设有两根竖向轴杆,该轴杆顶部和下部通过扁支架与所述竖杆的上部和下部连接,该轴杆与所述竖杆之间留有间距,所述两根轴杆上设有L形升降门,该升降门与所述下层平台的右侧口子相对应,该升降门设有两根竖向滑管,该两根滑管套在所述两根轴杆上,该两根滑管管壁上分别设有一条竖向缝口,该缝口与所述扁支架相对应,该缝口宽度大于扁支架的厚度;所述两根滑管顶部之间设有水平状连杆,所述两根滑管底部之间设有水平状长方形框架,该框架向外凸出滑管10cm以上,该框架的内侧框档与所述连杆的上下之间设有栏杆;所述上层平台的前面、左侧和右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所述分隔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所述扶手相连接;所述上层平台的后面设有出入口,该出入口两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所述分隔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所述扶手相连接;在上层平台左侧栏杆上部和上层平台出入口左侧栏杆上部之间设有第一个插销架,该第一个插销架上设有水平状纵向方形洞孔,该洞孔内设有方形状第一个插销杆,该第一个插销杆的头部朝后,该第一个插销杆的尾部朝前,该第一个插销杆尾部设有水平状纵向螺旋小弹簧,该小弹簧的另一头与小支架连接,该小支架固定在上层平台左侧栏杆上,该小支架处于第一个插销杆尾部的前面;所述第一个插销杆尾部设有竖柄,该竖柄底部处于所述第一个插销架下方,该竖柄底部设有第一根钢丝绳;所述第一个插销架下方的上层平台左侧栏杆或上层平台出入口左侧栏杆上设有纵向垂直状的第一个滑轮,该第一个滑轮下方的上层平台出入口左侧栏杆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二个滑轮,该第二个滑轮下方的上层平台出入口左侧栏杆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三个滑轮,该第三个滑轮处于第二个滑轮的右侧,所述滑轮均为半封闭式滑轮;所述上层平台底板即分隔板顶面设有斜向垫层,该垫层右高左低,该垫层左侧边沿与上层平台左侧栏杆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上层平台底板左侧设有脚踩开关,该脚踩开关紧靠上层平台出入口左侧栏杆下部,该脚踩开关底座与上层平台底板连接,设置在脚踩开关上的活动式脚踏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第一个弹簧;所述竖柄底部上的第一根钢丝绳的另一头先后穿过第一个滑轮、第二个滑轮、第三个滑轮后与所述脚踏板连接。
[0005]所述踏板前面设有高架平台,在翘板处于水平状态下,该高架平台与所述踏板的平板前头齐平,该高架平台与立杆连接,该立杆与地面连接,所述高架平台后头与踏板前头之间留有20-40cm的间距,该高架平台两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向后伸出高架平台,该栏杆与踏板上的栏杆之间留有5cm以下的间距;所述高架平台前头与斜桥后头连接,该斜桥前头与地面连接,该斜桥坡度在30度以下,该斜桥桥面设有防滑装置,该斜桥两侧的栏杆与高架平台两侧栏杆连接;所述翘板下方的地面上设有匝道,该匝道宽度大于翘板和所述下层平台、上层平台的宽度,该匝道左侧设有配门的出入口,该出入口处在所述翘板座架的右侧;所述匝道向右延伸一段距离后转弯向前延伸一段距离后再次转弯向左延伸一段距离后与所述斜桥连接,设置在匝道边上的栏杆与斜桥两侧的栏杆连接;所述下层平台下方的匝道向前凸出一块,该凸出一块的匝道边上设有栏杆,该凸出一块的匝道与所述踏板的平板相对应,该凸出一块的匝道面积大于所述踏板的平板面积;所述匝道栏杆上设有水平状撑杆,该撑杆与所述L形升降门上的长方形框架相对应;
所述上层平台出入口后面设有高架亭子,该亭子设有底板,该底板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在翘板呈水平状态下,该底板与所述上层平台的底板齐平,该底板四角与四根立柱连接,该四根立柱顶部与所述亭子顶篷连接,该四根立柱的后面两根立柱底部与地面连接,前面右侧一根立柱即前右立柱底部与地面连接,前面左侧一根立柱即前左立柱底部与横梁连接,该横梁顶面与亭子底板连接,该横梁右端与所述前右立柱连接,该横梁左端与加宽立柱顶部连接,该加宽立柱底部与设置在地层中的基础座连接,该基础座设有内腔;所述加宽立柱处在前左立柱的左侧并与前左立柱之间设有间距;所述亭子后面和左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亭子底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扶手连接,该扶手与所述前左立柱和后面两根立柱连接;所述亭子前面为出入口,该出入口与上层平台的出入口相对应;所述亭子右侧的前部分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亭子底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扶手连接,该扶手前端与前右立柱连接,所述亭子右侧的后部分设出入口,该入口下方设有梯子,该梯子头部通过构件与亭子底板及所述立柱连接,该梯子底部与地面连接,该梯子设有栏杆及扶手,该扶手分别与固定在前右立柱上的扶手后端和后面右侧的一根立柱连接;所述前左立柱上设有第二个插销架,该第二个插销架设有水平状纵向洞孔,该洞孔与所述第一个插销架上的洞孔相对应,同时,该洞孔高度大于第一个插销架上的洞孔高度,该洞孔内设有方形状的第二个插销杆,该第二个插销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个插销杆的外径,该第二个插销杆与第一个插销杆相对应,该第二个插销杆的头部朝前,尾部朝后,该第二个插销杆尾部设有手柄,该第二个插销杆上设有水平状纵向锁轴,该锁轴尾部朝前,头部朝后,该锁轴尾部设有竖轴,该竖轴与第二个插销杆顶部连接,所述锁轴短于第二个插销杆,该锁轴与第二个插销杆之间留有间距,该锁轴外壁与第二个插销架的洞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个插销架上设有凹槽,该凹槽口朝上;所述前右立柱上设有活动式安全杆,该安全杆底面设有软护垫,该安全杆头部与所述凹槽相对应,该安全杆尾部通过旋转装置与前右立柱连接,该安全杆断面呈T字状即顶部宽下部窄,该安全杆顶部宽度大于所述凹槽宽度,该安全杆下部宽度小于凹槽宽度,该安全杆头部设有水平状纵向锁定孔,在安全杆关闭状态下安全杆头部嵌入所述凹槽时,所述锁定孔与所述第二个插销杆上的锁轴相对应,同时,安全杆底面与第二个插销杆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安全杆尾部上方的前右立柱上设有拱形弹簧片,该弹簧片与安全杆顶面相对应;所述前左立柱上设有定位装置,在翘板处于水平状态下,该定位装置与所述上层平台栏杆扶手接触;
所述匝道地上设有地槽,该地槽底板上设有落水口,该落水口与下水道管连接,所述地槽左侧部分的围板高于右侧部分的围板,所述地槽左侧部分的围板顶面设有固定式平板,该固定式平板与匝道内的地面齐平,该固定式平板上设有一个插扣孔,该插扣孔与翘板尾部底面上的第一个插扣相对应;所述地槽右侧部分上方设有水平状升降板,该升降板与匝道内的地面齐平,该升降板四周与所述固定式平板及匝道内的地面或地层之间留有间隙,该升降板底面与地槽右侧部分的围板顶面之间留有间距,该升降板底面设有四根竖向圆轴,该圆轴下部插入圆管内腔,该圆管与地槽底板连接,所述圆管与升降板之间的圆轴上套有第二个弹簧,所述圆轴底面与圆管内腔底部或圆管内的地槽底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地槽底板上设有支撑架,该支撑架通过旋转装置与第二个插扣连接,在翘板尾部触地状态下,该第二个插扣与第一个插扣相连接,该第二个插扣头部设有斜轴,该斜轴向右向下倾斜,该斜轴尾部穿过支撑档后分别与第二根钢丝绳和第三根钢丝绳连接,在支撑档与第二个插扣之间的斜轴上套有第三个弹簧,所述支撑档固定在地槽底板上;所述斜轴尾部右侧的固定式平板底面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四个滑轮,该第四个滑轮与斜轴尾部之间留有间距,该第四个滑轮处于斜轴尾部的下方,所述第四个滑轮右侧的升降板底面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五个滑轮,该第五个滑轮处于第四个滑轮的上方;所述第五个滑轮右侧的升降板底面上设有直柄,该直柄底端处于第五个滑轮的下方;所述地槽底板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六个滑轮,该第六个滑轮处于所述斜轴尾部的右侧和下方,该第六个滑轮与斜轴尾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地槽底板上设有水平状的第七个滑轮,该第七个滑轮处于所述第六个滑轮及第二个插扣的左侧;所述基础座内腔设有纵向垂直状的第八个滑轮,该第八个滑轮处于第七个滑轮的后方;所述加宽立柱内腔设有纵向垂直状的第九个滑轮,该第九个滑轮处于第八个滑轮的上方;所述滑轮均为半封闭式滑轮;所述加宽立柱外壁设有把手,该把手通过旋转装置与加宽立柱连接,该把手与加宽立柱外壁之间设有第四个弹簧;所述第二根钢丝绳另一头先后穿过第四个滑轮、第五个滑轮后与所述直柄底端连接;所述第三根钢丝绳另一头先后穿过第六个滑轮、支撑档、支撑架、第七个滑轮、地槽围板后进入基础座内腔再穿过第八个滑轮后向上进入加宽立柱内腔并穿过第九个滑轮后穿出加宽立柱时再穿过第四个弹簧后与所述把手连接;
所述加宽立柱与前右立柱之间的地面上设有台阶,该台阶背部朝前,该台阶背部紧靠匝道栏杆外壁,该台阶的最高一个台阶高出匝道栏杆,该台阶两侧设有栏杆及扶手,在所述翘板尾部触地状态下,所述台阶与所述上层平台的出入口相对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农村家庭中的人员尤其是年纪大的人或体弱者不必低头弯腰用栓有绳子的S水桶往井里打水,大大减轻了农村家庭人员往井里打水的劳累,同时也可避免一些年纪大的人常弯腰低头费劲地往井里打水而容易导致一些脑溢血、心梗塞等疾病的发生。本发明取井水时快捷轻松,效率高,不用电能,成本省,安全可靠。本发明可由多户农村家庭合作建设,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又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吊取储存后的井水,可供农村家庭洗菜、洗衣服、洗澡,甚至灌溉农作物等。本发明也适合设置在游乐园内,特别是适合设置在农村的休闲观光等游乐园内,游客们在游乐的同时,源源不断地将井水吊取到储水池中,大大利用或挖掘了原被浪费的资源或能源;被游客吊取的井水可给游乐园使用,节省游乐园的用水费用,也可提供给附近的农村家庭使用,或用于灌溉农作物等;而游客在游乐本发明时,会感到别样的新奇、快乐和与众不同的体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发明正面示意图。[0007]图2为本发明筒管、取水装置、滑道及滑轮等结构原理示意图。
[0008]图3为本发明上、下层平台、高架平台、斜桥、高架亭子、匝道等立体示意图。
[0009]图4为本发明地槽正面及插扣、升降板、滑轮、钢丝绳等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0]图5为本发明插销架、插销杆、锁轴、安全杆等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1]图6为本发明锁轴、安全杆等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2]图7为本发明地槽断面及插扣、滑轮、钢丝绳、把手等结构原理示意图。
[0013]【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叙述。
[0014]如图1至图7所示,图中1.储水池、2.输水管、3.筒管、4.垂头、5.隔板、6.封板、
7.竖管、8.吊杆、9.滑道、10.金属环、11.减震器、12.滑轮、13.翘板、14.座架、15.下层平台、16.上层平台、17.加宽立柱、18.横梁、19.前左立柱、20.前右立柱、21.梯子、22.斜桥、23.通水孔、24.高架平台、25、踏板、26.第一个插销架、27.第二个插销架、28.安全杆、29.轴杆、30.滑管、31.框架、32.台阶、33.撑杆、34.插扣孔、35.匝道、36.定位装置、37.弹簧片、38.第九个滑轮、39.第三根钢丝绳、40.第一个滑轮、41.第二个滑轮、42.第三个滑轮、43.第一根钢丝绳、44.脚踩开关、45.垫层、46.软垫、47.固定式平板、48.第四个滑轮、49.升降板、50.第二根钢丝绳、51.直柄、52.基础座、53.第八个滑轮、54.第七个滑轮、55.第一个插扣、56.第二个插扣、57.支撑架、58.第三个弹簧、59.支撑档、60.第六个滑轮、61.第五个滑轮、62.圆管、63.圆轴、64.第二个弹簧、65.竖柄、66.小弹簧、67.小支架、68.第一个插销杆、69.锁轴、70.锁定孔、71.第二个插销杆、72.第一个弹簧、73.第四个弹簧、74.把手、75.地槽。
[0015]在室外地面上设有储水池1,该储水池1高出地面160cm以上,该储水池1通过支座与地面连接,该储水池1底部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该储水池1底部中心处设有竖向排污管,该排污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储水池1内设有溢流管,该储水池1顶部为密封状,该储水池1顶部设有口子,该口子设有盖子;所述储水池1设有扶梯,该扶梯上部与储水池1顶部连接,该扶梯底部与地面连接;所述储水池1下部池壁上设有出水总管,该出水总管与所述池壁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储水池1下部池壁上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配有清洗水枪的软管连接;所述储水池1旁边设有水井,该水井与储水池1之间留有间距,该水井口部与地面齐平;其特征是:所述水井内设有筒管3,该筒管3下部设置在水井内,该筒管3中部、上部高出地面,该筒管3顶部设有水平状封板6,该封板6低于所述储水池1顶部,该封板6中心处设有圆孔;所述筒管3与储水池1之间设有加固装置,在筒管3上部与储水池1上部之间设有输水管2 ;所述筒管3内设有取水装置,该取水装置由垂头4、吊杆8、水平状隔板
5、竖管7构成,所述水平状隔板5四周与筒管3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隔板5上设有中心孔和通水孔23,该隔板5顶面中间处设有竖管7,该竖管7头部向上穿过筒管3封板6上的圆孔,该竖管7顶部设有水平状封帽,该封帽大于筒管3封板6上的圆孔;所述隔板5下方的筒管3内设有垂头4,该垂头4围壁与筒管3内壁之间的间距比隔板5上的通水孔23与筒管3内壁之间的间距要小,该垂头4顶部中心处设有竖向吊杆8,该吊杆8顶部向上穿过所述隔板5中心孔及竖管7内腔后与金属环10连接,该金属环10与滑轮12连接,该滑轮12与滑道9连接,该滑道9呈矮U字状,该滑道9穿过所述金属环10后与长条翘板13头部底面连接,该滑道9底部设有减震器11,在所述翘板13处于水平状态下,所述减震器11与储水池1顶部接触;所述滑轮12与翘板13头部底面活动接触;所述吊杆8长于所述竖管7。[0016]所述长条翘板13中间段部位底面设有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与翘板13座架14连接,该座架14固定在地面中,该座架14高度与所述储水池1高度相对应;所述翘板13顶面设有栏杆,处于翅板13头部的栏杆与栏杆之间设有出入口,该出入口设有门,该出入口与设在储水池1的所述扶梯上部出入口相对应;所述翘板13头部顶面设有矮坐椅,该坐椅配有安全带;所述翘板13尾部底面设有软垫46,该翘板13尾部底面设有第一个插扣55,该第一个插扣55向下穿过所述软垫46。
所述翘板13尾部顶面设有平台,该平台分设上层平台16和下层平台15,在上层平台16和下层平台15之间设有水平状分隔板,该分隔板既是下层平台15的顶板又是上层平台16的底板,该分隔板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该分隔板前后断面与长条翘板13前后断面平行,该分隔板四角与四根竖杆的中间段部位连接,所述四根竖杆的顶部与上层平台16栏杆扶手连接,所述四根竖杆中的前面两根竖杆底部与踏板25连接,后面两根竖杆底部与下层平台15底板连接;所述下层平台15底板与翘板13尾部相固定,该下层平台15后面和左侧设有栏杆,该栏杆顶部和底部与所述分隔板和下层平台15底板连接,其中左侧栏杆同时与翘板13尾部上的栏杆连接;所述下层平台15前面和右侧均设有口子;所述踏板25设置在下层平台15前面口子上,该踏板25由平板和立板构成,所述平板和立板连接处呈弧形状,所述平板向后向下倾斜,该平板向前凸出所述前面口子80cm以上,该平板处于下层平台15底板的上方,该平板呈半悬空状,该平板两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后部与所述前面两根竖杆连接;所述立板高度在25cm以上,该立板呈陡坡状,该立板与下层平台15底板连接;所述四根竖杆的其中右侧的前后两根竖杆上设有两根竖向轴杆29,该轴杆29顶部和下部通过扁支架与所述竖杆的上部和下部连接,该轴杆29与所述竖杆之间留有间距,所述两根轴杆29上设有L形升降门,该升降门与所述下层平台15的右侧口子相对应,该升降门设有两根竖向滑管30,该两根滑管30套在所述两根轴杆29上,该两根滑管30管壁上分别设有一条竖向缝口,该缝口与所述扁支架相对应,该缝口宽度大于扁支架的厚度;所述两根滑管30顶部之间设有水平状连杆,所述两根滑管30底部之间设有水平状长方形框架31,该框架31向外凸出滑管30在10cm以上,该框架31的内侧框档与所述连杆的上下之间设有栏杆;所述上层平台16的前面、左侧和右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所述分隔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所述扶手相连接;所述上层平台16的后面设有出入口,该出入口两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所述分隔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所述扶手相连接;在上层平台16左侧栏杆上部和上层平台16出入口左侧栏杆上部之间设有第一个插销架26,该第一个插销架26上设有水平状纵向方形洞孔,该洞孔内设有方形状第一个插销杆68,该第一个插销杆68的头部朝后,该第一个插销杆68的尾部朝前,该第一个插销杆68尾部设有水平状纵向螺旋小弹簧66,该小弹簧66的另一头与小支架67连接,该小支架67固定在上层平台16左侧栏杆上,该小支架67处于第一个插销杆68尾部的前面;所述第一个插销杆68尾部设有竖柄65,该竖柄65底部处于所述第一个插销架26下方,该竖柄65底部设有第一根钢丝绳43 ;所述第一个插销架26下方的上层平台16左侧栏杆或上层平台16出入口左侧栏杆上设有纵向垂直状的第一个滑轮40,该第一个滑轮40下方的上层平台16出入口左侧栏杆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二个滑轮41,该第二个滑轮41下方的上层平台16出入口左侧栏杆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三个滑轮42,该第三个滑轮42处于第二个滑轮41的右侧,所述滑轮均为半封闭式滑轮;所述上层平台16底板即分隔板顶面设有斜向垫层45,该垫层45右高左低,该垫层45左侧边沿与上层平台16左侧栏杆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上层平台16底板左侧设有脚踩开关44,该脚踩开关44紧靠上层平台16出入口左侧栏杆下部,该脚踩开关44底座与上层平台16底板连接,设置在脚踩开关44上的活动式脚踏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第一个弹簧72 ;所述竖柄65底部上的第一根钢丝绳43的另一头先后穿过第一个滑轮40、第二个滑轮41、第三个滑轮42后与所述脚踏板连接。
[0017]所述踏板25前面设有高架平台24,在翘板13处于水平状态下,该高架平台24与所述踏板25的平板前头齐平,该高架平台24与立杆连接,该立杆与地面连接,所述高架平台24后头与踏板25前头之间留有20-40cm的间距,该高架平台24两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向后伸出高架平台24,该栏杆与踏板25上的栏杆之间留有5cm以下的间距;所述高架平台24前头与斜桥22后头连接,该斜桥22前头与地面连接,该斜桥22坡度在30度以下,该斜桥22桥面设有防滑装置,该斜桥22两侧的栏杆与高架平台24两侧栏杆连接;所述翘板13下方的地面上设有匝道35,该匝道35宽度大于翘板13和所述下层平台15、上层平台16的宽度,该匝道35左侧设有配门的出入口,该出入口处在所述翘板13座架14的右侧;所述匝道35向右延伸一段距离后转弯向前延伸一段距离后再次转弯向左延伸一段距离后与所述斜桥22连接,设置在匝道35边上的栏杆与斜桥22两侧的栏杆连接;所述下层平台15下方的匝道35向前凸出一块,该凸出一块的匝道35边上设有栏杆,该凸出一块的匝道35与所述踏板25的平板相对应,该凸出一块的匝道35面积大于所述踏板25的平板面积;所述匝道35栏杆上设有水平状撑杆33,该撑杆33与所述L形升降门上的长方形框架31相对应。
[0018]所述上层平台16出入口后面设有高架亭子,该亭子设有底板,该底板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在翘板13呈水平状态下,该底板与所述上层平台16的底板齐平,该底板四角与四根立柱连接,该四根立柱顶部与所述亭子顶篷连接,该四根立柱的后面两根立柱底部与地面连接,前面右侧一根立柱即前右立柱20底部与地面连接,前面左侧一根立柱即前左立柱19底部与横梁18连接,该横梁18顶面与亭子底板连接,该横梁18右端与所述前右立柱20连接,该横梁18左端与加宽立柱17顶部连接,该加宽立柱17底部与设置在地层中的基础座52连接,该基础座52设有内腔;所述加宽立柱17处在前左立柱19的左侧并与前左立柱19之间设有间距;所述亭子后面和左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亭子底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扶手连接,该扶手与所述前左立柱19和后面两根立柱连接;所述亭子前面为出入口,该出入口与上层平台16的出入口相对应;所述亭子右侧的前部分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亭子底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扶手连接,该扶手前端与前右立柱20连接,所述亭子右侧的后部分设出入口,该入口下方设有梯子21,该梯子21头部通过构件与亭子底板及所述立柱连接,该梯子21底部与地面连接,该梯子21设有栏杆及扶手,该扶手分别与固定在前右立柱20上的扶手后端和后面右侧的一根立柱连接;所述前左立柱19上设有第二个插销架27,该第二个插销架27设有水平状纵向洞孔,该洞孔与所述第一个插销架26上的洞孔相对应,同时,该洞孔高度大于第一个插销架26上的洞孔高度,该洞孔内设有方形状的第二个插销杆71,该第二个插销杆7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个插销杆68的外径,该第二个插销杆71与第一个插销杆68相对应,该第二个插销杆71的头部朝前,尾部朝后,该第二个插销杆71尾部设有手柄,该第二个插销杆71上设有水平状纵向锁轴69,该锁轴69尾部朝前,头部朝后,该锁轴69尾部设有竖轴,该竖轴与第二个插销杆71顶部连接,所述锁轴69短于第二个插销杆71,该锁轴69与第二个插销杆71之间留有间距,该锁轴69外壁与第二个插销架27的洞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个插销架27上设有凹槽,该凹槽口朝上;所述前右立柱20上设有活动式安全杆28,该安全杆28底面设有软护垫,该安全杆28头部与所述凹槽相对应,该安全杆28尾部通过旋转装置与前右立柱20连接,该安全杆28断面呈T字状即顶部宽下部窄,该安全杆28顶部宽度大于所述凹槽宽度,该安全杆28下部宽度小于凹槽宽度,该安全杆28头部设有水平状纵向锁定孔70,在安全杆28关闭状态下安全杆28头部嵌入所述凹槽时,所述锁定孔70与所述第二个插销杆71上的锁轴69相对应,同时,安全杆28底面与第二个插销杆71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安全杆28尾部上方的前右立柱20上设有拱形弹簧片37,该弹簧片37与安全杆28顶面相对应;所述前左立柱19上设有定位装置36,在翘板13处于水平状态下,该定位装置36与所述上层平台16栏杆扶手接触。
[0019]所述匝道35地上设有地槽75,该地槽75底板上设有落水口,该落水口与下水道管连接,所述地槽75左侧部分的围板高于右侧部分的围板,所述地槽75左侧部分的围板顶面设有固定式平板47,该固定式平板47与匝道35内的地面齐平,该固定式平板47上设有一个插扣孔34,该插扣孔34与翘板13尾部底面上的第一个插扣55相对应;所述地槽75右侧部分上方设有水平状升降板49,该升降板49与匝道35内的地面齐平,该升降板49四周与所述固定式平板47及匝道35内的地面或地层之间留有间隙,该升降板49底面与地槽75右侧部分的围板顶面之间留有间距,该升降板49底面设有四根竖向圆轴63,该圆轴63下部插入圆管62内腔,该圆管62与地槽75底板连接,所述圆管62与升降板49之间的圆轴63上套有第二个弹簧64,所述圆轴63底面与圆管62内腔底部或圆管62内的地槽75底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地槽75底板上设有支撑架57,该支撑架57通过旋转装置与第二个插扣56连接,在翘板13尾部触地状态下,该第二个插扣56与第一个插扣55相连接,该第二个插扣56头部设有斜轴,该斜轴向右向下倾斜,该斜轴尾部穿过支撑档59后分别与第二根钢丝绳50和第三根钢丝绳39连接,在支撑档59与第二个插扣56之间的斜轴上套有第三个弹簧58,所述支撑档59固定在地槽75底板上;所述斜轴尾部右侧的固定式平板47底面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四个滑轮48,该第四个滑轮48与斜轴尾部之间留有间距,该第四个滑轮48处于斜轴尾部的下方,所述第四个滑轮48右侧的升降板49底面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五个滑轮61,该第五个滑轮61处于第四个滑轮48的上方;所述第五个滑轮61右侧的升降板49底面上设有直柄51,该直柄51底端处于第五个滑轮61的下方;所述地槽75底板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六个滑轮60,该第六个滑轮60处于所述斜轴尾部的右侧和下方,该第六个滑轮60与斜轴尾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地槽75底板上设有水平状的第七个滑轮54,该第七个滑轮54处于所述第六个滑轮60及第二个插扣56的左侧;所述基础座52内腔设有纵向垂直状的第八个滑轮53,该第八个滑轮53处于第七个滑轮54的后方;所述加宽立柱17内腔设有纵向垂直状的第九个滑轮38,该第九个滑轮38处于第八个滑轮53的上方;所述滑轮均为半封闭式滑轮;所述加宽立柱17外壁设有把手74,该把手74通过旋转装置与加宽立柱17连接,该把手74与加宽立柱17外壁之间设有第四个弹簧73 ;所述第二根钢丝绳50另一头先后穿过第四个滑轮48、第五个滑轮61后与所述直柄51底端连接;所述第三根钢丝绳39另一头先后穿过第六个滑轮60、支撑档59、支撑架57、第七个滑轮54、地槽75围板后进入基础座52内腔再穿过第八个滑轮53后向上进入加宽立柱17内腔并穿过第九个滑轮38后穿出加宽立柱17时再穿过第四个弹簧73后与所述把手74连接。
[0020]所述加宽立柱17与前右立柱20之间的地面上设有台阶32,该台阶32背部朝前,该台阶32背部紧靠匝道35栏杆外壁,该台阶32的最高一个台阶32高出匝道35栏杆,该台阶32两侧设有栏杆及扶手,在所述翘板13尾部触地状态下,所述台阶32与所述上层平台16的出入口相对应。
与翘板13头部连接的吊杆8、垂头4等总重量要比翘板13尾部上的上层平台16、下层平台15等总重量大一些,所以,在上层平台16、下层平台15空置时,垂头4会带动翘板13头部等下降,使翘板13处于水平状态;而垂头4、隔板5会沉入筒管3下部内腔的井水中,因设置在隔板5上的竖管7封帽处于筒管3封板6之上,所以在隔板5、垂头4下沉到位时,隔板5底面与垂头4顶面之间留有间距,使井水能通过隔板5上的通水孔23,使隔板5能顺畅进入井水中;在隔板5下沉到位时,隔板5顶面与井水的水位面之间存在一段距离,当翘板13头部升起垂头4上升时,垂头4带动隔板5上升并封住隔板5上的通水孔23,从而将隔板5上方的井水吊起,这些井水上移至筒管3上部时会经输水管2源源进入储水池1内,当隔板5上升至筒管3顶部时,会将这些井水基本上全灌入储水池1 ;因垂头4带动隔板5上升时已并封住了隔板5上的通水孔23,所以这些吊起的井水不会漏下,因隔板5四周与筒管3内壁之间只留微小间隙,在这些间隙中漏下的水是极少的。因滑轮12可在滑道9上来回移动,所以,吊杆8、竖管7在升降过程中会始终保持垂直。
[0021]在上层平台16、下层平台15空置时,垂头4等总重量超过上层平台16、下层平台15等总重量约20斤,垂头4及翘板13头部等会自动下降;当约100斤重的人进入上层平台16或约100斤重的猪等动物进入下层平台15时,上层平台16、下层平台15等总重量则超过垂头4等总重量约80斤,每次可取约60-70斤的井水,70斤的井水加上垂头4等超重的20斤总约90斤;所以,100斤重的上层平台16、下层平台15能压下翘板13尾部,升起翘板13头部及垂头4、隔板5等,完成吊取井水。当然,在具体实施中对取井水的多少可视情而定,如要取更多的井水,可让大体重的人或两个人同时进入上层平台16,或让200斤左右的猪等动物进入下层平台15,可将吊杆8和竖管7制成可伸缩的,将吊杆8和竖管7延长后使隔板5和垂头4沉入更深的井水中,以便能能吊取更多的井水;而翘板13的座架14 (或座架14顶部)也可制成升降式的,通过人工操作的机械装置将座架14升起,使翘板13升高,便于延长后的吊杆8、竖管7将垂头4、隔板5及隔板5上方的井水吊起。另外,在井水的水位较低时也可适当延长吊杆8、竖管7等,保证垂头4、隔板5能吊起较多的井水。
[0022]平时人们要取井水时,可通过梯子21爬上高架亭子后进入上层平台16,设置在前右立柱20上的安全杆28首先会挡住人们通过亭子前面的出入口,因安全杆28已被锁轴69锁住,所以安全杆28是打不开的,只有先通过手柄将第二个插销杆71往前推,使第二个插销杆71的前部插入第一个插销架26的洞孔内,从而将上层平台16等定位住(在翘板13处于水平状态下,上层平台16栏杆扶手顶面与设置在前左立柱19上的定位装置36底面接触,从而使上层平台16在空置状态下能始终保持恒定的位置,使第一个插销架26和第二个插销架27的洞孔始终能相对应,以便第二个插销杆71能顺畅插入第一个插销架26的洞孔内。另外,第二个插销杆71和第一个插销杆68呈方形状使这些插销杆不会翻滚等;第二个插销杆71外径小于第一个插销杆68外径,使第二个插销杆71容易插入第一个插销架26的洞孔内);同时,锁轴69在随第二个插销杆71 一起往前移动时移出安全杆28头部上的锁定孔70,此时,人们才可将安全杆28打开竖起,并通过亭子前面和上层平台16后面的出入口进入上层平台16内。因上层平台16已被第二个插销杆71定位住,当人们前脚踏在上层平台16,后脚还踩在亭子底板上时,就算人的大部分重心已在前脚上时,上层平台16也不会下降或晃动,使人们能安全、稳定、从容地进入上层平台16。进入上层平台16后,如有必要,可视情封住上层平台16出入口两侧栏杆扶手之间的安全带(在具体实施本发明时,可视情设置该安全带),然后,比较用力地踩一下脚踩开关44上的脚踏板(也可整个人踩在脚踏板上),使设置在脚踏板上的第一根钢丝绳43下移,从而,由该第一根钢丝绳43 (经过第一个滑轮40、第二个滑轮41、第三个滑轮42)带动竖柄65及第一个插销杆68向后移动并将正处于第一个插销架26洞孔内的第二个插销杆71全部顶出,上层平台16没有第二个插销杆71定位后即与下层平台15和翘板13尾部等一起下降。当人们的脚放掉脚踏板后,第一个弹簧72会将脚踏板弹起(该第一个弹簧72的设置,也会使脚踩开关44的操作感觉更好些);在螺旋小弹簧66的作用下,第一个插销杆68自动向前回移复位;因第一个插销杆68向后伸移的距离要大于第二个插销杆71向前伸移的距离,所以,当第二个插销杆71向后回移复位后,该第二个插销杆71的头部与上层平台16及下层平台15后面之间留有间隙,使第二个插销杆71头部不会影响上层平台16及下层平台15的升降。当人们通过亭子前面和上层平台16后面的出入口进入上层平台16时,人们的手自然会放掉安全杆28,因竖起的安全杆28顶面碰到前右立柱20上的拱形弹簧片37后会自动落下(弹簧片37与安全杆28顶面接触后,安全杆28始终呈斜向,只要放掉手,安全杆28就会落下),安全杆28头部会落入第二个插销架27上的凹槽内,因安全杆28底面设有软护垫,落下的安全杆28万一碰到人时不会产生损伤事件。当第一个插销杆68顶出第一个插销架26洞孔内的第二个插销杆71时,第二个插销杆71会带动锁轴69 —起向后回移,锁轴69又会重新插入安全杆28头部的锁定孔70内,从而再将安全杆28锁住。
[0023]当人们进入上层平台16后,上层平台16及下层平台15与翘板13尾部等一起下降,当翘板13尾部下降触地时,设置在翘板13尾部底面上的软垫46与所述地槽75上的固定式平板47接触时能起到减震作用。当翘板13尾部下降触地时,设置在翘板13尾部底面上的第一个插扣55会向下穿过固定式平板47后与第二个插扣56连接勾住,使翘板13及上层平台16、下层平台15被定位住。因上层平台16下降时会向右向下倾斜,而设置在上层平台16底板上的垫层45是呈右高左低斜向的,这样能使上层平台16底部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便于人们站立等;也可视情在上层平台16设置坐椅等供人们坐着。因上层平台16及下层平台15下降行程不大,所以一般情况下人们站在上层平台16内只要用手抓牢上层平台16的栏杆扶手等即可。上层平台16下降到位时正好与所述台阶32相对应,人们可离开上层平台16踏上台阶32,然后,站在台阶32上用手扳下设置在加宽立柱17上的把手74,设置在该把手74上的第三根钢丝绳39则往外或往下移出一段距离,使该第三根钢丝绳39(经过第九个滑轮38、第八个滑轮53、第七个滑轮54、第六个滑轮60)将斜轴及斜轴上的第二个插扣56拉开,使第二个插扣56与第一个插扣55分离,从而让翘板13尾部及上层平台
16、下层平台15自动升起复位。当翘板13升起复位处于水平状态时,设置在滑道9底部的减震器11正好与储水池1顶部接触并能起到减震作用。人们放掉把手74后,在第三个弹簧58的作用下,第二个插扣56及斜轴复位;第四个弹簧73的设置,使把手74与加宽立柱17之间留有间距,便于人们操作,也对绷紧第三根钢丝绳39起到作用。人们进入上层平台16并随上层平台16下降到位后,也就完成了吊取井水的任务。如要继续吊取井水,人们走下台阶32后可继续通过梯子21爬上高架亭子进入上层平台16。在具体实施中,高架亭子右侧可不设栏杆及扶手,而全部设为出入口,梯子21的扶手直接与前右立柱20和后面右侧的一根立柱连接,这样更方便,也节省成本;当然,高架亭子的底板及梯子21的宽度可相应缩小。
[0024]人们可随时爬上高架亭子进入上层平台16吊取井水,可根据自身体力、身体状况等适时并适当用力地爬上梯子21,在轻松吊取井水的同时,达到一些锻炼身体的效果。
[0025]为了更轻松地吊取井水,也可借助猪等动物来吊取井水。将匝道35左侧的出入口门打开,将猪赶进匝道35内后关上匝道35出入口的门,人们通过吆喝、晃动鞭杆等赶着猪通过匝道35后爬上斜桥22并到达高架平台24上;因高架平台24与踏板25之间设有20-40cm的间距,在人们吆喝、晃动鞭杆等作用下,猪会跳过上述间距到达踏板25的平板上,因该平板向后向下倾斜,猪会自然下滑到下层平台15的底板上;因下层平台15底板明显低于所述平板,当猪进入下层平台15底板后就无法再回到踏板25的平板上,而踏板25的平板和立板连接处呈弧形状比较光滑,既不会伤害到猪下行进入到下层平台15底板上,也增加了猪重新爬回到所述平板的难度(其实,下层平台15及上层平台16下降行程时间不长,猪也没有时间掉头向上回爬到平板上)。猪进入下层平台15后,下层平台15、上层平台16及翘板13尾部一起下降触地,设置在翘板13尾部底面上的第一个插扣55同样会向下穿过固定式平板47后与第二个插扣56连接勾住,使翘板13及上层平台16、下层平台15被定位住。在下层平台15及上层平台16下降过程中,设置在L形升降门滑管30上的水平状长方形框架31的外侧框档会触到设置在匝道35栏杆上的水平状撑杆33,该撑杆33会顶起长方形框架31的外侧框档,从而将L形升降门逐渐顶起(因升降门的滑管30上设有一条缝口,滑管30在轴杆29上移动时,缝口会从固定轴杆29的扁支架上经过而不影响滑管30带动升降门的移动。另外,轴杆29底部设有托帽,该托帽可托住滑管30,使滑管30不会掉下)。当长方形框架31已触到撑杆33而翘板13尾部及上层平台16、下层平台15还在继续下降时,长方形框架31会从撑杆33的外侧移向撑杆33的内侧(因翘板13尾部、下层平台15等下降时有一定的向内角度,会带动升降门及长方形框一起向内移动),当翘板13尾部下降触地后,撑杆33通过长方形框架31只能将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升降门顶起;当约一半的升降门被撑杆33顶起后,已下降到位的下层平台15右侧口子的上半部(或三分之一的右侧口子)仍被升降门挡住,使猪不能正常顺畅地走出下层平台15,猪只能趴下一些从升降门下方钻出来,这样延缓了猪走出下层平台15的时间,也能确保只有当翘板13尾部下降触地并被第一个插扣55和第二个插扣56定位住后,猪才能走出下层平台15,从而确保猪的安全。如果升降门能被撑杆33逐渐全部顶起并使下层平台15右侧口子全部敞开,就有可能出现翘板13尾部还未被第一个插扣55和第二个插扣56定位住,猪就跳出下层平台15(因下降的翘板13尾部还未触地时,升降门已被撑杆33顶起大部分,下层平台15右侧口子的大部分也已敞开),从而导致翘板13尾部及下层平台15、上层平台16未下降到位时就回升,这样有可能对猪带来意外伤害。因升降门上的长方形框架31比较光滑,猪从升降门下方钻出时不会受伤,同时,猪从升降门下方钻出时也会将升降门进一步顶起。
[0026]猪走出下层平台15后必须经过地槽75上方的升降板49,在翘板13尾部触地时,翘板13尾部及下层平台15底板与升降板49之间设有一段距离;当猪完全走出下层平台15后才能踏上升降板49,整头猪上了升降板49后,升降板49即下降,同时带动升降板49底面的直柄51下降,设置在直柄51底端的第二根钢丝绳50也一起下降,该第二根钢丝绳50(经第四个滑轮48、第五个滑轮61)即拉开斜轴和第二个插扣56,第二个插扣56即与第一个插扣55分离,翘板13尾部及下层平台15、上层平台16等上升复位。猪离开升降板49后,在第二个弹簧64的作用下,圆轴63及升降板49上升复位。在第三个弹簧58的作用下,斜轴及第二个插扣56复位。当斜轴及第二个插扣56被第二根钢丝绳50拉开时,第三根钢丝绳39会变得宽松些,但因钢丝绳穿过的是半封闭式滑轮,所以变得宽松的第三根钢丝绳39不会掉下(同样,当斜轴及第二个插扣56被第三根钢丝绳39拉开时,第二根钢丝绳50在变宽松时也不会掉下)。
[0027]猪离开升降板49后,如要继续让其吊取井水,可让猪重新经匝道35爬斜桥22到达高架平台24跳上踏板25进入下层平台15。高架平台24与踏板25之间的间距要设置的适宜,如太宽,猪容易掉下,如过窄,猪可能不会跳而是比较从容地迈过去,有可能出现猪的前脚已在踏板25上,猪的后脚还在高架平台24上,这样可能会导致下层平台15及踏板25等晃动、下降等,会给猪带来不安全。猪从高架平台24跳上踏板25时,既能使整头猪同时落在踏板25上,另外也比较有趣味性。在具体实施中,为了保证猪的绝对安全,在高架平台24与踏板25之间也可不设间距,只留很小间隙,可在下层平台15底板上设置一块可升降的平板,在踏板25底面和高架平台24底面分别设置相对应并可连接的插扣装置,再配置相应的弹簧、滑轮钢丝绳等,从而构成一个触发机关,当猪完全进入下层平台15的底板上后,踏板25底面和高架平台24底面上分别设置的可连接的插扣装置会自动分离,而后,下层平台15及上层平台16、翘板13尾部等才下降。踏板25的平板随下层平台15—起下降时,会与设置在匝道35上凸出一块的匝道35相对应而不影响踏板25平板等的升降。
[0028]让猪吊取井水,既减轻人们的劳累(尤其是对老人或体弱者而言更是如此),同时,使猪得到运动,减少脂肪,增加瘦肉,提闻猪的整体肉质。
[0029]在农村等,可由多户家庭合作建设本实施,既节约成本,又发挥更大效益;人们或由猪等动物可随时吊取井水,并使储水池1始终保持足够的水量(储水池1可建设得大一些)。储水池1中的水经过过滤装置及出水总管后源源不断输向各相关家庭;这些井水可洗菜、洗衣服、洗澡,甚至灌溉农作物等。尽管现在农村已有很多楼房,但洗菜、洗衣服等主要家务活动仍然会在一楼或一楼的院子内进行;在一楼设置淋浴房即可用井水进行洗澡(而二楼及以上的卫生间一般仅供洗涮之用,就是用自来水等成本也较少)。
[0030]本发明也可设置在游乐园内,特别是可设置在农村的休闲观光等游乐园内;游客们在游乐的同时,源源不断地将井水吊取到储水池1中,大大利用或挖掘了原被浪费的资源或能源;被游客吊取的井水可给游乐园使用,也可给附近的农村家庭使用,或用于灌溉农作物等。本发明如设置在游乐园时,可将筒管3、输水管2设置为透明,使井水吊取的过程看得见,增加观赏性;在输水管2下方可设置一个大漏斗,该漏斗与储水池1顶部连接,漏斗与输水管2上下之间留有较大间距,井水通过输水管2落在漏斗上时能溅起大量水花等,因漏斗设置的很大,溅起的水花仍会落在漏斗内进入储水池1而基本不会浪费。游客通过储水池1的扶梯可爬上翘板13头部坐在矮坐椅上并系好安全带(此时,在上层平台16可进入两名以上游客),在翘板13头部升起过程中,该游客可向下观看井水喷瀑而下所溅起的水花,不一会儿该游客又随着翘板13头部“从天而降”时,会感到特别的新奇、刺激和与众不同的体验。如果让游客吆喝、摇晃鞭杆或敲锣打鼓赶着猪进行吊取井水,那更有一番趣味,令人难忘。[0031]当储水池1内水太多时会经溢流管排出;与储水池1连接的水枪可及时清洗匝道35、斜桥22、上层平台16、下层平台15等,既方便又免费。储水池1内的杂物等会自动沉淀到呈喇叭状的储水池1底部,同时出水总管与储水池1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以储水池1输出的井水更干净卫生。打开储水池1底部的排污管阀门,可及时排掉储水池1内的杂物等。
[0032]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简单变化、改型都应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非耗电能的取水设施,是在室外地面上设有储水池,该储水池高出地面160cm以上,该储水池通过支座与地面连接,该储水池底部呈上大下小的喇叭状,该储水池底部中心处设有竖向排污管,该排污管上设有阀门,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溢流管,该储水池顶部为密封状,该储水池顶部设有口子,该口子设有盖子;所述储水池设有扶梯,该扶梯上部与储水池顶部连接,该扶梯底部与地面连接;所述储水池下部池壁上设有出水总管,该出水总管与所述池壁之间设有过滤装置;所述储水池下部池壁上设有出水口,该出水口与配有清洗水枪的软管连接;所述储水池旁边设有水井,该水井与储水池之间留有间距,该水井口部与地面齐平;其特征是:所述水井内设有筒管,该筒管下部设置在水井内,该筒管中部、上部高出地面,该筒管顶部设有水平状封板,该封板低于所述储水池顶部,该封板中心处设有圆孔;所述筒管与储水池之间设有加固装置,在筒管上部与储水池上部之间设有输水管;所述筒管内设有取水装置,该取水装置由垂头、吊杆、水平状隔板、竖管构成,所述水平状隔板四周与筒管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该隔板上设有中心孔和通水孔,该隔板顶面中间处设有竖管,该竖管头部向上穿过筒管封板上的圆孔,该竖管顶部设有水平状封帽,该封帽大于筒管封板上的圆孔;所述隔板下方的筒管内设有垂头,该垂头围壁与筒管内壁之间的间距比隔板上的通水孔与筒管内壁之间的间距要小,该垂头顶部中心处设有竖向吊杆,该吊杆顶部向上穿过所述隔板中心孔及竖管内腔后与金属环连接,该金属环与滑轮连接,该滑轮与滑道连接,该滑道呈矮U字状,该滑道穿过所述金属环后与长条翘板头部底面连接,该滑道底部设有减震器,在所述翘板处于水平状态下,所述减震器与储水池顶部接触;所述滑轮与翘板头部底面活动接触;所述吊杆长于所述竖管;所述长条翘板中间段部位底面设有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与翘板座架连接,该座架固定在地面中,该座架高度与所述储水池高度相对应;所述翘板顶面设有栏杆,处于翘板头部的栏杆与栏杆之间设有出入口,该出入口设有门,该出入口与设在储水池的所述扶梯上部出入口相对应;所述翘板头部顶面设有矮坐椅,该坐椅配有安全带;所述翘板尾部底面设有软垫,该翘板尾部底面设有第一个插扣,该第一个插扣向下穿过所述软垫;所述翘板尾部顶面设有平台,该平台分设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在上层平台和下层平台之间设有水平状分隔板,该分隔板既是下层平台的顶板又是上层平台的底板,该分隔板呈正方形或长方形,该分隔板前后断面与长条翘板前后断面平行,该分隔板四角与四根竖杆的中间段部位连接,所述`四根竖杆的顶部与上层平台栏杆扶手连接,所述四根竖杆中的前面两根竖杆底部与踏板连接,后面两根竖杆底部与下层平台底板连接;所述下层平台底板与翘板尾部相固定,该下层平台后面和左侧设有栏杆,该栏杆顶部和底部与所述分隔板和下层平台底板连接,其中左侧栏杆同时与翘板尾部上的栏杆连接;所述下层平台前面和右侧均设有口子;所述踏板设置在下层平台前面口子上,该踏板由平板和立板构成,所述平板和立板连接处呈弧形状,所述平板向后向下倾斜,该平板向前凸出所述前面口子80cm以上,该平板处于下层平台底板的上方,该平板呈半悬空状,该平板两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后部与所述前面两根竖杆连接;所述立板高度在25cm以上,该立板呈陡坡状,该立板与下层平台底板连接;所述四根竖杆的其中右侧的前后两根竖杆上设有两根竖向轴杆,该轴杆顶部和下部通过扁支架与所述竖杆的上部和下部连接,该轴杆与所述竖杆之间留有间距,所述两根轴杆上设有L形升降门,该升降门与所述下层平台的右侧口子相对应,该升降门设有两根竖向滑管,该两根滑管套在所述两根轴杆上,该两根滑管管壁上分别设有一条竖向缝口,该缝口与所述扁支架相对应,该缝口宽度大于扁支架的厚度;所述两根滑管顶部之间设有水平状连杆,所述两根滑管底部之间设有水平状长方形框架,该框架向外凸出滑管10cm以上,该框架的内侧框档与所述连杆的上下之间设有栏杆;所述上层平台的前面、左侧和右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所述分隔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所述扶手相连接;所述上层平台的后面设有出入口,该出入口两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所述分隔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所述扶手相连接;在上层平台左侧栏杆上部和上层平台出入口左侧栏杆上部之间设有第一个插销架,该第一个插销架上设有水平状纵向方形洞孔,该洞孔内设有方形状第一个插销杆,该第一个插销杆的头部朝后,该第一个插销杆的尾部朝前,该第一个插销杆尾部设有水平状纵向螺旋小弹簧,该小弹簧的另一头与小支架连接,该小支架固定在上层平台左侧栏杆上,该小支架处于第一个插销杆尾部的前面;所述第一个插销杆尾部设有竖柄,该竖柄底部处于所述第一个插销架下方,该竖柄底部设有第一根钢丝绳;所述第一个插销架下方的上层平台左侧栏杆或上层平台出入口左侧栏杆上设有纵向垂直状的第一个滑轮,该第一个滑轮下方的上层平台出入口左侧栏杆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二个滑轮,该第二个滑轮下方的上层平台出入口左侧栏杆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三个滑轮,该第三个滑轮处于第二个滑轮的右侧,所述滑轮均为半封闭式滑轮;所述上层平台底板即分隔板顶面设有斜向垫层,该垫层右高左低,该垫层左侧边沿与上层平台左侧栏杆底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上层平台底板左侧设有脚踩开关,该脚踩开关紧靠上层平台出入口左侧栏杆下部,该脚踩开关底座与上层平台底板连接,设置在脚踩开关上的活动式脚踏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有第一个弹簧;所述竖柄底部上的第一根钢丝绳的另一头先后穿过第一个滑轮、第二个滑轮、第三个滑轮后与所述脚踏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耗电能的取水设施,其特征是:所述踏板前面设有高架平台,在翘板处于水平状态下,该高架平台与所述踏板的平板前头齐平,该高架平台与立杆连接,该立杆与地面连接,所述高架平台后头与踏板前头之间留有20-40cm的间距,该高架平台两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向后伸出高架平台,该栏杆与踏板上的栏杆之间留有5cm以下的间距;所述高架平台前头与斜桥后头连接,该斜桥前头与地面连接,该斜桥坡度在30度以下,该斜桥桥面设有防滑装置,该斜桥两侧的栏杆与高架平台两侧栏杆连接;所述翘板下方的地面上设有匝道,该匝道宽度大于翘板和所述下层平台、上层平台的宽度,该匝道左侧设有配门的出入口,该出入口处在所述翘板座架的右侧;所述匝道向右延伸一段距离后转弯向前延伸一段距离后再次转弯向左延伸一段距离后与所述斜桥连接,设置在匝道边上的栏杆与斜桥两侧的栏杆连接;所述`下层平台下方的匝道向前凸出一块,该凸出一块的匝道边上设有栏杆,该凸出一块的匝道与所述踏板的平板相对应,该凸出一块的匝道面积大于所述踏板的平板面积;所述匝道栏杆上设有水平状撑杆,该撑杆与所述L形升降门上的长方形框架相对应;所述上层平台出入口后面设有高架亭子,该亭子设有底板,该底板呈正方形或长方形,在翘板呈水平状态下,该底板与所述上层平台的底板齐平,该底板四角与四根立柱连接,该四根立柱顶部与所述亭子顶篷连接,该四根立柱的后面两根立柱底部与地面连接,前面右侧一根立柱即前右立柱底部与地面连接,前面左侧一根立柱即前左立柱底部与横梁连接,该横梁顶面与亭子底板连接,该横梁右端与所述前右立柱连接,该横梁左端与加宽立柱顶部连接,该加宽立柱底部与设置在地层中的基础座连接,该基础座设有内腔;所述加宽立柱处在前左立柱的左侧并与前左立柱之间设有间距;所述亭子后面和左侧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亭子底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扶手连接,该扶手与所述前左立柱和后面两根立柱连接;所述亭子前面为出入口,该出入口与上层平台的出入口相对应;所述亭子右侧的前部分设有栏杆,该栏杆底部与亭子底板连接,该栏杆顶部与扶手连接,该扶手前端与前右立柱连接,所述亭子右侧的后部分设出入口,该入口下方设有梯子,该梯子头部通过构件与亭子底板及所述立柱连接,该梯子底部与地面连接,该梯子设有栏杆及扶手,该扶手分别与固定在前右立柱上的扶手后端和后面右侧的一根立柱连接;所述前左立柱上设有第二个插销架,该第二个插销架设有水平状纵向洞孔,该洞孔与所述第一个插销架上的洞孔相对应,同时,该洞孔高度大于第一个插销架上的洞孔高度,该洞孔内设有方形状的第二个插销杆,该第二个插销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个插销杆的外径,该第二个插销杆与第一个插销杆相对应,该第二个插销杆的头部朝前,尾部朝后,该第二个插销杆尾部设有手柄,该第二个插销杆上设有水平状纵向锁轴,该锁轴尾部朝前,头部朝后,该锁轴尾部设有竖轴,该竖轴与第二个插销杆顶部连接,所述锁轴短于第二个插销杆,该锁轴与第二个插销杆之间留有间距,该锁轴外壁与第二个插销架的洞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二个插销架上设有凹槽,该凹槽口朝上;所述前右立柱上设有活动式安全杆,该安全杆底面设有软护垫,该安全杆头部与所述凹槽相对应,该安全杆尾部通过旋转装置与前右立柱连接,该安全杆断面呈T字状即顶部宽下部窄,该安全杆顶部宽度大于所述凹槽宽度,该安全杆下部宽度小于凹槽宽度,该安全杆头部设有水平状纵向锁定孔,在安全杆关闭状态下安全杆头部嵌入所述凹槽时,所述锁定孔与所述第二个插销杆上的锁轴相对应,同时,安全杆底面与第二个插销杆顶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安全杆尾部上方的前右立柱上设有拱形弹簧片,该弹簧片与安全杆顶面相对应;所述前左立柱上设有定位装置,在翘板处于水平状态下,该定位装置与所述上层平台栏杆扶手接触;所述匝道地上设有地槽,该地槽底板上设有落水口,该落水口与下水道管连接,所述地槽左侧部分的围板高于右侧部分的围板,所述地槽左侧部分的围板顶面设有固定式平板,该固定式平板与匝道内的地面齐平,该固定式平板上设有一个插扣孔,该插扣孔与翘板尾部底面上的第一个插扣相对应;所述地槽右侧部分上方设有水平状升降板,该升降板与匝道内的地面齐平,该升降板四周与所述固定式平板及匝道内的地面或地层之间留有间隙,该升降板底面与地槽右侧部分的围板顶面之间留有间距,该升降板底面设有四根竖向圆轴,该圆轴下部插入圆管内腔,该圆管与地槽底板连接,所述圆管与升降板之间的圆轴上套有第二个弹簧,所述圆轴底面与`圆管内腔底部或圆管内的地槽底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地槽底板上设有支撑架,该支撑架通过旋转装置与第二个插扣连接,在翘板尾部触地状态下,该第二个插扣与第一个插扣相连接,该第二个插扣头部设有斜轴,该斜轴向右向下倾斜,该斜轴尾部穿过支撑档后分别与第二根钢丝绳和第三根钢丝绳连接,在支撑档与第二个插扣之间的斜轴上套有第三个弹簧,所述支撑档固定在地槽底板上;所述斜轴尾部右侧的固定式平板底面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四个滑轮,该第四个滑轮与斜轴尾部之间留有间距,该第四个滑轮处于斜轴尾部的下方,所述第四个滑轮右侧的升降板底面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五个滑轮,该第五个滑轮处于第四个滑轮的上方;所述第五个滑轮右侧的升降板底面上设有直柄,该直柄底端处于第五个滑轮的下方;所述地槽底板上设有横向垂直状的第六个滑轮,该第六个滑轮处于所述斜轴尾部的右侧和下方,该第六个滑轮与斜轴尾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地槽底板上设有水平状的第七个滑轮,该第七个滑轮处于所述第六个滑轮及第二个插扣的左侧;所述基础座内腔设有纵向垂直状的第八个滑轮,该第八个滑轮处于第七个滑轮的后方;所述加宽立柱内腔设有纵向垂直状的第九个滑轮,该第九个滑轮处于第八个滑轮的上方;所述滑轮均为半封闭式滑轮;所述加宽立柱外壁设有把手,该把手通过旋转装置与加宽立柱连接,该把手与加宽立柱外壁之间设有第四个弹簧;所述第二根钢丝绳另一头先后穿过第四个滑轮、第五个滑轮后与所述直柄底端连接;所述第三根钢丝绳另一头先后穿过第六个滑轮、支撑档、支撑架、第七个滑轮、地槽围板后进入基础座内腔再穿过第八个滑轮后向上进入加宽立柱内腔并穿过第九个滑轮后穿出加宽立柱时再穿过第四个弹簧后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加宽立柱与前右立柱之间的地面上设有台阶,该台阶背部朝前,该台阶背部紧靠匝道栏杆外壁,该台阶的最高一个台阶高出匝道栏杆,该台阶两侧设有栏杆及扶手,在所述翘板尾部触地状态下,所述台阶与所述上层平台的出入口相对应。
【文档编号】E03B3/08GK103669476SQ20131073518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8日
【发明者】陈科 申请人:陈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