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排气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244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动排气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具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排气坐便器。
背景技术
抽水座便器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尽管抽水座便器具有诸多优点,但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大多数抽水座便器没有排气功能,人们方便后产生的异味难以除去,扩散在卫生间,让使用者受到异味的熏染。虽然人们也会采取一些诸如在座便器内放置除臭药剂等方法除异味,但药剂本身在除臭的同时也会产生味道,只能起到一种遮盖的功效,并不能从根本上去除异味,除臭效果较差。另外人们在卫生间内多会安装排气扇,通过排气扇将异味排除,但由于排气扇安装多距离异味源头较远,除臭效果也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了 一种自动排气坐便器,该自动排气坐便器在人们方便的同时便可排气,直接从源头上排气,去除异味更彻底,且该排气装置实现自动化,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易于推广应用。本实用新型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动排气坐便器,包括座便器桶体、蓄水箱和座便器坐垫,其中该座便器还包括一个自动排气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排气扇、排气管、防水压簧开关组成,其中排气管的上端开口位于座便器筒体上部凹形内壁,排气管下端开口位于坐便器底部排污弯道弯折后的上水湾处,排气管中段部分设有排气扇,排气扇通过电线连接防水压簧开关,防水压簧开关设置在坐便器筒体上沿面上。另外该座便器桶体的后壁对应排气扇的位置还设有一个维修门,所述的排气管下端开口位于隔离水面以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座便器是将排气扇由排气管直接将坐便器桶体与坐便器底部的上水湾连接为一体,防水压簧开关装在坐便器上沿面上,当使用时,放下坐垫,通过坐力直接压到开关上,便接通了排气扇上的电源,排气扇便将坐便器中的污浊之气直接抽到隔离水上弯的水面下位置,浊气通过弯管隔离水向上溢出,排入到排污管中,从源头上直接排气,让卫生间在使用时不会闻到浊气。同时排气管下端开口连接处位于弯管正常存水面以下,也保证了污水管中的浊气不会通过排气管溢到卫生间中,排气效果更加突出。另外座便器桶体的后壁对应排气扇的位置还设有一个维修门,方便在排气扇出现故障时打开进行维修,最后因为防水压簧开关的设置,实现方便时排气的自动化,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坐便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蓄水箱,2为座便器桶体,3为座便器坐垫,4为排气扇,5为排气管,6为防水压簧开关,7为电线,8为隔离水,9为排污管,10维修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1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自动排气坐便器,包括座便器桶体2、蓄水箱I和座便器坐垫3,其中该座便器还包括一个自动排气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排气扇4、排气管5、防水压簧开关6组成,其中排气管5的上端开口位于座便器筒体上部凹形内壁,排气管5下端开口位于坐便器底部排污弯道弯折后的上水湾处,排气管5中段部分设有排气扇4,排气扇4通过电线7连接防水压簧开关6,防水压簧开关6设置在坐便器筒体2上沿面上。另外该座便器桶体2的后壁对应排气扇4的位置还设有一个维修门10,所述的排气管5下端开口位于隔离水面8以下。当使用时,放下座便器坐垫3,通过坐力直接压到防水压簧开关6上,便接通了排气扇4上的电源,排气扇4便将坐便器中的污浊之气直接抽到隔离水上弯的水面下位置,浊气通过弯管隔离水向上溢出,排入到排污管9中排出。方便完毕后,随着坐力的消失,防水压簧开关6弹起,排气扇4上的电源被切断,排气停止。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排气坐便器,包括座便器桶体、蓄水箱和座便器坐垫,其特征在于:该座便器还包括一个自动排气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排气扇、排气管、防水压簧开关组成,其中排气管的上端开口位于座便器筒体上部凹形内壁,排气管下端开口位于坐便器底部排污弯道弯折后的上水湾处,排气管中段部分设有排气扇,排气扇通过电线连接防水压簧开关,防水压簧开关设置在坐便器筒体上沿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另外该座便器桶体的后壁对应排气扇的位置还设有一个维修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排气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下端开口位于隔离水面以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排气坐便器,包括座便器桶体、蓄水箱和座便器坐垫,其中该座便器还包括一个自动排气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排气扇、排气管、防水压簧开关组成,其中排气管的上端开口位于座便器筒体上部凹形内壁,排气管下端开口位于坐便器底部排污弯道弯折后的上水湾处,排气管中段部分设有排气扇,排气扇通过电线连接防水压簧开关,防水压簧开关设置在坐便器筒体上沿面上。该自动排气坐便器在人们方便的同时便可排气,直接从源头上排气,去除异味更彻底,且该排气装置实现自动化,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易于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E03D9/052GK203034579SQ201320040258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5日
发明者张钧凯 申请人:张钧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