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78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面板坝混凝土防渗面板的一种抗震结构。尤其是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面板作为面板堆石坝的主要防渗结构,其安全可靠性是坝工界一直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混凝土材料抵抗拉伸变形的能力较弱,在自重及地震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贯穿面板的结构性水平拉裂缝,使该部位防渗体系失效。现有部分面板坝设置水平施工缝,其中紫坪铺面板堆石坝经历“5.12汶川大地震”后,在二三期面板施工缝处发生了错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面板地震动应力、避免地震作用时面板开裂破损及错台现象发生的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包括设于混凝土堆石坝主体上的防渗面板层,所述防渗面板层上设有水平缝,所述水平缝垂直于所述防渗面板层的坡度方向设置,且设于所述混凝土堆石坝主体70%-85%高度处的防渗面板层上。在水平缝附近的混凝土堆石坝主体的垫层和过渡层内设有拉筋构件且所述拉筋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渗面板层的内部。所述水平缝的长度 为所述混凝土堆石坝主体轴长的0.3倍;所述防渗面板层内设有钢筋,所述钢筋不经过所述水平缝。所述水平缝的顶端设有柔性填料层,所述水平缝的底端设有水泥砂浆垫层和止水铜片,所述止水铜片垂直于所述水泥砂浆垫层且对称设于所述水泥砂浆垫层上;所述水平缝内涂有防粘剂层。水平缝的上下两侧的混凝土堆石坝主体的垫层和过渡层中分别对称分布2 3条长为4m Sm的拉筋构件,每侧的第一条拉筋构件距所述水平缝的距离为0.5m,其余相邻拉筋构件的间距以2为公比呈等比数列递增。所述拉筋构件为土工格栅或钢筋网。所述水平缝为永久性水平缝。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给出局部加设水平缝的位置、数量以及结构形式,有利于工程上高效便捷地进行使用。通过设置拉筋构件可控制水平缝位置处面板变形,可以有效地预防地震动作用下面板错台的发生。该实用新型可以良好地改善地震动作用下面板受力情况,防止面板被拉裂而造成渗漏。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缝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筋构件的分布形式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坝面方向的拉筋构件分布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防渗面板的水平缝的位置范围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堆石坝主体,2-防渗面板层,3-水平缝,4-拉筋构件,21-钢筋,31-柔性填料层,32-水泥砂浆垫层,33-止水铜片,34-防粘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包括混凝土堆石坝主体I和设于混凝土堆石坝主体I上的防渗面板层2。如图5所示,在距离混凝土堆石坝主体I底端0.7H-0.85H的高度处的防渗面板层上2设有水平缝3,其中H为混凝土堆石坝主体I的高度。该水平缝3垂直于防渗面板层2的坡度方向设置,其长度为混凝土堆石坝主体I轴长L的0.3倍;水平缝3的形式与张性垂直缝的形式类似。水平缝3为永久性水平缝。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平缝3的张开位移可使防渗面板层I的顺坡向拉应力得到释放。在地震前静力条件及地震后,水平缝3受较小压应力的作用,仅在地震过程中产生瞬时较大拉应力。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缝的结构示意图。水平缝3的顶端设有柔性填料层31,水平缝3的底端设有水泥砂 浆垫层32和止水铜片33,止水铜片33垂直铺设于水泥砂浆垫层32且对称设于水泥砂浆垫层32上;水平缝3内涂有防粘剂层34。图3为本实用新型拉筋构件的分布形式示意图。在位于水平缝3的上下两侧的混凝土堆石坝主体I上分别对称分布2 3条长为4m Sm的拉筋构件4,每侧与水平缝3距离最近的拉筋构件4与水平缝3的距离为0.5m,其余相邻拉筋构件间的距离以公比2呈等比数列递增。即在水平缝3的上侧,由下至上第二根拉筋构件与第一根拉筋构件的间距为lm,第三根拉筋构件与第二根拉筋构件的间距为2m。拉筋构件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防渗面板层2的内部。防渗面板层2内设有钢筋21,钢筋21不经过水平缝3。图4为本实用新型沿坝面方向的拉筋构件分布示意图。沿坝面方向的混凝土堆石坝主体I上的防渗面板层2由多块等宽度的面板组成,两块面板之间形成的缝隙被称为竖缝,而相邻竖缝之间的间距实际上是为面板的宽度。沿混凝土堆石坝主体的坝轴方向,拉筋构件以面板宽度的1/4的宽度的间隔等距布置。拉筋构件4的宽度取实际每块面板宽度的1/4,约3m 4m。如图4所示每块面板布置两道拉筋构件4(具体为土工格栅或钢筋网),相邻拉筋构件的间隔1/47^,10为相邻竖缝的间距(每块面板的宽度),拉筋构件4与防渗面板层内部的相连端与竖缝所在位置不重合,即保持拉筋构件4的端部与竖缝要适当错开,以保证拉筋构件的作用。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包括设于混凝土堆石坝主体(I)上的防渗面板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面板层(2)上设有水平缝(3),所述水平缝(3)垂直于所述防渗面板层(2)的坡度方向设置,且设于所述混凝土堆石坝主体(1)70%-85%高度处的防渗面板层⑵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水平缝(3)附近的混凝土堆石坝主体(I)的垫层和过渡层内设有拉筋构件(4)且所述拉筋构件(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防渗面板层(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缝(3)的长度为所述混凝土堆石坝主体(I)轴长的0.3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面板层(2)内设有钢筋(21),所述钢筋(21)不经过所述水平缝(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缝(3)的顶端设有柔性填料层(31),所述水平缝(3)的底端设有水泥砂浆垫层(32)和止水铜片(33),所述止水铜片(33)垂直于所述水泥砂浆垫层(32)且对称设于所述水泥砂浆垫层(32)上;所述水平缝(3)内涂有防粘剂层(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水平缝(3)的上下两侧的混凝土堆石坝主体(I)的垫层和过渡层中分别对称分布2 3条长为4m Sm的拉筋构件(4),每侧的第一条拉筋构件(4)距所述水平缝(3)的距离为0.5m,其余相邻拉筋构件⑷的间距以2为公比呈等比数列递增。
7.根据权利 要求2或6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构件(4)为土工格栅或钢筋网。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缝(3)为永久性水平缝。
专利摘要一种混凝土堆石坝的防渗面板抗震结构,包括设于混凝土堆石坝主体(1)上的防渗面板层(2),所述防渗面板层(2)上设有水平缝(3),所述水平缝(3)垂直于所述防渗面板层(2)的坡度方向设置,且设于所述混凝土堆石坝主体(1)70%-85%高度处的防渗面板层(2)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给出局部加设水平缝的范围、数量以及结构形式,有利于工程上高效便捷地进行使用。通过设置拉筋构件可控制水平缝位置处坝体变形,可以有效地预防地震动作用下面板错台的发生。该实用新型可以良好地改善地震动作用下面板受力情况,防止面板被拉裂而造成渗漏。
文档编号E02B7/06GK203129096SQ2013201299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1日
发明者孔宪京, 邹德高, 张宇, 徐斌, 周扬, 周晨光 申请人:大连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