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34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包括:一顶板、安装在顶板下面的保护框架、安装在保护框架下面的支撑基础;其中,保护框架外形呈梯形;保护框架的主结构杆件上连接有牺牲阳极,顶板的四周布置有吊耳。本发明不仅能够防止落物的冲击,而且,能够防止渔网的拖拉,对水下设施提供了较全面的保护;同时,又满足水下设施的操作要求。另外,结构本身无需与水下设施的基座连接,可以单独吊装下放;因此,对于安装船舶的吊机能力要求不高,易于选择安装资源,又避免了复杂的水下对接作业。
【专利说明】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保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单向渔网拖带的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处于水深较浅海域或者离平台较近的水下设施,在服役过程中,会受到来自海上活动的影响,如:平台吊机在吊装作业时,可能会有落物砸中水下设施;某些海域的渔业活动中,会有拖网挂住水下设施等原因,都会给水下设施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处于这种风险中的水下设施,必须考虑对关键的设备进行保护。
[0003]目前,现有的保护措施一般是:在原有的水下设施的基座上,增加保护框架,并与水下设施组装在一起,对水下设施形成保护。但是,上述保护框架存在以下问题:
[0004](I)保护框架需要放置到水下设施的基座进行支撑,因此,框架的尺寸受到基座的影响,无法提供更大范围的保护空间。另外,在安装时,一般是将保护框架和基座焊接到一起,然后,再下放到水下。由于基座的重量会传递保护框架上,因此,使得保护框架比较笨重;另外,水下设施与保护框架的整体重量,对安装船舶的吊机也存在较高要求,增加了海上实施的风险;对于保护框架和基座分体安装的结构形式,则在安装时,需要在水下进行对接操作,增大了水下操作的难度。
[0005](2)保护框架只考虑了落物碰撞的风险,即:只在保护框架上只设置有保护顶板,而未对渔业作业时的拖网作业做额外要求,因此,保护框架的杆件一般为水平和垂直布置,整体结构形式为长方形,上下空间一致,这样,如果海域内存在渔业活动时,拖网过程可能使得渔网挂到保护框架上,且无法挣脱,导致渔船拖带对于保护框架甚至整个水下设施的破坏。
[0006]以上传统的保护框架,虽然,对水下设施提供了一定的保护功能,但是,其安装要求都比较高,且不能起到渔网拖带保护的功能,同时,提供的保护空间有限,不满足水下设施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改进的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其不仅能够防止落物的冲击,而且,能够防止渔网的拖拉,对水下设施提供了较全面的保护;同时,又满足水下设施的操作要求。另外,结构本身无需与水下设施的基座连接,可以单独吊装下放;因此,对于安装船舶的吊机能力要求不高,易于选择安装资源,又避免了复杂的水下对接作业。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顶板、安装在顶板下面的保护框架、安装在保护框架下面的支撑基础;其中,保护框架外形呈梯形;保护框架的主结构杆件上连接有牺牲阳极,顶板的四周布置有吊耳。[0010]所述顶板为长方形钢制平板结构。
[0011]所述保护框架包括:数条主腿以及设在数条主腿的顶部的数根横梁,主腿向轴线方向倾斜布置,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58°,相对主腿的空间内布置有细杆件,并交织成网格,另外相对两端的主腿之间不布置结构杆件,为设备管线的进出口空间。
[0012]所述支撑基础为钢制圆筒形结构,支撑基础的顶部密封,并焊接到保护框架的主腿上,支撑基础靠近顶部的壁面开有一圈小孔。
[0013]所述牺牲阳极为长方体铝锌结构。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不仅能够防止落物的冲击,而且,能够防止渔网的拖拉,对水下设施提供了较全面的保护;同时,又满足水下设施的操作要求。另外,结构本身无需与水下设施的基座连接,可以单独吊装下放;因此,对于安装船舶的吊机能力要求不高,易于选择安装资源,又避免了复杂的水下对接作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主要标号说明:
[0017]1.顶板、2.保护框架、3.网格、4.支撑基础、5.牺牲阳极、6.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顶板1、安装在顶板I下面的保护框架2、安装在保护框架2下面的支撑基础4 ;其中,顶板I为长方形钢制平板结构,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接到保护框架2的顶部,可以承受上部掉下的落物的冲击;保护框架2包括:数条主腿以及设在数条主腿的顶部的数根横梁,本实施例主腿为四条。主腿向轴线方向倾斜布置,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58°,相对两端主腿的空间内采用焊接方式布置有细杆件,并交织成网格3,另外相对两端的主腿之间基本不布置结构杆件,为设备管线的进出口空间,整体结构外形呈梯形,使得渔网拖拉时滑过保护框架2,网格3使得拖网不进入结构内部;由于侧向预留了较大的操作空间,对水下设施提供了较全面的保护,同时,满足水下设施的操作要求。使用时,支撑的基础可沉入泥面,提供足够的海底在位稳定性;支撑基础4为钢制圆筒形结构,支撑基础4的顶部密封,并焊接到保护框架2的主腿上,支撑基础4靠近顶部的壁面开有一圈小孔,使得安装过程中隆起的土壤可以流出,防止破坏基础,实现了水下保护结构的自支撑;保护框架2的主结构杆件上,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有牺牲阳极5,牺牲阳极5为长方体铝锌结构,可以保证保护结构在服役过程中,不受腐蚀破坏;顶板I的四周采用焊接方式布置有吊耳6,吊耳6为平板加工成的耳状结构,可满足从安装船上通过吊机四点吊装下放的需要。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顶板、安装在顶板下面的保护框架、安装在保护框架下面的支撑基础;其中,保护框架外形呈梯形;保护框架的主结构杆件上连接有牺牲阳极,顶板的四周布置有吊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为长方形钢制平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框架包括:数条主腿以及设在数条主腿的顶部的数根横梁,主腿向轴线方向倾斜布置,与水平面夹角不小于58°,相对主腿的空间内布置有细杆件,并交织成网格,另外相对两端的主腿之间不布置结构杆件,为设备管线的进出口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基础为钢制圆筒形结构, 支撑基础的顶部密封,并焊接到保护框架的主腿上,支撑基础靠近顶部的壁面开有一圈小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设施的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牺牲阳极为长方体铝锌结构。
【文档编号】E02B3/26GK104018468SQ201410276332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9日
【发明者】尹汉军, 王长涛, 魏会东, 姜瑛, 琚选择, 王凤云, 孙雪梅, 张大为, 戚晓宁, 王道明, 邢广阔 申请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