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3900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包括:设置于蓄水池内的多个沉砂池;与沉砂池导通的排砂管;以及导通于排砂管相对两侧的多个竖向冲洗管,利用填充于竖向冲洗管内的高压水逐步对排砂管内的淤泥进行反复冲刷以致清淤。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高海拔地区饮用水蓄水池内淤泥清理不尽的问题,以保证饮用水的干净无污染。特别对于高原地区来说,清淤工作也能更好更顺利地完成。
【专利说明】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淤泥清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生活饮水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高海拔环境下,例如青海玉树地区,农村用于饮水的蓄水池经常由于管理不完善、长期没有定期打开排砂管道进行清淤的原因,致使蓄水池底淤泥淤积过厚,排砂管被淤泥充实而无法从清淤管中排出,从而导致水体浊度升高,以致影响管道供水。
[0003]而一般的清理工作只能用泵将蓄水池内的淤泥抽出,而后依靠人工进入蓄水池中再将残余的积淤清出。类似此种清淤工作劳动强度大,淤泥的清理也无法做到完全清理干净,甚至造成排砂管损坏,不能很好地修复。显然,高海拔地区的此类处理方式已经相对落后。
[0004]特别处于高原地区环境下,上述不利的情形更为严重,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来彻底解决蓄水池淤泥清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以解决高海拔地区饮用水蓄水池内淤泥清理不尽的问题,以保证饮用水的干净无污染。特别对于高原地区来说,清淤工作也能更好更顺利地完成。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包括:
[0007]设置于蓄水池内的多个沉砂池;
[0008]与沉砂池导通的排砂管;以及
[0009]导通于排砂管相对两侧的多个竖向冲洗管,利用填充于竖向冲洗管内的高压水逐步对排砂管内的淤泥进行反复冲刷以清淤。
[0010]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沉砂池凹设于蓄水池的底面,蓄水池的底面逐渐向下倾斜于每个沉砂池的池口,以形成多个沉沙坡。
[0011]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蓄水池还包括进水管,排砂管的管径大于进水管的管径。
[0012]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竖向冲洗管包括弯管连接段,弯管连接段与排砂管的管壁导通并形成一连接夹角。
[0013]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弯管连接段伸入排砂管的管壁5mm至15mm。
[0014]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连接夹角的范围为 30° 至 60°。
[0015]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竖向冲洗管的管径为20mm ;竖向冲洗管的顶部与蓄水池的最低水位线等高。[0016]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多个竖向冲洗管间隔设置于排砂管的相对两侧形成两列竖向冲洗管。
[0017]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分属不同侧的两列竖向冲洗管中的弯管连接段具有不同朝向的出水口。
[0018]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竖向冲洗管之间间隔为200mm至400mm。
[0019]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在合理布置沉砂池和排砂管的基础上,在排砂管道加设竖向充洗支管,通过竖向充洗支管水体重力逐步冲刷管道内的淤泥,以此完成高海拔地区清淤工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中排砂管与竖向冲洗管连接的主视结构不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中排砂管与竖向冲洗管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6]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主要包括:设置于蓄水池I内的多个沉砂池2 ;与沉砂池2导通的排砂管3 ;以及分别导通于排砂管3相对两侧的多个竖向冲洗管4。
[0027]在本实施例中,整个蓄水池I设置于地面以下,约50立方米左右。蓄水池I在相应的位置开设有进水管10、溢流管12、出水管14以及透气管16。蓄水池I内还具有一条最低水位线18,以配合完成整个蓄水池I的清淤工作。这些管路的设置应属于现有技术,因此,不再在此加以赘述。
[0028]如图2所示,在蓄水池I的底面设有向下凹陷的四个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或其他类似形状)的沉砂池2,沉砂池2再通过排砂管3将淤泥排出。在本实施例中,将四个沉砂池2分为两组,每一组中均包括两个沉砂池2且它们共同导通于一个排沙管3。
[0029]其中,蓄水池I的底面具有纵横交错的两根沉沙池分界线6,以此分界四个沉砂池
2。进一步地,在此分界线6的基础上,蓄水池I的底面分别向各个沉砂池2的池口倾斜,以形成沉沙坡5,其坡度在20 °左右。在图2中,每个沉砂池2具有四个沉沙坡5,每个沉沙坡5的俯视截面形似梯形。这样,便于蓄水池I底面的淤泥汇聚于沉砂池2内。
[0030]而对于一个排砂管3,则直通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两个沉砂池2,并通达至蓄水池I夕卜。蓄水池I外的排砂管3上设置有阀门。可结合图1所示,排砂管3可有与多个沉砂池2导通的多条支管,这些支管汇集于排砂管3并通达至蓄水池I外。
[0031]如图3所示,每一个排砂管3的管壁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多个竖向冲洗管4。竖向冲洗管4的底端设有一弯管段40,竖向冲洗管4通过弯管段40与排砂管3的管壁导通连接。
[0032]其中,为了快速排淤,我们采用比进水管10管径大的管材作为排砂管3 (例如,采用比进水管10管径大2号的管材作为排砂管3)。另外,多个竖向冲洗管4是间隔设置于排砂管3的相对两侧形成两列竖向冲洗管,其中属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竖向冲洗管4之间的间隔为200mm至400mm,优选地,为300mm,即并,在排砂管3管壁的同一侧每隔300mm设置一个管径为20_的竖向冲洗管道4 ;再有,,管壁同侧的同一列竖向冲洗管道中的各个竖向冲洗管道4的出水口朝向相同,而分属不同侧的两列竖向冲洗管中的各个竖向冲洗管道4的出水口朝向则不同。实际情况下,可结合图2,离蓄水池I外最近的竖向冲洗管道4,其出水口就朝向蓄水池I外。对应的,管壁异侧、离蓄水池I外最近的竖向冲洗管道4的出水口就朝向蓄水池I内。而后的竖向冲洗管道4依次列续,这样,两列竖向冲洗管道4就形成正向逆向交互的高压水流,更有利于冲刷。还有,冲洗管道4的顶端与蓄水池I内的最低水位线18等闻。
[0033]如图4所示,弯管段40与排砂管3导通并与排砂管3的管壁形成35°的夹角M。每个弯管段40斜向伸入排砂管3的管壁大约1mm左右,以保证弯管段40的稳定连接,也更便于冲刷排砂管3内的淤泥。
[0034]结合图1至图4所示,具有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可按以下步骤现场实施:
[0035]首先,关闭出水管14及排砂管3上的阀门,由进水管10注入大量高压水,直至高压水位达到最低水位线18以上位置。此时,竖向冲洗管4内已充满高压水,并且,沉沙池2内已有不少淤泥。
[0036]然后,打开排砂管3上的阀门,致使前后的竖向冲洗管4形成压差,鉴于第一个竖向冲洗管4离阀门最近且排砂管3内的积淤通常会比较薄,因此,第一个竖向冲洗管4内的高压水会由于巨大水压而最先冲出阀门。
[0037]接着,由于第一个竖向冲洗管4内高压水的不断冲洗,第二个竖向冲洗管4附近的积淤开始稀释,逐渐地,第二个竖向冲洗管4处、排砂管3内的积淤也终于由于巨大压差随高压水冲出排砂管3。
[0038]随后,由第三个竖向冲洗管4之后,所有竖向冲洗管4内的高压水逐步开始不断冲刷排砂管3内的淤泥,并且,沉沙池2内的淤泥也逐渐进入排砂管3,伴随排砂管3内的高压水不断向蓄水池I外排出,同时,排砂管3内的淤泥也在被不断冲刷流出。
[0039]最后,在高压水流动的作用下,蓄水池I底的残余淤泥借助沉沙坡5不断流入沉砂池2内,并从排砂管3排出蓄水池I。直至排砂管3内不再存有淤泥,从而完成蓄水池I及排砂管3内所有的淤泥清理工作。完成后,关闭排砂管3上的阀门。
[0040]实施上述过程后,便能体现出本实用新型的以下特点:
[0041]I)通过排砂管3加设竖向充洗支管4的方式,配合利用竖向充洗支管4内高压水的重力逐步冲刷排砂管3内的淤泥;
[0042]2)通过充洗支管4与排砂管3管壁的夹角导通,致使高压水能斜向冲刷排砂管3内的淤泥;
[0043]3)蓄水池I底面具有沉沙坡5,被冲刷出的所有淤泥随沉沙坡5流入沉砂池2内。
[0044]另外,当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应用于高原高海拔环境下的淤泥清理工作中,效果更加明显。[0045]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蓄水池内的多个沉砂池; 与所述沉砂池导通的排砂管;以及 导通于所述排砂管相对两侧的多个竖向冲洗管,利用填充于所述竖向冲洗管内的高压水逐步对所述排砂管内的淤泥进行反复冲刷以清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池凹设于所述蓄水池的底面,所述蓄水池的底面逐渐向下倾斜于每一个所述沉砂池的池口,以形成多个沉沙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还包括进水管,所述排砂管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管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冲洗管包括弯管连接段,所述弯管连接段与所述排砂管的管壁导通并形成一连接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连接段伸入所述排砂管的管壁5mm至15_。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夹角的范围为30°至6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冲洗管的管径为20mm ;所述竖向冲洗管的顶部与所述蓄水池的最低水位线等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竖向冲洗管间隔设置于所述排砂管的相对两侧形成两列竖向冲洗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属不同侧的所述两列竖向冲洗管中的弯管连接段具有不同朝向的出水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海拔地区蓄水池淤泥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竖向冲洗管之间的间隔为200mm至400mm。
【文档编号】E03B3/40GK203821489SQ201420078945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4日
【发明者】王桂玲, 陈韬, 曹大发, 王有虎, 苗冬梅, 马洪娟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