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195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综合管廊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包括雨水管,雨水检查井,综合仓和雨水仓,雨水检查井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雨水管与雨水检查井通过连接口相连通;综合仓设置于雨水井的另一个侧,还包括污水仓,污水仓的一侧为综合仓,污水仓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污水仓与综合仓设置于雨水仓的上侧,污水仓与综合仓的底部为雨水仓的顶部;雨水仓靠近雨水检查井的一侧设置有预留通孔,雨水检查井与雨水仓通过预留通孔相连通;综合仓与污水仓底部分别设置有供液体流入雨水仓的单向孔,综合仓和污水仓通过单向孔与雨水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可以有效防止管线设置冲突,仓内积水影响管线的正常运行等现象发生。
【专利说明】综合管廊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布置管线的综合管廊 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为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通常将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 的市政公用设施称为综合管廊。雨水管污水管是综合管廊设计中必须考虑的一种管线,但 是传统的设计是普遍不考虑将雨污水管纳入综合管廊中。随着市政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 雨水管也被纳入综合管廊考虑范畴。
[0003] 如中国专利CN103397662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结构,包括用于布置管线的管线综 合仓、用于配属的雨水仓和用于雨水收集的雨水井,雨水仓设置在管线综合仓的下方,管线 综合仓与雨水仓为单向导通连接。虽然该结构将雨水管纳入综合管廊进行考虑,但是该管 廊综合结构只是简单地在管廊底部设置雨水仓,一旦其他管线的管廊与雨污水管线在纵向 上有冲突,就必须采用雨污水倒虹或者管廊倒虹进行避让,从而为管线设置带来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雨污水仓和其他 管线不冲突的综合管廊结构。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包括雨水管,雨水检查井,综 合仓和雨水仓,所述雨水检查井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口,所述雨水管与所述雨水检查井通过 连接口相连通;所述综合仓设置于所述雨水井的另一个侧。还包括污水仓,所述污水仓的一 侧为所述综合仓,所述污水仓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仓与所述综合仓设置 于所述雨水仓的上方,所述污水仓与所述综合仓的底部为所述雨水仓的顶部;所述雨水仓 靠近所述雨水检查井的一侧设置有预留通孔,所述雨水检查井与所述雨水仓通过所述预留 通孔相连通;所述综合仓与所述污水仓底部分别设置有供液体流入雨水仓的单向孔,所述 综合仓和所述污水仓通过所述单向孔与所述雨水仓连通。
[0006] 优选地,所述雨水仓内设置有分隔墙,所述分隔墙的高度小于所述雨水仓的高度。
[0007] 优选地,所述污水管倾斜穿设于所述污水仓,所述污水管在污水仓外部的高度大 于所述污水管在所述污水仓内部的高度。
[0008] 优选地,所述污水仓内的所述污水管的端部设置有清扫孔。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由于在综合管线雨水仓的一侧独立设置有污水仓, 从而可以避免管线与污水管线在纵向上的冲突,进而避免通过污水倒虹或者管廊倒虹方式 进行避让。设置于综合仓和污水仓底部的单向孔,可以保证水从综合仓与污水仓流入雨水 仓,而不会从雨水仓倒流,保证综合仓和污水仓为无积水。
[0011] 另一方面,由于在雨水仓内设置有分隔墙,从而可以借助分隔墙改变流入雨水仓 的流体的流速,加速雨水仓内垃圾的排放。
[0012] 同时,由于设置于污水仓侧壁的污水管外高内低倾斜设置于污水仓,污水管内的 污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污水仓,从而提高污水通水能力。
[0013]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 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 图1本实施例综合管廊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2的B-B剖视图;
[0016]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17] 图中:雨水管1,综合仓2,污水仓3,污水管4,清扫孔5,单向孔6,雨水仓7,分隔 墙8,预留通孔9,雨水检查井10,连接口 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结构,包括雨水管1、雨水检查井 10、综合仓2和雨水仓7。其中,雨水管1设置于雨水检查井10的一个侧面,雨水检查井10 上设置有连接口 11,雨水管1与雨水检查井10通过连接口 11相连通。
[0019] 污水仓3的一侧为综合仓2,污水仓3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水进水管4,污水仓3设 置于雨水仓7的上方。污水管3倾斜穿设于污水仓3,污水管4在污水仓3外部的高度大于 污水管4在污水仓3内部的高度,即污水管的高度沿污水流动的方向逐渐降低,从而提高了 污水的通水能力。
[0020] 综合仓2和污水仓3的底部为雨水仓7的顶部,雨水仓7靠近雨水检查井10的一 侧设置有预留通孔9,雨水检查井10与雨水仓7通过预留通孔9相连通。雨水仓7的底部 还设置有分隔墙8,分隔墙8的高度小于雨水仓7的高度,从而可以借助分隔墙改变流入雨 水仓的流体的流速,加速雨水仓内垃圾的排放。
[0021] 综合仓2与污水仓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供液体流入雨水仓7的单向孔62,综合仓 和污水仓3通过单向孔6与雨水仓7连通。该单向孔可以保证综合仓的渗漏水、事故水以及 污水仓内的污水可通过单向孔进入雨水仓,而雨水仓的雨水不能通过单向孔进入上层的综 合仓与污水仓,从而可以实现综合仓和污水仓为无积水的目的,保证综合管廊的正常运行。
[0022] 本实用新型对分隔墙的具体形状、数量以及设置方式不作任何限定,可以根据管 廊的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0023] 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综合管廊,由于在综合管线雨水仓的一 侧独立设置有污水仓,从而可以避免管线与污水管线在纵向上的冲突,进而避免通过污水 倒虹或者管廊倒虹方式进行避让。设置于综合仓和污水仓底部的单向孔,可以保证水从综 合仓与污水仓流入雨水仓,而不会从雨水仓倒流,保证综合仓和污水仓为无积水。
[0024] 另一方面,由于在雨水仓内设置有分隔墙,从而可以借助分隔墙改变流入雨水仓 的流体的流速,加速雨水仓内垃圾的排放。
[0025] 同时,由于设置于污水仓侧壁的污水管外高内低倾斜设置于污水仓,污水管内的 污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污水仓,从而提高污水通水能力。
[0026]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 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 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综合管廊结构,包括雨水管,雨水检查井,综合仓和雨水仓,所述雨水检查井的 一侧设置有连接口,所述雨水管与所述雨水检查井通过连接口相连通;所述综合仓设置于 所述雨水井的另一个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水仓,所述污水仓的一侧为所述综合仓,所 述污水仓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仓与所述综合仓设置于所述雨水仓的上 方,所述污水仓与所述综合仓的底部为所述雨水仓的顶部;所述雨水仓靠近所述雨水检查 井的一侧设置有预留通孔,所述雨水检查井与所述雨水仓通过所述预留通孔相连通;所述 综合仓与所述污水仓底部分别设置有供液体流入雨水仓的单向孔,所述综合仓和所述污水 仓通过所述单向孔与所述雨水仓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仓内设置有分隔墙,所述 分隔墙的高度小于所述雨水仓的高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管倾斜穿设于所述污水 仓,所述污水管在污水仓外部的高度大于所述污水管在所述污水仓内部的高度。
4. 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综合管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仓内的所述污 水管的端部设置有清扫孔。
【文档编号】E03F3/02GK203878609SQ201420256411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9日
【发明者】汪胜, 黄瑾, 王家华 申请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