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水座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267410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冲水座便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冲水座便器(flushtoilet),特别地,涉及清洗水在涡旋的同时沿着桶身的内表面流动的冲水座便器。

背景技术:
从节约水和清洗桶身内表面的观点出发,已经提供了许多如下构造的冲水座便器:清洗水作为涡流沿着桶身内表面朝向桶身底部中的排水口部向下流动。另外,尽管桶身通常由具有相同曲面的左右内壁面构成,但是已经提供了如下冲水座便器(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3-79566(以下称作“文献1”)):朝向排水口部向下倾斜的谷槽被设置成在桶身的底部附近接近左右侧中的一侧。在文献1记载的冲水座便器中,在涡旋的同时沿着桶身内表面向下流动的清洗水通过谷槽平稳地流入排水口部,因此,即使清洗水的水量小,也能够延长污物输送距离。然而,用户期望被构造成能够进一步减少清洗水的水量并且还能够以较低的水压清洗桶身内表面的冲水座便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作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冲水座便器,其中,能够利用少于传统冲水座便器的水量,或者以低于传统冲水座便器的水压清洗桶身内表面。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模式的冲水座便器包括桶身。该桶身包括位于底部的排水口部和位于内表面上部的排出口。所述冲水座便器被构造成通过使从所述排出口排出的清洗水在沿着所述桶身的内表面涡旋的同时向下流动来清洗所述桶身的内表面。所述桶身的内表面包括引导通路。所述引导通路被构造成控制沿着所述桶身的内表面向下流动的所述清洗水的流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桶身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桶身的平面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A-A线截取的截面图。图4是沿着图2中的B-B线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沿着图2中的C-C线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沿着图2中的D-D线截取的截面图。图7是沿着图2中的E-E线截取的截面图。图8是沿着图2中的F-F线截取的截面图。图9是沿着图2中的G-G线截取的截面图。图10是沿着图2中的H-H线截取的截面图。图11是沿着图2中的I-I线截取的截面图。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桶身的平面图。图13是沿着图12中的J-J线截取的截面图。图14是沿着图12中的K-K线截取的截面图。图15是沿着图12中的L-L线截取的截面图。图16是沿着图12中的M-M线截取的截面图。图17是沿着图12中的N-N线截取的截面图。图18是沿着图12中的O-O线截取的截面图。图19是沿着图12中的P-P线截取的截面图。图20是沿着图12中的Q-Q线截取的截面图。图21是沿着图12中的R-R线截取的截面图。图22是本实施方式的桶身内表面的多个截面重叠的说明图。图23是本实施方式的桶身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座便器包括桶身1,桶身1包括位于底部的排水口部4。排出口3设置于桶身1的内表面上部。冲水座便器被构造成通过使从排出口3排出的清洗水在沿着桶身1的内表面涡旋的同时向下流动来清洗桶身1的内表面。桶身1的内表面设置有控制向下流动的清洗水的流动的引导通路2。引导通路2优选为螺旋状,并且朝向排水口部4逐渐下降。另外,引导通路2优选包括在桶身1的铅垂截面(沿着包括铅垂方向矢量的平面切取的截面)中凹陷的凹面4a。另外,在铅垂截面中凸出的凸曲面5优选与凹面4a(引导通路2)的下侧连续,凹面4a和凸曲面5在桶身1的铅垂截面中的、在位于凹面4a与凸曲面5之间的拐点7处的切线(凹面4a和凸曲面5的接线)优选朝向排水口部4向下倾斜。在桶身1的每个铅垂截面中,凹面4a和凸曲面5在桶身1的内表面的铅垂截面中的、在位于凹面4a与凸曲面5之间的拐点7处的切线优选(始终)朝向排水口部4向下倾斜。另外,引导通路2优选具有螺旋形状,该螺旋形状被形成为以少于两圈的方式从桶身1的上部到达排水口部4。另外,由周壁11围绕的导水通路12设置于桶身1的上周缘。排出口3被构造成使清洗水沿着桶身1的周向排出,并且经由导水通路12向桶身1内部供给清洗水。导水通路12沿着桶身1的上周缘绕一周。另外,导水通路12以内周侧变低的方式略微倾斜(朝向内周侧向下倾斜)。引导通路2优选引导已经作为涡流从导水通路12朝向排水口部4向下流动的清洗水。在铅垂截面中凸出的凸曲面5与凹面4a(引导通路2)的下侧连续。凸曲面5的位于桶身1的一侧的、凸曲面5与引导通路2之间的拐点7高度低的位置处的曲率半径R2优选大于凸曲面5的位于桶身1的另一侧的、凸曲面5与凹面4a之间的拐点7高度高的位置处的曲率半径R1。也就是,桶身1包括凸曲面5。凸曲面5从凹面4a的下端延伸经过拐点7,并且在铅垂截面中凸出。桶身1被构造成包括在桶身1的铅垂截面中在左右方向上分离的至少一对拐点7(第一拐点7a、第二拐点7b)。在铅垂方向上,第二拐点7b距桶身1的底部的距离(高度)比第一拐点7a小。与第二拐点7b对应的凸曲面5的曲率半径R2被构造成大于与第一拐点7a对应的凸曲面5的曲率半径R1。另外,位于桶身1的另一侧的具有小曲率半径的凸曲面5的下侧的内壁面优选具有大于位于桶身1的一侧的具有大曲率半径的凸曲面5的下侧的内壁面的斜率。另外,凸曲面5的位于桶身1一侧的具有大曲率半径的范围在周向上优选为大约半周的范围。也就是,在铅垂截面中,桶身1包括第一内壁面43a和第二内壁面44a。第一内壁面43a设置在与第一拐点7a对应的凸曲面5的下方。第二内壁面44a设置在与第二拐点7b对应的凸曲面5的下方。第一内壁面43a的斜率被构造成大于第二内壁面44a的斜率。另外,当从上方观察桶身1时,与第二拐点7b对应的凸曲面5被构造成半周。以下,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附图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座便器中的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桶身1。排出口3设置于位于桶身1的上缘的一侧的后部。排水口部4设置于桶身1的底部。尽管冲水座便器由作为主体的桶身1、覆盖外周的壳体、座便器座、座便器盖、清洗水排出控制单元等构成,但是这里仅示出了桶身1。排水口部4包括:纵筒部41,其从桶身1的底部向下延伸;以及圆筒状的横筒部42,其从纵筒部41的下端向后延伸。排水口部4弯折成大致L状。排水口部4与桶身1的底部一体地形成。另外,纵筒部41被设置成在桶身1的底部处开口。纵筒部41的上端面具有与桶身1的内表面平滑地连续的表面。横筒部42向后开口。可动的存水弯筒(traptube)与横筒部42的后端连接。存水弯筒包括:第一端,其与横筒部42连接;以及第二端,其位于第一端的相反侧。第二端为自由端。存水弯筒的第二端通过马达上下移动。当存水弯筒向上移动时,存水弯筒的第二端的开口位于排水口部4中的横筒部42的内部的上端面的上方。以这种方式,清洗水存储在桶身1内部。当存水弯筒的第二端向下移动时,桶身1内部的清洗水排出,并且存水弯释放。也就是,本实施例的冲水座便器为回水弯式(turntraptype)冲水座便器。排出口3通过沿着桶身1的周向排出清洗水来向桶身1内部供给清洗水。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口3设置于桶身1的位于右侧的上部后端部。另外,周壁11设置于桶身1的上周缘。桶身1设置有由周壁11围绕的导水通路12。导水通路12包括表面12a。导水通路12沿着桶身1的上周缘绕一周(沿着桶身1的上周缘整周地设置)。导水通路12的表面12a以位于内周侧的端部变低的方式略微向下倾斜。导水通路12的宽度通过在排出口3附近分隔排出口3和导水通路12的分隔壁13而逐渐变窄并且终止。也就是,导水通路12沿着桶身1的上周缘设置。导水通路12被成形为沿着桶身1的周缘引导从排出口3排出的清洗水。导水通路12包括朝向桶身1的底部向下倾斜的表面12a。因此,桶身1被构造成使清洗水在沿着导水通路12沿桶身1的周缘涡旋的同时朝向桶身1的底部向下流动。随着已经从排出口3强力排出的清洗水沿着导水通路12、沿着桶身1的上缘大致一周,该清洗水在周向上的每个位置处均朝向桶身1的底部向下流动。注意,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座便器被构造成:通过适当地设定待从排出口3排出的清洗水的压力以及导水通路12朝向桶身1内侧向下倾斜的角度(表面12a的角度),从导水通路12的周向上的每个位置向桶身1内部供给大致相同水量的清洗水。已经从导水通路12向下流入桶身1的清洗水作为涡流沿着桶身1的宽度向下减小的内表面向下流动并到达排水口部4。这里,传统冲水座便器的包括上述文献1中示出的桶身的桶身1被成形为以如下方式形成的桶身:左右侧面具有相同的曲面。在传统冲水座便器中,清洗水在沿着桶身内表面向下流动时的流动(流动方向)是根据清洗水的水压和水量形成的。相比之下,本实施方式的桶身1包括位于内表面的用于控制清洗水的流动方向的引导通路2。具体地,桶身1包括在平面图中(当从上方观察时)为涡漩状(spiral)的螺旋状(helical)引导通路2。引导通路2利用其倾斜控制清洗水的流动方向。本实施方式的引导通路2由在铅垂截面中凹陷的凹面4a构成。另外,引导通路2(也就是,凹面4a)为螺旋状并朝向排水口部4逐渐变低,因此桶身1的左右表面是不对称的。注意,通过仅沿着引导通路2引导所有水流,引导通路不会使清洗水冲下。如稍后说明的,允许产生离开引导通路2并向下流动的水流。另外,取决于水量和水压,允许产生如下水流:在该水流中,一些清洗水从引导通路2沿桶身1的周向上的曲线向外飞出并再次返回至引导通路2。即使在桶身1内部向下流动的清洗水中的一些清洗水离开引导通路2,如果该清洗水整体中的大部分沿着引导通路2向下流动,并且该清洗水中的大部分在形成由螺旋状引导通路2限定的涡旋数的同时到达排水口部4,则也将水流视作受引导通路2的控制。在铅垂截面中凸出的凸曲面5从下方与朝向排水口部4行进的螺旋状引导通路2的下缘连续。引导通路2经由凸曲面5与排水口部4的纵筒部41连接。注意,因为引导通路2沿着桶身1的内表面绕了一周以上,所以如图7所示,在引导通路2的下缘侧,引导通路2的一部分经由凸曲面5与引导通路2的另一部分再次连接。注意,在图中,当由成组的多个曲面(块(patch))表示自由曲面、例如在三维CAD中由NURBS(Non-UniformRationalB-spline)表示自由曲面时,添加至桶身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的细线指代边界曲线。边界曲线包括沿桶身1的周向连接位于在铅垂截面中凹陷的引导通路2(凹面4a)与位于引导通路2下方的凸曲面5之间的拐点7的线。从图示的边界曲线,能够理解桶身1的内表面整体在左右方向上是不对称的,并且引导通路2为螺旋状。注意,因为除了凹面4a的曲率不恒定以外,当从桶身1上方观察时,曲率还在周向上的途中改变,并且引导通路2为具有不同曲率的多个凹面4a的组合,所以引导通路2包括难以将引导通路2理解成螺旋状的部分。然而,例如如图15和图4所示,位于引导通路2下方的凸曲面5的部分中的边界曲线明显为螺旋状。这表明,位于凸曲面5上方的引导通路2为螺旋状。另外,图22以重叠的方式示出了沿着C-C线(图2)截取的截面的右半部分、沿着E-E线(图2)截取的截面的右半部分、沿着H-H线(图2)截取的截面的右半部分、沿着I-I线(图2)截取的截面的右半部分、沿着L-L线(图12)截取的截面的右半部分、沿着O-O线(图12)截取的截面的右半部分、沿着R-R线(图12)截取的截面的右半部分以及沿着Q-Q线(图12)截取的截面的右半部分。图22中的附图标记Z为以上各截面线的交点。已经从排出口3排出的清洗水经过沿着L-L线截取的截面(图22中的1L)上的导水通路12,并且开始在沿着Q-Q线截取的截面(图22中的2Q)和沿着O-O线截取的截面(图22中的3O)附近朝向引导通路2向下流动。然后,清洗水在提速的同时流过沿着R-R线截取的截面(图22中的4R)、沿着C-C线截取的截面(图22中的5C)以及沿着I-I线截取的截面(图22中的6I)中的引导通路2。然后,清洗水从稍后说明的平缓斜面44经由沿着E-E线截取的截面(图22中的7E)和沿着H-H线截取的截面(图22中的8H)中的引导通路2朝向排水口部4向下流动。在图22中,位于各截面1L、2Q、3O、4R、5C、6I、7E、8H中的引导通路2下方的凸曲面5的高度位置由H1、H2、H3、H4、H5、H6、H7和H8表示。位于引导通路2的下缘侧的高度位置以2Q-3O-4R-5C-6I-7E-8H-1L的顺序逐渐变低。基于此,能够理解,引导通路2为螺旋状。另外,凸曲面5的位于桶身1的一侧(在图4和图5中,为桶身1的右侧)的、凸曲面5与引导通路2之间的拐点7位于低位置处的曲率半径R2大于凸曲面5的位于桶身1的另一侧(在图4和图5中,为桶身1的左侧)的、凸曲面5与引导通路2之间的拐点7位于高位置处的曲率半径R1。也就是,引导通路2与凸曲面5之间的拐点7在桶身1的铅垂截面中表现为在左右方向上分离。该至少一对拐点7包括第一拐点7a和第二拐点7b。从桶身1的底部至第二拐点7b的铅垂方向上的距离(高度)短于(低于)从桶身1的底部至第一拐点7a的铅垂方向上的距离(高度)。另外,与第二拐点7b对应的凸曲面5的曲率半径R2被构造成大于与第一拐点7a对应的凸曲面5的曲率半径R1。此外,纵筒部41的上部与具有小曲率半径R1的凸曲面5的部分形成陡壁43连续,同时,纵筒部41的上部与具有大曲率半径R2的凸曲面5连续的部分由平缓斜面44构成。也就是,桶身1包括设置在与第一拐点7a对应的凸曲面5的下方的陡壁43。陡壁43的内表面为第一内壁面43a。另外,桶身1包括设置在与第二拐点7b对应的凸曲面5的下方的平缓斜面44。该平缓斜面44为第二内壁面44a。第一内壁面43a的斜率大于第二内壁面44a的斜率。注意,陡壁43还存在于位于在桶身1的后侧的凸曲面5与在凸曲面5的下方开口的横筒部42之间的纵筒部41。另外,平缓斜面44还存在于连续至位于桶身1的前侧的凸曲面5的下端的纵筒部41的前表面。图2中的附图标记6表示平缓斜面44的范围,平缓斜面44设置在如下范围:在桶身1的周向上从右侧至前部的大致半周。另外,具有大曲率半径R2的凸曲面5连续至位于螺旋状引导通路2的内周侧端部的内侧的平缓斜面44,具有大斜率的陡壁43设置为比引导通路2的内周侧端部靠前。当从排出口3向桶身1内部排出清洗水时,如上所述,随着清洗水沿着导水通路12绕大致一周,清洗水在涡旋的同时在桶身1内向下流动,并且清洗水还由于被引导通路2引导而涡旋。另外,在清洗水中的大部分作为涡流沿着螺旋状引导通路2向下流动的同时,清洗水的一部分从引导通路2经由位于引导通路2下方的凸曲面5朝向排水口部4向下流动。然而,大部分清洗水沿着引导通路2涡旋,并且经由位于陡壁43前方的平缓斜面44平稳地流入排水口部4的横筒部42。因此,如图2和图23中的箭头所示,从排出口3排出并在涡旋的同时向下流动的清洗水在桶身1内部形成两周之前(在图示的示例中为大致一周半)到达排水口部4。在清洗水作为涡流流动的传统冲水座便器中,清洗水在桶身1内部涡旋两周以上之后到达排水口部4。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桶身1中,能够比传统冲水座便器更强地将清洗水送至排水口部4。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座便器中,代替在桶身1内部不均匀流动的水流,大部分清洗水沿着引导通路2流动。另外,该水流经由连续至排水口部4的横筒部42的前开口的平缓斜面44强力且平稳地流入横筒部4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座便器中,即使清洗水的量小并且清洗水的排出压力低,也能够延长污物输送距离。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桶身1中,如上所述,位于引导通路2与凸曲面5之间的拐点7的位置的左右高度不同,因而,凸曲面5在左右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R1和R2。在引导通路2与凸曲面5之间的拐点7高的引导通路2中作为涡流沿着引导通路2流动的水量大(经由具有小曲率半径R1的凸曲面5朝向排水口部4向下流动的水量小),从而使大部分清洗水经由平缓斜面44到达排水口部4。在左右侧壁形成有相同曲面的传统桶身中,从左侧朝向排水口部4向下流动的清洗水会与从右侧朝向排水口部4向下流动的清洗水在横筒部42的前方相撞,从而妨碍了至横筒部42的流动,相比之下,在本实施方式的桶身1中,这种现象不大可能发生。因此,能够使清洗水的排水更平稳。注意,引导通路2在铅垂截面中的切线以及位于引导通路2与在引导通路2下方的凸曲面5之间的拐点7处的切线(凹面4a和凸曲面5在铅垂截面中的、在拐点7处的切线)朝向排水口部4向下倾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冲水座便器中,桶身1的内表面在铅垂截面中的切线始终(在每个铅垂截面中)朝向排水口部4向下倾斜。因此,尽管设置了螺旋状的引导通路2,但是代替所有的清洗水作为涡流沿着引导通路2流动,会产生从引导通路2朝向引导通路2的内周侧向下流动的水流。因此,清洗水不仅排出桶身1内的污物,而且在清洗水添加有用于清洗桶身1的内表面的洗涤剂的情况下,桶身1的内表面会被彻底地清洗。在从清洗水开始排出起经过适当的时间之后的时间点处,通过驱动前述存水弯筒来执行存水弯的释放,并使存水弯筒返回,以便在清洗水的排出终止之前形成水密封面。螺旋状的引导通路2无需在其整个长度上、在铅垂截面中为凹面4a,并且可以在铅垂截面中具有平坦或凸出的部分。还在图示的示例中,在铅垂截面中作为凹面4a的部分的下缘侧存在作为倾斜的平面的部分。尽管在以上实施例中示出了回水弯形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可以适用于其它排水形式。另外,尽管能够将添加有洗涤剂的水优选地用作清洗水,但是可以使用无洗涤剂的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