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980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由于地域较广,所以在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充足,往往在雨季来临的时候,因为缺少对水资源的回收措施,从而容易发生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

在现有的水利工程中,很多都是对水源充足的地区进行防洪,仅仅采用了简单的蓄水池的方法来实现蓄水,但是由于地区范围广,蓄水池的蓄水地区有限,降低了防洪的实用性;不仅如此,在现有的蓄水系统中,在对水位进行实时监测的时候,采用了昂贵的集成电路来实现对水位的智能化控制,从而提高了系统的生产成本,降低了系统的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包括若干集水机构、导水管、水泵和若干水池,所述各集水机构通过导水管均与水泵连通,所述水泵通过导水管与各水池连通,各水池与水泵之间连接有导通阀;

所述集水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板、竖向设置在支板下方的集水管和设置在支板上方的连接管,所述集水管的内部设有通水管,所述通水管通过设置在连接管上的开关阀与连接管连通,所述集水管的外周设有若干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上设有过滤网,所述集水管的内部通过过滤网与集水管的外部连通;

所述支板的内部设有中央控制模块和水位检测模块,所述水位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所述水位检测模块包括水位检测电路,所述水位检测电路包括三极管、继电器、电阻、晶闸管和二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电阻与晶闸管的触发端连接,所述继电器设有继电器线圈,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继电器线圈的另一端与晶闸管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与继电器线圈并联,所述二极管的阴极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对集水管内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控,所述通水管上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位于通水孔的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对水池内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控,所述水池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

作为优选,为了能够对集水管内的水进行抽离,所述通水管的底端靠近集水管的内部的底部。

作为优选,电磁阀的控制精度高且可靠性高,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运行,所述导通阀和开关阀均为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支板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三氟锂电池。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系统的实用性,所述支板的内部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集水管的防腐蚀效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所述集水管的外周设有环氧防腐蚀涂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中,通过集水管插入到地下,此时地下的水就会进入到集水管的内部,随着内部水位的上升,此时第二液位传感器就会检测到水位到达警戒线,此时水泵就会工作,对应的开关阀打开,此时水泵就会集水管的内部的水进行采集,实现了对该区域的水进行存储,提高了蓄水系统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水位检测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保证了对水位精确检测的同时,还降低了电路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的集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的水位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集水机构,2.导水管,3.水泵,4.水池,5.第一液位传感器,6.导通阀,7.集水管,8.通水孔,9.支板,10.连接管,11.开关阀,12.通水管,13.第二液位传感器,R1.电阻,Q1.三极管,K1.继电器线圈,N1.晶闸管,D1.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包括若干集水机构1、导水管2、水泵3和若干水池4,所述各集水机构1通过导水管2均与水泵3连通,所述水泵3通过导水管2与各水池4连通,各水池4与水泵3之间连接有导通阀6;

所述集水机构1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板9、竖向设置在支板9下方的集水管7和设置在支板9上方的连接管10,所述集水管7的内部设有通水管12,所述通水管12通过设置在连接管10上的开关阀11与连接管10连通,所述集水管7的外周设有若干通水孔8,所述通水孔8上设有过滤网,所述集水管7的内部通过过滤网与集水管7的外部连通;

所述支板9的内部设有中央控制模块和水位检测模块,所述水位检测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所述水位检测模块包括水位检测电路,所述水位检测电路包括三极管Q1、继电器、电阻R1、晶闸管N1和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与晶闸管N1的触发端连接,所述继电器设有继电器线圈K1,所述继电器线圈K1的一端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继电器线圈K1的另一端与晶闸管N1的阳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与继电器线圈K1并联,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外接15V直流电压电源。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对集水管7内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控,所述通水管12上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13,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13位于通水孔8的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对水池4内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控,所述水池4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5。

作为优选,为了能够对集水管7内的水进行抽离,所述通水管12的底端靠近集水管7的内部的底部。

作为优选,电磁阀的控制精度高且可靠性高,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可靠运行,所述导通阀6和开关阀11均为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支板9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为三氟锂电池。

作为优选,为了保证系统的实用性,所述支板9的内部还设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蓝牙。

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集水管7的防腐蚀效果,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所述集水管7的外周设有环氧防腐蚀涂料。

该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中,各个集水机构1插入到地下,对地下过多的水资源进行回收,随后水泵3通过导水管2对各集水机构1种的水资源进行采集,汇入到水池4中,当第一个水池4满了以后,就会自动打开下一个水池4,继续进行蓄水,从而保证对该区域的水源的充分存储,防止发生洪涝灾害。其中,在集水机构1中,集水管7插入到地下,此时地下的水就会经过集水管7上的通水孔8进入到集水管7的内部,随着内部水位的上升,此时第二液位传感器13就会检测到水位到达警戒线,此时水泵3就会工作,对应的开关阀11打开,此时水泵3就会通过连接管10控制通水管12对集水管7的内部的水进行采集。同时,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工作人员能够对相应的集水机构1的蓄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了解到各区域的水的含量,起到了监控的作用。

该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中,中央控制模块,用来控制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位检测模块,用来对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13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实现了对水位的精确监控。在水位检测电路中,当水位达到指定的位置时,此时三极管Q1被导通,就会对晶闸管N1的触发端进行触发,同时晶闸管N1导通,控制继电器线圈K1的闭合,实现了对水位的检测,用来保证工作人员对水位的精确了解。该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保证了对水位精确检测的同时,还降低了电路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市场竞争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蓄水系统中,通过集水管7插入到地下,此时地下的水就会进入到集水管7的内部,随着内部水位的上升,此时第二液位传感器13就会检测到水位到达警戒线,此时水泵3就会工作,对应的开关阀11打开,此时水泵3就会集水管7的内部的水进行采集,实现了对该区域的水进行存储,提高了蓄水系统的可靠性;不仅如此,在水位检测电路中,采用了常规的元器件,在保证了对水位精确检测的同时,还降低了电路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