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向加载桩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458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侧向加载桩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箱,包括牢固侧板(3)的试验箱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下端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固定复合支挡结构的嵌固槽(4),所述嵌固槽(4)与侧板(3)前内壁之间设置有前盖板(5),所述嵌固槽(4)与侧板(3)后内壁之间设置有后盖板(6),所述后盖板(6)上端设置有往复移动的L型推土板(8),所述推土板(8)侧壁由激振器(24)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向加载桩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6)顶面前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防落土板固定架(14),所述防落土板固定架(14)通过螺栓固定有防落土板(13),所述防落土板(13)为薄钢板,所述防落土板(13)搭接在L型推土板(8)的水平段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向加载桩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板(6)顶面呈阵列状固定有定滑轮(11),所述推土板(8)水平段下端面设置有与定滑轮(11)相对应的滑道(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向加载桩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振器(24)顶杆与传力板(10)相连,所述传力板(10)另一侧通过弹簧(9)与推土板(8)的竖直段外侧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向加载桩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包括两块由钢化玻璃制成的侧板A(3-1)和两块由木板制成的侧板B(3-2),所述侧板A(3-1)位于底板(2)左右两侧,所述侧板B(3-2)位于底板(2)前后两侧,所述侧板B(3-2)高于侧板A(3-1),所述试验箱框架(1)包括主框架(1-1)和焊接在主框架(1-1)四周的角钢框架(1-2),所述角钢框架(1-2)由三根横置角钢和两根纵置角钢焊接而成,轮廓呈横置且偏心的日字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向加载桩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固槽(4)包括钢管框架(4-1)、限位杆(4-2)、销钉(4-3)和安装在钢管框架(4-1)前后侧面的两块腹板(4-4),所述钢管框架(4-1)上形成多排通孔,所述限位杆(4-2)两端各有一个通孔并由销钉(4-3)固定于钢管框架(4-1)的不同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向加载桩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板(5)和后盖板(6)均由木板制成,所述前盖板(5)的前后两端、后盖板(6)的前后两端均形成便于安装的方形缺口,所述底板(2)上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上表面紧贴后盖板(6)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向加载桩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钢框架(1-2)后端与稳定板(16)相连,所述前盖板(5)上还设置有备用桩前挡土板(15),所述备用桩前挡土板(15)、推土板(8)的宽度一致,且均适应于试验箱内部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侧向加载桩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A(3-1)之间设置有锚固板(17),所述锚固板(17)两端固定于两块侧板A(3-1)的预留孔中,所述锚固板(17)中间带有圆端矩形开槽,开槽上安装有若干个带孔螺栓(18),所述带孔螺栓(18)的螺杆上部含径向通孔,所述堵孔塞(19)尺寸与侧板A(3-1)预留孔尺寸相适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向加载桩土动力响应模型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土板(8)由两块钢化玻璃采用环氧树脂粘结制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