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底板下集水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2355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底板下集水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地下排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下集水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室建筑不断向地下深入,抗浮问题逐渐凸显,传统的地下室底板抗浮方式主要是采用抗浮桩、抗浮锚杆及压重法等利用力平衡的方法抗浮,上述方法虽然设计简单、后期易于维护,但工程造价高,对资源消耗大,建设速度慢。当地下水位较高时,还可能导致地下室基础、底板等多处地方出现裂缝渗水,后期治理麻烦。现有办法通常是在地下室下设置排水结构,例如在地下室底板下面安装排水管来实现建筑排水或者在室内设置集水坑解决渗水潮湿的问题。然而,地下沉积物容易流入排水管造成堵塞现象,而集水坑主要通过重力作用收集地下水,集水能力不强、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易堵塞、集水排水能力强的地下室底板下集水排水系统,该集水排水系统能有效地释放地下室地板下水压和解决地下水渗漏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底板下集水排水系统,包括设于地下室底板垫层下的集水箱和与集水箱侧壁密封连接的排水管,所述集水箱侧壁和排水管管壁均阵列分布有透水孔,在所述集水箱和排水管周边敷设有砂石层。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包括四个侧板、底板及顶板,四个所述侧板与底板一体成型构成顶部敞口的箱体,并由所述顶板对该箱体的顶部敞口进行封闭,所述透水孔设置在四个侧板及底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或者,所述集水箱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并在侧板、底板及顶板上设有加劲肋。

进一步地,在所述排水管管壁外缠绕包裹有透水土工布。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采用塑料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箱的高度约为50cm~80cm,长度及宽度约为50cm~80cm。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的管径约为20cm~30cm。

有益效果:此地下室底板下集水排水系统中,通过在集水箱和排水管上设置透水孔,在微压下地层中的重力水自由渗入至集水箱和排水管内以收集地层中的重力水,然后通过排水管实现排水效果;在集水箱外布置砂石层,排水管外布置砂石层且管身缠绕透水布,可有效地避免堵塞透水孔,集水箱与排水管的分体式设计,便于输送安装。此地下室底板下集水排水系统的集水能力强、效率较高,不易被沉积物堵塞,易于安装,通过该系统的集水排水功能,可有效起到释放地下室底板下水压的作用,防止地下室渗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水箱与排水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室底板下集水排水系统,包括设于地下室底板30的垫层31下的集水箱10和与集水箱10侧壁密封连接的排水管20,集水箱10侧壁和排水管20管壁均阵列分布有透水孔,在集水箱10周边敷设有砂石层40。

本实施例中,地下室底板30下敷设有防水层32,防水层32下敷设有垫层31,垫层31由混凝土浇筑构成,集水箱10为箱型结构,其长度、宽度及高度约为50cm~80cm,该集水箱10由四个侧板11、底板及顶板12构成,四个侧板11与底板一体成型并形成顶部敞口,顶板12对该顶部敞口进行封闭,透水孔布置在侧板11和底板上,在微压下地层中的重力水可自由渗入集水箱10内,顶板12则为不透水结构,置于垫层31的下表面,四个侧板11的中上部分别具有供排水管20进行密封连接的管口14,排水管20与集水箱10连接后,集水箱10内的水经排水管20向外排出。

其中,集水箱10可以采用混凝土浇筑成型;也可以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当采用塑料注塑成型时,需在侧板11、底板及顶板12上均设有加劲肋13以增强结构稳定性。

排水管20的管径约为20cm~30cm,排水管20的管壁也具有透水孔,在微压下地层中的重力水也可以自由渗入至排水管20中,在排水管20周边敷设有砂石层40,排水管20的管身缠绕包裹有透水土工布,以避免细小泥沙颗粒阻塞透水孔,影响渗水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