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膨胀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172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洪产品,特别涉及防洪膨胀袋。



背景技术:

水灾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在我国,洪涝灾害是除旱灾之外的第二大自然灾害,每当洪水来临时,即将漫过江河堤坝或决堤溃口时,传统的截留堵漏手段为将大量的砂石土块或临时填装的沙土袋用大量人力填堵,不仅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且时间效率低下,并且在平原堤坝上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大量的泥沙,造成严重的安全后果,且在洪涝退去后,需要大量的时间对砂石土块或泥沙进行清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速有效进行堵水截留的防洪膨胀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洪膨胀袋,包括不织布或麻布袋体,所述袋体包括内层袋和外层袋,所述内层袋内填装有砂石,内层袋和外层袋之间填充有高分子保水剂。

进一步的是:所述袋体规格为600mm×400mm。

进一步的是:所述袋体设置在密封袋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袋体表面设置有魔术贴。

进一步的是:所述袋体两侧设置有连接环,所述一侧的连接环上设置有连接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袋体内填充有高分子保水剂和砂石,产品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运输,由于袋体使用的为高透水的不织布或麻布,使其在遇水时,使得水能迅速的浸透入袋体中,高分子保水剂遇水迅速膨胀,使得防洪膨胀袋袋的体积膨胀,重量增加,对堤坝或护坡进行快速有效的堵水截流,且高分子保水剂无毒无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袋体内还设置有一定体积的砂石,使得防洪膨胀袋的重量不会过轻,不会出现在大水来临时,刚将防洪袋放下由于防洪膨胀袋重量过轻而被大水冲走。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洪膨胀袋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外层袋1、内层袋2、连接环3、连接带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防洪膨胀袋,包括不织布或麻布袋体,所述袋体包括内层袋2和外层袋1,所述内层袋2内填装有砂石,内层袋2和外层袋1之间填充有高分子保水剂,所述高分子保水剂可以为高吸水性树脂,所述袋体规格为600mm×400mm,由于高分子保水剂在失水状态下重量很轻,因此很容易对其进行搬运,由于袋体使用的为高透水的不织布或麻布,使其在遇水时,使得水能迅速的浸透入袋体中,高分子保水剂遇水迅速膨胀,重量和体积急剧增加,可以对堤坝或护坡进行快速有效的堵水截流,或用于库房、庭院等多种需要阻水排水的场所,且高分子保水剂无毒无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袋体可设置为不同规格,将其设计为600mm×400mm时,更方便搬运,同时由于袋体内还设置有一定体积的砂石,使得防洪膨胀袋的重量不会过轻,防止在大水来临时,刚将防洪袋放下时高分子保水剂还来不及吸水,由于防洪膨胀袋重量过轻而使得防洪膨胀袋被大水冲走。

此外,所述袋体设置在密封袋内,可防止袋体在不使用时,水侵入袋体内,增加袋体的重量。

此外,所述袋体表面设置有魔术贴,当进行抗洪放在时,需要将大量的膨胀袋堆叠在堤坝处进行堵截,因此魔术贴的设置使得袋体与袋体之间可以通过魔术贴粘合在一起,在堤坝处形成墙体结构,防止水从袋与袋之间的缝隙流出。

此外,所述袋体两侧设置有连接环3,所述一侧的连接环3上设置有连接带4,使用时,可将连接带4连接在另一个袋体的连接环3上,使得相邻两个袋体能连接在一起,杜绝了洪水将其中一个袋体单独冲走的可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