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的地下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6499阅读:9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式的地下水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池设计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的地下水池。



背景技术:

发电工程均需建设淡水蓄水池作为生活饮用水、工业消防水和脱硫用水,总容量一般2000m3以上,甚至10000m3以上。淡水蓄水池平面尺寸较大,若采用地上式布置,则会影响厂区景观。因此,为了美化厂区景观,电厂内淡水蓄水池逐步采用地下式布置,且水池设计为景观水池。水池平面不宜做成正规蓄水池,池边尽可能采用优美的曲线,以加强水的动感,且水池周围进行植树绿化。当地基条件较好,且无地下水时,可将池壁与壁板基础分离;但是这种情况占地面积大,不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浅的水池。当地质为软弱土或有地下水时,一般为整体式底板。但当地质为软弱土或有地下水时,对于平面尺寸大的水池,水池采用整体式底板是难以实现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式的地下水池,可适用在地质为软弱土或有地下水时,水池的平面尺寸较大的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离式的地下水池,包括多段依次相接的池壁,多段依次相接的壁板基础,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素砼层、厚石粉层、土工布层、土工膜层、厚粉砂层;每两段池壁的施工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每两段壁板基础的施工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池壁与壁板基础的施工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壁板基础设置在素砼层上,壁板基础与素砼层的施工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素砼层设有多段,多段素砼层依次相接,每两段素砼层的施工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素砼层采用分段的设置方式,可让水池承受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沉降。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土工布层的边缘锚入厚石粉层,所述的土工膜层的边缘锚入素砼层。可阻挡水池内的水和地下水的流通。

进一步的是:某几段池壁上设有用于承载景观植物的景观突出部。放置景观植物后,具有美观效果。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景观突出部的边缘设有砖墙。可防止景观植物掉落在池底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水池内设有由素砼制成的潜堤,潜堤的一端连接在某一段池壁上,潜堤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池壁上,潜堤的上表面低于池壁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潜堤将水池划分为第一段水池和第二段水池,第一段水池和第二段水池上均设有排水组件。当第一段水池和第二段水池的水过多或者需要进行排水时,可通过排水组件进行排水。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横向突出部、纵向突出部;所述的排水管设置在某段池壁上,横向突出部设置在该段池壁上,横向突出部位于排水管的下方,纵向突出部设置在横向突出部的端部上,纵向突出部的上表面低于池壁的上表面,纵向突出部的上表面高于砖墙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池壁的上端设有栏杆。观赏人员可倚靠栏杆,栏杆也可起到隔离作用,防止观赏人员进入水池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池壁的上端设有预埋钢板,栏杆通过预埋钢板安装在池壁上。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可适用在地质为软弱土或有地下水时,水池的平面尺寸较大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的防渗性能好。

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面积地下式水池,占地面积相对较小,具有美化厂区功能。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可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1-1处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2-2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3-3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1中4-4处的剖视图。

其中,1为池壁,2为壁板基础,3为素砼层,4为厚石粉层,5为土工布层,6为土工膜层,7为尘推底板,8为厚粉砂层,9为景观突出部,10为砖墙,11为栏杆,12为排水管,13为横向突出部,14为纵向突出部,15为提升泵房,16为潜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图3所示,一种分离式的地下水池,包括多段依次相接的池壁,多段依次相接的壁板基础,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素砼层、厚石粉层、土工布层、土工膜层、厚粉砂层。从水池的平面图上看,多段相接的池壁围成封闭的闭合曲线,多段池壁应合理的设计,使该闭合曲线形成优美的闭合曲线,以增强水的动感,且水池的周围应进行植树绿化。每两段池壁的施工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每两段壁板基础的施工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池壁与壁板基础的施工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即池壁与池壁之间的施工缝处,壁板基础与壁板基础之间的施工缝处,池壁与壁板基础之间的施工缝处均设有橡胶止水带。壁板基础设置在素砼层上,壁板基础与素砼层的施工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壁板基础的上表面应与素砼层的上表面最好应平齐。厚粉砂层为厚粉细砂。本实用新型的水池可适用在地质为软弱土或有地下水的情况,且水池的平面尺寸较大,本实用新型的水池的平面面积约为1800m2,由于壁板基础、池壁、厚石粉层的自重较重,在地下水水位较高的情况下,也可满足抗浮稳定性的要求。

结合图3、图4所示,所述的素砼层设有多段,多段素砼层依次相接,每两段素砼层的施工缝处设有橡胶止水带,橡胶止水带铺设在两段素砼层表面的施工缝处;素砼层的一种设置方式是:一段素砼层的尺寸为15X15m,素砼的厚度为800mm。素砼层采用分段的设置方式,可让水池承受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沉降,由于水池设置在软土层上,某种情况下,地质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的情况,然而,由于素砼层采用分段设置,某段素砼层一定程度上的沉降对其他段的素砼层的影响较小,整体而言,素砼层能承受地质一定程度上的沉降。

所述的土工布层的边缘锚入厚石粉层,所述的土工膜层的边缘锚入素砼层;即土工布层的边缘伸入厚石粉层,土工膜层的边缘穿过厚石粉层后,再伸入素砼层,土工布层设置在土工膜层的上面,可防止素砼层压坏土工膜层。土工膜层具有防水性,可阻挡水从土工膜层的上方流到土工膜层的下方。素砼层具有防水性,是阻挡水池内的水和地下水流通的第一道防线;当素砼层有裂缝时(裂缝一般为竖向裂缝),土工膜层可阻挡水流通,是阻挡水池内的水和地下水流通的第二道防线;且由于土工膜层的边缘锚入素砼层,水不会从土工布层和土工膜层之间的缝隙流通。厚石粉层的厚度为300mm,土工膜层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成。

结合图3所示,某几段池壁上设有用于承载景观植物的景观突出部。即水池的其中几段池壁上设有横向突出的景观突出部,该景观突出部与池壁为一体结构。放置景观植物后,具有美观效果。

所述的景观突出部的边缘设有砖墙。在水流动的时候,可防止景观植物掉落在池底上。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水池内设有由素砼制成的潜堤,潜堤的一端连接在某一段池壁上,潜堤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池壁上,潜堤的上表面低于池壁的上表面。第一段水池和第二段水池内的水是相通的。

所述的潜堤将水池划分为第一段水池和第二段水池,第一段水池和第二段水池上均设有排水组件。当第一段水池和第二段水池的水过多或者需要进行排水时,可通过排水组件进行排水。

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横向突出部、纵向突出部;所述的排水管设置在某段池壁上,横向突出部设置在该段池壁上,横向突出部位于排水管的下方,纵向突出部设置在横向突出部的端部上,纵向突出部的上表面低于池壁的上表面,纵向突出部的上表面高于砖墙的上表面。实现了排水功能。

所述的池壁的上端设有栏杆。观赏人员可倚靠栏杆,栏杆也可起到隔离作用,防止观赏人员进入水池内。

所述的池壁的上端设有预埋钢板,栏杆通过预埋钢板安装在池壁上。实现栏杆的安装。

该水池还设有提升泵房,用于将水池内的水抽出水池外,或者向水池内提供水源。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