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堤坝防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5183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堤坝防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防洪设施,特别涉及一种堤坝防洪装置。

(二)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次洪涝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每当洪涝灾害来临,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广大武警官兵和老百姓纷纷投入抗洪抢险中。传统的抗洪方式是:由人工搭建人墙,然后向洪水中投入封装好的沙袋堆积成抗洪墙,这种方法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装袋效率不高,抗洪效果不明显。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堤坝防洪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堤坝防洪装置,其特征是,由若干防洪单元组接而成,所述防洪单元包括底板和相互铰接在一起的四块侧板,所述底板四周设有贯通槽,所述侧板上下两端设有能插入贯通槽的凸块,所述凸块的高度小于贯通槽的深度;所述四块侧板相对的两块侧板的外表面上设有配套的插块和凹槽,所述四块侧板内设有防水塑料袋;其中一块侧板的内侧铰接有两块竖向板和一块内底板,所述竖向板下端设有横向槽,所述内底板两端设有能插入横向槽的插板。

其中一块所述侧板外侧设有梯子。

其中一块侧板上设有排水孔,与排水孔对应位置的防水塑料袋上设有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就地取材,就地取材,利用洪水灌入可拼装的箱体最为防洪堤坝,组装迅速,灌装迅速,并且箱体和无限厚、无限高地组装,可以满足抗洪的需要,极大地提高了抗洪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可以减少人民的财产损失,保证人身安全。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防洪单元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防洪单元,2底板,3侧板,4贯通槽,5凸块,6防水塑料袋,7排水孔,8排水管,9插块,10凹槽,11竖向板,12内底板,13梯子,14横向槽,15插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该种堤坝防洪装置,由若干防洪单元1组接而成,每个防洪单元1包括底板2和相互铰接在一起的四块侧板3,底板2四周设有上下方向的贯通槽4,侧板3上下两端设有能插入贯通槽4的凸块5,凸块5的高度小于贯通槽4的深度,组装时上方的凸块5从贯通槽4上方插入,下方的凸块5从贯通槽4下方插入,这一上一下的凸块5共同插入这一个贯通槽4内,相互铰接的四块侧板3平时可以折叠起来;四块侧板3相对的两块侧板3的外表面上设有配套的插块9和凹槽10,以便于在每个防洪单元1的前后左右上下进行拼接组装,以增加防洪堤坝的厚度和高度,在这四块侧板3内设有防水塑料袋6,以便于向防水塑料袋6内灌水,增加防洪单元1的重量;在其中一块侧板3的内侧铰接有两块竖向板11和一块内底板12,竖向板11下端设有横向槽14,内底板12两端设有能插入横向槽14的插板15,组装防洪单元1时,将这两块竖向板11和内底板12组装起来,用于放置抽水用的水泵或柴油机泵,放平时的内底板12位于防水塑料袋6的上方,为了增大装水体积,竖向板11就要做得矮一点。为了方便攀爬,在一块侧板3外侧设有梯子13,最好和竖向板11设置到同一块侧板3上。为了插接方便,凹槽10要比插块9大一些,贯通槽4要比凸块5大一些,也就是说当两个防洪单元1上下摞起来或左右对接后,其中一个防洪单元1还能与另一个防洪单元之间发生移动。

当洪水退去,需要将防洪堤坝拆除时,要先将水放掉,可以用水泵或柴油机泵抽,也可以在其中一块侧板3上开一个排水孔7,与排水孔7对应位置的防水塑料袋6上安装排水管8,组装时将排水管8从排水孔7伸出。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