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旋转窨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6132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旋转窨井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排水设施,具体是一种多功能旋转窨井盖。



背景技术:

目前各城市道路中所应用的下水道窨井盖均为全封闭式,在遇到大量排水情况时,往往直接打开窨井盖,不仅操作不便,还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排水不畅以及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方便又安全的窨井盖,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旋转窨井盖采用上下盖分体旋转设计,当旋转上盖时就可打开或者关闭窨井盖,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窨井盖的排水通畅性以及人员靠近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窨井盖整体呈圆饼状,分为上井盖3和下井盖2以及底座1构成,上井盖3和下井盖2为同心圆并重叠在一起,可以绕圆心处的轴转动。

上井盖3为圆饼状,上井盖3表面贯穿有弧形的孔,并且呈扇状分布在四分之一圆处,每两个弧形孔间隔15mm,相邻四分之一圆上的弧形孔的位置相互交错,上井盖3圆心处突出,作为旋转的轴,上井盖3的上表面靠近圆心处有沿圆周分布的凹槽。

下井盖2与上井盖3等大,下井盖2表面贯穿有弧形的孔,形状与上井盖3相同,分布位置与上井盖3孔的位置相互错开,相同四分之一圆上的弧形孔可以互相遮挡住,下井盖2圆心处凹陷,与上井盖3突出的轴配合,两者可以互相绕轴转动,下井盖2的下表面处有呈圆周分布的块状突起。

底座1作为基底,需埋入地面,底座1为圆环状,圆环下半部内径小于下井盖2的外径,圆环上半部内径略大于下井盖2的外径,下井盖2可以放入底座1内,并且底座1内壁呈圆周分布的凹槽与下底座2下表面的块状突起互相嵌套从而固定下井盖2不转动。

上井盖3放置在下井盖2之上,与下井盖2在圆心处配合,两者均可放入底座1内,上井盖3上表面与底座1上表面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路面出现积水情况时,可以顺畅排水,并且不给过往行人车辆带来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结构尺寸示意图。

图2 为上井盖3正视图。

图3为下井盖2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见图1,本实用新型由上井盖3和下井盖2以及底座1组成。

实施例1,将底座1埋于地下,使上表面与路面齐平,底座1周围压实,将下井盖2以及上井盖3依次放人底座1内,下井盖2底部与底座1接触,上井盖3叠加在下井盖2上,上井盖3与下井盖2可同轴转动。

实施例2,在道路积水时,旋转上井盖3,使得上井盖3的孔与下井盖2的孔重合,积水将可以从井盖的孔中排除,并且过滤水中较大的杂质,保证井道内通畅。

实施例3,在道路无积水时,旋转上井盖3,使得上井盖3与下井盖2的孔相互被遮挡,阻止井内臭气的益处,防止异物落入井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