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家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动清洗马桶。
背景技术:
马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设施,现在厕所里采用坐式马桶越来越普遍,用的时间长了不清洗马桶的边缘会有一些污物,还会滋养细菌,长期不清洗还会造成交叉感染,还会有一股浓浓的臭味,特别是在家里,把卫生间门打开时还会弥漫到整个房间,严重影响了房间里的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拿着刷子来清洗,但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很恶心,还会觉得很费劲;也有拿水管直接冲洗的,需要更大的水压,这样不仅浪费水资源,有时候还会把脏污溅出马桶外,不利于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洗时节省水资源且水不会溅到马桶外的自动清洗马桶。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清洗马桶,包括马桶本体和马桶盖,马桶盖内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电线与市电相连接,电机的旋转轴穿出马桶盖的凹槽壁,电机的旋转轴上设置有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的一端与电机的旋转轴螺旋式连接,伸缩杆另一端上设置有弧状的旋转杆,旋转杆与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旋转杆上设置有清洁毛,所述的清洁毛固定在旋转杆上,所述的马桶盖的表面设置有电机开关,所述的电机开关和电机电连接。
其中,所述的旋转杆横截面的弧度大小和形状与马桶本体的凹槽内壁的横截面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其中,所述的伸缩杆的总长度大于马桶盖凹槽的内壁到马桶本体的凹槽最底处边缘的距离。
其中,所述的清洁毛采用纳米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清洗马桶时,通过伸缩杆把清洁杆拉出,盖上马桶盖,使得清洁杆上的清洁毛与马桶本体的凹槽的内壁相接触,电机带动清洁杆的旋转,清洁杆上的清洁毛对马桶本体的凹槽的内壁进行清洗,由于清洗过程不需要开水中,脏水不会溅到马桶外;清洗完后,打开马桶本体上的冲水开关,把脏污冲洗掉即可,简单方便,而且节省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马桶盖结构正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马桶本体;2、马桶盖;3、电机;4、伸缩杆;5、旋转杆;6、清洁毛;7、电机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动清洗马桶,包括马桶本体1和马桶盖2。马桶盖2内设置有电机3,电机3通过电线与市电相连接,电机3的旋转轴穿出马桶盖2的凹槽壁。电机3的旋转轴上设置有伸缩杆4,设置伸缩杆4的目的是不清洗时通过伸缩杆4把旋转杆5收缩到马桶盖2的凹槽内,避免如厕时清洁毛6触碰到人体的背部。伸缩杆4的一端与电机3的旋转轴螺旋式连接,伸缩杆4另一端上设置有弧状的旋转杆5,旋转杆5与伸缩杆4固定连接,电机3通过旋转轴带动旋转杆5进行转动。旋转杆5上设置有清洁毛6,清洁毛6固定在旋转杆5上,旋转杆5在转动时,清洁毛6对马桶本体1的凹槽内壁表面进行清洗。清洁毛6采用纳米材料,避免脏物粘在清洁毛6上。马桶盖2的表面设置有电机开关7,电机开关7和电机3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杆5横截面的弧度大小和形状与马桶本体1的凹槽内壁的横截面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使得清洁毛6与马桶本体1的凹槽内壁表面能充分的接触,有利于清洁。伸缩杆5的总长度大于马桶盖2凹槽的内壁到马桶本体1的凹槽最底处边缘的距离,避免清洁毛6与马桶本体1内壁接触时不够紧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所述:
需要清洗马桶时,通过伸缩杆4把旋转杆5从马桶盖2的凹槽内拉出来(伸缩杆4伸缩大致的长度是使得盖上马桶盖2时清洁毛6与马桶本体1的凹槽内壁接触为准),盖上马桶盖2,然后打开电机开关7,此时电机3启动,电机3的旋转轴带动伸缩杆4转动,伸缩杆4带动旋转杆5转动,清洁毛6在马桶本体1的凹槽内壁表面上不断的旋转进行清洗,由于在清洗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冲水开关,同时也盖上马桶盖2,避免了脏水溅到马桶外;清洗完毕后,关掉电机开关7,打开马桶本体1上的冲水开关,把清洗完后的脏污冲掉即可。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但是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