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反味下水道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3725阅读:967来源:国知局
防反味下水道管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下水管道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防反味下水道管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物采用下水管道将卫生间内的废水排入地下管网来达到保持卫生间室内环境卫生的目的。但是现有的下水道管件一般采用直接与地下管网联通的方式,本身并没有有效地预防下水道反味的装置,卫生间内一般采用防臭地漏来防止下水道内的气味溢出,保证卫生间内的卫生,减少下水道臭味溢出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采用防臭地漏不仅采购成本较高,而且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易造成入水口的堵塞,维修及更换成本较高。

目前市面上采用的解决方法为在下水管道上增加“S”形的蓄水管道,用以解决地下排污管网臭气回流的问题。但是在北方冬季严寒地区,这种“S”形的蓄水管道容易冻裂或冻住堵塞,无法正常使用。而且长时间不用后,“S”形的蓄水管道内的积水会蒸发消失,降低了防止臭气回流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反味下水道管件,其能够实现下水道与地下排污管网连接时防止臭味溢出的目的,而且制造成本低,使用时间长,便于维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反味下水道管件,包括本体,还包括螺纹连接端,与水平面夹角为α的倾斜出口,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30°~90°;所述倾斜出口上盖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本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挡板通过铰接件与本体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本体的倾斜出口内设有不连续的螺旋导流块。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外螺旋导向槽。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夹角α的角度为45°。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倾斜出口与挡板之间设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排污管网内的臭气通过下水道向室内卫生间反味,保证室内卫生间气味清新,又能够减少地漏等配套装置的采购与维护成本,提高建筑物整体的排污效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维修更换,具有较高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图。

图中:1、螺纹连接端;2、密封胶垫;3、限位挡圈;4、外螺旋导向槽;5、密封圈;6、挡板;7、铰接座;8、本体;9、螺旋导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实施例1:一种防反味下水道管件,包括本体8,还包括螺纹连接端1,与水平面夹角为α的倾斜出口,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30°~90°;所述倾斜出口上盖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与本体8活动连接。

实施例2:一种防反味下水道管件,包括本体8,还包括螺纹连接端1,与水平面夹角为α的倾斜出口,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30°~90°;所述倾斜出口上盖有挡板6,所述挡板6与本体8活动连接。所述挡板6通过铰接件7与本体8活动连接。所述本体8的倾斜出口内设有不连续的螺旋导流块9。所述本体8的外表面设有外螺旋导向槽4。所述夹角α的角度为45°。

鉴于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简要陈述如下:

本体8的出口端设有与水平面夹角为α的倾斜出口,夹角α的角度范围为30°~90°,挡板6能依靠自身重力的作用落在倾斜出口上。当有水流从本体8流向出口端时,在水流的冲击作用下,挡板6离开倾斜出口,水流从两者之间的缝隙中流出,待本体8内的水流减小后,挡板6与倾斜出口重新构成封闭状态,保证下水道内的臭气不会从本体8向上反味。

更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还在本体8的内部设有不连续的螺旋导流块9,用以增加水流经过本体8时的流速,增加水流排出的速度,减少排出时间。

更进一步地,为了增加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限位挡圈3及密封圈5,用以增加连接处的密封性,保证地下排污管网中臭味的完全隔离。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采用在本体8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旋导向槽4,用以减少对原本地下管网中污水的流动速度的影响,降低污水对倾斜出口的排污及挡板6运动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